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杉木近熟林经营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近成熟林于主伐前5~6年进行高强度间伐加施肥,可以在近期内生产更多的大中径材,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维护并提高土地肥力。试验证明:每亩保留40、60、80、160株(CK),大中径材所占比例分别为74.0%、56.6%、43.0%、20.6%。20年出商品材(含间伐材)分别为13.98、14.24、14.16、14.40m^3,木材总收入分别为6345、6559、7380元和6711元。林下植物年生物量分别为122.9、107.2、72.6、11.4kg。每亩保留80株,每株施氮200g、磷250g,投入产出比达1:3.48。  相似文献   

2.
中龄林、近熟林林分稳定,评估时经常采取收获现值法和市场成交价比较法,但其计算复杂、取价因素不好把握或是现实市场条件不允许,应用不方便.通过对现实情况的分析,中龄林、近熟林林分可以用木材市场价倒算法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摘要:贵州省黔东南州是中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也是贵州省重点林区,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但也存在可采资源贫乏、林区路网基础设施较差等问题。为了突破林业发展瓶颈,进一步加快黔东南州林业产业发展,振兴全州林业经济,本文分析了黔东南州林业产业发展现状,查找了制约该地区林业跨越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实际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3种不同密度近熟杉木林套种毛竹及裸地种竹等试验,比较分析成活率、新竹及竹鞭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各种经营模式中,杉木近熟林分中套种有利于提高毛竹成活率及长竹率,但发笋长竹数以裸地种竹为最多;新竹的生长以杉木密度为225株·hm-2的林分最好,其次为375株·hm-2、裸地种竹和600株·hm-2的林分;单根竹鞭长和鞭节长随林分郁闭度增大而增加,而总鞭长、竹鞭数及竹鞭断梢率则相反;近熟杉木林套种毛竹以密度为225株·hm-2的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择17a生的杉木中龄林样地,进行每木检尺与定位,运用角尺度分析杉木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杉木的平均角尺度为0.463,呈均匀分布。对不同径阶的杉木角尺度的分布的研究也表明,杉木基本为均匀分布,但随着胸径变大有转变为随机分布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近自然改造8a的杉木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杉木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的初步效果。结果表明:近自然改造后,试验林分的直径结构呈现出由同龄林的正态分布逐渐向异龄林的倒“J”型过渡的趋势,树高级结构呈单峰型,主要分布在2m~8m。同时,主林层林木数量大幅降低,林下更新的乔木和灌木表现出逐步进入主林层的趋势。试验林分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的均匀度指数与对照林分无显著差异,表明伐除杉木对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试验林分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因此,近自然改造促进了杉木人工林下乡土树种的更新和生长,使林下乡土树种生长更新加快,物种多样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大径材培育目标下间伐和施肥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近熟林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了解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互关系,以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31年生的杉木近熟林为对象,设置间伐(T)、间伐+施肥(TF)、对照(CK,不间伐不施肥)3种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杉木近熟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SMBC/SMBN)、土壤微生物熵碳(qMBC)和土壤微生物熵氮(qMBN)的变化规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T和TF处理能提高SMBC含量,增大qMBC和SMBC/SMBN,且TF处理的提高幅度较大;T处理会降低SMBN含量和qMBN。经T和TF处理后土壤真菌群落优势菌门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升高,而细菌与之相反。相关分析表明,SMBN含量、q MBN和SMBC/SMBN与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关系密切; SMBN含量和q MBN与土壤真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认为,T和TF处理能够改善林地土壤微生物生存环境,促进真菌生长...  相似文献   

8.
以21年生杉木近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间伐(T,间伐强度约为45%)、对照(CK,不间伐)2种处理,每种处理重复3次,分别于2018年初春和2021年初春进行调查,分析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后林木的径阶分布明显向右偏移,大径级林木的比例明显提高;未间伐林分林木的径阶分布符合正态分布,间...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8年广东省天井山林场冰灾受损杉木林6种人工套种模式以及自然恢复模式的18个面积为400 m2样地的调查数据,对该区域受损杉木林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类型有杉木+红花荷、杉木+峨眉含笑、杉木+火力楠、杉木+枫香、杉木+南酸枣、杉木+观光木+深山含笑、杉木纯林。群落的乔木层常见树种为杉木、红花荷、峨眉含笑、火力楠、枫香、南酸枣、阿丁枫、观光木及深山含笑等;灌草层植物以蔓生莠竹、唐竹、山苍子、淡竹叶、空心泡等植物为优势种。各群落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杉木+观光木+深山含笑>杉木+红花荷>杉木纯林>杉木+枫香>杉木+南酸枣>杉木+火力楠>杉木+峨眉含笑;灌草层Shannon-Wiener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杉木+红花荷>杉木+观光木+深山含笑>杉木+枫香>杉木+火力楠>杉木+峨眉含笑>杉木+南酸枣>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来广东省佛山市云勇林场陆续对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进行了阔叶树混交造林改造。选取3个林龄为10 a的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作为样地,包括1个未改造的对照林分和2个已改造的林分,比较其植物多样性差异。无论是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Simpson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还是秩多度曲线都表明,已改造林分植物多样性远高于未改造林分;人工引入的本地树种藜蒴、阴香能自我更新。采用乡土阔叶树种及其合理混交模式,对针叶人工纯林进行改造,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近自然林。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人工杉木林更好的养护和发展,本文对湖南芦头森林生态站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林物种分布分散,物种丰富度较高;中龄林分布密集,物种丰富度较低;14年生杉木林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2.209和0.875;6年生杉木林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为1.487;物种多样性随林龄的增大而下降,随树高的增大而下降;同龄杉木林中,树高结构具有中间树高级分布的林木株数最多的规律。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多样性在演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维持人工杉木林健康的生长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1hm2的固定样地数据,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的物种多样性及优势阔叶植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和高度结构等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探讨群落的自然演替进程.结果表明:样地中胸径≥1.0 cm的植物共62种,个体总数3740株,其中杉木占57.03%,重要值为50.51;其他7种优势阔叶植物的重要值之和为29.72;杉木林乔木层的Gleason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6.732、0.655、1.884和0.456;优势阔叶植物种群中,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是典型的衰老种群;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为稳定至衰老种群;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油茶(Camellia oleifera)、野柿树(Diospyros kaki var.silvestris)为基本稳定种群;木荷(Schima superba)和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为增长种群;各植物种群高度结构特征表现不同,只有杉木种群在10.0 m及以上的高度结构与整个群落相似.经过30 a的自然演替,杉木的重要值仍大于50,群落的针叶林性质未变,属于向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过渡的早期阶段;虽然出现了赤杨叶、枫香、檵木等优势阔叶树种,但它们在群落中未达到杉木的建群种地位.  相似文献   

