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欧洲鹅耳枥2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对其苗高、地径、生物量的年动态变化和苗高与地径、生态因子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两者生长基本符合"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同时把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可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末期;苗高在生长盛期有一连续生长高峰期,而地径在生长盛期有2次高峰期,且后期比前期更明显;苗高与地径变化之间呈线性相关,播种苗各部分生长具密切相关性,呈负相关性;通过苗高、地径生长规律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旬平均气温是影响苗高的主导因子,其他气象因子对地径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千年桐苗木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千年桐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对其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和苗高、地径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等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可较好地反映1年生千年桐的苗高、地径生长规律;日平均气温是影响苗高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气象因子与地径生长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八棱海棠一年生播种苗苗高年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八棱海棠1 a生播种苗为研究时象,对其苗高生长规律和苗高与地径、生态因子的关系等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Logistic方程可较好地反映苗高生长规律,苗高生长呈现"慢-快-慢-快-慢"的节律,并以此将苗高年生长过程划分为6个生长期.通过苗高生长规律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证明日平均气温是影响苗高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滇西南地区15个县的0.5年生旱冬瓜种源的苗高、地径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不同种源旱冬瓜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异及其与地理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苗高和地径2个因子进行逐步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在苗高、地径生长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苗高生长表现最好的是孟连种源,平均苗高达31.4 cm;地径生长表现最好的种源是勐海种源,平均地径为0.38 cm。环境因子及地理因素对旱冬瓜种源的遗传变异有影响,苗高、地径与各种源原产地的地理经度呈负相关;采用种源间苗高、地径进行逐步聚类分析,15个种源可分为5类,根据各种源苗期苗高、地径的生长状况,初步筛选出瑞丽、孟连2个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5.
为详细了解云南松杂交育苗及苗期生长情况,对云南松51个杂交组合和19个半同胞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38个云南松种内杂交种幼苗苗高与地径生长差异大部分达到极显著水平,有15个种内杂交种的苗高生长值超过了总体平均值,有18个种内杂交种的地径生长值超过了总体平均值;云南松种内杂交相同母本的不同杂交组合类别之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大部分达到极显著水平,有11个类别杂交种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均显著高于半同胞苗木的生长性状;13个云南松与思茅松种间杂交种幼苗苗高与地径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有7个种间杂交种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超过了总体平均值;云南松与思茅松种间杂交种的苗高总体均值约是云南松种内杂交种苗高总体均值的1.4倍,二者的地径生长均值基本接近;云南松与思茅松种间杂交相同母本的不同杂交组合类别之间的苗高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地径生长差异不显著,有4个类别杂交种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均显著高于半同胞苗木的生长性状。  相似文献   

6.
印楝实生苗年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1年生印楝实生苗生长动态、苗木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模式以及苗木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印楝苗的年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据此方程可以建立苗高、地径与生长时间的拟合模型,结合二次多项式对苗木连日生长量的动态模拟,可将苗木生长划分为4个阶段: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其中处于速生阶段苗木的高和地径生长量均超过全年总量的70%,地径处于生长初期阶段的时间短于苗高,但生长量占全年总量之比是苗高的2倍;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高和地径的相关性极为密切,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占全株的69.1%,全株含水量是干质量的1.58倍;在制约苗木生长节律的气象因子中,偏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7.
应用热扩散式探针法(TDP)对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大叶相思的树干液流进行了湿季(7-8月)和干季(1-3月)典型月连续监测,并结合自动气象站对周围气象要素进行同步测定,据此分析液流速率的昼夜、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无论是干季还是湿季,大叶相思树干液流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即呈现“昼高夜低”典型的液流单峰曲线;(2)树干南面液流速率均高于北面,干季南、北方位液流速率最大相差0.0037 cm· s-1,湿季最大相差0.0014cm·s-1;(3)干、湿季液流平均值和最大值具显著差异,湿季树干液流速率平均值和峰值约为干季的2.8倍和2.5倍;(4)大叶相思树干液流速率与光合辐射强度、水汽压亏缺、大气温度、风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按相关程度排序为光合辐射强度>大气温度>水汽压亏缺>相对湿度>风速,其中,光合有效辐射、相对湿度、水汽压亏缺是影响液流速率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8.
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白哺鸡竹的笋—幼竹生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多对多”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对笋—幼竹高生长起主导作用的因子是温度指标,对笋昼夜高生长差起主导作用的因子是大气相对湿度,降水对其生长的影响作用在时间上有滞后现象。用“一对多”线性回归给出了气象因子对笋—幼竹生长的线性回归模型。用多项式非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单个气象因子对笋高生长的作用效应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库布齐沙漠东段优势灌木种柠条、沙柳和油蒿的光合特性及生境气象环境因子进行测定,比较了灌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总含量等指标在生长季不同时期的差异性,并探讨了净光合速率与生理因子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3种灌木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在生长季均呈单峰曲线变化,生长盛期显著大于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10.
