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牧业资讯坊》2005,(8):13-13
四川资阳、内江等地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以来,产猪大省四川的猪肉出口和销售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日,四川资阳,内江发生了怀疑猪链球菌病导致的人员生病和死亡的事件,使很多人“谈猪色变”,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猪的多种链球菌病。在猪常发生化脓性淋巴结炎、败血症、脑膜脑炎及关节炎。其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各种链球菌都呈链状排列,是革兰氏阳性球菌,  相似文献   

3.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1):i0001-i0002
人类正在为自己的残暴和无情付出巨大的代价。非典过后,人们不敢吃果子狸等野味了;禽流感发生后,人们对鸡产生了畏惧之心;人感染猪链球菌牺牲数十条生命后,人们发现蠢笨的猪竟然也会“报复”……  相似文献   

4.
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平 《中国兽药杂志》2005,39(8):41-44,57
猪链球菌2型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可引起人的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2005年6月发生的四川疫情是由猪链球菌2型引起的人猪共同感染,流行广,发展快,人猪患病数量多.本文从病原、流行特点、感染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鉴定(包括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生化特性、血清凝集、毒力基因)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综述,初步探讨了2型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5年6月至8月间在四川暴发的导致猪和人死亡的猪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2型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猪链球菌病为二类动物疫病.多种猪源链球菌均可导致猪链球菌病,可致病的猪源链球菌中,最常见的是猪链球菌2型及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旧称兽疫链球菌).前者能导致猪急性败血死亡,同时又能感染皮肤有伤的人群并致死,后者一般只对猪及其它动物致病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无论哪一种猪源链球菌引起的猪链球菌病在临床上都有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猪淋巴结脓肿两种表现,其主要特征是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其中以败血症的危害最大,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可以达到80%.  相似文献   

6.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猪常发生的细菌性传染病.有时呈爆发流行.可造成猪的严重死亡。近来四川等地猪发生猪链球菌病传染于人.并引起人严重死亡的事件.国家启动应急机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这些措施中.包括紧急生产和使用具有针对性的猪链球菌疫苗进行免疫.但是要充分发挥疫苗免疫的作用.必须对猪链球菌的特点和疫苗的使用技术有正确的认识.现就相关的关键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猪链球菌病是分布范围极广的猪传染病,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报道,曾在我国许多猪饲养集中地区大面积流行,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猪链球菌病病原主要有C、D、E、L、R、S等群。陈永林等(1993)对国内126株致病性猪链球菌进行了分群鉴定,其中C群兽疫链球菌约占72.22%,D群占7.14%,S和R群只占4.76%,E、H、T仅各占0.79%,尚未鉴定出L群。1998~1999年江苏省先后2次从暴发急性败血症死亡的猪中分离到此菌,同时还发生专业从业人员感染致死。2005年6月24日,在四川资阳和内江两市相继发生了人感…  相似文献   

