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中尺度站逐小时资料、Micaps资料、温州双偏振雷达产品和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分析了2021年5月20—22日平阳县出现的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在高空槽东移过程中,配合中层槽切和低层涡切东移的背景下产生;此次过程以稳定性降水为主,暴雨由降水持续时间长造成;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及强弱较好地指示了降水的落区及最强降水的时段;各家数值模式对此次降水过程的降水预报不是特别理想。  相似文献   

2.
鄢志宇  杨桂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36-12338
[目的]分析一次先后受2个天气系统影响的暴雨天气过程。[方法]2010年8月19~22日锦州地区先后受高空槽和蒙古冷锋、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后部切变线影响而产生暴雨天气,为了分析思路清晰,分为前后2个降水阶段,结合降水情况、天气形势、卫星云图、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由前后2个降水阶段,前一阶段降水主要受高空槽和地面蒙古冷锋影响,后一阶段降水主要受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后部切变影响;高空冷空气、低空切变线、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及其相互之间的耦合作用是造成这次暴雨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和原因。云图分析发现,在水汽通道的对流云带上不断有对流云团发展、减弱、消亡、再生成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列车状运行状态,云图呈现的加强和减弱与实况降水非常吻合。数值预报产品对产生暴雨的高空、地面形势预报较为准确,特别是副高东退南落趋势预报准确;欧洲中心预报场形势与实况吻合较好,T639的形势预报有一定偏差,降水预报指示作用较好。[结论]该研究为以后做好此类天气的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2011年6月22—24日济宁市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50~700 hPa中低层的西风带急流给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因而中低层西风与暴雨的形成和落区密切相关;此次天气过程低空急流是主要的水汽输送通道,为暴雨产生提供了水汽条件。地面气旋从蒙古地区南下影响济宁市的过程中,弱的风场辐合处在鲁南地区,有利于发生降水;假相当位温高能舌的位置也比较能反映降水大值区;日本传真图预报与实况基本吻合,EC对此次过程形势场的预报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4.
胡生江 《北京农业》2013,(15):178-17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2011年7月2-3日山西省吕梁地区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1次典型的回流天气,降水产生在副热带高压北侧西风气流中,主要由东北冷涡后部低槽携带的冷空气从低层扩散造成的;此次降水时空分布均匀,持续时间较长,降水过程中气象要素变化不大,降水过程具有冷区降水中伴有弱对流性降水的特征;700hPa和850hPa切变线,地面准静止锋是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5.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年7月25—26日出现在朝阳市的暴雨天气过程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在500 hPa为两槽一脊形势,朝阳市位于东北冷涡前的西南气流中,在地面暖锋区和850 hPa暖锋式切变区内是暴雨落区;来自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水汽是此次朝阳市暴雨天气的主要水汽来源,并在西南气流的帮助下输送至朝阳市境内,暴雨区上空的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较强,中低层干冷空气下沉促进了暖湿气流的抬升,再加上冷暖空气交绥促进了暴雨天气的出现;低层辐合和中高层辐散运动的垂直配置,促进了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是暴雨天气出现的主要动力机制。高层涡度区同低层正涡度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涡度场垂直配置为上升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暴雨天气出现时,朝阳市假相当位温值较大,说明降水天气出现时的不稳定能量强,为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热量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2014年6月6日米易县全县境内一次暴雨天气过程,本站雨量达到大暴雨量级,造成部分乡镇受灾。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中,西南暖湿气流为本地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配合北下冷空气入侵,触发强降水发生。通过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总结分析,进一步了解了影响本地的降雨系统,有利于在暴雨过程预报服务中扬长避短,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气象流形势和物理条件,对2012年7月下旬河套地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简单分析,得出此次大范围高强度暴雨产生的原因在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和流型是此次暴雨形成的初始因素之一;低层正涡度值较大,有利于对流天气的发生,是造成此次暴雨的触动机制;刨面区域500 h Pa以下出现水汽辐合使降水范围扩大,且水汽供应充足。  相似文献   

8.
利用Micaps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及物理量产品,对临夏州2013年"8·10"区域性暴雨、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动力、热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雹降水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为典型的"东高西低"型,过程前期,副高西伸北抬且稳定,进退频繁,导致较强冷空气在副高外围堆积,副高东退时爆发,促使能量释放而造成的暴雨降水过程。综合分析了"8·10"暴雨天气过程,探讨了强降水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形成的物理机制,寻求对预报有指示意义的物理量。  相似文献   

