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修复是城市水系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城市水系生态修复包括湿地建造、植被恢复和河岸生态治理等诸多与湿地紧密相连内容。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与城市湿地规划建设在目标、途径、措施和技术等方面均有着共同交集。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在利用现有城市水系资源基础上,规划建设由城市水系生态廊道和城市绿地斑块融合构成的城市湿地网。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提出了针对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城市湿地规划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2.
以河北省赤城县为例,梳理并对比分析河北省森林城市建设指标与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县级城市)发现,国家级指标在数量上低于河北省指标,但增加了城区树冠覆盖率、体验服务指标;其余指标基本相同,但国家级的指标要求略高。赤城县绝大部分指标均达到河北省森林城市要求,与国家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由此提出赤城县应当制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施方案,打造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桥头堡”。同时,也为河北省其他县级城市创建“省级”至“国家级”森林城市的连续建设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区域位置、资源现状等方面对赤城县的生态林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梳理,在此基础上,从特色产业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对赤城县的林果产业协同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赤城县生态林业产业、经济文化等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玉田县水系景观规划项目为例,通过对玉田县范围内的水系进行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水系宏观水系布局和微观上的具体节水设计和措施来探讨节水理念在城市水系规划中的运用。以期更科学合理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从而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城市水系营建对区域景观的整体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示意性复原了明清荆州城郊与城池水系,总结其主要采用“外防内排”的营建策略,并采用图示语言示意性复原了水系与城市景观关系。结果发现:明清荆州充分利用江河、湖泊、渠系、垸田使城郊水系形成了拦-蓄-引-调-用的完整水系统,城池水系则顺应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线-面-环状的水系网络。结合各部分的功能及特征,明清荆州水系在不同尺度上又对其区域中的农业景观、文化景观、城池景观及空间结构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以期探索城市水系营建与区域景观的关系,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想 《中国城市林业》2012,10(3):28-29,32
通过对乌海市内原有排洪沟的整治改造,在满足城市水利防洪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整治并拦洪蓄洪,更大程度地发掘季节性排洪沟整治在城市水系规划中的水系功能价值、景观价值与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7.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毗邻北京。近年来,赤城县林业生态建设逐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在认真完成好国家投资建设的各项生态工程的基础上,加快了城镇周边及人居环境绿化,全县主要干道和村庄绿化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郊野的河流水系成为城市重要的自然开放空间。同时水系的景观功能、休闲游憩功能和生态功能日益彰显。文章以深圳茅洲河的综合治理为例,探讨水系景观生态规划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最后从水系景观生态规划中总结所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陆路交通以及城市供水系统和城市消防设施的完善,城市水系职能发生变迁,而不恰当的土地利用模式导致城市水系遭受破坏和污染。作为城市园林中最活跃、生态敏感度最高的部分,城市水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成立、实现与完善。但城市水系的这种潜力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的重视。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不仅仅应该注重量的积累,更应该注重对水系的保护,充分发挥水系的自然美学价值以及对城市开发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都市型碧道建设背景下的广州市天河区城市河涌绿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都市型碧道作为碧道建设的形式之一,依托都市开放水系提供滨水空间。城市河涌作为城市水系连续开放空间,其绿化管理关系到都市型碧道建设下具有生态、安全、游憩等功能的绿地空间的建设与维护。通过分析都市碧道与城市河涌的功能关系,以天河区河涌为例,研究其分布和水环境治理现状,从生态驳岸处理、硬质河涌岸线的景观处理、植物景观配置3个方面总结河涌绿化景观营造措施,并从分段分级养护管理以及监督与巡查两方面归纳绿化养护管理措施,最后提出河涌绿化管理的原则与思路:应以生态优先,坚持一河一景,注重精细化养护,从而完善河涌绿地功能。  相似文献   

11.
海绵城市理论导向下的滨水景观建设已成趋势,以环城水系滨水景观为例,主要从铺装及附属工程、树池、植被地形3个可行性措施进行探究。通过透水混凝土、彩色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的透水面层铺设达到缓解植物生长的硬底化问题;按照国际通用规格要求扩大场地内植物种植池以增加雨水滞留空间;创建适合呼和浩特市环城水系具体施工要求的渗透型凹地形景观,实现包含覆盖层、蓄水层、种植土、砂土层四部分的简单型的植草沟、雨水花园、绿地滞留带。以期上述措施能够在环城水系景观营建及优化中普遍实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更多适合呼和浩特市滨水景观建设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水系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城市与水之间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笔者以山西临猗南城新区中央水系景观规划为例,通过项目背景介绍、场地和环境认知、总体定位和方案特色研究,重点论述如何将城市水系景观中的生态打造与文化赋予相结合,强调自然与城市相融互生的新型城市滨水景观营建.  相似文献   

13.
金水河、熊儿河、东风渠是贯穿郑州市市区的3大水系,3大水系建设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经济建设以及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阐述了3大水系的概况、建设现状、成果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4.
山、水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城市空间形态、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在如今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等繁多的城市名目背景下,山水城市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众多学者致力研究的热点。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案例,通过对南宁市实地调研、进行山水格局的现状分析,对城市主要山体(青秀山、五象岭)、水系(邕江)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从城市景观的角度,以山水城市的建设为理论依据,针对性地提出了南宁市"显山露水"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5.
聊城因水而美,河流众多,湖河交错,京杭大运河从中蜿蜒经过,使聊城形成了"湖水相连,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水城风貌,这种独特水景禀赋在长江以北城市中较为罕见,故被称为"江北水城"。该城的魅力个性就是"水",水和水系构成了聊城城市的城市之魂。本文总结《聊城城区水系暨水上公交专项》规划实践,提炼其中城区水系的规划及景观内容,总结规划技术方法和思路特点,为国内同类同型城市水系规划提供参考借鉴。也是抓住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机遇,传承历史文脉、彰显聊城独特城市品质的探索,旨在指导"城市双修"和城市设计,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6.
从现行城市水系规划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城市水景观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下的专项规划,其主旨在于恢复城市景观格局,理顺水系规划与绿地、交通规划的关系,维护城市生态系统,重塑城市景观面貌,引导城市布局和城市规划上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青岛胶州湾湿地为例,针对该项目存在的洪潮与内涝威胁、湿地空间格局破坏、湿地自净化能力丧失等问题,在确定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对青岛胶州湾湿地进行了湿地水系、景观空间格局等生态设计,同时挖掘文化导入产业功能,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已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行各业的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和理论的梳理归纳,探讨气候变化对城市水系景观产生的影响以及解决的方法,并以山东汶上县水系景观规划为例,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从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水生态系统破坏、水系景观特征及水文化特征缺失等方面提出了水系景观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9.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贵州省100处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地貌空间分布特征、水系网空间分布特征、行政区分布特征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旅游景点在海拔1000~1800 m的黔中地区较密集并向外围分散的空间分布特点,其最近邻点指数NNI=0.875,表明贵州省4A级及以上景区呈现出聚集分布特点,这得益于省会城市良好的交通条件和人口密度。②景点整体较分散,但呈现出沿水系分布的特征,以水为依托或和水相关的景点占比高达73%。③贵州省4A级及以上景区全省分布极不均衡,六盘水、毕节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的规模度指数较低,仍不能满足人们旅游出行的需求,其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以阿姆斯特丹和杭州为例,对这两个城市历史发展过程的水系,包括运河、江、湖等对整个城市的规划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城在城市规划中受到各自水系影响的不同之处,最后得出了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