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马铃薯产业的迅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上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我国目前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上的需要。大兴安岭作为国内比较大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对马铃薯生产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大兴安岭马铃薯种薯生产实际,以马铃薯茎尖脱毒快繁理论为指导,对大兴安岭地区的蚜虫迁飞规律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得出,蚜虫迁飞规律在种薯田的种群消长规律为"两峰"夹一"谷",危害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蚜虫种类少、数量少,适合做种薯基地。  相似文献   

2.
固原市马铃薯蚜虫种群时空动态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固原市马铃薯蚜虫的种群及时空动态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危害马铃薯大田生产的主要优势种群为棉蚜和桃蚜。马铃薯蚜虫始见期一般为6月上旬。在气候冷凉的马铃薯种植区,田间蚜虫少,迁飞扩散较慢;在气候温和种植区,田间蚜量较多,迁飞扩散相对频繁。降水量是蚜虫田间消长的重要因素,5月份气温低不利于蚜虫迁入,降水频繁抑制有翅蚜在田间的迁飞。蚜虫在田间分布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近风口、中间点、远风口。大风有助于翅蚜进行较远距离迁飞,有翅蚜处女迁飞距离为60 m。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田间有翅蚜虫类型及迁飞消长规律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城郊马铃薯田间有翅蚜虫的类型及迁飞消长规律研究表明:原州区马铃薯田黄皿诱蚜盘中诱到的蚜虫类型共有29个,受作物生育期、气温、降雨及田间环境的影响,其迁飞消长规律不同。气温15℃~28℃、作物生长进入成熟期时有翅蚜迁飞消长进入高峰期;低温多雨有翅蚜迁飞消长进入低峰期;田间环境不利于无翅蚜生长时,有翅蚜的数量相对无翅蚜增加并进行迁飞。有翅蚜迁飞消长活动受作物的生育期、气候因子、田间环境因素的多重调节。  相似文献   

4.
对宁夏丘陵地区马铃薯种植区蚜虫迁飞消长动态调查表明,从幼苗至收获整个马铃薯生育期内,都有蚜虫在田间迁徒取食活动。以西吉沙岗村为代表的气候冷凉区,马铃薯田的蚜虫种群数少,迁飞频数低(1次);以原州区毛庄村为代表的气候温和区,马铃薯田的蚜虫种群数量多,迁飞频数亦高(3次)。在无翅蚜虫繁殖积累密度达到峰值的15-30d后,必有1次数量较大的有翅蚜虫的迁飞活动。  相似文献   

5.
为镇远烟区建立有效的蚜虫预防机制及其统防统治提供参考,通过采用棋盘式10点取样法、黄皿诱蚜法及5点取样法调查,对2014-2015年镇远县烟区早春蚜虫虫源基数、有翅蚜迁飞、田间烟蚜与天敌和蚜传病毒病(PVY+CMV)的发生规律及危害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越冬寄主中,油菜上的蚜虫总量最多,2年平均达18.44头/株;有翅蚜的迁飞呈双峰型,无翅蚜种群动态为单峰型,且发生高峰为5-6月.建议大田防治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进行.  相似文献   

6.
为镇远烟区建立有效的蚜虫预防机制及其统防统治提供参考,通过采用棋盘式10点取样法、黄皿诱蚜法及5点取样法调查,对2014—2015年镇远县烟区早春蚜虫虫源基数、有翅蚜迁飞、田间烟蚜与天敌和蚜传病毒病(PVY+CMV)的发生规律及危害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越冬寄主中,油菜上的蚜虫总量最多,2年平均达18.44头/株;有翅蚜的迁飞呈双峰型,无翅蚜种群动态为单峰型,且发生高峰为5—6月。建议大田防治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进行。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贵州威宁地区马铃薯田间蚜虫种类及消长动态,为蚜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4-7月田间黄皿诱蚜进行数量调查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威宁地区马铃薯田间有翅蚜共12种,其中桃蚜、玉米蚜、甘蓝蚜为主要种群.有翅蚜的消长动态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其中以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风速次之.4月中旬和5月中旬为有翅蚜发生的两个高峰期,6月中旬有翅蚜大量迁飞,建议该地区的蚜虫防治至少应包括这3个时段.  相似文献   

