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危害比较严重,成为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病害因素.虽然当地农民进行了积极防治,但因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等方面不够科学,防效较差,仍在生产上造成较大损失.几年来,笔者对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调研总结种植者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经验教训,结合自己从事小麦赤霉病防控试验结果,提出小麦赤霉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赤霉病发生流行的基本规律,结合沿淮地区小麦生产实际,应用小麦田间赤霉病菌源、病害发生和发展的资料,以及小麦生长发育期间的气象资料,分析和总结出小麦赤霉病长期(菌源发育趋势)、中期(小麦生育期、稻桩带菌率、中期天气预测)、短期(稻桩带菌率变化程度、短期天气预测)预测预报方法。根据预测结论和田间实际防治操作,提出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病是巢湖市小麦上的最主要病害,会导致小麦产量降低、品质下降。2012年赤霉病在我市偏重流行,少数田块病穗率达95%以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主要原因是稻桩子囊壳带菌率较高、气候适宜、防治不当。防治对策首先是加强病情监测预报,其次是种植抗病良种、加强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4.
论江苏东部麦区赤霉病流行成因与监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永明 《农学学报》2015,5(5):33-38
21世纪以来江苏东部麦区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发生危害程度加重,已成为一种常发性病害。笔者分析了近年来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简要回顾了江苏东部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概况,总结了近十多年来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阐述了菌源数量、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品种抗性、病菌抗药性等方面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抗性监测和病情预警、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压缩直播稻种植面积、科学开展化学防治、推进统防统治等一系列措施和对策,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小麦赤霉病的监控进行了小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小麦赤霉病流行特点及沿江稻茬麦高产途径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2012年无为县小麦赤霉病流行危害及特点,以及沿江稻茬麦高产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沿江稻茬麦高产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对于该病害的防治,除选用抗耐病品种外,主要还是依靠小麦扬花期的化学防治。目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主体药剂仍为苯并咪唑类农药、多菌灵及其复配剂。随着近年来赤霉病的流行和用药次数的增多,赤霉病抗性菌株逐年推高。因此,寻求新的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赤霉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病害,是比较常见的气候病害,随着气候的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小麦赤霉病愈发严重,对小麦种植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种植人员要重视防治技术的应用,对小麦赤霉病进行有效的控制。该文分析了小麦赤霉病带来的危害,并相应提出要加大病害和防治技术宣传,提高农民认知度,选择最佳的防治技术,强化防治效果,以有效缓减赤霉病对当地小麦种植产业造成影响与损失。  相似文献   

8.
小麦赤霉病又叫红头麦,是产麦区小麦生产上的一大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重病田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东部发病较严重,几乎每4a就重发1次.豫南稻茬麦区是河南省中弱筋小麦适宜区,常年种植面积在2.0×105hm2上,由于该区雨水比较多,光照相对较少,常年的稻麦轮作造成耕作层浅,土质粘重,所以一直以来小麦赤霉病发生就比较严重,特别是最近几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对小麦的高产稳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结合安徽省2015年春季稻茬小麦的苗情、长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秸秆还田下小麦的生产形式,提出因苗追施拔节肥、加强赤霉病防治、防渍、防早衰、采用加装粉碎抛散装置适时机收等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东部麦区主要病害有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小麦锈病和小麦白粉病,其中以小麦纹枯病和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较大。笔者在今年5月中下旬的小麦病害普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农民因分不清小麦病害的种类,药剂防治时选用农药种类不当,错失了最佳防治时期。现就豫东小麦主要病害症状的田间识别与药剂防治技术,分别进行简要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是潘集区小麦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该文对近些年来潘集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病害发生的因素及防治过程出现的问题,并从多年来对该病害的防控实践中总结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为周边县区的赤霉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在凤台县进行了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表明,用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m L/hm2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达76.3%,与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m L/hm2相近,明显高于对照药剂40%多·酮可湿性粉剂1 500g/hm2的防效,且对小麦安全,可以在沿淮稻茬麦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常见的小麦易患病害,对春小麦的生长、产量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一旦发生将会造成小麦的减产,因此需要通过小麦赤霉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对春小麦病害进行防治。本文针对小麦赤霉病的特征、病状、发病规律等进行阐述和,并提出防治建议,从而保证春小麦正常生长,避免因病害问题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小麦赤霉病是沈丘县小麦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2016年是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年份。文章根据其危害特点总结了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实现小麦高产及其他地区开展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麦赤霉病已经成为河南夏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是制约小麦持续增产的重要因素,文章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病原菌、发生情况、成因分析和防治,分析了流行成因,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小麦赤霉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赤霉病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重要的流行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黄淮麦区发生也加重。该病害的发生除可导致小麦产量损失,还会导致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危害人畜健康。实践表明,采用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技术,即将利用小麦品种抗性、改进田间耕作、精准利用杀菌剂等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对赤霉病的防效可达80%以上,显著高于常规防治,而且小麦籽粒中的赤霉  相似文献   

17.
在山西省东南部的小麦产区,主要病害包括小麦根腐病、白粉病、纹枯病、全蚀病以及赤霉病等,而发生面积最大的则是小麦赤霉病和纹枯病。笔者在普查小麦病害时发现一部分农民没有办法辨别小麦病害的种类,因此在进行防治时,选择的农药也不恰当,最佳的防治时期被错过。本文针对小麦主要病害的症状,介绍和总结药剂防治技术以及田间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小麦赤霉病已是项城市小麦生长中后期的一种常发性病害,给项城市的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威胁,为研究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药剂及使用量,笔者于2016年4—5月进行了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试验研究,供参考。一、试验条件(一)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小麦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作物:小麦;品种:周麦27。  相似文献   

19.
小麦赤霉病又叫红头麦,是产麦区小麦生产上的一大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重病田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东部发病较严重,几乎每4a就重发1次。豫南稻茬麦区是河南省中弱筋小麦适宜区,常年种植面积在2.0×105hm2以上,由于该区雨水比较  相似文献   

20.
小麦赤霉病又叫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如果防治不当会造成小麦减产,严重的会造成绝收。鲁甸县是种植小麦的大县,防治赤霉病的发生刻不容缓。文章介绍了赤霉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治对策,为鲁甸县粮食增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