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测定了3个厚皮甜瓜品种在采后不同堆放条件下果实温度的变化,探讨了影响甜瓜果实温度变化的内外因子。结果表明,采后暴晒条件下甜瓜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遮荫条件下果实温度主要由大气温度调节。在预冷介质温度相近时,甜瓜果实降温速度因介质性质和果实大小而异。深井水清洁、卫生、温度低、热容量大,是甘肃河西地区厚皮甜瓜预冷的首选介质。白兰瓜是冷害敏感果实,预冷或低温贮运必须注意控制临界温度,防止冷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薄皮甜瓜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蜜薄皮甜瓜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薄皮甜瓜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温度是影响薄皮甜瓜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的重要因素。低温可减缓薄皮甜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损失,抑制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但温度过低会引起冷害,0℃条件下贮藏3d、5℃贮藏6d即会有冷害发生;贮藏温度偏高,可加快薄皮甜瓜后熟衰老过程,室温条件下贮藏9d,腐烂严重,失去商品价值;10℃条件下贮藏能较好保持薄皮甜瓜的风味和感官品质,是京蜜薄皮甜瓜适宜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3.
87—1号 网纹甜瓜贮藏期间冷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华  吴肇志 《园艺学报》1993,20(1):95-96
一、目的与材料方法 近年来,网纹甜瓜(Cucumis melo L.var.reticulatus Naud.)的生产在我国已有较快的发展,采后运输和贮藏保鲜等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据文献记载,甜瓜果实对低温较为敏感,因此贮藏中的冷害问题极为重要。关于甜瓜果实的冷害温度,因变种或品种不同而报道各异。例如‘Cantaloup’(欧美品种商品名)为 2~5℃;‘Honey Dew’(蜜露甜瓜)为7~10℃;‘炮台红’(哈密瓜品种名)为0~2℃等等。网纹甜瓜的品种类型繁多,但关于贮藏适温及其冷害方面的报道较少。本试验仅就‘87—1号’网纹甜瓜果实在贮藏期间冷害发生的规律进行了初步观察。 试验于1989~1990年进行。供试材料为本所温室春季生产的‘87—1号’网纹甜瓜,于1989年5月23日采收,约八成熟(人工授粉后44~48天),用克霉灵药剂在20℃下薰蒸(杀菌防霉)一昼夜,然后装筐覆盖塑料膜分别入1、4、7、10、13、20±0.5℃库贮藏。每一温度处理30个瓜。定期在各温度下测定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调查冷害发生情况。并每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采后番荔枝耐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番荔枝果实采后在自然室温(26~33 ℃) 条件下贮藏寿命仅为3 d。随着贮藏温度下降, 果实呼吸和乙烯释放高峰推迟, 果肉质膜透性和果胶甲酯酶活性明显下降, 贮藏寿命延至15 d 左右。10 ℃是番荔枝果实后熟的临界温度, 低于10 ℃则后熟不充分, 甚至发生冷害。采后番荔枝果实后熟过程中, 果肉PPO、POD、SOD 和CAT活性极低, 并且在果实尚未软化时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5.
以"东升"南瓜(印度南瓜)为试材,将南瓜果实分组并分别置于5、10、15℃及常温(21~23℃)条件下贮藏并定期取样检测,研究常温和低温贮藏条件下印度南瓜的外观、营养、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可延缓南瓜采后贮藏品质劣变的进程。在南瓜采后的同一时期,低温贮藏可以显著降低果实失重率、腐烂指数、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并延缓果实硬度、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的下降速度。但贮藏温度也并非越低越好,在5℃贮藏条件下20d出现冷害现象,且冷害程度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加速增长。综合比较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10℃是南瓜贮藏最适宜的温度。  相似文献   

6.
探讨采后ClO_2处理对厚皮甜瓜粉霉病的控制效果。以'玛瑙'厚皮甜瓜为试材,用100 mg/L ClO_2浸泡处理果实10 min,研究其对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损伤接种果实发病率和病斑直径的影响,探讨部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lO_2处理明显降低了损伤接种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提高了果实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促进了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含量的积累。综上所述,采后(ClO_2处理可以通过激活苯丙烷代谢,提高POD、PPO活性来有效诱导厚皮甜瓜果实对粉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果实发育期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多次喷洒对采后厚皮甜瓜抗病性、后熟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玛瑙’厚皮甜瓜为试材,在果实幼果期(花后14 d)、膨大前期(花后21 d)、膨大后期(花后28 d)和成熟期(采前2 d)4个时期分别采用0.5 mmol·L-1SNP进行喷洒,以清水喷洒作为对照,观察处理对采后果实损伤接种粉红单端孢发病率及病斑直径的影响,测定果实采收及贮藏期间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分析果实苹果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以及能荷水平的变化。【结果】SNP喷洒有效抑制了采后损伤接种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贮藏6 d时,分别低于对照47.4%和37.4%。SNP处理降低了果实采收时的乙烯释放量,以及贮藏期间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并使果实呼吸和乙烯跃变峰的出现推迟了2 d。此外,SNP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苹果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延缓了ATP的下降速率,提高了ADP的含量,维持了果实较高的能荷水平。【结论】果实发育期SNP多次喷洒可有效提高厚皮甜瓜果实的采后抗病性,该作用与一氧化氮延缓果实后熟,增加能量供应,提高能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大绿哈密1号"厚皮甜瓜为试材,采用不同株距(40、50、60cm)双层留果的方法,测定了厚皮甜瓜的生育期、果实性状、单果质量及产量指标,研究了双层留果栽培条件下不同株距对厚皮甜瓜果实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单果质量和产量呈现显著性差异外,其余性状没有显著性差异。厚皮甜瓜在双层留果栽培条件下,为了保证单果质量的增大,建议栽培株距为60cm;为了达到最高产量,建议栽培株距为40cm。  相似文献   