8.
龙井烟田蚜虫及其天敌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龙井烟区烟田蚜虫及天敌的种群动态,更好地防控蚜虫,于2010—2012年开展了有翅蚜迁飞及蚜虫系统调查工作。结果表明,龙井烟区有翅蚜迁飞呈双峰曲线形态,迁飞高峰分别为6月中下旬和7月上中旬;烟田蚜虫种群动态呈单峰曲线形态,于7月中下旬单株蚜虫量达最大值,分别为281、1 848、2378头/株;查明烟田蚜虫的天敌18种,以昆虫纲捕食性天敌为主;瓢虫类天敌种群发生情况呈单峰曲线形态,其发生高峰期比烟田蚜虫发生高峰期晚3~7d左右。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2009年马铃薯蚜虫迁飞消长规律,并对蚜虫迁飞消长的环境因素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油菜蚜虫优势种及其有翅蚜消长规律调查,结果表明:秦巴山区蚜虫为桃蚜和萝卜蚜混合发生,优势种为桃蚜,主要以无翅成若蚜在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上越冬,其生活史属非全周期型。3月下旬为有翅蚜始见期,5月上旬为迁飞高峰期。做好4月上旬防蚜工作,是控制蚜虫传播病毒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防治乌尔禾区农户庭院辣椒有翅蚜虫,推广庭院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庭院蔬菜农药喷施次数,在乌尔禾区农户庭院进行了黄色黏虫板防治庭院辣椒有翅蚜虫的试验。通过实地调查记录每种处理下黄板正反面的诱虫总量、蚜虫数和其他虫数,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黄色黏虫板对庭院辣椒有翅蚜虫诱杀效果明显,每60 m2挂板2块,悬挂高度1.0 m,方向朝北的诱杀效果最好,诱虫量分别为35头/(60 m2·d)、29.90头/(60 m2·d)、34.19头/(60 m2·d)。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我们通过对平顶山烟区不同地点有翅蚜迁飞动态、病毒病发生的监测调查及移栽后的不同的田间因素对烟草病毒病发生的影响的对比,研究影响田间蚜虫种群动态变化和病毒病发生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有翅蚜种群的迁飞及病毒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温度、湿度对蚜虫及病毒病发生影响最大,远离村庄、菜地、桃园的烟田蚜虫量少,病毒病发生较轻;移栽后立即覆盖薄膜的烟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我们通过对平顶山烟区不同地点有翅蚜迁飞动态、病毒病发生的监测调查及移栽后的不同的田间因素对烟草病毒病发生的影响的对比,研究影响田间蚜虫种群动态变化和病毒病发生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有翅蚜种群的迁飞及病毒病的发生具有-定的规律性;温度、湿度对蚜虫及病毒病发生影响最大,远离村庄、菜地、桃园的烟田蚜虫量少,病毒病发生较轻;移栽后立即覆盖薄膜的烟田防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读者互动     
<正>广西读者龙华问:无银灰地膜能否用薄锡纸隔行张贴驱蚜虫?答:如无反光膜也可利用银白锡纸反光的原理,在枝叶上挂银色薄膜或锡纸驱避蚜虫,或可采取以下措施驱灭蚜虫。1.网纱覆盖避蚜。在蔬菜育苗期和本田前期用22目白色网纱覆盖,防避有翅蚜迁飞为害。2.黄板诱蚜。可在黄板上涂抹10号机油或凡士林等粘物,诱杀有翅蚜虫。黄色板的大小一般为15~20厘米见方,挂或插在田间。待黄板诱满蚜虫时  相似文献   

15.
蚜虫的寄主选择与取食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作为植物病毒主要介体蚜虫的寄主选择和取食行为。蚜虫对寄主的选择主要为有翅蚜。有翅蚜的活动可分为4个行为阶段:停息相、迁飞相,进攻相和定居相。蚜虫的寄主选择主要在迁飞相和进攻相,并按一定的行为序列进行。决定蚜虫寄主选择行为序列执行的因素主要是食物源刺激,蚜虫在活动中若得到适当的正向刺激,就开始取食。由于大多数蚜虫吸食韧皮部,因此对蚜虫的口针导向机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有翅桃蚜是马铃薯病毒病的主要传毒介体昆虫,通过连续3a对宕昌县中北部危害马铃薯传毒蚜虫迁飞及消长规律研究,初步摸清了该区域蚜虫的种类、迁飞和消长规律以及其发生发展与温湿度的关系,并依据测报研究结果对脱毒种薯生产中的桃蚜防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烟蚜越冬情况及有翅蚜消长规律调查 ,结果表明 :陕南烟区烟蚜主要以无翅成若蚜在油菜上越冬 ,4月中旬开始出现迁移蚜向烟田迁飞 ,迁飞高峰期为 5月中旬。 4月中旬在翅蚜大量形成前 ,对烟蚜越冬主要寄主油菜实施统一防蚜 ,是控制烟草蚜虫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蚜虫的消长与春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田间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色皿在江苏扬州、南京、句容等地春大豆田间诱集调查有翅蚜迁飞消长情况,定点定株调查春大豆无翅蚜数量变化动态。研究表明:迁飞的有翅蚜是春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传播流行的主要介体,大豆植株上无翅蚜量的多少与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没有关系;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的主要蚜虫种类有桃蚜(Myzuspersicae)、豆蚜(Aphis craccioora)、菜蚜(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等,不同地区、不同年份迁飞种的种类、数量及出现时期有差异;在蚜虫迁飞高峰期间,大豆田间植株生育期越早,病毒病发生越重;用常规杀虫药剂防治这类非持久性蚜虫传播的大豆花叶病毒病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绿色诱盘测定迁飞着落蚜虫动态来研究迁飞传毒蚜虫与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株率日变化率的关系 ,在概率分析与统计拟合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蚜传烟草花叶病具时滞的田间病株日增长率与烟蚜关系模型—— PHYCMV模型 .利用该模型对湖南的 3个地点进行模型拟合检验 ,平均准确率在 90 %以上 .该模型的建立 ,可以通过当时田间的有翅蚜量和田间病株率来预测 12d之后田间病株率的增加值 .  相似文献   

20.
棉蚜种内竞争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蚜在每株接种2,4,8,16,32头等不同初始密度情况下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实验观察,并对有翅蚜的数量动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棉蚜增殖速度有随初始接种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而且随着繁殖时间的增加而加强趋势。在接种2周后,有翅蚜占总蚜量的比例在接种密度为8头/株时达到最高,之后开始迁飞,但到接种3周后,最高比例出现在接种密度为16头/株,说明有翅蚜的产生与迁飞不但受种群密度的影响,且受其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