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进行再生稻内优航148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内优航148作中稻—再生稻栽培,种植密度以每667 m21.4万~1.6万丛最佳,头季稻以1.4万丛的产量最高,再生季以1.6万丛的产量最高,两季总产量以1.6万丛的最高。  相似文献   

2.
卿国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387-6388
[目的]研究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的适宜密度。[方法]以培两优288为材料,设计30.32万、46.62万、59.18万、76.92万株/hm^2 4个移栽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研究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 4个处理中,头季稻、再生稻和总产都以46.62万株/hm^2基本苗的处理最高,分别为8.7285、5 711.5、14.4400 kg/hm^2。该处理虽然密度不大,但群体结构合理,有效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适中,因而产量高。[结论] 再生稻要高产,头季稻和再生稻必须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再生稻Ⅱ优航2号每667 m2栽培2.0万~2.2万丛,能获得较高的活芽数、再生率和产量,是再生稻高产栽培的适宜抛栽密度。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地区的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产增收,以超级稻中浙优1号为供试材料,开展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栽培密度24万蔸/hm2、27万蔸/hm2、30万蔸/hm2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较高,尤其以密度27万蔸/hm2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最高,头季有效穗数295.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71.2粒,每穗实粒数132.4粒、结实率77.3%,产量9466.97kg/hm2;再生稻有效穗数377.6万穗/hm2,每穗总粒数66.5粒,每穗实粒数50.2粒、结实率75.5%,产量3350.17kg/hm2等性状均最高,可在一季中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广优1186为试验材料,研究再生稻栽培的适宜密度。设计33.67、44.44、59.52、76.92万株/hm~24个移栽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研究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4个处理中,头季稻、再生稻产量都以44.44万株/hm~2基本苗的处理最高,分别为11856.5、3615.0kg/hm~2。  相似文献   

6.
栽插密度对优质杂交稻天优华占中稻-再生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天优华占在荣县的适宜栽播密度,我们釆用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栽播密度对天优华占中稻和再生稻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在荣县的适宜栽播密度为18.0万~27.0万/hm2,在生产上应用一般中稻+再生稻单产超过12.0 t/hm2,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Ⅱ优航2号为材料,研究再生稻栽培的适宜密度。设计33.67、44.44、59.52、76.92万株/hm24个移栽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研究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4个处理中,头季稻、再生稻和总产都以44.44万株/hm2基本苗的处理最高,分别为11156.5、4515.5、15672.0kg/hm2。该处理虽然密度不大,但群体结构合理,有效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适中,因而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密度下培矮64S/E32头季及其再生的产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抛植密度的超级稻及其再生稻的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中,以667 m2抛植2.5万穴的产量最高,比1.5万穴/667 m2处理的头季稻增产11.1%;再生稻再生率提高近15%,产量增加43.8%.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Y两优302作早稻—再生稻不同种植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每亩以1.25万~1.5万丛为宜,两季合计产量最高,说明合理的群体结构能有效协调群体与个体关系,化解构成水稻产量各因素之间矛盾,形成合理的穗粒结构易获高产。  相似文献   

