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农村从事植树造林四十余年,边实践边学习,为多植树、造好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给大家,供各地农民兄弟大搞植树造林参考。一、利用土豆窖贮存树苗,可躲过春耕大忙季节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将造林时间延长或推迟30~50天。1973年春,南木林业局有多余的落叶松苗木数万株。当时,正是春耕抗旱、坐水种玉米的大忙时节,造林有困难。我把6万株落叶松树苗放到取完土豆种的窖里贮存了7天。等玉米种完  相似文献   

2.
在干旱多风的围场山地造林,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一直是广大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近几年来,国营林场采取了一系列技改措施,共中一项是改春秋季造林为春季造林。这样导致落叶松苗木越冬保存任务大大增加,为了造林保成活,采取了育苗造林一条龙,经济技术双挂钩的改革措施。为了确保优质苗木造林,苗圃对越冬苗木的保存措施也采取了由露天假植改为窖贮。通过3年的对比试验,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5.2个百分点(对比结果附表)。附表 不同处理对落叶松造林成活的影响造林年度假植苗成活率(%)窖贮苗成活率(%)平均提高百分点199…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山地解冻时间与落叶松苗木萌动放叶不相吻合的问题,塞罕坝采用窖储的方式延长苗木冬眠时间、推迟苗木萌动发芽期的方法储藏苗木。  相似文献   

4.
利用华北落叶松2a生苗木,以生根粉浓度、浸泡时间、吸水剂浓度为因素,以不同浓度和时间为水平,采用L9 (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华北落叶松抗旱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造林苗木用生根粉浓度用50×10-4、浸泡时间用0.5h、保水剂浓度用300倍处理,成活率最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人所共知,苗木质量关系到造林成败,而 县大碾子村进行造林成果调查时,在大杆木当优质苗木培育技术问题解决之后,能否真 沟头道小沟西坡发现一奇特的造林地段,该,N用优质苗木造林就决定于苗木质量管理 地段为 100cm X 60cm X 30cm大鱼鳞坑整了。目前一些地方(特别是个体育苗)苗木 地,树种为落叶松,每穴植苗2株,明显是质量呈下降趋势,直按影响工程林质量,这1次造林1次补植而成,第1次造林成活的一问题t。不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杆决,必将 幼树高达 2~3m,第 2次补植成活的幼树仅遭致严重损失。笔者试以落叶松育苗为例,对 高 0.3~0.7m,从高度和地径上判断,二者lq4林质量管理问题作一些粗浅分析,以 年龄至少相差2~3年,但仔细查数轮枝,竟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日本落叶松造林后林相整齐,减少苗木分化,提高林分质量,确保尽快郁闭成林。2009~2011年间,开展了苗木分类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论用哪个类别的苗木造林其成活率和保存率没有太大区别;造林后连续3 a地径、树高新生长依次为:1 a生超级苗>2a生Ⅰ级苗>2 a生混合苗>2 a生Ⅱ级苗。造林时,一定将苗木进行分类,在2 a生Ⅰ级苗用完后,可采用1a生超级苗造林,不提倡混合苗造林。  相似文献   

7.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干旱阳坡火烧迹地进行了整地方式、苗木T/R比、造林季节和保苗剂应用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鱼鳞坑整地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率,进而提高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随着苗木T/R比的降低,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增加;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均高于秋季;使用HRC保苗剂后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平均增加1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人工林的造林成活率受若干因素制约,苗木质量、苗木假植以及造林时间和技术措施都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文章分析了目前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各种因素,为指导落叶松生产造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是辽宁地区的常用造林树种之一.该文从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方面介绍了辽宁省落叶松苗木培育优势,并重点阐述了该地区落叶松苗木培育技术要点,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落叶松苗木培育技术进行了拓展和优化,为落叶松育苗及造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柳毛河森林经营所历年来人工更新造林树种,主要是落叶松,为了保证苗木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加速更新造林任务的完成,近十年来采用苗木窖藏越冬的方法,效果很好,对及时供应质高多量的苗木,保证更新任务如期完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了总结这一经验,去冬今寿,采取领导、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方式,一面参加苗窖的修建和管理,一面观察、讨论研究,把该项经验总结出来,现介绍于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华北落叶松是管涔山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生长情况最佳的树种之一.从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与起苗、苗木假植、造林前准备、苗木栽植、日常养护等环节,介绍了管涔山林区华北落叶松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2.
黑茶山林局位于吕梁山脉的西侧中段,海拔1200~2260米,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冬、春季干旱多风,水土流失严重,给造林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近年来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活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在1983、1984两年的造林实践中,首先对华北落叶松苗木高度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来源于同一地理种源的种子育苗后,苗木高度不同,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在我局的具体条件下,造林苗木以选用苗高20~50厘米,地径在0.3厘米以上,根系较完整的二年生苗为好。一、造林苗木状况本区上山造林苗木全部采用同一种源的落叶松二年生留床苗,就地育苗,就近造林。造林苗木规格一般高15厘米以上,地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裸根苗、轻基质容器苗和黑塑料杯容器苗的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对比研究得出,轻基质容器育苗能够显著提高落叶松的苗高、地径及一级侧根数量,苗木质量较高;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采用轻基质容器苗造林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苗的新梢生长量,是适宜在冀北山区推广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培育的一年生落叶松苗木,多数达不到出圃造林标准,需留床或换床再培育一年。就落叶松造林的苗木质量而言,换床苗的质量高于留床的质量。留床的二年生落叶松苗木苗茎与主根细长,侧根很少,对于不良的生境其抵抗力弱,造林成活率低,成林慢。而换床的二年生苗木,由于增加了营养面积、改善了苗木的通风和光照条件,苗茎粗壮,主根粗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地形因子对营造兴安落叶松速生丰产林的影响,测定不同坡度、坡向地形条件下兴安落叶松造林地的土壤条件、苗木成活率以及苗木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低坡度(0~8°)时苗高与地径高于其他坡度条件,坡度较高时(24~32°),落叶松苗木成活率(98%)、土壤温度(11.74℃)、土壤湿度均最高(37.66%),但造林地坡度不同时苗高、地径差异不显著。兴安落叶松造林地东向坡与南向坡造林成活率最高(96%,96%),南向坡造林地兴安落叶松苗高、地径最大(54.73 cm,6.48 mm),西向坡造林成活率最低(94%)、土壤温度、湿度均最大(11.68℃,37.1%),而落叶松苗高、地径最小(36.13 cm,5.40 mm),阳坡及较高坡度对兴安落叶松生长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落叶松造林多采用2年实生苗,苗木规格(苗高、地径和根系条数)常因落叶松树种、产地和育苗方法不同而异,近些年,林木种苗工作者提出以根径比为主要指标划分规格苗的技术,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便于统一各类苗木的规格标准。为此,各地首先注重促进苗木的根系发育。其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sibiricaleded)是阿尔泰山林区生长的主要树种,约占林区的82%。它具有喜光,萌发快、深根、抗旱、耐寒、耐瘠薄、生长快、病虫害少等特性。由于缺少技术,落叶松当年造林成活率较低,各场造林积极性不高,制约了阿尔泰山林区落叶松进行大面积造林开展。经过多年造林实验、总结,要进行落叶松大面积更新造林,应该了解和掌握以下技术要求。1出圃苗的选择和出圃前苗木管理应采取的措施1.1更新苗木应选择1-3或2-2,苗高在40cm~50cm移植苗为宜,苗木越大成活率越低,苗木过小延长管理年限,加大管护费用和抚育费用。1.2出圃苗,在前…  相似文献   

