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斑马鱼在鱼类病原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马鱼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建立了多个专门的在线数据库,作为模式生物在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斑马鱼用于鱼类病原免疫学研究的优点,包括个体发育过程透明、免疫系统较成熟,具有先天性和获得性2种免疫系统;多种鱼类来源的细菌和病毒在成年斑马鱼和胚胎中都能感染和复制,使其成为研究鱼类病原的入侵机制和宿主免疫应答的模式生物.同时,对当前已建立的鱼类细菌和病毒病原斑马鱼感染模型以及在疫苗方面的研究现状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了苯并芘对鱼类免疫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以主要免疫因子为切入点,综述了苯并芘对鱼类免疫毒性的作用机制及途径,以及环境中其他有机污染物对鱼类免疫毒性的作用机理。[结果]鱼类的免疫系统处于进化的特殊阶段,研究苯并芘对鱼类免疫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该研究为应对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及其他环境因子引起的免疫损伤,加强鱼类自身的免疫力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波 《新农村》2020,(4):39-40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而言,由于缺乏抗病毒的特效药,而对症治疗(人工肺呼吸、胃肠外营养等)并不直接作用于病毒,机体真正将病毒清除干净,依靠的是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杀灭,通俗地称之为"免疫力"。那么,免疫力究竟指的是什么?1.防御病毒的免疫力概念所谓"免疫",顾名思义就是免除瘟疫(主要指细菌、病毒感染),而免除瘟疫的能力,就是免疫力。当病毒入侵机体时,机体能够动员像海陆空三军样的防御网.  相似文献   

4.
鱼类疾病抵抗力与健康养殖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而免疫系统在鱼类的疾病防御及其免疫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各类免疫因子及其相关通路来调节免疫系统,可以达到有效对抗各类外源性微生物的目的。本文从基因表达变化角度对草鱼部分免疫相关因子及相关调控因子,对草鱼免疫基因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在水产养殖中,环境胁迫已经成为影响鱼类免疫能力的重要因素.从不同方面分析了环境胁迫对鱼类免疫防御能力的影响,并简述了其机制及研究此项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鱼类疾病的不断暴发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鱼病的免疫防治变得日趋重要。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免疫因子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了多种鱼类免疫因子。本文对现目前已报道的鱼类免疫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补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Toll样受体、抗菌肽、溶菌酶及凝集素等结构与功能、作用机制及它们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对部分免疫因子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在鱼类免疫学研究中,一些现代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转录组技术在快速鉴定和筛选鱼类免疫相关基因、鱼类免疫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并对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更深入研究鱼类免疫系统的发生、探讨免疫因子在鱼类免疫中的作用和应用提供文献依据和参考,促进鱼类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小玲  黄志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521-5522
刺激隐核虫病是海水名优鱼类养殖中的常见寄生虫病,鱼类感染该病后,自身会产生一系列的免疫保护反应。笔者综述了刺激隐核虫诱导鱼类发生免疫保护、免疫反应机制以及刺激隐核虫疫苗的研究现状,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昆虫病原真菌白僵菌能成功侵染多种昆虫寄主并致其死亡,是农业生产中有效的生物杀虫剂。相应地,昆虫依赖多种策略抵御真菌感染,其中先天免疫防御是对抗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昆虫表皮是抵御真菌入侵的第一道屏障,表皮和外分泌腺可分泌多种抑菌化合物降低真菌毒力,当真菌孢子进入血淋巴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产生系统性免疫应答,表达的多种防御效应因子在细胞包囊、细胞凋亡、黑化反应中发挥功能。然而昆虫强烈的免疫反应影响田间施用白僵菌的效果,导致该真菌制剂应用的局限性。文章详细阐述昆虫感染白僵菌后的免疫应答机制,参与抗真菌免疫的基因与作用手段。该研究为了解昆虫抗真菌免疫机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为合理改造白僵菌、有效提高白僵菌毒力水平提供坚实基础,为农业虫害治理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品需求不断增大,养殖规模发展迅速并不断扩大,但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疾病制约水产业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食品安全与人口持续增长的双重压力下,传统的疫苗、抗生素等化学药品在养殖过程中长期使用引起的药物残留、抗药性、水体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鱼类养殖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且不符合现代健康养殖的需求.因此,发掘安全有效的药物替代品成为研究的热点.而植物多糖由于具有抗氧化、免疫等生物活性,可以用作提高鱼类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的有效刺激剂,在鱼类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鱼类养殖过程中植物多糖对鱼类生长、抗菌抗病、免疫、抗氧化和血糖血脂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从3个方面进行了展望:即从细胞和分子层面研究植物多糖对鱼类免疫性能、抗菌抗病、抗氧化等影响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植物多糖与其他物质联合使用的协同作用效果;利用植物多糖的抗氧化、提高免疫性能、降血糖血脂等优点,将植物多糖与其他食品原料进行复合,开发功能性食品等.  相似文献   

10.
