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只灌浆期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豫麦2号比较,豫麦39号灌浆期叶片的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丙二醛(MDA)积累速度慢,功能叶寿命长。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且叶面积系数(ALI)适当,光合性能好,灌浆速度快,持续时间长,为增加粒重,获得高产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文静  高桂立  罗毅  姜玉梅 《作物学报》2005,31(10):1305-1309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品种藁麦8901(强筋)、豫麦49(中筋)和洛麦1号(弱筋)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及其组分积累动态和与之有关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籽粒灌浆过程中支链淀粉的合成均与直链淀粉的合成同时进行,灌浆中后期支链淀粉的合成比直链淀粉的合成快。豫麦49籽粒中直链、支链和总淀粉积累速率均高于其它两品种。3个品种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粒结合的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49在灌浆期上述各酶活性变化的峰值均高于其他两品种,且大部分酶类在灌浆中后期仍维持较高活性。可见,与藁麦8901和洛麦1号相比,豫麦49具有较强的淀粉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3.
干旱、渍涝和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豫麦62号为材料,用豫麦18号作对照,研究了灌浆期干旱、渍涝和拔节期低温胁迫下,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WSS)、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干旱和低温胁迫下豫麦62号的WSS和MDA变化较对照材料小,而SOD活性的升幅则大于对照;干旱胁迫下豫麦62号Pro的变化小于对照,低温胁迫下则大于对照;渍涝胁迫下2品种的上述各指标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李兰真  杨会民 《作物学报》1998,24(6):919-923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豫麦2号比较,豫麦39号灌浆期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强,丙二醛积累速度慢,功能叶寿命长。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且叶面积系数适当,光合性能,好灌浆速度快,持续时间长,为增加粒重,获得高产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灌浆期碳氮代谢特点及其与源库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豫麦49号和豫麦66号旗叶光合速率、SPS活性和WSC含量在灌浆期均呈单峰曲线,但豫麦66号的峰值出现偏晚,而且灌浆中后期叶片代谢活性下降缓慢,显示出源端较强的同化物持续供应能力。两品种旗叶NR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开花后5—20d,豫麦49号旗叶NR活性高于豫麦66号,开花后20—35d内情况则相反。子粒中IAAO活性变化呈双峰曲线,在整个灌浆期子粒淀粉积累速率豫麦49号呈双峰曲线,豫麦66号则表现为单峰曲线,而且峰值出现较晚但持续时间较长,显示出豫麦66号后期仍可保持较强的库活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子粒灌浆与同化物供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穗型品种豫麦66号与多穗型品种豫麦49号相比,在灌浆中后期旗叶光合速率具有明显优势,在花后0~30d子粒WSC含量较高,显示出子粒灌浆较强的同化物供应能力。豫麦66号旗叶WSC在灌浆中后期含量较低,淀粉含量在整个灌浆期均较低,表明大穗型品种同化物外运能力可能较强,流系统生理活性比较活跃。两品种淀粉积累速率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66号的峰值出现较晚但持续时间较长,最大积累速率高,子粒灌浆速率亦呈现同样的趋势,两者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豫麦66号在子粒灌浆后期仍可保持较强的库活性和具有较大库容特性。  相似文献   

