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简讯     
地膜在扦插苗圃上的应用试验为了探索地膜覆盖在茶树繁育中的作用,杭州市西湖区灵隐二队进行了短穗扦插地膜覆盖试验。供试品种为龙井长叶种,1982年8月17日扦插,同年12月14日用白色聚乙烯地膜覆盖,翌年4月20日去膜。在管理条件较一致的情况下,地膜覆盖具有下列优点: (1)发芽早而齐。盖膜区二月底三月初开始萌动发芽。到3月19日调查,发芽率在95%以上,幼芽生长整齐、健壮,一芽一、二叶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比重超过60%,地膜覆盖在棉花生产中已成为一项应用广泛的常规栽培技术。由于普通聚乙烯(PE)地膜降解难、回收难,其应用所带来的残膜污染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大量的残膜造成耕地质量下降、棉花减产及次生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据新疆环境监测部门调查,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棉田地膜污染区。在当前崇尚绿色环保、改善生态环境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3.
双膜覆盖技术是在常规膜上点播的基础上,采用相同铺膜方式同样规格的地膜覆盖在第一层膜上。当作物出苗达一定指标后再将上层膜揭去的播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浅析小春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小春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是指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大田在播幅带的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聚乙烯薄膜,通过地膜覆盖产生物理阻隔作  相似文献   

5.
李爽  孙占祥  张莹  杨宁  冯良山  刘洋  白伟 《玉米科学》2009,17(5):121-123
在辽西风沙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采用垄膜沟种技术,可有效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达到保水增墒、减少无效蒸发,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垄膜沟种技术种植的春玉米全生育期内在同等降雨条件下土壤含水量比常规地膜覆盖增加0.75个百分点,比裸地增加3.32个百分点。春玉米单株总叶面积比常规地膜覆盖和裸地种植分别增加了881.70 cm2和714.39 cm2,为春玉米增产提供了物质保障。垄膜沟种技术可提高玉米经济性状指标,增加产量,试验单产达11 847.39 kg/hm2,较裸地种植增加了2 681.62 kg/hm2,增产29.14%;比常规地膜覆盖种植增加了484.37 kg/hm2,增产4.25%。  相似文献   

6.
生物可降解地膜对土壤肥力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置裸地(对照)、聚乙烯塑料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A膜覆盖、玉米秸秆覆盖、生物可降解B膜覆盖5种覆盖栽培方式,分别于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成熟期采集0~20cm土层土样,于成熟期称量马铃薯块茎重量、测定土壤肥力及计算马铃薯产量,研究不同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肥力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可降解A膜、玉米秸秆、生物可降解B膜覆盖均可增加土层肥力,其中生物可降解B膜覆盖效果最为显著,可提高土壤有机质2.51 g/kg、碱解氮7.24 mg/kg、有效磷16.05 mg/kg、速效钾9.68 mg/kg。各覆盖处理与裸地相比较,马铃薯块茎产量增加了6.25%、21.18%、17.07%、31.71%。因此,采用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可以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高马铃薯产量,且以生物可降解B膜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油菜生长发育必需经过冬春低温季节,地膜覆盖具有明显提高地温的作用,为了探索地膜覆盖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在1982年和1983年进行了油菜地膜覆盖试验。试验共分三个处理:不盖膜(对照),11月5日(移栽时)盖膜,1月3日盖膜。  相似文献   

8.
棉花地膜覆盖的增产效应,已为科研和生产实践所证实。膜侧植棉是在地膜覆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栽培方式。它除具有地膜覆盖的综合效应外,还具有成本低、易抗旱、用工少和效益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棉田药膜覆盖除草增温保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是增产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由于膜下温湿条件好,杂草生长十分旺盛,有些杂草甚至破膜而出,形成荒草田,严重影响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及推广应用。为此,我们在棉田进行了除草地膜的田间试验,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地膜覆盖栽培甜菜的适宜揭膜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 年地膜覆盖栽培甜菜不同揭膜期试验结果表明:以5 月30 日和5 月20 日揭膜为适期,根产量与对照比可分别增产12 .3% 、10 .8% , 含糖率分别增糖0 .76 度、1.0 度; 两揭膜期甜菜地上部长势均显著好于其它处理; 不同处理5 ~10cm 地温调查结果看出, 从5 月20 日以后地膜覆盖逐渐失去增温效应。据焉耆的气候、土壤条件,当地地膜覆盖甜菜的适宜揭膜期为5 月20 日~5 月30 日。  相似文献   

