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试验对22个不同来源的平菇菌株进行生料栽培,在低温条件下发菌。观察记载了子实体阶段的7个栽培性状,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确定各性状与平菇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菌盖直径、菌盖厚度和菌柄长度3个栽培性状对产量影响最大。在菌株筛选中,应选择具大且薄的菌盖和较长菌柄的菌株;在生产中应通过优化管理调节子实体不同部分的构成比例。  相似文献   

2.
真姬菇栽培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8个真姬菇菌株栽培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农艺性状上看可以把真姬菇分成3种类型,一是子实体呈白色,菌盖扁半球形,盖面光滑,大理石状斑纹不明显,二是子实体灰白色,菌盖半球形,大理石状斑纹清晰,纹格大;三是子实体灰黑色至灰褐色,菌盖呈钉帽状平展,盖面大理石状斑纹清晰,综合性状评价,8个参试菌株中以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的真02菌株不论形态,色泽,口感,产量都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3.
香菇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率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23个香菇菌株为材料,用方差分析法估测了香菇的8个主要数量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2B),同时还对上述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8个性状中,菇峰期的遗传率最高,以下依次为: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厚度、单菇鲜重、菌盖直径、干品率,鲜菇产量的遗传最低。在7个与鲜菇产量有关的性状中,菇峰期、干品率、菌柄长度与产量的负相关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其余性状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因此,遗传率较高而与产量密切相关的菇峰期及菌柄长度可作为产量选择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评价秀珍菇菌株的农艺性状与遗传多样性,为秀珍菇种质资源分类鉴定、遗传育种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个秀珍菇菌株进行PCR产物扩增电泳检测,以ISSR聚类图谱分析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对各菌株开展品比试验,观测各菌株的菌丝生长、子实体农艺性状和产量等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秀珍菇菌株遗传相似水平为0.47~0.92,在0.69水平上可分为4个类群;依据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为0.496~1.828,变异系数为7.76%~25.21%,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秀珍菇菌株的产量与菌丝生长速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而菌盖宽度与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菌盖厚度与菌柄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84.891%,主成分为菌柄直径、菌盖厚度、产量、菌盖颜色和黄菇病,能较好地解释所有变量包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结论】依据菌株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台秀1号、秀珍菇12和中农秀珍菇菌株可作为品种选育的亲本使用,其中秀珍菇12和中农秀珍菇菌株各项农艺性状均表现较好,可在浙江地区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拓宽桑枝食用菌化的实用范围,以中低温香菇品种‘明60’为栽培菌种,以常规杂木屑配方(木屑80%、麸皮18%、石膏1%、菌菇素0.5%)为对照,设置桑枝替代木屑不同比例(5%、15%、25%、35%、50%、75%、100%),探究桑枝替代量对香菇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香菇菌丝平均生长速率随着桑枝替代量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菌丝满袋时间、袋鲜菇总产量、菌盖质量、菌盖厚度、菌盖直径、菌炳长度、单菇质量与桑枝替代量呈反比,但桑枝替代不影响香菇的外观性状和颜色。当桑枝替代比例为5%~50%时,香菇的生长性状、商品性状以及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当替代比例为15%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主要农艺性状与单菇产量的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影响杏鲍菇产量的几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菇鲜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影响杏鲍菇单菇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菌盖直径、茵柄直径、茵柄长度、菌盖厚度、干物质含量与单菇鲜重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最后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得到了单菇鲜重(Y)与茵盖直径(X1)、菌柄长度(X3)以及干物质含量(墨)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Y=-2.496+2.026X1+0.486X3+5.124X5。[结论】为杏鲍菇遗传育种以及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香菇菌株各出菇性状间的关系,以期得出可推及香菇菌株性状间联系的一般性结论,为香菇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68支香菇菌株进行栽培出菇管理,测定20个性状指标,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对20个出菇指标的方差分析表明性状指标间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因子分析将出菇性状指标按照因子得分归纳为6个因子成分,包括产效因子、单菇质量因子、结构因子、着生及潮次因子、营养生长因子和菌丝菌棒互作效应因子,可以解释73.223%的性状变量信息.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单棒菇数、菌盖直径、污染率等3个出菇性状指标对单棒产量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量化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关联程度大小为单棒菇数>菌盖直径>污染率.[结论]68支香菇菌株出菇性状的信息可以用6个因子成分表征,性状指标与单棒产量之间关系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6.616+5.389x1+3.087x2+ 131.744x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香菇菌株各出菇性状间的关系,以期得出可推及香菇菌株性状间联系的一般性结论,为香菇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68支香菇菌株进行栽培出菇管理,测定20个性状指标,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对20个出菇指标的方差分析表明性状指标间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因子分析将出菇性状指标按照因子得分归纳为6个因子成分,包括产效因子、单菇质量因子、结构因子、着生及潮次因子、营养生长因子和菌丝菌棒互作效应因子,可以解释73.223%的性状变量信息.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单棒菇数、菌盖直径、污染率等3个出菇性状指标对单棒产量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量化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关联程度大小为单棒菇数>菌盖直径>污染率.[结论]68支香菇菌株出菇性状的信息可以用6个因子成分表征,性状指标与单棒产量之间关系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6.616+5.389x1+3.087x2+ 131.744x3.  相似文献   

