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竹阔混交林毛竹生产力与经营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林振清 《竹子研究汇刊》2000,19(4):42-45,55
本文分析比较了半茺芜天然竹阔混交林改造经营为竹阔混交林和毛竹纯林的生产力及效益。结果表明:合理经营竹产少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毛竹的平均胸径、竹秆生物量分别比毛竹纯林提高9.6%和37.2%。平均每度产竹量、产笋量分别比毛竹纯林提高22.8%和17.6%,并能改善生态环境,维持土壤肥力,实现竹林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
对闽东12年生竹阔混交林中毛竹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竹阔混交林比纯林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毛竹的平均胸径、平均竹高、平均竹秆产量、平均蓄积量分别比毛竹纯林增加了17.9%、8.7%、37.53%和25.6%;立竹度、均匀度、整齐度、叶面积指数均比毛竹纯林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经营模式毛竹混交林土壤肥力性状及其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比较,结果表明:毛竹混交能改善土壤表层孔隙和通气状况,竹阔混交林土壤较毛竹纯林疏松,竹阔混交林比毛竹纯林有较大的持水能力;竹阔混交有利于维持土壤肥力,防止地力衰退;毛竹混交林地上部分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总持水量以半天然竹杉混交林为最大,达5.3321t·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结构毛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调查了不同结构毛竹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状况,结果表明,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下植被物种有30~42种,竹阔混交林下植物种类比毛竹纯林多8~13种,竹阔混交林下植被的辛普森指数高于毛竹纯林,而香农-威尔指数竹阔混交林与毛竹纯林接近,种间相遇机率、生态优势度和均匀度除个别指标值差异较小,毛竹混交林与毛竹纯林多样性指数值相差不大.毛竹纯林与竹阔混交林下植被优势物种并不明显,物种的分布格局也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5.
毛竹竹阔混交林群落地力保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不同经营措施对竹阔混交林地力维持的研究 ,指出毛竹纯林的竹材产量要显著地高于毛竹混交林的竹材产量 ,但竹林地力衰退较快 ;毛竹竹阔混交林的自肥能力要比毛竹纯林高 ,在维持土壤肥力方面竹阔混交林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研究指出 ,以竹阔混交比例为 8∶ 2 ,竹林密度为 2 1 0 0株· hm-2 的竹阔混交林最具有维持土壤肥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竹阔混交林林地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合理的竹阔混交林与毛竹纯林2种林型下土壤肥力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竹阔混交林具有较强的培肥改土性能,土壤理化性质明显优于毛竹纯林,从而促进了竹林生长。竹阀混交林是一种具有较高生产力的竹类农用林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7.
毛竹混交林生产力和生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永泰县伏口乡紫山村天然竹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适宜的毛竹混交林,能够提高光能和营养空间的利用率,有效地改善林地的生态质量,树种间互助互利的效果显著,毛竹的胸径、单株材积及生物量均比纯林的大,地上部分总持水量和林地土壤贮水量都明显比毛竹纯林的大。竹阔混交和竹杉混交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是比较理想的竹林经营模式。建议在毛竹纯林中种植杉木,适当留养阔叶树,或在杉木纯林中种植毛竹并适当留养阔叶树,以短养长、管竹育木,增加经济收益,提高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不同毛竹林类型毛竹生长与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武夷山不同毛竹林类型的毛竹生长效果和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毛竹混交林对培肥土壤、增加有机质、控制病虫害以及维护毛竹林分长期的生产力具有效果。竹杉林、竹阔林的林分密度较毛竹纯林明显增大,分别增长48.9%、54.3%,毛竹+杉木的混交方式对促进毛竹生长效果为最好,其林分立竹量、平均胸径、新竹产量最大,而毛竹+阔叶树的林分由于乔木所占比重稍大,影响了毛竹行鞭发笋和胸径生长,但其毛竹生物量最高,比毛竹纯林增加了20%。竹阔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于竹杉林、毛竹纯林,全N含量也相应增大,但磷素明显缺乏。  相似文献   

9.
枫香毛竹混交造林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国枫香与毛竹混交造林生长效应。结果表明:竹木间生长发育良好,种间关系协调,混交林毛竹与毛竹纯林比立竹数、平均胸径、平均高分别增加了13.1%、10.8%和21.9%;产笋量和产材量分别增加了48.2%和22.5%。提高了毛竹林经营效益。混交林中枫香与纯林枫香比,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增加了44.2%和 38.7%。由于株数较少,混交林枫香立木材积50.073 5 m3/hm2,比纯林枫香的64.635 0 m3/hm2少,但未达显著水平, 而单株材积混交林中枫香比纯林枫香提高了177.1%。  相似文献   

