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甘肃省静宁县苹果销售开市早、售价高、走得快。销售形势喜人。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好果劣果一个价”,甚至“好果早卖价低”、“劣果迟卖价高”等不正常现象。在早中熟品种短缺、市场监管滞后的现阶段,我国苹果销售市场规律已很难掌握,生产经营风险依然突出。加强宏观调控,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整体产能,是确保静宁苹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品的要求已由低档向高档次发展,即要求果个大,品质好。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推广苹果栽培技术上重点从提高果品质量上找出路,以增加果农收入为主攻方向,提出了苹果“特大个”问题,经过四年的试验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同样是红富士苹果,果个的大小,其价格相差很大。果个大,售价高。苹果果个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如何增大果个,笔者就此问题作以下简述,供果农朋友参考。1 与果个相关的因素苹果果个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遗传性,其次是生态环境和管理水平。同一品种则决定于果  相似文献   

4.
目前,果品市场从苹果销售的情况来看,以晚熟的优质红富士品种最受青睐。通过市场调查得知,广大消费者认可的优质红富士苹果可用五个字来概括,即“大、高、红、黄、绿”。现将其具体要求及关键技术分述如下。1大就是指果个要大。如红富士单果重在200~300克,即横径80~85毫米,其固有的色、香、味等优良性状均会充分表现出来。有试验证明,在相同条件下,红富士大果的含糖量比中等果高1.78%,比小果高4.13%,且小果皮厚、质硬、含糖量低、口感差。增大果个的具体措施如下:1.1建园采用矮化树矮化树由于矮化砧的作用,树体矮小,营养生长不旺,便于养分…  相似文献   

5.
苹果的色泽有红、黄、绿三种。在这些颜色中,红色来自花青素,黄色来自类胡萝卜素(其中包括叶黄素)绿色则由叶绿素所形成。一般所说的苹果色泽,主要是指红色,这是因为红色苹果卖价高的缘故。在苹果的年周期管理中,前一段时间主要是增大果个的管理,如人工授粉、疏果等,而后一段时间的摘叶、除袋主要是为了增加果实的着色程度。因此,果农对于果实的着色问题特别关心。1、苹果的着色及主要因素影响苹果着色的主要因素有气温、光和氮  相似文献   

6.
乐斯本地面防治苹果桃小食心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普兰店市是辽南著名苹果产区,有苹果树2万hm2,年产量约45万t.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由于对桃小食心虫防治方法得当,所以桃小食心长期未对苹果造成危害.近几年由于天气连续干旱,桃小食心虫出土期很不整齐,加上忽视树下防治,受市场经济冲击,果价低,卖果难,果农管树积极性不高,导致这几年桃小食心虫大发生,全市桃小食心虫的虫果率1999年为10%~15%、2000年为15%~20%,有的果园虫果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渭北旱塬苹果质量差的原因及提质增效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北旱塬地区苹果出口率近年来逐年提高,但优质果率比率与国外发达苹果产区比较比例偏低,优果率平均45%左右.渭北旱塬苹果质量差主要表现为:果个偏小,大小不匀,果形偏斜,着色不良,含糖量低,风味较淡,农药残留,外伤多,果面不光洁等.  相似文献   

8.
红富士是当前出口量最大的苹果,在出口商收购果品时,对果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要求着色在90%以上,并且要着色均匀。果实的萼洼、梗洼都要着色;果面要求光亮,没有果锈、裂纹、黑点、红点;一级果要求横径80毫米,单果质量在200克以上。为了使我市红富士苹果尽快达到出口果标准,我们于2006—2008年。对培育红富士全红一级果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成功,总结出燕山地区红富士优质丰产配套技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县套袋红富士苹果果面多有红色病斑发生,一般有斑果率在15%~20%.2005年由于气候干焊,尤其是采果后气温偏高,更加重了红色病斑的发生.一些防治失当的园片发生达到了高峰,最重的有斑理想率高达70%,重病果一个果实上有20~30个小红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目前,我国90%以上的苹果用于鲜食,只有不足10%的苹果用于加工,而加工果大多也是鲜食果中的落果、残次果。我国鲜食苹果生产过剩,但几乎还没有专门用于加工的高酸度苹果。在美国鲜食果和加工果的比例为6∶4;意大利加工果高于75%;阿根廷加工果占55%……,可见我国苹果鲜食果的面积应控制和压缩,而发展用于加工的高酸苹果。1我国高酸苹果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山东省为主的东部板块和以陕西省为主的西部板块的两大生产高酸苹果基地。山东省的安德利、国投中鲁和陕西省的恒兴、海升等果汁厂纷纷在本省及山…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苹果生产已进入提质增效阶段,精品红富士苹果要求果形正;高桩明显;果面光洁,色泽鲜艳;果个大小适中(200~250 g),脆硬适度;果实风味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同时要求农药残留量少,无公害要生产精品果,应注意把握以下几条途径。1 选择最佳地域作为生产基地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栽培苹果面积大,按栽培的环境分为最佳适生、适生、次适生和非适生地域,只有在最佳适生、适生区,才能生产出优质果。因而生产中应认真调查,选择最佳适生和适生区作为苹果的生产基地。2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果实品质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我国…  相似文献   

