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东亚飞蝗蝗区蝗虫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张启勇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183-184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东亚飞蝗蝗区分布情况,提出了不同类型蝗区生态控制技术模式,指出安徽省通过大力推广生态控蝗技术,有效地降低了飞蝗的发生危害程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驻马店内涝蝗区飞蝗发生原因及防治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驻马店属内涝型蝗区,50年代以前曾多次严重发生蝗虫,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到60年代蝗虫基本得到了控制,西平、遂平、汝南、上蔡、平舆、新蔡等6个县摘掉了蝗区的帽子。然而,自1991年以来连续干旱,飞蝗又开始回升,1994年部分县乡重度发生,之后连续...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蝗区飞机治蝗技术的历史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渤海蝗区飞机治蝗技术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飞防机型和施药技术、防蝗药剂及治蝗配套技术等,并对该区飞机防蝗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前,东亚飞蝗的防治仍然以化学农药为主,如有机磷类、菊酯类及其复配制剂等,化学农药在蝗灾的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给环境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为保护蝗区农业生态,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在蝗虫防治中,尤其在低密度发生区宜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既经济有效,又安全可靠,为此,我们于2003-2005年开展了生物农药杀蝗绿僵菌、蝗虫微孢子虫防治东亚飞蝗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浅论沿淮蝗区东亚飞蝗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受异常气候及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沿淮蝗区东亚飞蝗呈猖獗发生态势.笔者分析了1990~2001年12 a间飞蝗发生消长及其重发原因,从前瞻实际出发,通过田间农药防治飞蝗药效试验等技术手段,提出生态治蝗与环保型农药的遴选,实现飞蝗可持续治理性的防治对策,以将蝗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相似文献   

7.
灰飞虱对常用药剂产生了抗药性。为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特引进几种药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灰飞虱低龄若虫期用药,以40%新农宝乳油1 500mL/hm2和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4 500g/hm2混用最好,速效性好,持效期也长;40%新农宝乳油1 500mL/hm2单用及40%新农宝乳油900mL/hm2和40%乐果乳油900mL/hm2混用也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2003-2005年在河南黄河滩区进行的生物农药防治东亚飞蝗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杀蝗绿僵菌ULV对东亚飞蝗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400-500ml/hm^2药后15d的平均校正防效达98%以上,与对照药剂0.4%锐劲特(Regent)ULV和75%马拉硫磷(Malathin)ULV1500ml/hm^2个处理的防效相当。且对田间主要天敌蜘蛛、步甲、蚂蚁等影响很小,对生态环境无毒副作用,符合环保和蝗区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逐步回归法对黄河三角洲沿海蝗区近26a的东亚飞蝗调查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筛选适合的气象预报因子,分别建立东亚飞蝗夏、秋蝗发生面积和夏蝗发生密度统计预报模型,上述预报模型均通过0.05显著性统计检验。对建模内预报值和2009年预报应用效果进行验证,各预报模型预报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防治稻飞虱,筛选出低毒、高效的替代农药,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对稻飞虱均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0g/hm2和25%吡蚜酮悬浮剂300g/hm2的防效较为稳定,72%吡蚜酮异丙威水分散粒剂270g/hm2具有较好的速效性,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600g/hm2具有较好的持效性。生产上可综合稻飞虱发生量、药剂成本、防治效果及抗药性风险等因素交替使用,以保障水稻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海南东亚飞蝗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小村  卢芙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29-13130
