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地金融就是将金融与农村土地经营直接结合起来的一种特殊融资模式,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与大陆开展不久的农地金融业务相比,台湾的农地金融制度建立时间更久远,运行机制更完善。借鉴台湾的农地金融经验,对于大陆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模式,即由政府设立土地流转中心,由乡镇注资建立市场化的土地托管(信托)公司,公司经理由乡镇长担任,公司人员从乡镇所属单位抽调。托管公司按照信托原理,主要从3个环节上进行土地信托流转。一是流进。土地托管(信托)公司与农民签订信托流转合同,按每年每667平方米250公斤稻谷的市场价支  相似文献   

3.
从法律层面厘清了土地流转信托的概念,明晰了土地流转信托委托人、信托人及受益人的权利与义务,分析了我国土地流转信托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委托人权利缺乏维护,受托人过失缺乏追究,受益人权利缺乏保障,信托财产缺乏独立性,政府角色缺乏公立性,金融信贷缺乏畅通性。对此,提出了构建土地流转信托机制的设想:单独制定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法律法规,加快土地流转信托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土地流转信托基金,加强金融合作,推行农村土地信托责任保险。  相似文献   

4.
作为美国重要的农业融资工具,农地证券化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本文在借鉴美国农村土地证券化成功经验,对农村土地证券化运作机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土地规模经营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改善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最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梳理了中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和法国土地规模经营的成功经验,据此,提出了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促进中国土地规模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沙县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沙县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做法、成效,分析了沙县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确权、土地流转整村推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347-349
为了解我国土地信托化改革发展现状,发现土地信托流转方式在现实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关注弱势群体——农民在土地信托机制中利℃保障的情况,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赴土地信托化改革试点区——湖南省℃阳市草尾镇,通过问卷、采访、参观等形式从政府、承包商、农户三方开展实地调研,对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博弈模型分析,从而发现土地信托流转现存问题的症结,并基于博弈模型分析结果提出解决办法。最后,通过分析草尾镇的地域特点,提出关于推广土地信托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7):133-134
土地流转信托是一种金融创新产品,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基于对土地流转信托发展现状的了解,分析和讨论了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在我国土地流转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些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为土地流转信托在我国农村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高,经济步伐的推进,土地承包使用权信托流转已经成为我国各地目前纷纷推行的土地政策。在本文中,将就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现状以及开展策略等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浪潮的不断兴起,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探索越来越迫切和重要。土地信托制度的引入,无疑是一次土地流转方式的巨大变革,也充分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小农经济视角进行了理论剖析,论证了我国土地信托制度的可行性,并且在结合国外成熟的土地信托模式和我国土地信托首单——中信土地信托001期(宿州)项目的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我国土地信托的创新性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农地金融就是将金融与农地经营开发直接结合起来的一种特殊金融模式,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仅对农地流转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还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日本、菲律宾在农地贷款方面已有很成熟的运作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菲律宾的农地金融经验,对于中国农地抵押贷款制度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河南省邓州市和淮滨县的土地信托流转实践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2个地区"政府主导"模式和"商业信托主导"模式的不同,评估了其方案措施,总结了各模式的优势及存在问题,为相关部门推广土地信托流转,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秦扬  胡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27-22629
在分析现有政策和法律、国内实践经验、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条件的基础上,对将信托制度引入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并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信托流转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河南省邓州市和淮滨县的土地信托流转实践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2个地区政府主导模式和商业信托主导模式的不同,评估了其方案措施,总结了各模式的优势及存在问题,为相关部门推广土地信托流转,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有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制度的欠缺,已经成为农业投资及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瓶颈"约束。德国、美国在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方面已有很成熟的运作机制,形成了科学规范高效的农地估价体系,并配套了完备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以及全方位的财政支持投入保护制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德国、美国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制度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及《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农村土地①使用权流转市场日益活跃,土地流转形式也随之多样化,最近在浙江绍兴等地还兴起了一种新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土地信托制。本文拟就土地信托的含义、在我国实施的依据及应建立的配套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笔者个人的一些见解,以期土地信托制度在我国早日确立并迅速发展起来,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争议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介绍土地制度改革的争议入手,在分析了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内容的变化后,指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存在所有权不完整,承包权不稳定,土地与劳动力重新匹配的促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然后从集体所有制的性质、成员如何确定、公有范围、集体是否有权自行决定其实现形式,国家是否部分拥有集体土地产权等5个方面辨析了集体所有制的内涵,分析了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的性质,提出进一步改革需要厘清的5个问题,建议实行土地终身经营制,承包权与工作性质和身份脱钩,赋予集体土地发展权,土地转用增值首先归农,国家以税收方式分配收益,赋权本身并必然能保护农民利益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是一种新型的农地流转方式,未来将会快速发展。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的主体而言,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可以充当委托人,但不得作为受托人;村民委员会既可以作为委托人,也可以作为受托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客体具有非继承性、期限性、限定性等特点。展望未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在主体上应克服现行法律受托人范围过窄的缺陷,并构建信托监察人制度;在客体上应进行空间性拓展,并进行客体的证券化。  相似文献   

19.
原产国问题一直是农业政策领域讨论最广泛的议题之一,在农产品市场尤为重要。由于农产品原产国属性的特殊性,使原产国成为农产品购买决策的重要分类依据、整体质量信号和食品安全信号。国家印象、安全风险感知和爱国主义是原产国偏好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信息强化、增加替代属性和低价策略是调节非质量差异导致的农产品原产国效应的重要手段。国际经验表明,文化宣传和产业公共营销是提升原产国效应的有效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德国和美国土地银行及中国部分地区初级阶段的土地银行探索的经验,从功能定位、性质、组织架构、业务范围及运行模式等方面设计了中国农村土地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