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品绩  周群 《植物医生》2002,15(5):36-36
大棚厚皮甜瓜 (洋香瓜 ) ,冬春季节不宜座瓜。主要原因为 :植株徒长或瘦弱 ;光照条件差 ;授粉发育不良 ;病虫害危害等。采取以下 5条措施一起抓 ,可保证其座瓜率。1.加强温度管理。座瓜期白天适宜温度为 2 8~ 30℃ ,低于 18℃或高于 32℃不利于授粉座瓜 ,且易产生畸形瓜。夜间温度应保持在 15~ 18℃。2 .整枝施肥管理。开花座瓜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期 ,施肥不可偏施氮肥 ,及时整枝打杈 ,控制瓜秧旺长。若出现徒长现象 ,要及时喷施 10 0 0× 10 - 6 ~ 15 0 0× 10 - 6 的缩节胺进行调节。若植株细弱 ,子房瘦小 ,可进行土壤追施速效…  相似文献   

2.
正一、温室环境条件或植株营养不良时产生畸形瓜的种类(一)弯瓜生理弯瓜是由于叶片光合作用产物不足,或营养不能正常输入果实,使其发育不良形成弯瓜。如定植水未浇透或缓苗水未跟上,或定植时伤根等出现大缓苗,则前期瓜易弯曲。土壤缺水、缺肥,定植过密,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大或地温低等,在黄瓜生长后期易发生弯瓜。黄瓜幼瓜被茎蔓缠绕或被支架阻挡不能下垂可形成机械弯瓜。(二)尖嘴瓜黄瓜未授粉也能单性结实(但无  相似文献   

3.
甘芳 《植物医生》2002,15(5):21-22
1 灰霉病主要为害西葫芦的花和幼瓜 ,多从开败的花侵入 ,使花腐烂并产生灰色霉层 ,以后向幼瓜发展使瓜尖褪绿 ,呈水渍状软腐、萎缩 ,病部产生灰色霉层。病菌主要在土壤表层及病残体上越冬 ,借气流、浇水或农事操作传播。大棚西葫芦在温度为 2 0~2 5℃ ,相对温度 90 %以上最易发病 ,植株表面结露时有利于发病。防治方法 :(1)在前茬西葫芦拉秧后先彻底清除病株残体 ,然后进行药剂消毒处理。在定植前 ,用4 0 %百菌清烟剂或 10 %速克灵烟剂进行熏烟消毒 ,每 6 6 7m2 用烟剂 2 5 0g ,分点布放在棚室 ,用暗火点燃后熏闷 12~ 2 4h。或用 5 0 …  相似文献   

4.
为害作物 :除西葫芦外 ,还为害南瓜、笋瓜、甜瓜、西瓜、冬瓜等瓜类蔬菜。为害症状 :植株上部叶片沿叶脉失绿 ,并出现黄绿斑点 ,渐渐全株黄化 ,叶片皱缩向下卷曲 ,节间短 ,植株矮化。枯死株后期花冠扭曲畸形 ,大部不能结瓜或瓜小而畸形。或苗期 4~ 5片叶时开始发病 ,新叶表现明脉 ,有褪色斑点 ,继而花叶 ,有深绿色疱斑 ,重病株顶叶畸形鸡爪状 ,病株矮化 ,不结瓜或瓜表面有环状斑或绿色斑驳 ,皱缩、畸形。分类属性 :黄瓜花叶病毒 ( CMV)、甜瓜花叶病毒 ( MMV)、西瓜花叶病毒 ( WMV)等多种病毒分布区域 :全国发病特点 :高温干旱有利于有…  相似文献   

5.
百合枯萎病又称茎腐病 ,半知菌类真菌是百合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染病株初期表现生长缓慢 ,下部叶片发黄失去光泽 ,后症状渐向上扩展 ,最后全株叶片萎蔫下垂 ,变褐后枯死。此外 ,尖镰孢菌百合专化型还可侵染鳞茎外皮基部 ,基盘上出现褐色坏死或腐烂 ,造成鳞片散落。从病鳞茎长出的植株叶片发黄或变紫 ,花茎少且小 ,鳞茎没有全部烂掉时就裂开 ,引起鳞茎腐烂后枯死。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在鳞茎内或以菌丝体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该病常与百合其他地下根腐、鳞片腐等同时发生 ,带病鳞茎和污染的土壤是该病主要侵染源…  相似文献   

6.
龚标勋 《植物医生》1999,12(3):20-20
一、蜂腰瓜瓜的两头粗,中间细,形如蜂腰。原因是土壤硼、钾不足,或植株根系对硼的吸收受阻,代谢失常,细胞分裂不正常。另外,高温、干燥、黄瓜发育期内环境条件变化大,植株长势弱也容易出现蜂腰瓜。防治措施:增施腐熟农家肥和硼、钾肥,保持各种营养元素平衡,满足...  相似文献   

