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德国、印度、美国、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模式和立法状况,明确法律保障对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路径选择和加快立法两方面提出推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枝江以农村合作金融创新为突破口,较好地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有效供给不足、金融普惠范围不广、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加强对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寻找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推动农村合作金融更好地发挥"三产"融合和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作用。  相似文献   

3.
海外合作金融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金融大致分为西欧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以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合作金融模式.国际经验表明,要保证农村合作金融的正常运行,必须坚持自愿、民主、互助互利的基本原则;政府要重视农村合作金融并给以财政资助;农村金融合作组织体系要实行相互独立的三级或多级法人组织结构.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合作制原则遭到遗弃或扭曲.当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完全改为农村商业银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合作金融.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金融有助于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供需问题已成社会共识,但当前其发展的必要性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遭到了质疑,亟需明晰和解决。通过分析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现状、农村合作金融与农业的契合情况,揭示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必要性。考虑到金融政策、金融环境等背景的限制,要想落实农村合作金融的新内涵及提升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可行性,应从条件、路径和保障3个层面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两种主要形式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创办、发展都是由政府推动的,实践证明,这些带着浓厚“官办”色彩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都未能办成成功的合作金融。因此,分析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对于合作金融组织改革乃至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构建鄯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演变过程及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的供给现状.根据我国各地农村金融市场的具体情况,结合我国农村目前对合作金融服务的需求实际研究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现实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现状,并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详尽地分析.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农村合作金融进行了多次创新与改革,使其逐渐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形式。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我国现阶段农村合作金融在其风险防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严重影响着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探究了我国现阶段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合作金融作为扶持农村金融弱势群体的较优选择,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农村合作金融处于发展初期,不可避免面临着诸多的不成熟和问题,因此为了促进农村合作金融良性发展,构建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有必要对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及利用不合理,"供需严重失衡"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矛盾。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经过多年的金融改革,我国目前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银行、合作金融三个层次相结合的农业金融体系。然而体系组织内部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借鉴"2+1"合作依托型日本的农村金融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需要好的"顶层设计"和立法保护,建设农村金融征信体系并实现全覆盖等。  相似文献   

10.
以2002要2011 年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协整分析方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农村合作金融发 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为负相关关系,而且农民收 入增加是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原因,但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并不一定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指出当前农村合作金融要促 进农民收入增加,关键是要如何形成合理的资本流向农村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148-149
近年,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迅速,并对合作金融改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就当今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做出分析,提出相应的创新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办法,以促进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银行类金融组织体系由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组成.对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意义重大.目前,商业性金融供给不足,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有缺陷,农村正规合作金融组织异化、发展受限,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地位缺失、监管无序、人员素质低.针对这些问题,要以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使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与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并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最终建立起一个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层次、广覆盖、功能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许多研究认为,农村合作金融是金融抑制的结果。该研究用社会资本理论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生存机理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合作金融不是金融抑制下满足农户金融需求的过渡产物;合作金融蕴含的社会资本是它的制度优势,这也决定了农村合作金融不会因金融自由化而被商业金融取代;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决定了农村合作金融应以自发生成为主,不宜强制推广,更不宜官办;利用既有农民合作平台——农民合作社,可能是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型组织形式,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它可以解决农村市场化进程中"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内生型与外生型两种发展模式各具优缺点,而政府推动的外生型发展模式更加符合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要求,因此,政府应当在外生型发展模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始于19世纪中叶.它是指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为了改善自身的融资地位和融资条件,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按照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组建金融组织,并主要为其组织成员提供融资服务。最早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由德国人雷发于1849年在莱茵地区创立的,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已经遍及全世界。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合作金融运动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成为各国合作金融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合作金融运动极大地推进了一国的经济发展,体现了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强大生命力。但是各国农村合作金融起源和成长于互不相同的具体经济环境和历史传统的背景下,所以比较和分析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发展中国自己的农村合作金融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是为了解决农村外生发展动力与内生发展动力的融合问题,尤其是内生发展动力问题。多年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一直处于内生动力不足和外生动力过剩的失衡状态:行政化主体治理作用日益强化和扩大、农民自治主体治理作用趋于弱化和萎缩、社会化主体治理短缺和缺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通过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构建分工协作、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发展治理体系,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合作金融的特点及我国农村经济现状的分析,指出在我国发展合作金融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现实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科技》2007,(6):22-23
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始于19世纪中叶,它是指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为了改善自身的融资地位和融资条件,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按照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组建金融组织,并主要为其组织成员提供融资服务。最早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由德国人雷发于1849年在莱茵地区创立的,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已遍级全世界。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合作金融运动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成为各国合作金融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合作金融运动极大地推进了一国的经济发展,体现了其在市经济中的强大生命力。但是各国农村合作金融起源和成长于互不相同的具体经济环境和历史传统的背景下,所以比较和分析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发展中国自己的农村合作金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发展,就业机会、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对管理便利的需求,农村萌生了形式多样、充满活力的农民合作组织。根据农民合作组织成立的动力来源划分,可以把近年来出现的农民组织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外生型和内生型。前者需要靠外部力量来推动,或要发挥多种因素来培育农民的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世纪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普遍性危机。在日本殖民势力的直接干预下,伪满政府在中国东北地区组织开展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合作运动。合作运动经历了金融合作社、农事合作社与兴农合作社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北满型"与"南满型"两种不同的合作道路。金融合作社是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主要形式,承担着消除农业恐慌、恢复农业生产的重任。近代东北地区农村社会结构与政治经济形态构成了合作运动开展的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合作社的功能、属性与历史走向。历史证明,金融合作社虽然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改变不了其"统制"本性,逐渐沦为地主富农谋利的工具,也注定了金融合作社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