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在兰州地区梨桃、梨苹果混植果园,利用性信息素系统监测了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发生动态,并调查了梨小食心虫桃寄主的折梢率变化动态及其在不同寄主果树的产卵位置、数量、蛀果率。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在兰州地区1 a发生5代,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10月下旬。混植园内梨小食心虫周年发生时序依次为梨、桃、苹果。桃折梢率自5月开始逐渐上升,7月中旬达到极值后开始下降。梨小食心虫不同寄主果实的产卵位置,桃果实以胴部最佳,柄洼次之,萼洼最差;在苹果、梨果实以上胴部最佳,萼洼次之,柄洼最差。建议在兰州地区对梨小食心虫周年进行3次防治,即早春重点防治梨园、5月初重点防治桃园、8月中旬全园喷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梨小食心虫成为果树主要害虫且种群呈上升趋势,在一些桃、梨、苹果、杏等混栽区尤为猖獗,严重影响果品产业的发展。研究以新疆克拉玛依市农业开发区李园、桃园和苹果园中的梨小食心虫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消长动态、种群密度及对果实的危害程度展开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梨小食心虫在克拉玛依地区5~8月主要有4个发生高峰,发生时种群密度最大的是李园,其次为苹果园和蟠桃园;对果实危害最严重的是李果实,其次为蟠桃,基本不危害苹果;不同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为粘式诱捕器1号粘式诱捕器2号瓶装诱捕器。  相似文献   

3.
利用性诱剂监测新疆果树食心害虫的消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蠢蛾是新疆果树的主要害虫.研究利用性诱剂监测这3种食心害虫在南北疆不同果园的消长动态,分析其世代发生规律,为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蠢蛾的害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蠢蛾开展检测预报.[结果]2009年,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年在轮台地区和石河子地区一年分别发生5代、4代.苹果蠢蛾在轮台地区一年发生4代,在石河子地区有少量的出现.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果园内,诱集到的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是不同的.[结论]果树混栽的果园内,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蠢蛾的发生程度较严重.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蠢蛾存在着世代重叠现象,化学防治的重点应放在第一代幼虫上.  相似文献   