根据多年对海南东亚飞蝗的防治经验,总结了其在海南的发生特点,提出了可行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深入分析了黄骅市蝗区东亚飞蝗的发生特点、发生趋势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采用稀碱法对东亚飞蝗蛋白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碱浓度、料液比、粒度、浸提时间、沉淀pH、沉淀时间等条件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稀碱浓度1.5%(W/V),浸提时间2 h,虫粉粒度80目,料液比1:20,沉淀pH值4.5,沉淀时间1 h.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昆虫发育时期免疫防御能力的强弱,对不同发育时期东亚飞蝗体外酚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东亚飞蝗不同发育时期看,1~5龄蝗蝻及雄成虫25℃时酚氧化酶活性达到峰值,雌成虫30℃时酚氧化酶活性达到峰值,雌虫酶活性高于雄虫;不同温度作用下,1~5龄蝗蝻在15~45℃温度变化中变化规律相似,1龄蝗蝻酶活性最低,2~4龄蝗蝻时期酶活性升高,5龄蝗蝻时酶活性达到峰值,成虫酶活性在30℃和45℃时,雌虫酶活性高于雄虫(P<0.05)。东亚飞蝗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温度作用下酚氧化酶活性动态变化显示了其免疫能力的强弱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海南省儋州市的东亚飞蝗 ( L 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发生区 ,采用蝗虫微孢子虫 ( N osemalocustae)分别以 4 9.5× 10 9孢子 .hm-2 (小区 1)、99× 10 9孢子 .hm-2 (小区 2 )和 150× 10 9孢子 .hm-2 (小区 3)剂量处理 ,处理时间为 1999- 0 7- 10— 0 7- 2 2。自处理后第 3周开始 ,上述 3个处理区中的飞蝗虫口密度均显著下降 ,极显著低于处理的对照区 ,处理区中的平均虫口密度均在处理指标以下。特别是在处理后第 10周时 ,不处理对照区中的平均飞蝗虫口密度高达 7.74头 .m-2 ,远高于其他 3个处理区中的虫口密度 ,分别为 0 .12头 .m-2、0 .18头 .m-2和 0 .0 6头 .m-2。处理后微孢子虫处理 3个小区中残存活飞蝗的感病率在调查期间 (处理后第2周至第 10周 )均呈上升趋势 ,到第 10周高达 35.7%~ 4 0 .6%。以 99× 10 9孢子 .hm-2和 150× 10 9孢子 .hm-2剂量处理的小区 ,成虫个体在整个种群中所占比例均为 0 ,而不处理的对照区的成虫比例达 14.5% ,以 4 9.5×10 9孢子 .hm-2剂量处理的成虫比例为 4 0 % ,但是在 50个样方中仅成虫总头数为 4头 ,而对照区为 56头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不同发育时期体内营养物质变化规律,采用质量法、凯式定氮、氨基酸分析等方法,对东亚飞蝗不同发育时期虫体质量、水分变化、蛋白质及氨基酸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亚飞蝗发育各阶段,水分和体质量增加均极为显著(P<0.01);刚孵化出的1龄幼虫中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达到87.6%,随着虫体的发育蛋白质质量分数逐渐降低,直至4龄幼虫再次升高,成虫体内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氨基酸在东亚飞蝗幼虫发育时期基本呈现"高-低-高"的动态变化趋势,进入成虫时期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较高,并且雌性虫体内氨基酸质量分数高于雄性虫体.东亚飞蝗在不同发育时期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所呈现的动态变化,说明了在蝗虫发育过程中,为其机体的构建和诸多生理功能的完成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的储备,以及在发育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调控作用及不同时期调控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春季土壤含水量可因各种原因发生变化,从而使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自然越冬的卵在春季处于不同含水量土壤的孵化环境中。关于春季不同土壤含水量变化对自然越冬蝗卵孵化情况影响的详细报道尚未见到。试验选取2008年4月5日、12日、17日和21日4个不同时期,对田间挖取的蝗卵用不同含水量的土壤(10%-26.5%)进行处理,以比较不同含水量土壤对春季自然越冬蝗卵在孵化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的越冬蝗卵在孵化率、卵孵化期持续天数、卵处理日期至孵化日期之间间隔天数(或孵化日期早晚)上的差别与不同含水量土壤处理有明显关系,与处理卵的日期早晚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应用AFLP技术对来自不同种群的东亚飞蝗5龄蝗蝻的9种体色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亚飞蝗不同体色的蝗蝻中,浅绿色、黄色、红色、黑色种群与散居型相关的绿色关系较近,而赤褐色、红绿色、灰色种群与群居型相关的褐色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9.
采用显微技术对不同发育阶段的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触角感器的数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蝗虫龄期的增加,其触角各鞭节上的毛形、锥形、腔锥形和刺形感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成虫期的锥形和腔锥形感器的数量为1龄的10倍左右,而毛形和刺形感器增加的数量为1龄期的5~6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成虫与5龄之间,5龄与4龄的各种类型感器总数有显著性差异(t测验,p<0.05)。在不同节上各种类型感器增加的数量不同,锥形和腔锥形感器数量在触角鞭节中部增加最多。而且不同发育阶段触角的刺形、毛形、锥形和腔锥形感器在各节增加部位有明显的不同。该研究结果对于研究蝗虫感受化学信息的分子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