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北地区夏芝麻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淮北地区夏芝麻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芝麻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芝麻病毒病的发生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病毒病是我国芝麻生产上常年零星发生、个别年份流行的病害,大发生年份发病率可达30%以上,对芝麻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尚缺乏防治芝麻病毒病的有效药剂。因而,在培育抗病品种、采取农业防治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药剂治蚜,切断病毒病传播途径,结合防治其他病害、促进芝麻生长发育、增强芝麻对病毒病抵  相似文献   

3.
泌阳县是传统的芝麻种植区,病害对芝麻生产影响很大。轻者可减产20%,严重者可减产80~90%,甚至造成芝麻毁灭性的损失。为了稳定芝麻面积,增加芝麻产量、实施芝麻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芝麻病害主要有疫病、茎点枯病、枯萎病,其对芝麻的产量与品质影响严重,如防治不及时,轻者可减产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通过试验研究表明:7月上旬是芝麻病害防治的最佳时期,防治时期越晚效果越差。应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56%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防治芝麻疫病;应用25%使百克乳油、25%施保克乳油防治芝麻茎点枯病;应用枯芽孢杆菌、2%宁南霉素防治芝麻枯萎病,其防治效果好,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5.
芝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出口商品,也是主要经济作物。芝麻的生育期只有短短的85天,但整个生育期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承受着多种病害的侵袭。如芝麻茎点枯病、芝麻枯萎病等,造成了芝麻产量不稳定,为了广大农民朋友增产增收,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对芝麻病害的发生和防治技术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皖北芝麻生产现状及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皖北地区芝麻生产现状,并总结了芝麻病害(芝麻茎点枯病、芝麻枯萎病、芝麻青枯病)和虫害(小地老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蟋蟀)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以供当地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芝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襄樊是湖北省芝麻主要产区之一,但大田生产芝麻产量一直不高。在日常生产中,制约芝麻产量的因素较多,除栽培技术、不正确的田间管理和不合理的施肥方法外,芝麻病害的发病率和危害情况,也是制约芝麻获取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正确识别芝麻病害的田间症状,做到及时科学的防治,对提高芝麻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介绍了国品鉴芝麻新品种漯芝21号的选育过程和特征特性,详细阐述了芝麻茎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病毒病等常见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技术,总结了芝麻蚜虫、芝麻天蛾、芝麻螟及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常见害虫的活动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总结了芝麻田杂草类型、除草技术和注意事项等,以期为该品种的种植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芝麻是南阳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00多万亩,占整个秋作物面积的10%左右。但芝麻易受水渍、病害,产量低而不稳。为此,我们对芝麻叶部病害进行了三年研究,并试验出了对叶枯病进行防治的经济有效方法,增产显著,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一、芝麻叶病发生种类及严重度调查发生在芝麻叶上的真菌病害有黑斑病、叶斑病、叶枯病、白粉病等。其中,叶枯病发生危害最为严重,是造成芝麻减产的主要病害。8月上旬被害株率达98.6—100%,严  相似文献   

10.
<正> 芝麻是我县的传统作物,常年因疫病和茎点枯病等危害减产20——30%,随着水肥条件的提高,病害日趋严重,已成为生产上的重大障碍.目前,防治芝麻病害尚缺乏特效农药.近年来我们对芝麻茬间隔年限,施肥水平与病害发生的关系作了试验调查,以期从栽培措施方而探索防治途径.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介绍了河南芝麻主产区的主要病害茎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叶枯病、青枯病、病毒病的病原种类、危害及防治,为提高芝麻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芝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出口商品,随着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全国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芝麻的生育期只有短短的85天.但整个生育期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承受着多种病害的侵袭。芝麻茎点枯病等,是造成芝麻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也是危害芝麻的重要的病害之一,是影响芝麻产量最严重的病害,如果不及时防治的话,轻者可减产20%,  相似文献   

13.
<正>芝麻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油料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芝麻病害是影响芝麻产量提高和品质升级的主要因素。现将芝麻生长发育期间的5种主要病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枯萎病的防治(一)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质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及用种子质量0.1%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二)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与禾谷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介绍了河南芝麻主产区的主要病害茎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叶枯病、青枯病、病毒病的病原种类、危害及防治,为提高芝麻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造成芝麻低产的原因有自然条件、人为栽培因素,病害等,可以通过品种选择、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措施来提高芝麻产量。  相似文献   

16.
枯萎病是芝麻的主要病害之一。普遍发生于我国河南、湖北、安徽、河北、江西等主要芝麻产区,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时达30%,可减产30%,使芝麻的品质显著下降。所以,防治枯萎病是关系到芝麻增产增收的  相似文献   

17.
芝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其营养价值很高 ,芝麻中脂肪、蛋白质的含量较高 ,脂肪酸的组成较好 ,不易变质 ,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芝麻的整个生育期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 ,易遭受多种病害的侵染 ,这是造成芝麻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为促使广大农民增产增收 ,我们对芝麻主要病害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研究 ,现总结如下。1 茎点枯病真菌性病害 ,是芝麻生产中发生较重的病害。一般发病 10 %~ 15 % ,重的 6 0 %~ 80 %。主要发生于芝麻开花结蒴期 ,自根部或茎部开始发病 ,然后向茎上部发展。根部感病后变为褐色 ;茎部感病后迅速形成绕茎的黄褐…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芝麻茎点枯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芝麻茎点枯病是河南省芝麻产区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一种病害 ,该病原菌寄主范围广 ,菌源存在广泛 ,致病力强 ,以小菌核在病籽、病残体、土壤中越冬。在防治上应以农业防治为主 ,辅之以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9.
芝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出口商品,也是我区的主要经济作物,随着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全国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芝麻的生育期只有短短的85天,但整个生育期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承受着多种病害的侵袭。如芝麻枯萎病、芝麻茎点枯病等,是造成芝麻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为广大农民朋友增产增收,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对芝麻病害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芝麻叶斑病、茎点枯病的发生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芝麻叶斑病(包括叶枯病Corynesporacassicola,叶斑病Cercospora sesami,轮黑斑病Alternaria Sesami,黑斑病A.ses-amicola)和茎点枯病(Macrophominaphaseolina)是芝麻常发性病害。在我国各芝麻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在很多地区造成较严重的产量损失。国内学者对这些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曾做过一些研究,但对其发生与产量损失的关系研究尚少,因而缺乏对这些病害进行经济有效防治的科学依据。为了明确芝麻叶斑病和茎点枯病混合发生对产量的影响,我们于1985年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取得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