4.
2016—2018年,利用性信息素诱集方法对江苏省句容市桃园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桃蛀螟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类间以梨小食心虫、年度间以2016年诱捕量最多。梨小食心虫以2016年、2017年发生量大,峰次多,但越冬代成虫发生量远远低于2018年。桃小食心虫9月上旬后几乎不发生。桃蛀螟2018年种群数量远高于2016年和2017年,峰次多,发生期一直持续到11月上旬。3年间,3种害虫的年均月诱捕量与年均月降雨量均无明显的线性关系(P>0.05);年均月诱捕量与年均月温度总和仅桃小食心虫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索庇护植物对苹果园梨小食心虫的调控作用。【方法】于2017年在北京市延庆区进行果园小区试验,系统调查果园覆盖万寿菊、万寿菊+翠菊、黑麦草+紫花苜蓿和常规管理下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动态和蛀果率,同时分析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时序动态。【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庇护植物处理下梨小食心虫和主要天敌的动态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梨小食心虫发生高峰期,万寿菊+翠菊处理的梨小食心虫数量(头/诱捕器)显著低于对照区,对照9.78黑麦草+紫花苜蓿6.56万寿菊+翠菊5.78万寿菊5.58。3个处理的蜘蛛类数量显著大于对照,黑麦草+紫花苜蓿处理对瓢虫和草蛉数量有明显的增助作用;3个处理的梨小食心虫和天敌数量的益害比大于对照区,对照区的蛀果率显著大于几种庇护植物处理。果园覆盖庇护植物不仅降低梨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也增加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索庇护植物对苹果园梨小食心虫的调控作用.【方法】于2017年在北京市延庆区进行果园小区试验,系统调查果园覆盖万寿菊、万寿菊+翠菊、黑麦草+紫花苜蓿和常规管理下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动态和蛀果率,同时分析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时序动态.【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庇护植物处理下梨小食心虫和主要天敌的动态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梨小食心虫发生高峰期,万寿菊+翠菊处理的梨小食心虫数量(头/诱捕器)显著低于对照区,对照978黑麦草+紫花苜蓿656万寿菊+翠菊578万寿菊558.3个处理的蜘蛛类数量显著大于对照,黑麦草+紫花苜蓿处理对瓢虫和草蛉数量有明显的增助作用;3个处理的梨小食心虫和天敌数量的益害比大于对照区,对照区的蛀果率显著大于几种庇护植物处理.果园覆盖庇护植物不仅降低梨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也增加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2类诱芯的桃园田间诱蛾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是北方果树的头号害虫,目前种群仍呈上升态势。为改进性诱剂防治技术,2009年在河北省顺平县桃园,采用橡胶塞载体和水盆法诱捕法,对2类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的诱蛾效果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制的新型诱芯B的平均诱蛾量是常规标准诱芯的2.11倍,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索庇护植物对苹果园梨小食心虫的调控作用.【方法】于2017年在北京市延庆区进行果园小区试验,系统调查果园覆盖万寿菊、万寿菊+翠菊、黑麦草+紫花苜蓿和常规管理下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动态和蛀果率,同时分析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时序动态.【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庇护植物处理下梨小食心虫和主要天敌的动态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梨小食心虫发生高峰期,万寿菊+翠菊处理的梨小食心虫数量(头/诱捕器)显著低于对照区,对照978黑麦草+紫花苜蓿656万寿菊+翠菊578万寿菊558.3个处理的蜘蛛类数量显著大于对照,黑麦草+紫花苜蓿处理对瓢虫和草蛉数量有明显的增助作用;3个处理的梨小食心虫和天敌数量的益害比大于对照区,对照区的蛀果率显著大于几种庇护植物处理.果园覆盖庇护植物不仅降低梨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也增加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伊犁河谷果树食心虫发生种类及消长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综合防治伊犁河谷果树食心虫,分别在苹果园、桃园利用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苹果蠹蛾、桃小食心虫、桃蛀螟雄成虫的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伊犁果园食心虫优势种群是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代,李小食心虫一年发生3代,苹果蠹蛾一年发生3代。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苹果蠹蛾有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0.
钙果园桃小食心虫田间消长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桃小食心虫是一种重要的果树害虫,为害多种寄主植物。蔷薇科的钙果(欧李)是一种新兴的果树产业,近年来受到了桃小食心虫的严重为害,但是并未有文章对其种群动态进行过报道。为了掌握钙果园桃小食心虫田间种群动态的基本规律,以对桃小食心虫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从而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和防治方法,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对2008,2009年的钙果园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的田间虫量显著高于2009年,为2009年的1.05倍;2008年共出现3次成虫高峰,2009年只出现1次成虫高峰。并且,成虫高峰期的发生与降雨密切相关。对成虫的防治应在发生期运用性诱剂进行较长时间的连续诱杀,对卵的防治应在成虫高峰期出现的1~3 d后进行寄生蜂的释放。结果证明,钙果为桃小食心虫的又一重要寄主。  相似文献   