7.
玉米疯顶病传播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染色技术研究种子以及在病田中病残体作为玉米疯顶病初侵染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在病田采集的病穗籽粒、病株上基本正常穗籽粒和外观正常植株所结籽粒的种皮和胚乳中均检测到菌丝体 ,并且带菌率较高。病田种植品种的原始种子同样具有极高的带菌率。在适宜条件下 ,种植在病田的健康种子能够被病残体或土壤中的疯顶病卵孢子侵染 ,产生典型症状的病株。研究初步证明 ,携带病原菌的种子是玉米疯顶病远程传播的重要原因 ,植株病残体和土壤中病原菌休眠体的存在是病害持续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成蚜对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的传毒特征,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了瓜蚜传播获取WMV的效率及其在成蚜体内的存留时间;同时调查了2015年山东省日光温室西葫芦瓜蚜种群动态与西瓜花叶病毒病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瓜蚜成蚜离开带毒西葫芦植株0 h后,带毒率为35.00%,3 h后成蚜带毒率随时间的延长开始呈下降趋势,24 h后仅为5.40%。26℃条件下,健康瓜蚜取食带毒植株5 min后即可获毒,0.5 h后获毒率达到62.50%;带毒瓜蚜取食健康植株0.5 h后植株即可带毒,24 h后植株带毒率达到94.44%。温度对瓜蚜成蚜的传毒率有一定影响,在21、26、31℃条件下,瓜蚜成蚜24 h传毒率分别为61.11%、94.44%和88.89%。调查发现,温室西瓜花叶病毒病的发生率与瓜蚜种群数量呈正相关,当温室瓜蚜成蚜种群数量为1.06~1.73头/叶时,西葫芦开始发病,当成蚜数量增至18.22头/叶时,全田发病率可达83.33%。表明瓜蚜成蚜具有较强的传播WMV的能力,有效控制瓜蚜发生对减少WMV的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以鳢肠Eclipta prostrata为例,研究杂草叶龄、不同含菌丝体基质接种量以及温度、土壤湿度、保湿期时间等环境因子对菌株SC64侵染鳢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温室条件下模拟旱直播水稻田环境下菌株SC64防治节节菜Rotala indica、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和耳叶水苋Ammannia arenaria的试验。结果表明,鳢肠幼苗在5叶期以下,接种含菌丝体固体基质剂量在100g m 2以上,温度范围27~33℃,土壤相对饱水90%左右,并且接菌后湿度保持至少24 h,是菌株SC64达到理想除草效果的必需条件。温室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含菌丝体固体基质剂量在120 g m 2时,28 d可引起节节菜和鸭舌草81%和74%的植株死亡率及83.8%和82.5%的鲜重抑制率;对异型莎草和耳叶水苋的防效稍差,仅能引起约50%的植株死亡率及60%~65%的鲜重抑制率。这表明菌株SC64可有效控制阔叶杂草,具有开发作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应用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建立了三唑磷和毒死蜱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研究了三唑磷.毒死蜱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田水中的消解动态。当添加水平为0.01~1.0mg/kg时,三唑磷的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80.5%~106.1%和5.4%~8.0%,毒死蜱的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79.1%~109.4%和2.3%~8.5%。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三唑磷在水稻植株和土壤中的平均消解半衰期分别是1.6d、4.0d,毒死蜱在水稻植株和土壤中平均值则分别为1.5d、4.0d。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芦笋栽培面积的增加 ,茎枯病已成为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而以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发病最重 ,发病率常达70 % ,甚至绝收 ,严重制约芦笋产业的发展。1 种子处理用 50℃热水或 50 0~ 6 0 0倍 4%农抗 1 2 0瓜菜烟草型浸种后在洁净土壤上育苗。2 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氮肥使用量 ,增施磷、钾肥 ,增强植株抗病免疫能力 ;春季及时清除田间实生苗 ,采收后 ,用禾谷类秸杆、洁净黄沙覆盖畦面 ,防止病原菌传播侵染 ;疏花疏果 ,留母茎采收 ,以确保芦笋植株营养平衡 ,减轻发病 ;避免株从发育过早过密 ,疏删株丛的母茎数 ,剔…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地区属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 ,土壤为砂壤土 ,水浇条件好 ,适宜西瓜规模化生产。年种植西瓜 3 3万hm2 左右 ,露地西瓜栽培面积占 80 %左右。近年来 ,西瓜花叶病毒病 (watermelonmosaicvirus ,WMV)发生严重 ,发病面积近 2万hm2 ,西瓜减产 2 0 % ,严重影响西瓜优质、高产。1 病害症状病株呈系统花叶症状 ,顶部叶片呈浓淡相间的花叶 ,病叶窄小或皱缩畸形。感病较轻植株尚能结瓜 ,但瓜个头很小 ,数量也少。感病重的植株萎缩、节间变短、新生茎变细且节间短 ,纤细纽曲、叶小、皱缩严重 ,蔓叶全部失绿变黄 ,…  相似文献   

13.
邯郸市蔬菜上瓜蓟马发生严重自1996年秋开始,邯郸市蔬菜上普遍发生瓜蓟马,以黄瓜受害最重,历史罕见。据永年县1996年9月19~28日在温室黄瓜上调查,虫叶率100%,真叶单叶虫量50~100头,最高达500余头,使植株停止生长,严重老化,50%瓜苗...  相似文献   

