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引自哈尔滨市的灰平菇,经多孢杂交紫外诱变选育出适宜内蒙古地区栽培的平菇新品种蒙平菇1号,其菌丝洁白浓密,子实体原基形成集中,覆瓦状丛生、菇盖表面光滑、灰褐色,属广温型品种,生产试验每100 kg干培养料产鲜菇107 kg,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0.7%。  相似文献   

3.
以平菇品种99为对照,对引进的4个平菇品种在不同温度区间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4155、4142在出菇温度为10~25℃时随着栽培温度的升高出菇提前,朵形增大,商品性好,生物学效率提高;最适出菇温度为20~25℃,此条件下生物学效率分别为133.90%、131.21%。4195、99的最适出菇温度为15~20℃,生物学效率分别为113.14%、110.62%。4513在15~25℃条件下生物学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正> “庆丰1号”平菇新菌株,是湖北省枝江市食用菌协会技术开发部1995年4月在一堆腐烂的秸秆上采集到的一丛野生平菇中,经组织分离选育驯化而成。经1995、1996两年的初试和中试之后,表现出良好的丰产优势和商品性状,于1997年推广到全国28个省、市(区)大面积试种,据各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高产新品种——沔粮平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沔粮平菇的引种与特性观察 1987年本所从辽宁省食用菌专业协会引进沔粮平菇,采用室内袋栽,半地下式土窖栽培以及大棚栽培等多种方式进行试种,发现该品种在天津地区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其特性是:(1)适应性广,在4-34℃的条件下均能正常出菇,称之为广温型平菇,该品种既抗高温,又耐低温,所以不仅是夏秋季  相似文献   

11.
家蚕新品种两广二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西瓜新品种豫西瓜二号高产,抗病,优质,少籽,在1987-1993年28点次试验中,平均亩产3086kg,较开封早,益农新红宝,郑杂五号分别增产60%,27.6%和21.2%。其心糖含量11.57%,边糖8.01%。并具有早熟,高抗炭疽病,病毒病,耐贮运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14.
<正>该品种是河南省沈丘县刘湾食用菌示范园刘甫研究员经过多年研究选育成功的一个纯白色平菇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发菌快、出菇早、朵形美、品质好、产量高等优良形状。冬夏季栽培,不论气温高低,菇体色泽洁白如玉,非常诱人。  相似文献   

15.
胡文华 《农家科技》1999,(11):10-10
<正> EP4号无孢子平菇,是湖北省宜昌市四O三里区食用菌研究所于1995年4月用1株变异的重6.85千克的巨型无孢子平菇,通过组织分离纯化培育成功的可消除由平菇孢子弹射引起“蘑菇肺”病症的食用菌优良新品种。该品种最显著的特征是菇体无孢子发生,且高抗杂、耐二氧化碳、耐粗放栽培。其双核菌丝体洁白、  相似文献   

16.
丰产二号豆角是从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资源材料粤95-18的分离单株中,经连续5代选择育成的油青荚色类型新品种,2001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荚角油青,荚形好,产量高,单株分枝2-3个,双荚率高,单株结荚14条左右,单荚重21g,荚长55cm以上,荚宽0.7-0.8cm,种子黑色,丰产栽培每667m^2产量2000kg以上,一般比对照高产4号,齐尾青增产20%以上,生育期介于高产4号和齐尾青之间,属中早熟品种,较抗枯萎病,根腐病和锈病,较耐热,耐湿,生长势强,适播期3-8月份,合理密植,多施钾肥,适施磷肥,以发挥其荚多荚重的丰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兴农二号是由山东省单县农业技术应用研究所培育、中科院直荐的大豆品种,其突出特点是高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 2002年,我市信义镇背石村试验试种,平均产量为 350 kg/亩,比常规品种高出 250 kg/亩之多,成为当地俏销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8.
平引二号是从美国引进的鲜 食、烤薯型双季甘薯新品种。薯叶心脏形,叶色、叶脉均为浅绿色,薯块纺缍形,皮橙黄色,肉色桔红,薯干鲜红,被誉为“鲜食红薯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19.
<正> 笔者于1994年7月自野外一枯死树桩旁采集一株重6.8公斤的野生平菇,经组织分离驯化成功。经两年大面积栽培试验,表明抗杂力强,编号为“娄平1号”。现将其特性及栽培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亚热带地区夏秋季节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提高蚕茧质量和增加蚕农收入,从广西引进了两广二号和桂蚕一号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和桂蚕一号体质强健好养,50 kg桑叶产茧量高,丝质优,可作为秦巴山区夏秋季节家蚕品种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