11.
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为害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8—2009年,在山西代县桃园开展了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和为害桃梢消长规律调查,调查发现,应用性诱剂监测桃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前期诱蛾量大,高峰期明显;后期诱蛾量小,高峰期不明显,且后期梨小食心虫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性诱剂监测能为桃园梨小食心虫前期进行适期防治提供帮助;明确了梨小食心虫为害桃梢盛期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桃园前期保梢防治提供了有益帮助。结合调查和防治工作实践,提出了桃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策略以及包括桃园规划、农业措施、性诱剂应用、赤眼蜂释放、药剂防治等比较规范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性诱剂在杏园梨小食心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性诱剂在杏园防治梨小食心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新疆库车杏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使用方法、最佳自制诱捕器种类、1 hm2最适诱捕器数量及防治方法的研究.[结果]杏园梨小食心虫3个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出现在4月下旬、6月中旬和8月下旬;在板式、管式、瓶式3种自制的诱捕器中,板式胶粘诱捕器的诱虫效果最好,其次是管式诱捕器,瓶式的较差;在发生量较小时诱捕器的数量以90枚/hm2为宜,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应随发生量的增大适当增加诱捕器数量;在防治试验中,迷向区的迷向率和防效分别为76.2;和77.78;,诱捕区的迷向率和防效分别为66.11;和90.75;,诱捕区的防治效果较好.[结论]在实际防治中使用诱捕器法为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香梨园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集技术。【方法】在阿拉尔地区设计田间诱集效果试验,比较不同诱捕器类型、不同诱捕器颜色、诱捕器悬挂不同高度和方位、不同性诱芯个数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诱集数量,研究香梨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发生动态和性诱集的关键技术。【结果】梨小食心虫在该果园1年发生5代,苹果蠹蛾发生4代。几种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都有一定的诱集效果,其中船型平板粘胶诱捕器诱集效果最好,诱集梨小食心虫总量为1 832头,诱集苹果蠹蛾总量为581头,其次为水盆诱捕器,但差异不显著;绿色和蓝色水盆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差异不明显;当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5 m时,诱集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效果最好。但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5和2.0 m时,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效果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优于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0 m;西、北方位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效果显著优于东、南方位,其中北方诱集梨小食心虫数量最多,效果最好,西方诱集苹果蠹蛾数量最多,效果最好;诱芯个数越多,诱集效果越好,但诱捕器安放诱芯剂量为1个、2个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效果差异不显著。【结论】使用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集技术可有效防治2种蛀果性害虫。  相似文献   

14.
性迷向素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引进推广果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2014年4月至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桃园对240mg/根梨小食心虫性信息迷向素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从花期到采收期,迷向处理园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明显低于对照园。在495根/hm2和720根/hm2密度处理区,越冬代、第1代、第2代梨小食心虫雄虫迷向率均可达90%以上,种群数量减退率达78.23%~85.15%;迷向丝处理区蛀梢防效达72.73%~95.32%,蛀果防效达78.26%~95.65%,果实品质和产值高于常规对照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利用性诱剂在桃园诱集食心虫,研究了食心虫在桃园的发生种类及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为桃园的优势种群,以6~8月发生量大;桃小食心虫主要发生在6月;而桃蛀螟发生量较少。  相似文献   

16.
枇杷园梨小食心虫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莆田地区枇杷园梨小食心虫的生物学习性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莆田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老熟幼虫在枇杷树枝干的皮下或苗木嫁接口处结茧越冬,于5月上旬-中旬以幼虫为害果实最为严重。用Bt可湿性粉剂3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4000倍液都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虫口减退率达85%-93%。并对梨小食心虫的综合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喀什地区杏园内食心虫的消长动态,为研究赤眼蜂防治的最佳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性诱剂诱捕探讨了杏园内主要食心虫的消长动态,通过悬挂蜂卡释放赤眼蜂,初步研究林间释放赤眼蜂防治食心虫效果.[结果]杏园内食心虫以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为主,经观测在喀什地区苹果蠹蛾1a发生4代,梨小食心虫1a发生5代,示范园内利用赤眼蜂防治统计蛀果减退率为45.63;.[结论]明确了防治的关键时期在越冬代及第1代幼虫期,应用赤眼蜂是防治食心虫的一种有效方法,为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梨小食心虫在蟠桃园的发生规律及其习性。[方法]以梨小食心虫为供试材料,观察其在蟠桃园的危害症状、危害部位、发生规律及其习性。[结果]梨小食心虫在石河子地区1年发生4代,越冬代幼虫出蛰期不整齐,造成成虫羽化期不一致,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特别是第2代与第3代、第3代与第4代,各代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梨小食心虫主要以幼虫蛀食为害,因此其防治适期应在卵高峰至幼虫孵化高峰期,也可将防治重点放到第1代幼虫上,可有效降低后3代和越冬虫口基数。应用性诱剂也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一种有效方法。[结论]该研究为梨小食心虫的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4种类型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引诱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是我国果树最主要的食心类害虫之一。利用4种诱捕器对果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干式诱捕器效果最好,明显优于船式诱捕器、三角诱捕器和盆式诱捕器:船式诱捕器、三角诱捕器和盆式诱捕器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干式诱捕器是配合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使用的理想诱捕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