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鳜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2006年,进行了斑鳜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催产斑鳜亲鱼18组,雌鱼平均体质量380 g.催产率83%;获受精卵10.85万粒,受精率75%;获水花6.62万尾,孵化率61%.水花于水泥池中养至平均全长2.0cm 苗种成活率72%;平均全长2.0 cm苗种养至平均全长5.0 cm苗种成活率88.5%,1334 m<'2>池塘放养平均全长2.0锄苗种6200尾,经93 d养殖,收获鱼种4371尾,平均全长12.66 cm.平均体质量32.39 g,养殖成活率70.5%.  相似文献   

2.
在 3口 300 m~2的池子中进行南美鲱鱼鱼种的培育试验,鱼苗放养规格为全长 2-3cm,放养密度为2200尾/口,采取微流水培育。投喂自制的团状饲料,粗蛋白含量25-30%。经过113天养殖,平均全长21.3cm,平均体重165.2g:其中最大个体全长26.2cm,体重261g;最小个体南美鲱鱼全长14.3cm,体重49.4g;.日平均增重1.46g.成活率95%,饵料系数1.7-1.8。  相似文献   

3.
从湖北引进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水花6万尾,平均全长1.8cm,平均体重0.023g,苗体活泼健康。将它们分成三组,每组2万尾,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为期50d的精心培育。其结果为:试验A组中鱼苗平均全长达11.7cm,平均体重为16.127g,成活率为17.6%;试验B组中鱼苗平均全长达14.3cm,平均体重为18.575g,成活率39.6%;试验C组中鱼苗平均全长达15.5cm,平均体重为19.213g,成活率59.3%。试验C组采用的方法:在水泥培育池内培育至3.Oem~4.Ocm后,移入土池继续采用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为饵料培育至平均全长为7.Ocm~8.Ocm后,再采用配合饲料进行转饵驯化的方式,是进行匙吻鲟苗种培育的一条较佳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大口鲇苗种同类相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不同条件下,对大口鲇苗种(全长1.07-9.43cm)进行同类相残研究,结果表明,饵料缺乏时的相残率均显著地高于饵料充足时(P<0.01,N=8),放养密度对大口鲇苗种的相残行为有影响,大口鲇苗种相残最严重的时期是在平均全长1.07-2.68cm阶段,当平均全长达6.71cm以上时,相残行为较弱,苗种间个体大小存在差异,尤其是大规格苗种间出现个体大小差异时,相残行为较严重,饵料缺乏是导致大口钻苗种发生同类相残的主要原因,高放养密度和个体大小的差异会诱发和促进同类相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赤眼鳟苗种培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鳟鱼苗开口饵料为浮游植物和轮虫,以后逐渐转为以轮虫和桡足类为主,鱼体全长3cm以后,主要摄食配合饲料和腐屑。仔鱼阶段常栖塘边,3cm以后分散活动。临界温度2~40℃,适温18~30℃。  相似文献   

6.
花鲈苗种淡水池塘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宇 《淡水渔业》1996,26(6):9-11
从自然海区捕获的平均全长1.7cm、平均体重0.0590g的花鲈稚鱼,在淡水池塘中培育41d,达到平均全长6.35cm,平均体重2.5904g,成活率达45.9%,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催产花[鱼骨]亲鱼9组,雌鱼平均体质量105g,催产率82%;获受精卵1.2万粒,受精率85%;获水花1.0万尾,孵化率84%。水花鱼苗于池塘中养殖120d,收获鱼种7200尾,平均体长12.45cm,平均体质量20.47g,养殖成活率72%。平均水温21.5℃,花[鱼骨]受精卵120h破膜;破膜后第15d,臀鳍出现,平均全长12.5mm,外部形态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8.
1月29日,三亚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组织专家对三亚福联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斑石鲷的引种及工厂化养殖技术与推广”项目(编号:2014CZ02)进行现场测试。测试数据表明,2014年6月5日引进的斑石鲷共存活170尾,成活率85.0%,平均全长26.3cm,平均体高13.3cm,平均体重638.2g/尾;2014年8月12日引进的斑石鲷共存活21000尾,成活率79.2%,平均全长24.0cm,平均体高12.2cm,平均体重498.0g/尾;2014年9月16日引进的斑石鲷共存活30000尾,成活率92.3%,平均全长21.0cm,平均体高10.0cm,平均体重274.6g/尾。  相似文献   