11.
三种PPC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条件下,采用普通白膜、黑色地膜和PPC1、PPC2、PPC3号降解膜等五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栽培,以露地不覆膜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栽培对花生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PC3号降解膜具有极好的降解效果,但增产效果较差,不能很好地发挥地膜覆盖栽培应有的增产增收优势;PPC1号膜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较露地栽培增产13.43%,达极显著水平,但较普通黑、白地膜及PPC2号膜覆盖栽培减产均达极显著水平;PPC2号膜具有较长的覆盖时间,较露地增产26.09%,达极显著水平,但较普通黑、白地膜减产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探索及结合群众实践,总结出由常规方法改进而来的南方冬种马铃薯黑膜夹层覆盖栽培技术。该技术既保留常规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优点,又免除了破膜引苗工序,还能有效避免高温烂种和烧苗缺苗的缺点,防除畦面杂草、防青头薯效果更好,5 620 hm2最高产量51.36 t/hm2,平均产量35.46 t/hm2,比露地种植增产17.90%,节省人工42工日/hm2。  相似文献   

13.
垄作与地膜覆盖对麦套春棉产量和霜前花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麦套春棉垄作和地膜覆盖皮棉产量和霜前花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和垄作两种栽培措施的效应显著;4个处理中以垄作盖膜的产量和霜前花率最高,平作不盖膜的产量和霜前花率最低;地膜覆盖和垄作相结合,是实现麦套春棉早熟、高产的一种有效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不同揭膜期对南宁春植蔗生长及蔗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覆膜甘蔗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最佳揭膜时期的栽培措施,本试验以桂糖03-2287甘蔗品种为材料,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设置齐苗期、分蘖末期和拔节伸长前期等3个不同生长时期揭膜处理,以不盖膜作对照,探讨不同时期揭膜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较不盖膜对照,地膜覆盖分蘖末期揭膜处理增产13.1%,差异极显著,齐苗期揭膜和拔节伸长前期揭膜分别增产6.4%和6.9%,差异显著;地膜覆盖处理间,分蘖末期揭膜比齐苗期揭膜和拔节伸长前期揭膜处理增产也达到极显著,而齐苗期揭膜与拔节伸长前期揭膜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经济效益与蔗茎产量的高低成正相关,即分蘖末期揭膜拔节伸长前期揭膜齐苗期揭膜对照。由此表明,南宁春植蔗覆膜栽培以分蘖末期揭膜增产效果较好,过早或过迟揭膜都不利于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经济效益,几年来我们对提高花生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和减少用膜数量两个方面,从栽培技术上进行了多项试验研究,从而,提高了花生地膜覆盖的经济效益,加快了这项技术的推广速度。 一、提高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增产效果的研究 为了提高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效果,1980年以来我们主要从地膜覆盖栽培适宜的品种、土壤肥力、播种期、种植方式、密度以及覆盖程序、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合我省花生地膜覆盖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用甘蔗品种湖光1号,进行地膜覆盖、施用保水剂、覆盖地膜+保水剂和常规栽培(CK)4种保水措施的旱坡地甘蔗栽培试验,探究不同保水措施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甘蔗生长、品质、产量的影响效应,为旱坡地甘蔗抗旱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施用保水剂、盖膜+施加保水剂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地膜盖膜保墒效应显著,保水剂的保墒作用在降水量少时显著;与CK相比,3种保水措施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甘蔗分蘖率、株高、茎径、单茎重、蔗茎产量与蔗糖产量;盖膜处理显著增加蔗茎产量,但制糖品质降低;施用保水剂的蔗茎产量显著高于CK,但显著低于盖膜处理,制糖品质显著提高;盖膜+施加保水剂处理蔗茎产量与制糖品质都显著提高,效益最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南疆花生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南疆花生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型聚酯全生物降解地膜(简称:降解膜)覆盖为处理、普通聚乙烯PE地膜覆盖为对照(CK),分析降解膜覆盖对花生试验区土壤温度、水分、养分及产量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显示:①降解膜的破损率随花生生育进程表现为6-8月较小(3%~14%),到10月收获期显著增大(29%).