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湖南农学院苎麻研究所近2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a.不同品种的苎麻纤维支数有显著差异,高支数品种与低支数品种间相差可达1500支以上;b.苎麻不同生长期与纤维支数关系很大,最早一期收获与最迟一期收获二者纤维支数相差达1~1.5倍;c.苎麻解剖结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关系密切,单纤维细度和强力受纤维细胞直径和壁厚的共同作用表现为纤维细胞壁截面积大小的制约,优质高产苎麻品种的茎截面解剖特点是单个纤维细胞壁截面积较小,而茎内纤维细胞数目较多,类型I的苎麻品种C区酶带活性强,纤维支数高;d.不同海拔高度与苎麻单纤维支数成正相关,单纤维支数随着栽植密度而增加;e.土壤缓效钾与纤维支数,土壤速效钾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纤维支数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硼肥和螯合稀土能提高纤维支数;f.种子繁殖显著降低产量和纤维支数;g.提高苎麻纤维支数的措施是,采用无性繁殖、严禁种子繁殖,实行良种区域化,一地一种,以及经济施肥和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2.
不同限制因子对苎麻纤维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类型品种,不同生长期的苎麻茎进行分段横切观察发现,茎顶原形成层分生区茎径的大小通常反映了纤维细胞的多少;而在该区段以下,茎径的向基性增粗愈大,纤维细胞愈大,胞壁也愈厚(即纤维细度愈差)。从而暗示,茎顶粗壮度与茎上下部粗细均匀度的提高有利于高产与优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麻类生产和消费大国,盛产苎麻、亚麻、红麻、黄麻等,其中素有“中国草”之称的苎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在我国,苎麻、亚麻是仅次于棉花的重要精纺类天然纤维作物。然而从整个麻检领域来看,麻纺原料的检测手段落后,麻检专用仪器设备尚属空白,麻类纤维的测定大都停留在手工状态。不利于优质育种和优质麻类产品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5.
不同纤维细度苎麻种质镉富集与转运和积累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镉在不同细度苎麻种质体内的积累与富集性差异,对20个苎麻种质进行镉污染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苎麻种质镉富集系数的变幅为0.97~1.58,富集系数较高的分别是中细度种质‘新1号’‘中苎1号’和高细度种质‘湘饲纤兼用苎麻1号’,富集系数依次为1.58、1.55、1.54,属于镉高富集苎麻种质,镉富集系数(0.97)最小的是高细度种质‘黄平青麻’;供试苎麻种质镉转运系数的变幅为0.66~1.41,转运系数最高的是中细度种质‘耒阳青麻’,其转运系数为1.41;供试苎麻种质年镉积累量的变幅为10.24~21.87 g/hm~2,筛选出高积累镉苎麻种质‘C’‘中苎1号’和‘多倍体1号’,其年镉积累量分别为21.87、19.87、18.75 g/hm~2。综合分析,苎麻纤维细度不影响其镉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苎麻纤维地膜的特点,总结了开发利用苎麻纤维地膜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提出了发展苎麻纤维地膜需待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苧麻纤维发育的详细过程,发现苧麻纤维不仅由中柱鞘部的细胞分化而来,而且每根纤维是由一列细胞连接发育而成,是属于一种复合苧麻型纤维。发现成熟的纤维外表粗糙,有明显的条纹、结节和毛茸,茎基部纤维的基端呈蛇头状,这些特征是直接影响纤维品质的重要因素。苧麻常以单纤维散生于薄壁细胞之间,纤维成熟后,薄壁细胞多数遭到破坏,这一特征,在脱胶离解时,对提高苧麻单纤维的百分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苧麻纤维发育的详细过程,发现芋麻纤维不仅由中柱鞘部的细胞分化而来,而且每根纤维是由一列细胞连接发育而成,是属于一种复合苧麻型纤维。发现成熟的纤维外表粗糙,有明显的条纹、结节和毛茸,茎基部纤维的基端呈蛇头状,这些特征是直接影响纤维品质的重要因素。苧麻常以单纤维散生于薄壁细胞之间,纤维成熟后,薄壁细胞多数遭到破坏,这一特征,在脱胶离解时,对提高苧麻单纤维的百分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技术》2013,(8):30-31
1、背景技术苎麻为荨麻科(Urticaceae)苎麻属(Bochmeria)多年生韧皮纤维作物,起源于中国,被西方人称为"中国草"。苎麻作为中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作物之一,其纤维品质优良,在纺织上有重要地位,越来越多地引起政府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目前,中国苎麻种植面积约10万公顷,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0.
11.
12.
苎麻纤维产量和质量指标的解剖估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对苎麻(Boehmeria nivea)“芦竹青”品种新植麻园的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无性繁殖亩栽3000蔸、有性繁殖亩栽12000株获得高产,两者二龄麻亩产量分别为152.02公斤和132.36公斤.且单纤维支数基本符合纺高档纱的要求。其高产的生理原因是:群体协调.叶面积系数在黑杆始期达最高值为7左右:光合强度和根系活力较强:干物质生产,一龄三麻前期温度高,生长和积累快.后期温度低,生长和积累慢.相反,二龄头麻前期温度低,生长和积累慢.后期温度高,生长和积累快  相似文献   

14.
试验于1982~1986年进行,观察测定茎截面纤维细胞的直径和壁厚、茎截面上纤维细胞数和韧皮部单宁细胞数以及植株的高度,可以一次性定量估测苎麻品种的纤维产量和纤维细度,强力、纤维大小均匀性、原麻含胶率、原麻锈脚等多项质量指标,估测结果与实际测定结果比较,正确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结果表明,苎麻的高产群体结构可以分为高大稀疏型、株密兼顾型和株多取胜型。在苎麻的高产群体结构中,对纤维产量起主导作用的是单位面积上的有效株数和株高。  相似文献   

16.
苎麻单纤维强力与纤维细度之间存在着一元非线性回归相关,通过对107个品种的818对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运算,得到估测模型为y=3.41+70486.18/x(其相关指数│r│=0.9500)。利用模型,只需测出纤维细度,就可民认计算出单纤维强力,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苎麻纤维产量和质量指标的解剖估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于1982~1986年进行,观察测定茎截面上纤维细胞的直径和壁厚、茎截面上纤维细胞数和韧皮部单宁细胞数以及植株的高度,可以一次性定量估测苎麻品种的纤维产量和纤维细度、强力、纤维大小均匀性、原麻含胶率、原麻锈脚等多项质量指标。估测结果与实际测定结果比较,正确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苎麻纤维的染色性能,分别采用乙二胺、二甲胺、三乙醇胺接枝改性苎麻纤维,并对改性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接枝温度、浓度和时间对改性苎麻染色性能的影响,得到乙二胺、二甲胺及三乙醇胺接枝苎麻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这些胺能够在较温和的条件下接枝改性苎麻纤维,胺化接枝苎麻纤维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显著提高,可以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染色.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 ,用 5%的强氯精浸渍苎麻原麻 1~ 2h的效果最好 ,可以脱去9.2 4%~ 1 0 .58%的胶质 ,并使纤维强度达到 0 .595~ 0 .6 1 2N/tex。  相似文献   

20.
湖南是我国主要产麻省份之一,常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单产全国最高,但纤维品质较低,原麻加工质量较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工业对苎麻纤维品质也提出新的要求,纤维品质好的苎麻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优惠,而纤维品质低劣的原麻及其制品则相形见绌。目前,国际“苎麻热”正波及我国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