9.
大弹涂鱼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口面积为0.1ha的池塘,投放全长为2.5~3.0cm的大弹涂鱼鱼苗6000尾,养殖密度为6尾/m^2。经过一年的养殖,共收获成鱼116kg,单位面积产量为1160kg/ha,全长10.80~17.20cm,平均全长13.81cm;体长9.00~14.10cm,平均体长11.46cm;体重11.0~37.9g,平均体重21.77g。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斜带石斑鱼苗的中间培育技术.试验表明斜带石斑鱼苗在水温25~30℃,从全长2.5cm生长到9cm,约需要2个月时间,成活率81.6%.鱼苗全长2.5~6cm时,适合用小网箱培育,全长6~9cm时,适合用水泥池培育.全长3~5cm时,死亡率最高,每天死亡0.7%左右,占这培育阶段内总死亡数量的68%.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约氏笛鲷人工繁殖及土池培育鱼苗的技术,对培养基础饵料的传统施肥方法进行了改进。试验共获得约氏笛鲷仔鱼740.4万尾,培育出平均全长4.3cm的鱼种26.12万尾,平均成活率6.80%。  相似文献   

12.
褐塘鳢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褐塘鳢稚鱼在6 250~9 380尾/m^2的密度下,经过35~40 d的培育,鱼苗全长增长至约1.5cm,成活率达22.25%~39.06%;在池塘培育全长1.7cm的褐塘鳢鱼苗(25尾/m^2),经15 d鱼苗全长达3.24cm,培育成活率达80.4%.全长2.55 cm的褐塘鳢鱼苗投喂南美白对虾苗,经13 d培育,全长达3.57cm,成活率达99.2%.本研究解决了褐塘鳢苗种培育难题,为规模化生产褐塘鳢苗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在多室溢流生物膜净化池中(面积22m2),放养平均全长为20mm的匙吻鲟苗种10000尾,经过20天培育,收获匙吻鲟鱼种9203尾,成活率92.03%。最大全长为113.57mm,最小全长为102.7mm,平均全长为108.7mm;最大体重6.63g,最小体重为5.16g,平均体重5.91g。整个培育期间仅换水6.6m3,取得了较好的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牡蛎受精卵-轮虫-丰年虫幼体-桡足类-鱼肉糜育苗饵料系列,双棘黄姑鱼的育苗水温为23.5℃以上,2003年出苗全长4.11cm鱼苗12万尾;2004年出苗全长2.7 cm鱼苗8万尾;2005年出苗全长3.41 cm鱼苗33.7万尾,2005年育苗单位水体出苗率为3 510尾/m3,育苗成活率为41.6%.双棘黄姑鱼苗的特点为前期生长很慢而15日龄后生长极快,全长1.0 cm开始出现严重的自相残杀现象.  相似文献   

15.
黑脊倒刺鲃网箱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晓红 《淡水渔业》2004,34(2):39-40
本试验总结了在自然条件下 ,库湾网箱养殖黑脊倒刺的技术。试验鱼苗 (4cm) 3万尾 ,经710d的饲养 ,共收商品倒刺 19872kg ,获利 4 1 81万元 ,平均体重 72 0 g ,平均全长 32 6cm ,成活率92 % ,投入产出比 1∶3 3。  相似文献   

16.
泥鳅秋季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中旬挑选体长12cm以上的泥鳅作为亲本进行秋季人工繁殖,经过25d强化培育,90%以上的亲鳅发育良好,催产雌鳅19.3kg,催产率在86%,受精率83%,孵化率96%,共获得仔鱼约340万尾。以半年虫无节幼体作为开口饵料,3d后鳅苗平均全长达0.8cm,成活率高达99%,半个月后全长达2cm左右;到10月中旬,鳅苗平均全长5.0cm左右,体重达3-4g,成活率为60%,共计获得鳅苗约200多万尾。  相似文献   

17.
满红 《齐鲁渔业》2012,(11):44-44
淡水白鲳的苗种培育期约5个月。自下塘鱼苗至全长3.5cm左右的夏花称为鱼苗培育阶段,约需20天,之后为鱼种培育。至秋末,鱼种可达10cm。  相似文献   

18.
匙吻鲟苗种培育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跃 《重庆水产》2002,(2):35-36
匙吻鲟苗种培育分为仔鱼暂养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三个阶段,根据稚鱼不同的生长发育情况,将其放养在不同的培育池中,放养密主亦做相应的高速,从而提高苗种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经过70天的培育鱼全长可达20-30cm,成活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平均体重为1.8kg的5-6龄育石斑鱼亲鱼,经强化培育,雄性亲鱼的促熟培育,性腺促熟,人工催产等措施,获受精卵320万粒,受精卵的卵化时间为26h,卵化率为80.7%,仔稚鱼的饵料系列为:牡蛎受精卵或担轮幼虫,轮虫,卤虫,桡足类;经41d培育,育出平均全长为3.79cm的幼鱼19万尾,培育成活率为7.3%,通过试验取得了一套可行的青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20.
暗纹东方鲀全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库网箱中培育暗纹东方鲀亲鱼。使用激素人工催产。共催产15组。催产率100%。水温22~25℃时效应时间多为33~52h。圆锥形玻璃缸桶孵化,22~25℃时经96h开始出苗。经仔鱼(2.5~3.7mm)培育、中后期培育。5月下旬出塘,平均全长6.5cm平均体重8.3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