7.
播种方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对豫麦18号、豫麦21号、豫麦49号、93中6等4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行距与宽窄行之间产量无明显差异,低播量、高播量下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叶面积系数从开花到乳熟都呈下降趋势,只有93中6呈上升趋势,豫麦21号、豫麦49号、豫麦18号间无差异。豫麦18号灌浆速度最快,豫麦21号最慢,豫麦49号和93中6相比,前者前期灌浆快,后者一期灌浆快,93中6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豫麦18号次之,豫麦21号第3,豫麦49号最低。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灌浆期籽粒库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灌浆期2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大穗型品种豫麦66号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号籽粒库活性的差异。试验采用KI-I2法测定淀粉含量,参照Douglas等和Tsai等的方法测定SS和AGPP活性,采用Chhaya等的方法测定IAAO活性。结果表明,2个品种籽粒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呈单峰曲线,但豫麦66号的峰值出现偏晚,且高值持续期长;籽粒中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变化呈双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15d和30d;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活性呈单峰曲线,均在花后20d达到峰值;豫麦66号淀粉积累高峰出现较晚,但在灌浆中后期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均明显高于豫麦49号,显示灌浆后期豫麦66号仍具有较强的库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豫麦49号和豫麦18号为对照,对超高产小麦品种周麦16号灌浆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产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麦16号与对照品种豫麦49号和豫麦18号相比,在株高显著降低及生物学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收获指数分别提高19.3%和16.2%,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株粒重分别提高17.2%和14.3%,均达显著水平;后期光合速率分别提高70.8%和34.2%,达极显著水平;气冠温差在小麦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低水平,较对照豫麦49号和豫麦18号分别低62.5%和85.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灌浆中后期,一直保持较高的灌浆速率;可溶性蛋白与叶绿素含量降解速度较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高,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说明周麦16号具有良好的光、热利用能力,光合持续期长,中后期植株衰老较慢,源、库、流较为协调均衡,有利于子粒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子粒饱满度,子粒产量有"超越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不同穗型冬小麦籽粒灌浆期源库强度及其与淀粉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王文静 《作物学报》2004,30(9):916-921
灌浆期两个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大穗型品种豫麦66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旗叶光合速率、蔗糖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但豫麦66的峰值出现偏晚,而且灌浆中后期下降缓慢,显示出源端较强的同化物持续供应能力。籽粒中蔗糖含量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呈单峰曲线,豫麦66的峰值出现偏晚,且高值持续期长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灌浆期蔗糖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池栽条件下小麦强筋品种藁城8901、中筋品种豫麦49号和弱筋品种洛麦1号灌浆期旗叶、旗叶鞘、穗茎、籽粒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变化的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灌浆期旗叶、旗叶鞘、穗茎、籽粒中SPS和SS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49号旗叶、旗叶鞘和籽粒中SPS酶活性较高,而洛麦1号穗茎中SPS酶活性较高。豫麦49号的旗叶、旗叶鞘、穗茎和籽粒中SS活性高于其他两品种,表明豫麦49号和洛麦1号营养器官和籽粒中蔗糖合成和降解代谢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冬小麦灌浆期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藁麦8901(强筋品种)、豫麦49号(中筋品种)和洛麦1号(弱筋品种)灌浆期籽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冬小麦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粒结合的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49号在灌浆期上述几个酶活性变化的峰值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且大部分被研究的酶类在灌浆中后期仍维持较高活性。可见,与藁麦8901和洛麦1号相比,豫麦49号具有较强的淀粉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00-2001年在新乡市安排了由11个(冬性8个,春性3个)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参加的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藁麦8901、新优1号对照品种高优503增产显著,增幅分别为13.05%和8.75%,居冬水组参试品种前2位,中优9507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减产达8.7%,在冬水组参试品种中产量最低,郑州9023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增产4.53%,可作为晚茬强筋优质小麦推广种植,濮优9175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减产6.14%,但成熟落黄好于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以中筋小麦豫麦49和弱筋小麦豫麦50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40%FC、60%FC和80%FC对旗叶和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旗叶中GS活性较籽粒中GS活性高,不同水分处理下豫麦49叶片在籽粒形成和灌浆盛期GS活性表现为60%FC>80%FC>40%FC,其它时期表现为80%FC下最高,40%FC最低,其籽粒和豫麦50叶片和籽粒GS活性均以80%FC下最高。两个品种的产量以80%FC最高,40%FC最低,60%FC居中。且旗叶和籽粒GS活性在籽粒灌浆盛期与产量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豫麦21优良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牛子敬,张先德,程华东(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466001)(项城市种子公司466200)豫麦21是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用(百农61×豫麦2号)F1作母本与(鲁麦1号×偃师4号)F1作父本,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1992、1...  相似文献   

16.
灌浆期两个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多穗型品种豫麦49和大穗型品种豫麦66旗叶光合速率、SPS活性和WSC含量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但豫麦66的峰值出现偏晚,而且灌浆中后期叶片代谢活性下降缓慢,显示出源端较强的同化物持续供应能力.两品种旗叶NR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开花后5~20d内,豫麦49旗叶NR活性高于豫麦66,开花后20~35d内情  相似文献   

17.
王文静  王国杰  王永华 《作物学报》2007,33(7):1122-1128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藁城8901(强筋品种)、豫麦49(中筋品种)和洛麦1号(弱筋品种)小麦灌浆期旗叶、叶鞘、穗茎、籽粒蔗糖磷酸合酶(SPS)、蔗糖合酶(SS)活性变化及其与淀粉及组分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其SPS和SS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49旗叶、旗叶鞘和籽粒中及洛麦1号穗茎中SPS酶活性较高。豫麦49的旗叶、旗叶鞘、穗茎和籽粒中SS活性高于其他两品种,表明豫麦49和洛麦1号营养器官和籽粒中蔗糖合成和降解代谢比较活跃。相关分析表明,豫麦49和洛麦1号籽粒中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对SPS催化的蔗糖合成过程具有较强的反馈调节作用。豫麦49和洛麦1号籽粒中SS活性均与总淀粉与支链淀粉积累速率极显著正相关,而在藁城8901中无此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河南省9个主栽小麦品种豫麦49号、豫麦47号、高优503、郑麦9023、豫麦34号、皖麦38、豫麦70号、孟12和河北8901的戊聚糖含量,结果表明,9个品种的戊聚糖含量为6.25%-8.23%;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品种豫麦70号和豫麦49号,用64只小公鸡进行代谢试验,评定添加1.2‰木聚糖酶对鸡表观代谢能(AME)值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半冬性抗旱耐瘠小麦新品种豫麦36豫麦36(豫农001)系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用(百农3217×豫麦1号)×陕农7859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品种。原名豫农001,199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豫麦36。株高80~90...  相似文献   

20.
小麦新品种豫麦3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新品种豫麦31豫麦31(原郑太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利用大谷核不育小麦,通过转育与系统选择培育出的高产稳产小麦斩品种。199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2年较豫麦18(矮早781),豫麦17(内乡182)增产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