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畜禽业》2015,(5)
猪瘟是猪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并且在各个地区都会发生。猪瘟疫苗的出现能够有效地防制猪瘟,降低猪瘟带来的经济损失,为猪瘟防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有时猪瘟疫苗会出现防治失效的问题,这除了不了解猪瘟发病特点以外,还因为人们对猪瘟疫苗的认识程度不够。基于此,对应用猪瘟疫苗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仔猪断奶时进行猪瘟的初次免疫是许多养猪场的习惯性做法,为了研究这一做法的实际效果,笔者在某大型种猪场选择了112头在3周龄断奶时的仔猪,抽取血清后用猪瘟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之后分为2组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组按照常规做法在3周龄时初免猪瘟疫苗,对比组则不进行猪瘟的免疫,在随后的第4周、5周、7周分别进行猪瘟抗体的测定,结果表明,仔猪在3周龄时进行猪瘟的初免并没有起到提高机体猪瘟免疫水平的作用;同时也发现高水平的猪瘟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能维持较长时间,因此,可以适当推迟仔猪猪瘟的初免时间。  相似文献   

3.
夏阳 《畜禽业》2010,(3):10-10
<正>猪瘟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高度传染性疫病,在农村猪瘟俗称"烂肠瘟"。该病流行广、传染快、死亡率高;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通过预防注射猪瘟疫苗,能够有效预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5,(9)
猪瘟是威胁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只有通过严格的预防和管理,才能够控制猪瘟的流行。各种年龄的猪皆可发病,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该传染病可分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不明显型猪瘟、迟发性猪瘟和母猪带毒性猪瘟。急性猪瘟由强毒株引发,一般致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而弱毒感染,则临床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林太明 《畜禽业》2007,(3):22-25
<正>猪瘟又称猪霍乱,在欧洲称为古典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将其列为A类16种法定检疫传染病之一。在养猪业中此病仍然是目前最主要危害猪病之一。超前免疫在猪瘟流行地区是控制猪瘟的有效措施。对刚出生的新生仔猪采用超前免疫的办法,即于出生后立即肌肉注射猪瘟疫苗,过一定时间后再吃初乳。超前免疫的理论和方法最早由法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和古典猪瘟的临床症状非常相似,难以区分。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解变化异同及防控措施方面对非洲猪瘟和古典猪瘟进行综述,以期为这两种疫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吉巧眉 《畜禽业》2012,(1):46-47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曾在我国大面积流行。自从我国1954年成功研制了猪瘟兔化弱毒苗并大规模应该用于猪瘟防制以来,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霍乱,俗称烂肠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且流行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大,被国际兽医局列入A类动物传染病,是国际上法定的检疫对象。我国对猪瘟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视。我国科学家早于1954年就成功研  相似文献   

9.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把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一种烈性传染病。随着近几年的养猪业的发展,猪瘟仍然频繁地发生和流行,对养猪业危  相似文献   

10.
猪瘟给当前猪场造成了较大的危害,猪瘟疫苗是重要的防制工具,疫苗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由于目前疫苗厂家较多,生产比较混乱,实验旨在探讨三种不同厂家猪瘟疫苗对兔体的热反应和对仔猪抗体滴度变化。应用市场上三个不同厂家的猪瘟活疫苗,分别进行兔体热效力检验和仔猪免疫试验,观察疫苗反应情况。通过兔体热反应和对免疫前后的猪群进行ELISA抗体监测来评价,确定三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发现,不同厂家的猪瘟疫苗对兔体的热反应差异较大;不同厂家的疫苗产生的抗体效价差异较大,保护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疾病,急性猪瘟由强病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而弱病毒所致感染则不易被觉察。避免猪场发生猪瘟必须认真进行免疫。1猪瘟发生原因1.1猪场存在猪瘟野毒株有些规模化猪场经常出现毒力减弱的猪瘟弱病毒株和强毒株,存在慢性猪瘟病猪、亚临床感染猪和免疫耐受性的持续感染猪。有些猪场受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疫苗按常规剂量接种,同时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弱毒活疫苗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分别按照1、2、3倍剂量接种35~40日龄(阉割时进行)的仔猪;猪瘟疫苗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分别2倍剂量接种35~40日龄(阉割时进行),间隔1周后进行口蹄疫疫苗常规剂量的免疫接种,共分8组。通过正向间接血凝(PHA)试验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对散养生猪同时进行猪瘟和口蹄疫双针防疫的免疫效果确实,是可行的。且不同免疫剂量猪瘟疫苗在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略有不同,剂量大的,则一定时间后抗体水平相对高些,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疫苗本身质量、疫苗保管等因素导致防疫质量下降,我们建议猪瘟采用2头份剂量规范实施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我国由于长期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制猪瘟疫苗免疫接种,使猪瘟得到有效控制,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基本停止,但是该病仍在全国范围内不间断地小规模地散发流行,流行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当前猪瘟流行病学分析,制定出科学、适用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促进猪瘟的控制和扑灭。  相似文献   

14.
陈文发 《畜禽业》2010,(7):16-17
<正>猪瘟防制是一个老话题,自1903年证实猪瘟是一种过滤性病毒以来,全世界众多的生物学家、兽医学家都在致力于消灭猪瘟,一些国家已经消灭了,但更多的国家仍受到猪瘟的危害。我国在猪瘟防制方面做了大量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定不同生长阶段生猪猪瘟抗体水平,对某规模化猪场不同阶段生猪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分析。方法:在一年之内分季度检测了首免前的4周龄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及经产母猪、首免后及二免后生猪的猪瘟病毒抗体水平。结果:结果显示,4周龄(首免前)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水平偏低,平均为36.65%;其一免和二免的生猪猪瘟抗体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平均值分别为56.67.%和93.34%。结论:通过该实验数据分析,及时对规模化猪场进行免疫程序的完善,对提高猪瘟的防控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侯艳华 《畜禽业》2007,(5):38-39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5,(5)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由于我国养猪以散养、中小型猪场居多,综合防疫措施不到位,使得猪瘟成为威胁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猪瘟的治疗及预防在猪的养殖上及其重要。文章综述了有关诊断和预防问题。  相似文献   

1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各种年龄猪发病。随着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猪瘟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基本停止,但是猪瘟并未被扑灭,近年来我国开始出现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隐性猪瘟以及"带毒母猪综合征"现象。该病严重威胁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对CSFV的病原学方法、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猪瘟的确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1,(1)
<正>我国已把猪瘟归为一类传染病,列入强制免疫名单,免费供应疫苗,而且我国生产猪瘟疫苗的技术是得到世界肯定的,那为什么猪场猪瘟不但没有下降,还在上升呢?业  相似文献   

20.
猪瘟在世界各国都存在,一旦流行猪瘟,会对养猪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猪瘟的预防受到了高度重视。分析了猪瘟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关的临床症状,提出了猪瘟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