②降解膜处理的花生产量与CK无显著差异.③花生生育期内,降解膜覆盖0~30 cm平均土壤温度较CK高0.35℃,其中,膜下5cm、15cm和25cm分别较CK高0.38℃、0.39℃和0.27℃,但两处理间的平均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著.降解膜覆盖0~30 cm平均土壤含水率较CK高2.08%,其中,膜下5 cm和25 cm分别较CK高3.39%和4.74%(p<0.05),而膜下15 cm的较CK低1.89%(p<0.05).④降解膜覆盖对花生不同生育时期(6月和10月)、不同土层(0~20 cm和20~40cm)的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盐分、土壤容重以及土壤pH均无显著影响.因此,本研究认为,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PE地膜应用于南疆花生栽培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复合肥示范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示范研究棉花专用缓控释复合肥对棉花的生育进程、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缓控释复合肥的施用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与常规施肥差异不大.但提高了果枝数,地膜覆盖可以增加株高及果枝数;施用缓控释复合肥与盖膜相结合可增加结铃.从而提高了子棉产量;施用缓控释复合肥且在盛花期少量追施尿素可以改善棉花的纤维品质,地膜覆盖不利于纤维品质的改善。长江流域棉区在地膜覆盖棉田使用基施专用配方缓控释复合肥1500kg/hm2+盛花期施尿素97.5kg/hm2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全膜覆土栽培对作物的水温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揭示全膜覆土栽培对作物的增产机理,在大田条件下分析了全膜覆土、传统地膜覆盖及露地栽培春小麦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灌浆速率,以及两茬春小麦和一茬马铃薯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全膜覆土显著提高了春小麦生长前期耕层地温,降低了生长后期地表温度,同时起到保水和充分利用土壤深层水分的作用。全膜覆土春小麦的籽粒灌浆速率峰值出现时间和灌浆持续时间均比露地和地膜覆盖小麦分别推后3和6 d,平均灌浆速率分别提高0.65%和6.15%。全膜覆土栽培技术可连续提高三茬作物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使其总纯收益比露地和地膜覆盖处理分别增加26.07%和10.76%。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旱地不同功能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果,在甘肃省定西市设置露地栽培(CK)、覆盖黑色膜、覆盖黑白双色膜、覆盖蓝色高光效膜和覆盖黑色液体降解地膜5个处理试验,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以提高马铃薯0~20 cm各土层的土壤温度1.0~6.0℃,覆盖黑白双色地膜和蓝色地膜的地温最高,其次为覆盖黑色地膜,液体可降解地膜的温度提高幅度最小,仅较露地栽培高1.0~2.0℃。覆盖黑白双色膜、蓝色膜和黑色膜3个处理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其次为液体降解地膜,露地土壤含水量最低。各处理与露地(CK)相比,覆盖黑白双色地膜、黑色地膜和蓝色地膜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露地栽培提高32.00%、29.99%和25.22%,液体降解地膜较露地栽培高7.42%(不显著)。蓝色地膜、黑色地膜和黑白双色地膜块茎产量分别较露地栽培提高29.28%、28.73%和25.72%,液体降解地膜覆盖块茎产量较露地栽培高5.29%(不显著)。地膜覆盖能提高地温,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马铃薯产量,蓝色高光效地膜、黑色地膜和黑白双色膜有极显著增产效果,宜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