弹状病毒是一类负义单链RNA病毒,寄主范围很广,根据侵染寄主的不同分为植物弹状病毒和动物弹状病毒两大类。其中,植物弹状病毒可以侵染小麦、马铃薯、大麦、莴苣和兰花等多种植物,为害宿主健康,给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综述了植物弹状病毒的分类、基因组结构、蛋白功能、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认为加强N蛋白和G蛋白研究,对阻断昆虫介体的传毒途径,进而防治植物弹状病毒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甲壳动物细胞及体液免疫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对甲壳动物细胞及全液免疫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主要依赖于血细胞的吞噬,包掩等细胞免疫反应,但目前对于血细胞的分类及各自的功能尚无定论,甲壳动物体液吵具有免疫球蛋白,缺乏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其体液免疫主要是指血淋巴中的一些酶和调节因子,如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落血素,凝集素,溶菌酶,蛋白酶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蒙药组方(简称花艽-6)对正常小鼠和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CTX)、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两种药复制了体液、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溶血素HClgM,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体水平(IgG、IgM),观察花艽-6对正常鼠和免疫低下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迟发型变态反应法测定小鼠耳壳肿胀度,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含量,观察花艽-6对正常鼠和免疫低下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花艽-6能显著抑制正常小鼠和加强CTX致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的含量;能显著抑制正常小鼠的DTH反应并加强CsA对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DTH反应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提高正常鼠和CsA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外周血CD3+含量,但显著降低CD4+和CD8+及CD4 +/CD8+含量.结论:花艽-6可显著抑制正常鼠和加强CTX致免疫功能低下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对正常鼠和CsA致免疫功能低下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寡糖对仔猪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5头7日龄二元杂交仔猪(大约克夏×荣昌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头。分别在每组基础日粮中添加7.5g/kg的异麦芽寡糖、果寡糖、甘露寡糖和混合寡糖,同时设对照组。试验期为53d。在试验过程中,观察临床症状和腹泻情况,每周称重,并记录采食量。饲喂至30日龄和60日龄时,前腔静脉采血,测定免疫指标。[结果]添加7.5g/kg的异麦芽寡糖或果寡糖能显著提高30日龄仔猪的细胞免疫功能(P〈0.05),前者还能显著提高体液免疫功能;添加7.5g/kg的甘露寡糖能显著提高60日龄仔猪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P〈0.05),对仔猪生产性能的促进效果最好,且腹泻率最低。[结论]不同种类寡糖对仔猪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玫瑰茄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茄多糖设置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给(SPF)小鼠连续灌胃4周,以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迟发性变态反应(DTH)、溶血空斑数、半数溶血值(HC50)等为指标,观察瑰茄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迟发性变态反应(DTH)、溶血空斑数、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实验均有显著提高作用。其中,高剂量组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DTH)影响、半数溶血值(HC50)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高剂量组对小鼠溶血空斑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玫瑰茄多糖具有增强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壳聚糖对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 DEV)gC基因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壳聚糖作为DEV gC基因疫苗(pcDNA-DEV-gC)递送载体,采用肌肉注射和口服单次免疫Balb/c小鼠50µg剂量基因疫苗,并以肌注不同剂量裸质粒组、弱毒组和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分别检测不同疫苗免疫后的细胞、体液和黏膜免疫水平。【结果】肌注壳聚糖疫苗组诱导小鼠产生较肌注裸质粒50µg组和口服壳聚糖疫苗组高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且产生与弱毒疫苗相似的细胞免疫应答,但弱毒疫苗诱导体液免疫的能力更强,仅口服壳聚糖疫苗组产生粘膜免疫。【结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具有一定的佐剂效应,为获得更有效的DEV gC基因疫苗提供了新策略,但该疫苗的推广应用还有待于对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各因素进行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6.