9.
甜瓜有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两大类。厚皮甜瓜 起源于西亚,在高温、强光、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 的地区生长好,果实大,肉厚,味甜,产量稳。适于桐 城市大棚种植的厚皮甜瓜主要有伊丽莎白、黄蜜 瓜、状元(F1)、蜜世界等几个品种。 现根据我市气候条件将大棚甜瓜栽培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1厚皮甜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1温度甜瓜整个生育期中,最适合的温度是25~35℃。萌芽期最低温度15℃,最适30~35℃;幼苗生长最适20~25℃,由于甜瓜花芽分化在幼苗期就已经开始,因此20~25℃也是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果实发育最适30~35℃,...  相似文献   

11.
1贮藏保鲜条件 1.1温度不同梨品种要求的贮藏温度有所差异.长期贮藏保鲜的温度大致在-1-2℃。鸭梨对温度比较敏感.采后需在10—12℃温度下预冷并缓慢降温至0-3℃贮藏。如果采后立即放在0℃条件下贮藏,则会发生生理伤害,导致果心、果肉褐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厚皮甜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民众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反季节、多季节厚皮甜瓜栽培呈发展态势。我国华东地区厚皮甜瓜以春季栽培为主.秋季栽培是近年来为适应市场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栽培模式。在华东地区秋季大棚内温度前期高.后期温度逐渐降低。由于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秋季厚皮甜瓜栽培的要求与春季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将笔者近年来应用的大棚厚皮甜瓜秋季高效立式栽培技术简述如下。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提高厚皮甜瓜糖度的措施264200威海市农业科学技术中心刘连成,隋正行,叶伟,苗华岳厚皮甜瓜的商品价值主要由果实的重量,外观、糖度决定。其中糖度高低与甜度大小及风味好坏关系极为密切,因此,从食用价值看,糖度更为重要。厚皮甜瓜果实中的庶糖来源于叶片中的...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自1994年开始保护地栽培厚皮甜瓜,至今栽培面积已达3300hm‘,成为我国保护地厚皮甜瓜的主要产区之一。但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产量的提高,厚皮甜瓜的品质反而有下降的趋势,明显的特点是果实含糖量下降,风味变劣。1厚皮甜瓜品质下降的成因门)品种选用不当不同...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不同类型甜瓜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甜瓜花粉间存在较大差异,在较低萌发温度下,薄皮类型花粉萌发率平均值最高,中间类型次之,厚皮类型最小;3个类型甜瓜花粉平均萌发率随萌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5℃为最大,随后降低。12℃时不同类型甜瓜花粉平均萌发率差异最大,可作为不同类型甜瓜花粉萌发的选择温度。  相似文献   

16.
孙浩轩  王佳江  李岩  张冲 《北方园艺》2023,(14):105-111
以薄皮甜瓜‘黄金道’和‘白糖罐’为试材,筛选了在室温条件下(24℃)不同浓度壳聚糖(0、0.25、0.50、0.75、1.00、1.25 g·L-1)对采后薄皮甜瓜贮藏的最佳浓度,并探究最适浓度壳聚糖和0.05 mL·kg-1乙醇复合处理对果实采后贮藏品质、呼吸强度的影响,以期为薄皮甜瓜采后贮藏使用复合涂膜液提高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薄皮甜瓜在0.75 g·L-1壳聚糖处理条件下,果实外观保持最佳,腐烂率最低。与0.75 g·L-1壳聚糖和0.05 mL·kg-1乙醇分别单独处理相比,复合处理更进一步延缓了贮藏期间薄皮甜瓜果实的腐烂、硬度和质量的损失,推迟了果实呼吸跃变高峰期的出现。综上所述,室温贮藏下,壳聚糖和乙醇复合处理相较乙醇、壳聚糖的单独处理,能够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延缓果实的衰老。  相似文献   

17.
段爱民 《蔬菜》1994,(6):10-11
翠露厚皮甜瓜的大棚栽培技术厚皮甜瓜原产中非或西亚,适于在温暖、强光、空气干燥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我国厚皮甜瓜商品生产长期以来仅限于新疆、甘肃和内蒙古少数地区。80年代后,郑州、保定、北京等地先后开展了厚皮甜瓜的“东移”研究。我所从1989年...  相似文献   

18.
【导读】冷害是冷敏果实采后在不适宜低温下出现的常见问题,也是造成冷敏果实严重采后损耗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冷敏植物器官对低温胁迫的不良反应,果实冷害症状可能由于细胞壁、细胞膜的改变,果肉褐变以及呼吸与乙烯释放异常引起。目前生产中常通过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类措施改善植物组织的抗冷性,减轻果实冷害,维持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9.
<正>早春茬厚皮甜瓜是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栽培中的一个重要茬口。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授粉,5月中旬至下旬采收上市。厚皮甜瓜定植一般处于早春季节,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伴随着外界温度的逐渐上升和光照强度的逐渐增强。外界环境条件有利于喜温喜光厚皮  相似文献   

20.
基于膜脂代谢组学研究低温诱导的桃果实采后膜脂代谢变化与冷害的关系。与4℃相比,8℃延缓了桃果实磷脂降解、磷脂酸(PA)生物合成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进而降低PA积累和脂肪酸去饱和过程,保持高水平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组分和脂肪酸不饱和度,最终延迟桃果实冷害发生。8℃诱导桃果实差异脂质代谢物数量显著增加,并在贮藏后期保持较高水平的甘油二酯(DAG)和较低水平的甘油三酯(TAG)组分,可能是8℃诱导的采后桃果实正常后熟软化过程和冷害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8℃下桃果实的膜脂代谢动态变化利于冷害的延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