18.
<正>落叶松容器苗造林相比传统裸根苗造林具有四大优点:不伤根,缓苗期短甚至是没有缓苗期,苗木生长迅速;容器苗土壤肥力高,有利于苗木快速扎根生长,提高成活率;根部土  相似文献   

19.
《林业科学》2021,57(7)
【目的】探究秋季施肥对苗木质量、养分贮存和造林效果的影响,明确苗木生长与养分回流的内在联系,确定最佳施肥水平,为苗木培育精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组培苗"北林雄株1号"为试验材料,顶芽形成后进行秋季施肥,每周1次,连续6周平均施入(9月2日—10月7日)。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秋季施肥水平和1个对照,每株施肥0、5、10和20 g(水溶肥花多多1号:20%N+20%P2O5+20%K2O+TE),分析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养分贮存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水平以及造林后苗木成活、生长和养分回流等的影响。【结果】1)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可显著促进苗木尤其是根系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茎、根氮浓度分别提高2.4%~12.0%和17.4%~48.1%,根淀粉浓度提高17.9%~34.5%;秋季同时施用氮、磷、钾肥,主要提高氮贮存而不影响磷、钾贮存,表现出氮元素利用偏好性; 2)翌年造林后,苗高、地径和茎体积生长量在施肥量每株10 g时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40.0%、80.4%和85.3%),苗圃施肥效果得以充分体现;苗圃施肥量每株20 g的苗木造林后生长受抑,成活率最低(63.3%); 3)造林后苗木(施肥量每株10 g时)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氮回流效率(71%),降低落叶氮淋失(56.4%); 4)回流效率的变化并非受单一元素控制,而与叶片中多种元素的浓度变化相关;氮回流效率与落叶氮、落叶钾浓度呈负相关,与绿叶磷、落叶磷浓度呈正相关;磷回流效率与绿叶氮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苗木氮贮存量、非结构性碳积累量、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是评价秋季施肥效果的主要指标,苗圃合理秋季施肥能够提高苗木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进而提高苗木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表现;造林后,苗木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叶片氮回流效率,降低落叶氮淋失。秋季施肥是一种理想的养分加载方式,但合理秋季施肥量的确定尤为重要,施肥量每株10 g时最有利于苗木养分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贮存及造林后成活和生长,施肥量每株20 g时则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短日照与灌溉处理对华北落叶松苗木生物量和碳分配以及夏季造林成活率的影响,为完善苗木质量调控理论和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自然光照(ND)和10 h短日照(SD)2种光照处理,在7月初将苗木从温室移至户外大棚下进行为期3周的处理,即3种灌溉处理(育苗基质含水量分别降至饱和含水量的40%、60%、80%后再次灌溉至饱和),然后于7月23日进行夏季造林,调查苗木出圃时的形态与生理特征,以及造林2年后苗木田间成活率。【结果】自然光照下苗木的顶芽形成率为26%,短日照处理下可达66%,短日照处理显著促进了华北落叶松苗木的顶芽形成率;短日照处理略促进根系淀粉的贮藏(P=0.068); 40%灌溉处理显著促进苗木生物量向根系分配(P<0.001)。自然光照下,夏季造林当年生长季末成活率达82%,短日照处理下为92%。这表明10 h短日照处理提高了苗木顶芽形成率与根系淀粉浓度,提高了其抗机械破坏能力。综合来看,短日照处理结合40%或60%灌溉处理在造林第2年底保存率最高(达60%以上)。【结论】夏季7月初,采用3周10 h短日照处理结合饱和含水量4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