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的美国《科学》杂志报道,非洲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动物种类——高地白眉猴。无独有偶,惯于讽刺的美国《洋葱》杂志也报道了这个新发现的稀有猴子种群,而且,还详细描写了这种猴子是如何美味,正因为这一“优点”,它们将不会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很久了。令人悲哀的是,《洋葱》的预言并非空穴来风。  相似文献   

2.
林雨 《技术与市场》2009,(12):135-135
所谓“碳中性”,是指能源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平衡。美国科学家在最近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新型生物燃料与汽油相比,两者整体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致相当。这一观点使得围绕“碳中性”计算原则的争议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3.
祖光 《河南林业》2000,(1):54-54
在黄山发现一种稀有动物,人们还不知道它的学名,当地入叫它“罗夜”,也有人叫它“绿衣”它样子像猫,但比猫大,腿也长,黑白毛相间,嘴尖,叫声尖瞻刺耳。它性情凶恶,为许多动物所惧怕。  相似文献   

4.
5.
杨劼 《云南林业》2007,28(6):27-27
《云南林业》杂志是云南省林业厅主管,厅宣传中心主办的省级林业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于1958年10月创刊,"文革"中停刊,1979年复刊,现为双月刊。  相似文献   

6.
《园林科技信息》2005,(1):45-45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科学家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究了全球所有5743种已知两栖动物生存状态,综合了超过500名有关科学家的意见。结果发现,按IUCN的标准,约有1856个物种处于脆弱、濒危或严重濒危状态。科学家说,在今后100年内可能有一半的两栖动物灭绝,人类对此负有责任。应当限制或禁止捕杀某种类的青蛙等,并建立保护区。对于神秘灭绝的物种,则必须通过人工养殖来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共同通讯社2005年12月12日消息,美国堪萨斯大学和大气研究中心联合研究小组取得一项模拟研究结果:农地开发和森林采伐导致土地利用形态发生的变化将对各地区产生影响,例如南美的亚马孙到2100年时气温将上升2℃以上等。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美国《时代》杂志上刊登的把荒废了的乡村公路修建“绿色公路”的报道被渲染得如火如荼。这个耐人寻味的想法旨在恢复那些围绕着四通八达的州际高速的乡村公路。  相似文献   

9.
1968年,美国学者哈丁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的文章提出了"公地悲剧"理论,哈丁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牧民将如何取舍?如果每人都从自己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而中国的林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公地悲剧"的困扰。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科学日报》2007年5月11日报道:据《科学》杂志5月11日专家小组的文章称,如果当地居民和各级管理者能够遵循可持续的基本原则,生活着世界上38%的人口的干旱土地就可以避免荒漠化造成的无法挽回的破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科学美国人》杂志的顾问及编委团挑选出来自能源、运输、环境等领域的多项计划,凸显了科技改变生活的无穷力量。其中一些计划正在实施,其他的尚在科研转化阶段,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创新计划当属最有希望为人类排忧解难的锦囊妙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业产业》2010,(10):52-53
美国《福布斯》杂志新一期富豪榜的世界首富、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拒绝响应美国巨富号召,不愿为慈善事业捐出半数财产。  相似文献   

13.
美通社2007年3月7日讯:国际纸业公司宣布,该公司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公司”的评选中再次被《财富》杂志评为森林和纸产品行业的首位。同时,该公司在全国300余家“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调查中获得前8位的高分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林业》2008,(2):46-46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为人处事不要给自己下套子,凡事都要三思而行,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妄下结论,以免铸下大错,悔恨终身。  相似文献   

15.
王培 《中国林业》2013,(11):48-49
《新京报》关于“两亿皮草收入背后的杀戮”的报道,揭露了国内皮毛贸易的真相:很多被养殖的动物不但在生前得不到哪怕最基本的照料.被屠宰时更惨遭令人发指的活剥皮的凌虐。人们怀着“收割”的心态来“处理”这些动物.将动物的“挣扎、流血与哀叫”视为“收入”的一部分。其广泛意义的残酷与冷漠和巨大规模的系统迫害行为.迫使我们不得不将动物话题再次提升到严肃的道德与伦理层面。  相似文献   

16.
沈国舫先生简历沈国舫,浙江嘉善人,1933年11月出生于上海。沈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林学家、林业教育家、中国现代森林培育学的主要创建者和学科带头人,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林学院林业系。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院士增选委员会及环境委员会主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森林培育学科带头人。曾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学会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林业顾问组组长)。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林业科学》、《森林与人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主编等职。沈院士长期从事森林培育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森林立地评价与分类、造林树种选择、混交林营造、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造林等方面有多项研究成果,并在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等的制定、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后恢复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工作方针的制定等方面起过关键作用。近年来,致力于较宏观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及城市林业的研究,参与并领导了数项工程院的咨询研究项目。曾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全国优秀教材奖及全国优秀图书奖3项,著有《造林学》、《林学概论》、《中国造林技术》、《中国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森林培育学》等通用教材及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17.
9月,一场号称摄影界饕餮之夜的大展“超越视觉——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经典摄影作品中国巡回展”在中华世纪坛启动。这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首次到我国举行全国巡回展。为期三个月的展览将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进行,150多幅经典照片带人进入绝色天成的自然之境中。  相似文献   

18.
《湖南林业》2008,(10):20-20
美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世界首棵“合成树”,它“喝水”的方式与自然界中的树木相似。  相似文献   

19.
正研究人员发现,通过面部肌肉记录和观察瞳孔的变化,单侧视皮层受损的病人能够比较准确地猜出在盲区的表情是快乐还是恐惧,甚至比看见表情时做出更快的反应。盲视不仅能识别简单的物体,甚至可以对人体的面部表情做出反应。盲视的产生,是相关刺激通过视皮层以外的脑区进行加工的结果。研究人员猜测这可能和位于中脑的上丘有关。上丘是鱼类和鸟类接收眼部信号输入的结构。在哺乳动物中,视皮层的存在发挥了更大作用,但是上丘仍然可以参与控制眼动。另外,  相似文献   

20.
据2007年6月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包括喀麦隆、中非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在内的中非地区,森林采伐范围正在迅速扩大。现状表明,尽管维持木材生产对中非地区国家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必须保护森林景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