14.
每年5~6月,由于人们忙于夏收、夏种而忽视了对瓜田的管理,再加上气温升高,西瓜病毒病一般发生较重,此时也正是瓜蓟马(棕榈蓟马)的高发季节。西瓜病毒病与瓜蓟马的为害症状极相似,都会造成西瓜节间缩短、萎缩变硬、植株矮化,受害叶片向上卷缩,植株很难正常生长,容易混淆,不易区分,往往防治不当,造成损失。因此,只有准确区分病毒病和瓜蓟马的为害症状,才能正确采取措施合理防治,取得西瓜的丰产、丰收。1为害症状区分西瓜发生病毒病后,新叶首先表现出明显的褪绿斑点,进而在整片叶上出现浓绿色和淡绿色镶嵌花斑,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结果少而小;…  相似文献   

15.
瓜菜病害严重影响瓜菜的品质与产量。据笔者调查,瓜菜类病害每年在定陶县造成的瓜菜产量损失为20%~30%,高的达50%以上,经济损失严重。如黄瓜霜霉病、茄子黄萎病、韭菜灰霉病、辣椒疫病、番茄青枯病、白菜软腐病等若防治措施不力,防治方法不当,都将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做好瓜菜种子消毒与土壤处理,预防病害发生,是提高瓜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丙溴磷在稻田中的残留动态过程,借助气相色谱技术,得到添加回收率为80.1~113.2%,相对标准偏差为2.7~9.4%。丙溴磷在稻田水、土壤及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9~2.2d,3.6~4.3d,1.8~2.5d;丙溴磷在稻田水、稻田土壤及水稻植株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5.0×10-2mg/L、5×10-2、5.0×10-2mg/kg。  相似文献   

17.
薛志成 《广西植保》2005,18(3):23-24
1.1 症状与发病条件 此病主要为害西葫芦的花和幼瓜,多从开败的花侵人,使花腐烂并产生灰色霉层,以后由病花向幼瓜发展,使瓜尖褪绿,呈水浸状软腐、萎缩,病部产生灰色霉层。此病由半知菌灰葡萄孢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土壤表层及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借气流、浇水或农事操作传播。西葫芦在棚内温度20℃~25℃,  相似文献   

18.
黄瓜、西瓜和土壤中氯吡脲残留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黄瓜和西瓜样品中氯吡脲残留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黄瓜、西瓜瓜瓤和西瓜全瓜中的氯吡脲经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匀浆提取,土壤样品采用加速溶剂萃取仪(ASE)以丙酮作为提取液进行萃取,浓缩萃取液,并经C18小柱净化、浓缩,正己烷定容后,用GC-ECD测定。结果表明,黄瓜、西瓜瓜瓤和全瓜中氯吡氯的最低检出限均为0.001mg/kg,土壤中的最低检出限为0.002mg/kg。添加水平在0.002~0.5 mg/kg,氯吡脲在黄瓜中的回收率为89.2~106.2%(RSD:6.7~10.3%);在西瓜瓜瓤中的回收率为89.4~99.3%(RSD:4.7~11.0%);在西瓜全瓜中的回收率为92.8~101.0%(RSD:5.7~12.3%);在添加水平为0.01~0.5mg/kg时,氯吡脲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81.4~106.8%(RSD:6.9~12.5%)。该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等特点,完全能够满足黄瓜和西瓜中氯吡脲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9.
1984年9月在意大利中部的佩鲁贾附近地区,在夏季种植的向日葵的不同栽培品种上发现了一种新的病害。其症状为感病植株的茎出现灰白变色,且很易碾碎;纵向茎剖面呈散射状,根茎区到地面以上30~40cm 处的髓部呈浅桃红色,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髓部组织中有已有消解的透明菌丝存在。从感病的向日葵茎杆上分离到的真菌在 PDA 培养基上产生淡黄色或橙红色菌落,少有或没有气生菌丝体。分生孢子的形状随培养基的成份和培养时间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圆形、椭圆形或微  相似文献   

20.
在河西走廊西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一个生长季的观测,分析研究农田盐渍化对土壤理化特性和典型牧草(紫花苜蓿)和农作物(大麦)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0 ~ 20 cm土层,牧草土壤容重沿盐渍化梯度增加了3%,4.54%,8.62%,9.96%,农作物土壤容重没有明显变化规律;土壤有机质显著降低,且0~ 10 cm土层的降低速率快于10 ~ 20 cm土层;(2)盐渍化程度等于或高于中度盐渍化水平时,大麦植株的穗长、穗粒数和秸秆重受到显著影响;在开花、孕穗和灌浆期的盐度既会降低籽粒产量也降。低秸秆产量。与农作物相比,盐渍化程度等于或高于轻度盐渍化水平时,牧草植株的株高、主侧枝长和主根直径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牧草产量的降低。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可根据两种作物在不同盐渍化梯度各生育期的受害状况进行相应的水盐调控和耕作管理,以实现盐渍化农田作物产量的维持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