美洲黑杨不同生长势无性系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A)、低(B)生长势2个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表型性状和生理指标的连续采集开展生长性状、光合生理特征及养分吸收等特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A系号与B系号在根、茎、叶的干质量及总干质量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不同器官干物质分配上根干质量比例最小,且A系号干物质分配倾向于茎,而B系号倾向于叶;从6—9月,生长和生理特征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不同月份间7月份各系号生长最快,生理特征值变化幅度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苗高和地径与单叶面积、夜间呼吸速率、NH4+的吸收速率及总光合速率均呈显著相关(R>0.826,P<0.05),说明幼苗生长主要受自身总光合能力、养分吸收和夜间呼吸消耗的影响,而A系号在这些因子上均优于B系号,由此构建了其高生长势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地理种源的麻竹笋-幼竹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漳州与永安开展麻竹地理种源试验,分析地理种源出笋物候期、秆高生长、枝叶生长的变异规律,及高生长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漳州点以中带种源适应能力最强,笋期长,笋量分散,成竹率高.永安点则北带种源笋期长,以飞鸾种源尤为突出.各种源幼竹高生长呈"S"型曲线,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精度较高.种源枝叶生长的变异以北带种源南移种植后,上抽时间提早,生长期延长.影响秆高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旬平均气温>旬最低气温>旬降雨量.中带种源在漳州点受气象因子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内蒙古大兴安岭1990—2019年森林火灾历史档案和同期气象因子的数据,对该地区林火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火发生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密切。林火发生次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水的减少呈上升趋势;研究区日均相对湿度范围在58%~62%,火灾发生次数最多;林火发生次数与日照时数、日均温、日最高温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过火面积与日均相对湿度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日照时数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气象资料及已知的胡杨、铃铛刺、黑果枸杞、甘草的物种分布情况,采用Arcgis与MaxEnt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对胡杨等4种植物在新疆生长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胡杨、铃铛刺、黑果枸杞、甘草的适生区面积分别占新疆总面积的40.79%,38.54%,41.99%,30.55%。对胡杨分布预测贡献率最高的两个气象因子分别是平均相对湿度与平均昼夜温差;对铃铛刺与黑果枸杞分布预测贡献率最高的两个气象因子分别是等温性与最冷月最低温;对甘草分布预测贡献率最高的两个气象因子分别是等温性与年均昼夜温差。经ROC曲线验证,显示该预测结果准确。结合刀切法对各因子贡献率的分析结果,总结出4种植物共同适生的气象条件为:平均湿度60%以上,年均昼夜温差25.5℃以下或27.25~27.5℃,等温性介于36~36.5之间,最冷月最低温大于-20℃。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90—2018年云南省云南松分布区气象数据和森林火灾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比分析法以及相关性分析研究气象指标与森林火灾的动态变化趋势和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防火期平均气温在1998—2018年达显著上升水平,年均与防火期的平均相对湿度均在1995—2018年达显著下降水平;年均及防...  相似文献   

15.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北京地区6郊区县的侧柏生长量与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侧柏是对气象因子反应敏感的树种,气象因子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起作用的。影响侧柏胸径生长量的重要气象因子是年平均气温和上年3—5月份平均气温;影响侧柏树高生长量的重要气象因子是年降水量和上年6—8月份平均降水;影响侧柏材积生长量的重要气象因子是年降水量和上年12月—当年1月平均气温。由此可以综合得出对北京地区侧柏生长量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是气温和降水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刚竹属竹种新造林笋期出笋、成竹、“竹笋~幼竹”高生长特性作了研究,并采用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候”平均气温等气象因素对“竹笋~幼竹”高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山旱塬区苹果园耗水规律以及影响果树耗水的主导因子,确定水分承载力,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于2014~2015年采用SF-L树干茎流仪和Watch Dog 2900ET自动气象站对山旱塬区花牛苹果树干茎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花牛苹果树干茎流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果树生长周期,各月份根据日均茎流速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5月、6月、7月、8月、9月,随着月份的递增,茎流峰值出现时间逐渐延迟;5~9月份苹果树干茎流速率变化规律表现为昼高夜低,7:00~9:00树干茎流速率开始急速上升,12:00~15:00达到最大值,17:00~18:00开始逐步下降,21:00趋于稳定;不同天气条件下苹果树干茎流速率为晴天大于雨天;对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强度、相对湿度、空气温度、饱和水气压差、露点温度与树干茎流速率呈极显著性相关,风速对茎流速率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油桐的两个生长性状(树高、地径)因子,分析来自11个不同地区93个家系的油桐在幼林期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油桐的树高、地径在栽植初期(2013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栽植1 a后(2014年),不同种源油桐的地径差异仍极显著,但树高无显著性差异。同一种源不同家系油桐的生长情况有所差异,造林初期及造林1a后湖南沅陵和湖南株洲地区不同家系油桐的树高、地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地区则变化不一。湖南沅陵地区油桐的树高和地径在栽植初期及1 a后均高于所有种源的平均值,生长表现较好。其中,4-11家系的树高、地径均高于种源平均值,生长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山东省第一次到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及气象数据,研究山东省森林资源质量变化及其与年均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山东省乔木林面积、蓄积量、单位面积蓄积量、单位面积生长量、单位面积株数、平均胸径均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但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乔木林蓄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和平均胸径均与年均温呈显著正相关,用材林和防护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与年均温呈显著正相关,人工林平均胸径与年均温呈显著正相关。山东省森林资源质量稳步提高,气温对山东省森林资源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