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食用菌菌种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微  杨江华  李川 《农技服务》2009,26(7):161-162
食用菌是一类重要的真菌,中国是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之一,战国时期的《列子》就有"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的记载;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记载了食用菌的美味;以后的《齐民要术》、《菌谱》、《广菌谱》、《本草纲要》等都有食用菌栽培和利用的记载。中国也是食用菌栽培最早的国家,目前栽培的食用菌中多数起源于中国。近年来研究者对不同食用菌菌种分离培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食用菌菌种分离培养进行总结。主要方法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菇木分离法和培养料分离法4种。  相似文献   

2.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是延边州内唯一集食用菌引种、驯化、栽培、推广为一体的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多年来,研究所分离并培育了黑木耳、灵芝、香菇、猴头等50多种食药用菌菌种和30多种毒菇菌种,  相似文献   

3.
液体菌种技术推动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变革,逐渐成为食用菌栽培领域的主导技术。在技术推广实践中,发现多数食用菌栽培者虽然采用了液体菌种,但仍然延续使用固体菌种的栽培管理方法,存在许多技术缺陷,没有发挥液体菌种的优势,针对液体菌种制作、污染判定及控制、菌丝生理成熟度把握、栽培料水分控制、栽培料物态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指出常见误区并提出正确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栽培食用菌的农户都清楚,食用菌生产中成功与失败关键在菌种,生产中投入最大,种植户最担心的也是菌种,显然在食用菌生产中选择什么样的菌种接种栽培食用菌,是能否获得食用菌优质优价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菌种需要量随之增加,而现有菌种生产单位明显偏少,许多菇农不得不向外引种。长途购运菌种不仅花费大、成本高,而且菌种因破瓶而易引起杂菌污染,从而严重影响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菇农若能掌握菌种生产程序和制种技术,实行自行制种,逐步发展成制种专业户,也是一项很好的致富门路。 菌种生产程序通常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3个层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级、二级、三级菌种。其中母种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病虫害同农作物病虫害一样,也要进行综合防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选用优质菌种食用菌栽培成功的先决条件是选用优质菌种。食用菌栽培用的菌种,无论是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在生产中必须把住各道生产环节的质量关。菌种生产者引用母种一定要到有信誉的科研单位和有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适宜杨树林下栽培的野生食用菌菌种。[方法]对采集自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银中杨林下的野生大型真菌进行菌种分离,同时研究不同分离部位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对获得菌丝进行了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菌盖与菌柄连接处为菌种最佳分离部位。对分离株rDNA ITS片段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长度为692 bp,登录NCBI与GenBank中已知的菌种进行Blast比对,序列与Agaricus bitorquis(Quél.)Sacc的Query cover为97%~100%,ident均为99%。[结论]鉴定分离菌种为蘑菇科、蘑菇属、大肥菇。该研究可为下一步开展杨-食用菌复合经营提供菌种准备。  相似文献   

8.
谢佳利  龙丹  王慧超  戴玄  陈今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60-1161,1183
[目的]筛选出适合三峡库区退耕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菌种。[方法]以棉籽壳、木屑、麦麸、麦秸等为主要原料,分别在室内和室外退耕林下栽培9种食用菌,筛选适合退耕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菌种。[结果]在室内和室外退耕林下2种不同栽培环境中,茶树菇的产量最大、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平菇、姬菇次之。[结论]综合食用菌的产量、经济效益及栽培管理难易度考虑,筛选出适合在林下栽培的食用菌为茶树菇、平菇和姬菇。  相似文献   

9.
香菇菌种在长期的生产应用过程中经常要传代转移,菌种的种性极容易产生退化甚至丧失,在栽培使用中会表现出菇体变小、产量降低、抗性下降等现象,组织分离培养菌种是有效防止菌种退化、老化、减少变异的常用方法,也是制作香菇生产母种的基本方法。科学、规范地利用组织分离培养技术对香菇优良品种进行复壮、提纯,可延长其在生产上的使用年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品种优势,保障食用菌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为丰富本地食用菌种质资源,以绥化学院校园内发现的3种野生食用菌为试验材料,对3种食用菌进行菌种分离、菌丝体生物特性测定及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野生食用菌菌丝体生长情况良好,且可以正常出菇,其子实体商品性状好;另一种菌丝体生长情况良好,常规栽培下未出菇;3种食用菌菌丝体都适宜在秸秆培养料下生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食药用菌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常规原料棉籽壳和木屑日趋短缺,生产中需要不断开发新型栽培基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后的菌渣营养物质仍然非常丰富,可作为榆黄蘑的主要栽培原料。本文介绍了利用工厂化食用菌菌渣栽培榆黄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食用菌的生产与栽培过程中,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利用农、化、理、生等进行综合技术防治,以促进食用菌健壮生长,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食用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进而推动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及行业的发展。随着食用菌的高速发展,食用菌的原料稀缺成为制约该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培养食用菌所用原料的来源、筛选和开发成为我国食品及农业等领域众多学者的主要关注点及研究方向。农林废弃物有着广泛的来源,如茶叶、果蔬、农林秸秆的加工副产品,并且其种类也众多,因此,农林废弃物是培养食用菌良好的基质。用农林废弃物生产食用菌,一方面可以缓解食用菌的原料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果蔬等农作物加工副产品随意处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压力,提高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本文拟针对近几年来农林废弃物培养食用菌进行综述,分析培养食用菌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并对农林废弃物培养食用菌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做法,指出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熟料栽培食用菌具有较多优点,但要求较高,操作不当就会导致经济损失。该文介绍了熟料栽培时的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治方法,建议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配合相应理化措施,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食用菌产业纵横发展整合路径,促进三峡库区食用菌产业发展,为库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调研分析三峡库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同时根据产业整合文献,探索食用菌产业发展纵横整合路径。【结果】三峡库区食用菌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食用菌上下游企业关联度较低,三峡库区食用菌产业发展需横向整合和适度的纵向整合。【结论】三峡库区食用菌产业应以“研究所+公司+合作社+农户”、农超对接模式为依托,深化食用菌产业纵向利益关联,整合区内各地优质食用菌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纵横延伸的区域食用菌^虬  相似文献   

17.
为了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必须制定多种有效管理方法,采用水利工程建设有效管理的策略:加强学习,提高整体人员素质;提高信息资料管理工作和规范水利建设市场。  相似文献   

18.
从银杏枝条和叶片中分离到77个真菌菌株,以作物重要病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Pers.)为指示菌,筛选拮抗菌株。平板对峙测定结果表明:46个菌株对灰霉菌有拮抗作用,占总菌株数的59.7%,其中有7个菌株拮抗性较强,占总菌株数的9.1%。不同内生菌株发酵液离体测定中,2-18和2-9菌株防治离体月季叶片和花瓣灰霉病的效果较稳定,抑制率保持在80.8%~100%。初步鉴定结果表明,2-18和2-9菌株为毛壳菌属真菌(Chaetom ium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