10.
毛竹工业用竹材林高效培育技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满足竹材加工企业对大径级、长枝下高、小尖削度优质原条竹不断增长的大量需求,实施了以立地条件选择、林分结构调控和林地土壤管理等为核心技术的毛竹工业用竹材林高效定向培育技术措施,通过3 a来3种类型示范基地竹林的技术效果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结构显著改善,毛竹纯林、竹杉混交林、竹阔混交林立竹度、新竹平均胸径较对照分别增加41.2%、35.7%、38.6%,9.4%、11.3%、8.4%,立竹整齐度、均匀度分别达7以上和6以上;竹材质量显著提高,毛竹纯林、竹杉混交林、竹阔混交林立竹枝下高、全高、胸高壁厚分别较对照增大5.5%、6.2%、5.3%,6.2%、5.6%、10.2%,3.4%、11.1%、9.9%,尖削度值均为0.4以上,立竹尖削程度下降;技术增产效果显著,毛竹纯林、竹杉混交、竹阔混交林竹材、竹笋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82.6%、76.7%、47.7%,24.4%、22.2%、38.1%。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毛竹混交林竹林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浦城县古楼乡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4种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比较,结果表明:混交林毛竹个体生物量、毛竹胸径和竹高较大,不同模式林分的胸径、竹高、冠幅等生长因子有显著差异;竹阔混交林较有利于竹鞭孕芽发笋;各模式竹林结构综合评判为一般经营竹林;竹林竹鞭长、鞭径、鞭节生长以竹阔比例为5∶5林分竹鞭较好。  相似文献   

12.
闽南不同类型毛竹林地土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闽南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0~20cm土层竹阔混交林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总孔隙、通气度较毛竹纯林分别高1.74、0.76、2.5、2.17个百分点,粒径>0.25mm水稳性团聚体组成比毛竹纯林高0.1个百分点(湿),土壤结构体破坏率指标比毛竹纯林低4.07个百分点,自然含...  相似文献   

13.
毛竹油桐混交林总生物量比油桐纯林和毛竹纯林分别提高了58.37%和13.11%;混交林内立木平均胸径较明显大于纯林;混交林气温温差较毛竹纯林小,而湿度均较毛竹纯林大,表明混交结构使林内气温稳定,湿度增高,有利于林分生长;混交林对林地土壤养分状况有明显改善,其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4.
毛竹红锥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在杉木采伐迹地上分别营造毛竹红椎混交林及毛竹和红锥纯林,各林分管理措施基本一致,12年后对比分析混交林与纯林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毛竹红椎混交林可形成复层的林分结构,林分空间利用率高,混交林各组成树种的生长状况均优于纯林,混交林的林分生产力达到68.91 m^3/hm^2,分别较毛竹和红锥纯林提高13.94%和43.50%;混交林的林分土壤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和持水量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均优于毛竹和红锥纯林。毛竹红锥混交经营模式值得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杉竹混交林毛竹生产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杉竹混交林中毛竹具有很好的生产力,其平均胸径、平均竹高、竹秆产量和整齐度分别比毛竹纯林提高了4.1%、14.5%、21.3%、22.8%。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凋落物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武夷山桐木关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凋落物归还量为期两年的研究表明,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1 014.7 kg.hm^-2和1 326.3 kg.hm^-2。两种林分凋落物中均以凋落叶为主,占林分凋落物总量的80%以上。林分的凋落物量每年有两个峰值,高峰期均出现在4月份和12月份。与毛竹纯林相比,竹阔混交林促进了林分总的凋落物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毛竹混交林林分生长状况和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桂明 《世界竹藤通讯》2012,10(2):18-22,26
对福建省建阳交溪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6种不同混交模式林分生长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混交林毛竹个体生物量、毛竹胸径和竹高较大,不同模式林分间的胸径、竹高、冠幅等生长因子均达显著差异;竹阔混交林较有利于竹鞭孕芽发笋;各模式竹林结构综合评判为一般经营竹林;竹林竹鞭长、鞭径、鞭节生长以竹阔比例为5:5林分竹鞭较好。  相似文献   

18.
毛竹纯林与竹杉混交林竹材形态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纯林5个竹材形态质量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竹杉混交林立竹平均胸径较毛竹纯林大5.0%;立竹全高、枝下高与立竹胸径呈正相关,竹杉混交林较毛竹纯林分别增加9.0%、8.7%,竹杉混交林对立竹全高、枝下高增大的贡献率小,分别为2.7%、3.1%;竹林经营类型对立竹胸高、竹壁厚度的影响较全高、枝下高大,竹杉混交林较毛竹纯林提高6.9%;尖梢度值与立竹径级不相关,与竹林经营类型密切相关,竹杉混交林显著大于毛竹纯林,增加幅度达20.9%。尖梢度值≥0.4的为竹材匀称竹林,<0.4的为竹材不匀称竹林。  相似文献   

19.
竹阔混交林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资源管理》2016,(3):145-150
对我国竹阔混交林经营模式的相关研究作了综合概述,阐述了混交林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毛竹对阔叶树的扩张方式和竞争机制。竹阔混交林可更好地权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在毛竹林不同地域环境,搭配适宜的伴生树种,可以改善土壤自肥能力,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毛竹生产力。混交比以7∶3和8∶2,混交分布以团状和星散均匀分布为好。  相似文献   

20.
对江西安福林区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3种不同类型毛竹林地土壤矿化态碳(MC)含量季节变化和剖面分布进行了研究,同时以杉木纯林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毛竹林MC含量差异较大,0~60 cm土层MC含量平均值大小排序为竹阔混交林(73.53 mg/kg)>毛竹纯林(59.07 mg/kg)>竹杉混交林(51.68 mg/kg)>杉木林(38.48 mg/kg);各林分类型MC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各林分类型MC含量平均值随着土层加深而减少,0~40 cm土层间达到显著差异;毛竹林类型MC占土壤总有机碳(TOC)比率在0.42%~0.51%,高于杉木林的0.38%;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的MC与TOC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88,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