9.
探究段木栽培模式及代料栽培模式对不同灵芝菌株主要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以确定灵芝子实体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分别以段木及代料(木屑、麦麸、石膏)为栽培原料,比较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不同灵芝菌株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长满菌袋时间、菌丝特征以及灵芝子实体单重、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生物学效率等主要农艺性状。采用药典及国标方法检测灵芝子实体三萜及甾醇、多糖、蛋白质、16种氨基酸含量,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灵芝子实体主要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个供试灵芝菌株在不同栽培模式下,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长满菌袋时间、菌丝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栽培模式下供试灵芝菌株子实体质量、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生物学效率等主要农艺性状差异较大,段木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2子实体质量最大(117.15 g),生物学效率最高(7.54%),代料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2子实体质量最大(40.58 g),生物学效率最高(9.02%)。不同栽培模式下相同灵芝菌株子实体三萜及甾醇、多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代料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7子实体中三萜及甾醇含...  相似文献   

10.
对13株真姬菇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可见光谱分析与结实性试验,采用LBL评价方法并结合统计学方法,探究其质量评价结果与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长度、菌柄直径等主要表观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LBL评价结果同10.0~20.0mm与20.0~30.0mm菌盖直径区间、5.0~10.0mm与0~5.0mm菌盖厚度区间、50.0~70.0mm与30.0~50.0mm菌柄长度区间,以及0~5.0、5.0~10.0 mm与10.0~15.0mm菌柄直径区间内有效子实体数量的相关性关系是成立的,且上述区间内有效子实体为各供试菌株有效子实体总数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从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子实体上分离得到Az和Bz2个群体菌株,观察其菌落形态并从中选取部分菌株进行子实体产生实验。结果表明,菌落颜色为杏橙色且气生菌丝较少的菌株摇培后菌丝球较小而且密集,出草率高且产量高;菌落颜色为淡柠檬黄色且气生菌丝多的菌株摇培后形成的菌丝球大且稀少,出草率低;菌落颜色为乳白色且气生菌丝浓密基本不出草。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宜宁夏地区栽培的平菇品种,采用生料发酵法,利用日光温室袋栽技术,对4个供试品种菌丝生长情况、农艺性状、出菇能力及生物学效率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印第安纳综合性状优良,菌丝长势强,子实体肉厚,菌盖颜色为灰黑色,短柄,生物学效率高,较受市场欢迎,可以在当地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11个灵芝菌株的栽培性状和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短段木熟料栽培法对11个灵芝菌株进行栽培,结果表明:不同灵芝的栽培性状互有差异。其中8、新6、6、12、13具较好的栽培性状(产量高、子实体形状好、产孢量大)。此外,通过PAGE分析,并分别测定相关的酶谱相似度(T)和联合系数(S),结果发现:S1与其余各菌株间的差异最为明显。与其它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远;亲缘关系最近的是6新6、新6C1、13C3(T,S值最大,T=1,S=1,6、新6、C1三菌株酶带数量和位置一样,但酶活性存在区别);另外具有较好栽培性状的菌株(8、新6、6、12、13)其酶活性都较强,表现为酶带宽且色深。  相似文献   