10.
以杂交中稻川江优527为材料,在冬水田条件下研究了6个栽秧密度与等行距和三角形2种栽秧方式对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栽秧密度条件下,等行距比三角形显著增产,但增产程度与栽秧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头季产量、再生稻产量及两季总产均以中等密度(15.16万穴/hm2)的等行距栽培为佳。等行距增产的原因在于,等行距的秧苗分布较均匀,致使穴间光照分布合理、促进了秧苗个体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再生稻-冬闲模式下稻鸭周年共育生态效应,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两稻三鸭"(RD)和再生 稻-冬闲(CK)模式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土壤养分及主要有害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RD模式可增强头季稻抗倒伏性,提高再生率8.3%,增加再生季有效穗、双季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质量,提高双季产量;与CK相比,RD模式下土壤pH提高0.37,有机质增加5.1%,水解氮提高19.5%、有效磷提高37.5%、速效钾提高 2.6%;RD模式对再生稻田间病虫草害有显著防控效果,当年田间杂草减少74.5%,降低87.6%福寿螺及84.4%纹枯病的危害,次年田间杂草发生基数减少53.6%;RD模式生态效应显著,可作为南方双季稻区绿色生产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爱中  邹冬生  屠乃美  刘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20-5121,5172
以汕优63、明恢63为试材,设10、20、40 cm3个留桩高度处理,研究了不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留桩使再生稻生育期缩短,而株高、穗长、再生率和产量均增加;反之,低留桩使再生稻生育期延长,而株高、穗长、再生率和产量均下降。再生稻以“多穗取胜”,为保证再生稻获得高产,供试品种留桩高度应在30-40 cm,以确保再生季在9月中旬“寒露风”来临前安全齐穗,提高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13.
杂交中稻生育特性对再生芽发育和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5个适合再生稻种植的杂交中稻组合,研究主季生育特性对再生芽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季生育后期的光合生产能力和根系活力对再生芽的发育有明显影响。灌浆期间叶面积指数下降缓慢,乳熟期后茎鞘干物质再积累量高的组合再生芽发育快。茎倒1、2节位伤流量与再生芽发育显著相关.乳熟期和成熟期相关系数分别为0.78^**和0.67^*。再生季有效穗数与主季成穗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方法]以丰两优香1号和中浦优华占为试验材料,以不同促芽剂和920在机械收割2 d后下午对水225 kg/hm~2进行喷施,对再生稻产量及构成因子进行研究。[结果]喷施促芽剂和920处理能打破再生芽的休眠,提高再生稻的发苗数和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每穗实粒数和株高,从而提高再生稻产量,增产幅度为7.9%~12.7%,增产效益显著。再生稻产量与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品种再生力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头季机械收割后再生季稳产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作为高产增收技术之一,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从水稻再生稻概念及生育特点、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两方面,对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比较5个杂交水稻组合头季稻与再生季以及组合间的产量、产量构成性状,分析了不同组合间产量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头季稻移栽时,必须采取宽行窄株的办法;应根据所推广应用品种的倒2节位离地面的距离和当年腋芽生长的大小这两个因素来合理确定适宜的留桩高度;再生季要获得高产,必须采取“主攻再生穗率和提高结实率”的栽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头季稻剑叶同化产物分配与再生稻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头季稻剑叶同化产物的分配与再生稻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约70%~75%的剑叶14C同化产物进入到了穗部,25%~30%残留在剑叶和茎鞘中;(2)约65%~80%的剑叶同化产物分配在倒一和倒二节间;(3)同化产物在穗部的分配比例与再生稻产量及所有的产量构成因子均呈负相关,同化产物在茎鞘、剑叶及其他叶片的分配比例与再生稻产量及所有的产量构成因子均呈正相关;(4)各节间的同化产物分配比例与再生稻相应节位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再生稻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杂交中稻组合再生能力的强弱以及配套栽培技术.笔者着重论述Ⅱ优2070再生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大田生产提供再生稻较理想的杂交组合和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稻再生力与头季稻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其再生力与头季稻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头季稻齐穗后18d体内营养元素含量与再生力的相关性较弱;头季稻收割时体内N和P含量与再生力呈显著正相关,K,Mg及Fe,Mn,Cu,B等元素含量与再生力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头季稻收割前12d左右施1次促芽肥和头季稻收割后5d左右施1次保芽肥是必要的,P肥1次性作底肥施用,K肥可采用头季稻所需头季施,再生稻所需再生季施的方法;在头季稻生育后期应尽量避免施用Mg及Fe,Mn,Cu,B,Zn等微量元素肥料,以免影响水稻再生力.  相似文献   

20.
对头季收获时母体的叶绿体色素的含量与品种再生力和强弱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头季收获时,主茎、分蘖茎、茎鞘各部分叶绿体色素含量与再生芽数不存在相关性,但三之和与再生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2)头季收获时母体各部位叶绿素a总量、叶绿素a b总量与再生芽数达显负相关,其中以叶绿素a总量与再生芽数的双曲线相关为最大,回归方程为Y再生芽=-13.6386 18.8332/X叶绿素a总量(R=0.82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