13.
第2代杉木近熟林水文学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年会同定位观测站第3小集水区实测数据,对第2代杉木近熟林进行了水量平衡和蒸发散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降水量为1077.5 mm,水分输出中,总径流量为191.90 mm,总蒸发散量899.49 mm,水分输出比水分输入多13.89 mm,这部分水量由原来贮存在土壤中的水分提供;与第1代杉木成熟林的水量平衡相比,林冠截留率降低了4.7%,总径流系数降低了2.1%,土壤蓄水多亏损0.1%左右,蒸发散系数由81.20%提高到83.48%.  相似文献   

14.
近自然化改造对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青山实验场设置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样地,进行3种间伐强度处理(75%、55%、35%),均匀套种4种阔叶树。改造5年后,研究不同间伐强度近自然经营对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化改造5年后,乔、灌、草3层的物种数明显增加,灌草层的优势种有所变化,但各间伐处理的优势物种大致相同;各间伐处理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改造后各处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的纯林,各处理草本层的Simp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改造前的纯林。杉木胸径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异显著,但各处理间树高无显著差异;套种的4种阔叶树的胸径、树高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大叶栎、红椎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在不同间伐处理林分中有显著差异;高间伐强度改造的杉木人工林适合套种阳性树种大叶栎、米老排和中性树种红椎,中等间伐强度改造的杉木人工林适合套种耐阴性树种润楠。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桉树经营措施一般只追肥到2-3a,本文对桉树4年生左右的近熟林追肥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追肥8个月后的结果表明追肥林比对照平均提高产量1.42m3/667m2,可实现纯利润278.02元/667m2;近熟期的追肥对不同的品种的增产效果不同,其中LH1增产1.78m3/667m2,U6增产1.50m3/667m2,W5增产0.96m3/667m2。追肥的增产效果说明,对近熟林追施肥是挖掘桉树速生潜力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南平安上杉木林植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400m^2标准地调查,研究福建南平溪后安曹下76年生杉木丰产林的山坡和山洼2个地段的植物分布,结果表明:老龄杉木林下蕨类植物的比例较天然林大,总共有71科,119属,168种维管束植物,山坡地段的物种丰富度大大高于山洼地段,2个地段的科,属,种共有率分别为63.38%,47.90%,42.26%,说明老龄杉木林都是以热带成分为主,其中山洼地段的热带成分比例略高。  相似文献   

17.
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总场第三乡林场的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于2007年7~8月份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海拔及坡向对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的影响程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对物种丰富度影响不甚明显,但总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呈现下降趋势;总个体数的变化起伏比较大;植物多样性与均匀度的变化与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近乎相反。坡向对各多样性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3个指数在半阴坡是最高的,而总个体数随坡向的变化不大。这些研究结果将对如何更好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发挥林区生态效益、促进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人工杉木近熟林不同强度的间伐,并于林冠下套种毛竹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林分郁闭度0.4的林冠下套种毛竹,其成活率比全光照高24%,成竹数为全光照的78.9%,新竹胸径、竹高比全光照略高,可达到充分利用林地、加快竹林发展步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间伐对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秦淮河流域溧水林场间伐10年的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间伐对林分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促进了杉木和马尾松林分胸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间伐后杉木胸径、树高、冠幅比未间伐的增长率分别为11%、23.4%和26.7%;马尾松分别为23.5%、6.4%和39.2%.间伐10年的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单株材积均明显增大,增长量分别为0.009 6 m3和0.031 1 m3,两个林分总蓄积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杉木林的蓄积量减少了0.5 m3,而马尾松林分则增加了8.3 m3.杉木和马尾松间伐样地的枯损蓄积和株数枯损率明显降低.杉木和马尾松间伐后枯损蓄积分别降低了0.331 m2和0.098 m2;株数枯损率分别降低了21.8%和4.1%. 两种林分间伐后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多样性都明显增加,杉木林下植物种类由16种增加至23种,马尾松林下植物种类由20种增加至23种.  相似文献   

20.
为培育杉木大径级无节柱材,探讨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选择17年生中龄林,设置修枝与不修枝处理试验,20 a后调查中龄林修枝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后的前两年,修枝处理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的胸径年生长量(P<0.05),对树高、林分蓄积量年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随后修枝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逐渐减弱。中龄林修枝处理20 a对杉木人工林的胸径、树高、林分蓄积量和总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干生物量分配比例(P<0.05),显著降低了叶生物量分配比例(P<0.05)。中龄林修枝处理20 a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大径材出材率(P<0.05),有利于杉木人工林大径无节柱材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