14.
对长白山野生斑玉蕈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斑玉蕈菌丝生长利用多糖和有机氮的能力较强,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5,最适培养料含水量为65%。在人工条件下,虽然斑玉蕈容易形成子实体原基,但子实体的发育及孢子的大量弹射所需的环境条件范围较窄、对基物的选择范围较小,这些因素可能是其野生种群稀少的内在原因。而适宜其生存的原始森林面积锐减可能是导致其种群分布面积狭小的外在原因。因此,要加强对野生斑玉蕈资源的生态调查和保护斑玉蕈的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其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5.
灵芝是一类木腐真菌,具有重要的药理价值,灵芝栽培方法研究能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选择一株分离自海南五指山的灵芝进行室内栽培方法研究,并分析其出芝和菌盖形成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子实体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灵芝出芝动态具有显著的规律性,随着时间的进行,出芝逐渐减少;而菌盖形成没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此外,室内栽培灵芝出芝率及菌盖形成率较高,但子实体大小相对大田栽培灵芝小,反映了可通过增加栽培原料的营养成分提高灵芝子实体大小,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室内栽培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秸秆为试验原料,以小麦秸秆为对照,设计了四个原料配方,进行了双孢蘑菇的栽培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规律符合逻辑斯第曲线,子实体生长规律符合指数增长曲线,菌丝生长速度优于麦秸培养料,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比麦秸培养料提前,出菇期比麦秸培养料集中。玉米秸秆和牛粪以1:1的比例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培养料对姬松茸子实体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分析了栽培原料对姬松茸子实体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醋糟为主料栽培得到的姬松茸子实体的多糖含量明显高于用芦笋老茎为主料栽培得到的姬松茸子实体;比较3种辅料即豆秸、棉籽壳和玉米秸秆,豆秸更有利于子实体多糖的合成。2种栽培主料对于姬松茸子实体的DPPH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有显著的影响,而对LPO抑制的影响较小;综合评价抗氧化性的3个指标可以看出,用芦笋老茎为主料栽培得到的姬松茸子实体的抗氧化性优于醋糟主料;3种辅料相比较,棉籽壳比玉米秸秆、豆秸更有利于姬松茸抗氧化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茶枝屑代料栽培灵芝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茶枝屑代料栽培试验,比较了10个灵芝菌株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状况及多糖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韩芝8号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0.32 cm.d-1;G10033菌株的生物转化率最高,达5.94%;0786菌株的多糖含量最高,为1.45%.经过综合比较分析,初步筛选出韩芝8号、G10033和0786等3个菌株为茶枝屑代料栽培的菌株.  相似文献   

19.
孙婷婷  张健  邹莉  于洋  郭静  杨苑艺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587-8588,8616
[目的]筛选有效防治木耳害虫的植物源农药。[方法]采用平皿加药法和子实体喷药法,分别研究了印楝素、除虫菊素、鱼藤酮、苦参碱4种植物源农药对木耳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在稀释200倍浓度时,4种植物源农药对木耳菌丝抑制作用均较大,且抑制率均随稀释倍数的增大而降低,其中印楝素对木耳菌丝的抑制率最高,苦参碱和除虫菊素其次,鱼藤酮的抑制率相对较低;鱼藤酮对木耳子实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结论]鱼藤酮可在木耳害虫防治中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方式对猴头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栽培方式(瓶栽、袋栽、泥墙栽培)对猴头菇生物学效率、生育期和子实体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选择适合的栽培技术体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瓶式栽培猴头,菌丝萌发快,发菌期短,生物学效率较高,菇体圆整;袋式栽培猴头,产量高,菇体适中;抹泥墙栽培猴头,现蕾需时长,易产生巨型猴头,生物学效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