9.
临夏州“8·10”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caps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及物理量产品,对临夏州2013年"8·10"区域性暴雨、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动力、热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雹降水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为典型的"东高西低"型,过程前期,副高西伸北抬且稳定,进退频繁,导致较强冷空气在副高外围堆积,副高东退时爆发,促使能量释放而造成的暴雨降水过程。综合分析了"8·10"暴雨天气过程,探讨了强降水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形成的物理机制,寻求对预报有指示意义的物理量。  相似文献   

10.
2010年9月2-4日江苏省灌南县发生了一次区域性的大暴雨天气,基于此,从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变化着手,使用天气学及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槽持续向东移动、低层切变与台风倒槽持续北上相互配合的背景下发生此次暴雨过程;水汽辐合为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创造了有力条件;高空辐散与低空辐合等使垂直运动持续发展与维持,为暴雨天气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灌南县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与副高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要对副高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使监测预警暴雨的水平及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20年6月中下旬绍兴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绍兴市暴雨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包括500 hPa高空槽、700 hPa、850 hPa切变及高低空急流;水汽条件主要源于黄海及南海;从动力条件来看,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呈现中高层辐散、中低层正涡度辐合的动力结构,并且整个对流层均分布着垂直上升运动,为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2.
2016年7月19—20日巨野县暴雨天气过程服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6年7月19—20日,山东省巨野县连续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巨野县气象局高度重视此次强降水气象服务,密切监测、准确预报、及时预警、实地调查,加强相关部门联动应对,为生产部门提供了有效的气象保障服务。本文分析了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基本情况、造成的灾害及影响,总结气象预报服务情况及服务效益,以期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提高气象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此次暴雨的物理量场的分析,中低层的西南暧湿水汽输送与足够的热力作用,是此次暴雨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天气形势预报,结合数值产品的应用,总结了这次暴雨过程天气特点,此次降水主要影响系统是受高空低槽东移、中低层切变线影响,造成武宁县中南部乡镇出现了强对流天气和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4.
2021年3月30日至31日阿拉善盟出现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高新区出现罕见春季暴雨天气,多个站点突破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极值,本文对本次过程的影响系统及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分析,认为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中,阿拉善盟气象台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决策服务主动,部门联动响应快,社会媒体宣传到位,使暴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同时也查找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观测、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抚顺2014年6月16—18日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一次连续性降水过程,具有雨量大、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等特点,且降水分布比较均匀。地面倒槽、低层切变线和高空冷涡是形成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此次降水无明显低空急流,850 hPa切变线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风速辐合为降水提供了水汽条件,同时低层具有较大的比湿和相对湿度场,水汽通量散度值表明水汽输送较好。此次暴雨抚顺地区有较大的K指数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850 hPa有θse高值区,反映不稳定能量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16.
2009年4月19日鹰潭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4月19日鹰潭市出现暴雨天气过程,国家站及区域站点出现了大于50 mm的降水,其中鸿塘站点降雨达到大暴雨量级。鹰潭市漏报了这次暴雨过程,现将此次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以找出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17,(22):131-132
本文从天气学角度,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从环流背景、天气影响系统、物理量场、降水模式预报等方面对7月11日的区域性暴雨作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低空急流以及切变线的配合为此次区域性暴雨提供有利条件;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为对流性降水;EC模式预报对于此次暴雨过程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从水汽通量散度和垂直上升速度中心的分布和移动以及相对湿度的变化来看,均是有利于我市中南部地区的强降水,与实况有一定偏差;T639降水模式预报是与实况最为接近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2014年6月6日米易县全县境内一次暴雨天气过程,本站雨量达到大暴雨量级,造成部分乡镇受灾。此次暴雨过程中,西南暖湿气流为本地降水提供充足水汽,配合北下冷空气入侵,触发强降水发生。通过对此次过程总结分析,更加清楚影响本地降雨系统。对本次暴雨过程预报服务扬长避短,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宋堃 《农业与技术》2014,(7):193-193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等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等进行分析,得出高空槽、中低层低涡及切变线和地面倒槽锋是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与暴雨天气匹配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从天气形势配置与暴雨落区的关系、数值预报情况等方面分析了2013年7月12日石岛地区暴雨过程,发现此次过程为典型的西风槽与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交绥造成的,低空急流的建立、发展和维持为暴雨区提供了强的水汽输送和能量积累;水汽通量的强辐合是降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切变线与低空急流的位置对暴雨落区有明显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号,积极做好气象服务,有效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此次天气过程的气象服务对于气象部门应对极端天气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