8.
<正>对从山东省淄博某猪场急性死亡的病例中分离得到的猪链球菌2型病原菌,进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研究。生化试验表明其各项指标均符合链球菌的标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多种抗菌素均有耐药性,对恩诺沙星、青霉素、阿莫西林等高度敏感,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能100%致死小白鼠。猪链球菌2型感染可引起猪脑膜脑炎、心内膜炎、关节炎、肺炎和败血症等疾病,也可感染人并致死,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优势流行株。在我国,1990年在广东省首次发现2型菌株,2005年7月发生在四川地区的2型猪链球菌感染事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9.
正对从山东省淄博某猪场急性死亡的病例中分离得到的猪链球菌2型病原菌,进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研究。生化试验表明其各项指标均符合链球菌的标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多种抗菌素均有耐药性,对恩诺沙星、青霉素、阿莫西林等高度敏感,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能100%致死小白鼠。猪链球菌2型感染可引起猪脑膜脑炎、心内膜炎、关节炎、肺炎和败血症等疾病,也可感染人并致死,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优势流行株。在我国,1990年在广东省首次发现2型菌株,2005年7月发生在四川地区的2型猪链球菌感染事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2006,27(5):57-57
近年来,人畜共患病多发乃至致人死亡的事件在世界各地屡屡发生,如禽流感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感染人,并导致数十人死亡;每年都有狂犬病犬伤人致死;四川猪链球菌病感染人致死等。畜牧业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因为人畜共患病的客观存在对人类构成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四川资阳、内江发生了怀疑猪链球菌病导致的人员生病和死亡的事件,使很多人"谈猪色变",其实,只要做好预防与控制,就可以把该病的危害降到最低.下面,就猪链球菌病的预防与控制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自6月下旬以来,四川资阳等10个市(县)先后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截止到8月3日中午,已经累计报告感染者206人,其中死亡38人。疫情至今尚未完全平息。链球菌本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细菌,是猪消化道中正常菌群的一部分,猪链球菌病也非重大动物疫病,特别是猪链球菌病感染人更不多见。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也只有200余例猪链球菌感染病例报告。而这次四川一个省就已经超过了200例,而且造成数十人死亡,成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四川猪链球菌病何以会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畜共患病多发乃至致人死亡的事件在世界各地屡屡发生:禽流感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感染人,并导致数十人死亡:每年都有狂犬病犬伤人致死;近期四川猪链球菌病感染人致死等等。畜牧业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因为人畜共患病的客观存在,对人类构成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四川资阳、内江发生了怀疑猪链球菌病导致的人员生病和死亡的事件,使很多人“谈猪色变”,其实,只要做好预防与控制,就可以把该病的危害降到最低。下面,就猪链球菌病的预防与控制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猪链球菌2型广西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链球菌2型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菌,主要引起猪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败血症和突然死亡等。在我国许多地方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各年龄段的猪都可感染此病,但多发于3~12周龄的猪,尤其是断奶仔猪易感染此病。猪链球菌2型不但对猪有致病性,而且可引起人的感染并致死。我国江苏省、四川省部分地区暴发2型猪链球菌病导致人员感染致死。本试验对从发病猪中分离到的链球菌株进行了形态、培养特性和使用猪链球2型、1型抗血清进行凝集试验,结果证明4株细菌为荚膜2型猪链球菌。PCR方法检测其5种毒力因子和对仔猪、家兔、小鼠的致病性试验。现将鉴定和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猪源性链球菌血清学与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猪链球菌病在我国的大面积流行起始于六十年代,主要发生在广东、广西省。1976年,四川省的50多个县爆发猪的链球菌病,患病猪近百万头,死亡30多万头,损失惨重。1977年广西自治区的51个县均流行了此病。去年,江苏、江西等省出现了猪链球菌病的再度流行。迄今全国已有十四省区报导了猪的链球菌病,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安  相似文献   

17.
近日,四川资阳、内江发生了怀疑猪链球菌病导致的人员生病和死亡的事件,使很多人“谈猪色变”,其实,只要做好预防与控制,就可以把该病的危害降到最低。下面,就猪链球菌病的预防与控制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cocosis;ss)是由不同荚膜型的链球菌引起猪的不同临床类型传染病的总称,它发生于世界各养猪的国家,是猪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时可造成猪的严重发病和大量死亡。近来四川等地发生猪链球菌病并传染于人,还造成人员的严重死亡,从而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甚至恐惧。我国近些年猪链球菌病危害性加剧并感染多人发病死亡的一些问题,除与猪链球菌本身的某些生物特性有关外,还与人们对本病的重视不够或存在某些认识方面的差距,以及与我国社会整体的疫病防制水平落后等均有直接关系。现就相关的主要问题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9.
临床分离猪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清2型猪链球菌不仅可以感染猪只发病,而且还可以感染特定人群并致死,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因此,如何防止猪链球菌的发生和传播,是当前猪病防控的一项重要课题。为了防止抗生素的滥用,要作好猪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并为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至8月间在四川暴发的导致猪和人死亡的猪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2型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猪链球菌病为二类动物疫病。多种猪源链球菌均可导致猪链球菌病.可致病的猪源链球菌中.最常见的是猪链球菌2型及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旧称兽疫链球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