12.
柯琴 《北方果树》2022,(1):34-35
<正>果面光洁度是衡量苹果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苹果果实生长过程中,果实表面出现黄褐色的斑块,称之为果锈。果实出现果锈后,外观变差,品质变劣,商品性降低,轻则销售价格下滑,重则失去商品价值,严重影响生产效益。2021年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呈严重发生态势,该区宝积乡吊沟村和大湾村133.33 hm2苹果生产基地,果锈发生率高达3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一、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是二十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发生的一种病害,近年来上升很快.我省各果区已普遍发生,临汾以南地区红星、元帅、青香蕉、印度等品种早期落叶严重.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条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或深褐色小斑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苹果总产量的增加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果品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质量差价也越来越明显。但当前部分果区还存在着果个偏小、果形不正、着色不良、果面不光洁、风味较淡、肉质松绵、香气不足等问题,在部分果农中还存在着只片面追求高产而忽视质量的现象。为此,必须转变观念,通过各种措施提高苹果的综合品质,这样才能在口趋激烈的果品竞争中求得生存,才能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增加收益。 1 选择优良品种,适地适栽 当前苹果新品种不断出现,品种更新速度加快,品种差价越来越明显。陕西目前苹果生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果业结构的调整,油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苹果小卷叶蛾、桃潜叶蛾的危害造成油桃虫果增多和大量落叶,使果树生长与果品质量均受到不良影响.为控制桃树苹果小卷叶蛾、潜叶蛾的发生与为害,我们于2003年使用52.25%农地乐进行防治苹果小卷叶蛾、桃潜叶蛾的田间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迅速将红富士苹果质量提到一个新的档次 ,促进精品苹果生产 ,开拓市场 ,增加出口 ,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近几年来以生产出口创汇红富士苹果为目标的生产管理经验 ,提出优质红富士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供生产中参考。1 技术指标 (盛果期树 )1 1 产量  6 6 7m2 产量 2 0 0 0~ 2 5 0 0kg ,等级果85 %~ 90 % ,一等果 70 %以上。1.2 果实质量 平均单果重 2 2 0 g以上 ,果实横径7.5cm以上 ,果形端正 ,果形指数 0 .85以上 ,果个均匀一致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大于 80 % ,色泽鲜艳 ,果面光洁、无病伤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4 %…  相似文献   

17.
对新收获及市售的8个品种苹果表皮微生物区系的分析表明,每克苹果表皮上细菌和真菌的含量分别为4.87 × 10~3CFU—7.38X10~5CFU和2.63X10~2CFU—4.75X10~2CFU.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细菌菌株273个,真菌菌株75个.以苹果贮存期两种主要病菌炭疽病菌和轮纹病菌为指示菌进行抑菌测定,得到拮抗性细菌菌株77个,真菌菌株20个.对其中拮抗性强的9个菌株在人工接种条件下测定,表明它们对苹果贮藏病害有不同程度防治作用,其中NA—W42和K'B—X71对轮纹病防治效果分别达96.3%和88.9%,PG—Wlla对炭疽病防治效果达55.6%.  相似文献   

18.
三门峡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 ,适合发展苹果生产。栽培面积已达 8万 hm2 (公顷 ) ,是全国苹果主要产区。因受地理、环境条件影响 ,苹果病虫种类多 ,危害重。目前 ,该地区发生危害严重的苹果病虫主要有叶螨、蚜虫、金纹细蛾、蛀果害虫和轮纹烂果病、早期落叶病。其中苹果蛀果类害虫在 80年代、 90年代中期经过大面积的综合治理 ,得到了有效控制 ,虫果率一直控制在3%以下 ,但自 1997年以来 ,以桃小食心虫为主的蛀果害虫再度猖獗 ,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经全面调查 ,受害果园虫果率一般为 15%~ 2 0 % ,偏远地区、管理粗放的果园 ,虫果率高达 50 % ,…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金帅苹果在我区中南部的沂南、莒县、莒南、临沂、苍山等九县市果锈发生较为严重,一般年份果锈率80%以上,极大地影响了果品的外观质量和经济效益,每年仅此一项减少收入5000—6000万元。自1990年开始地县业务部门对金帅苹果进行套袋防锈试验,取得良好成果。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1992年全区进行较大规模地推广应用,套袋果量达1500万斤。为了总结金帅苹果套袋技术,地区站于1992年8月上旬对莒县、沂南、临沂三县市的  相似文献   

20.
榆次地区现有各种果树 11733hm2 ,其中苹果树86 80 hm2 ,占水果总面积的 74 % ,小杂果 713hm2 ,占总面积 6 .1% ,连续几年苹果出现卖果难 ,而小杂果畅销作为调整树种结构的一项内容 ,我们进行了苹果树高接沙果 (又名果子、香果 )的试验。1 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庄子乡药村药昌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