用MDV-gB重组痘苗病毒RVV-gB,HVT冻干苗、痘苗病毒WR株分别按试验程序,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检测试验中的1日龄SPF鸡进行免疫接种,并于15日龄对各组小鸡攻GA株强毒,后经过IFA检测抗体,以及以PHA为有丝分裂原检测淋巴C转化。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和HVT冻干苗均获得较高保护,体液免疫差异不显著;细胞免疫在攻毒前差异不显著,但攻毒后第2d开始,RVV-gB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高于HVT冻干苗。?  相似文献   

17.
大豆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豆肽对小鼠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2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4%的自制大豆肽,饲喂小鼠21 d后,以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菌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为指标进行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大豆肽可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激发小鼠抗鸡红细胞抗体的产生,而血清溶菌酶酶活则无明显差异,说明芽孢杆菌y-6发酵制备的大豆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田飞焱  贺刚  胡火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04-4405,4408
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淡水螯虾的免疫学研究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探讨了淡水螯虾血细胞的吞噬、包囊、修复和胞吐作用机理以及血淋巴中proPO、凝集素、溶菌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抗菌肽、蛋白酶抑制因子等免疫因子的生理生化特性、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等,并展望了淡水螯虾的免疫学研究方向,旨在为淡水螯虾免疫防御机制的深入研究和疾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测定黑果枸杞色素对鸡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影响。选用黑果枸杞色素饲喂雏鸡。用ND微量HI血凝抑制试验、EY玫瑰花环试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分别测定雏鸡血清HI效价,T、B淋巴细胞数目及雏鸡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色素能明显的增强雏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e responses to the attenuated Mycoplasma hyopneumoniae 168 strain vaccine, 8-15 d old piglets were immunized with M. hyopneurnoniae 168 strain vaccine by intrapulmonic route. And the specific IgG antibody in serum, lymphoproliferation, IFNT, and specific secretory IgA (SIgA) antibody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were detected on 30 and 60 d post-immunization (DPI), respectively. On 60 DPI, all the pigs except for those in health control group were challenged with a field M. hyopneumoniae strain JS. Necropsy was performed on 30 d post-challenge (DP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FN7 and specific SIgA were stimulated on surface of respiratory tract after immunization. An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could also be proliferated about 1.81 and 2.12 fold on 30 and 60 DPI when stimulated by M. hyopneumoniae protein in vitro. However, no serum IgG antibody against M. hyopneumoniae was detected during the whole immune phage. After challenge, vaccinated pigs were observed with only very slight histological lesion in individual lobes. None of vaccinated pigs showed any clinical signs. While the unvaccinated pigs from challenge control group showed varying degrees of clinical sign and severe macroscopical lesion of 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 (MPS). 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the attenuated M. hyopneumoniae 168 strain vaccine inoculated by intrapulmonic route could activate the systemic cellular immunity, the local mucosal immunity and IFNγ secretion in respiratory tract to against M. hyopneumoniae infection in pigl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