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使用新疆农八师垦区棉花产量资料、棉花物候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运用多项式方法分离出气候产量,并采用线性回归及线性相关方法,探讨了棉花不同发育期热量资源变化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农八师垦区在棉花各个生长期热量资源变化对气候产量均显著相关。当≥0℃积温每变化100℃·d,播种—出苗期、出苗—开花期、开花—吐絮期及吐絮期分别影响棉花产量6.6、3.5、3.9、6.2个百分点。各个发育期棉花减产的热量指标为播种—出苗期≥0℃积温≤235℃·d、出苗—开花期≤1 465℃·d、开花—吐絮期≤1 620℃·d、吐絮期≤475℃·d;当全生育期≥0℃积温≤3 630℃·d、≥10℃积温≤3 350℃·d时为棉花减产指标。该结果可为新疆农八师垦区棉花栽培生产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气候因素对新疆农八师垦区棉花产量的影响,选取该区1961—2018年棉花气候单产为参考因素,9个气候因子[X1,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X2,4—9月平均最低气温;X3,≥10℃积温;X4,4—9月降水量;X5,5—9月日照时数;X6,终霜日期;X7,初霜日期;X8,播种出苗积温;X9,5月极端最低气温]为比较因素,进行棉花气候单产与气候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棉花气候单产与各比较因素的关联度为:≥10℃积温(X3)>5月极端最低气温(X9)>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X1)>播种出苗积温(X8)>初霜日期(X7)>终霜日期(X6)>5—9月日照时数(X5)>4—9月平均最低气温(X2)>4—9月降水量(X4),其中,≥10℃积温、5月极端最低气温、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播种至出苗正积温及初霜日期与棉花产量极显著相关。棉花生长季总热量、苗期低温冷害以及秋季初霜日期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气候因素对新疆农八师垦区棉花产量的影响,选取该区1961—2018年棉花气候单产为参考因素,9个气候因子[X1,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X2,4—9月平均最低气温;X3,≥10℃积温;X4,4—9月降水量;X5,5—9月日照时数;X6,终霜日期;X7,初霜日期;X8,播种出苗积温;X9,5月极端最低气温]为比较因素,进行棉花气候单产与气候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棉花气候单产与各比较因素的关联度为:≥10℃积温(X3)5月极端最低气温(X9)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X1)播种出苗积温(X8)初霜日期(X7)终霜日期(X6)5—9月日照时数(X5)4—9月平均最低气温(X2)4—9月降水量(X4),其中,≥10℃积温、5月极端最低气温、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播种至出苗正积温及初霜日期与棉花产量极显著相关。棉花生长季总热量、苗期低温冷害以及秋季初霜日期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棉花病害已经成为影响棉花生产的第一难题,特别是在棉花苗期,如遇到低温、多雨等不良气候更易使病害大面积发生,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者不得不毁苗重种。掌握以下几点可有效防止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一、适当晚播。在冬前深耕基础上,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4℃并能很快达到16℃时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5.
利用敦煌市1983—2012年棉花生育期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不同播种期棉花的生育天数的变化以及棉花在不同阶段生育天数、气温、光照条件的差异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构建了产量与生育天数、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播种日期的迟早主要影响播种出苗期和苗期的生育天数,播种越迟,这两个阶段的天数越短。各发育阶段天数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棉花的品质与产量,其中蕾期天数与吐絮期天数相关较好,蕾期天数短,吐絮期天数长,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近30 a来,日平均和总日照时数均有所增加,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2 h·10a-1和96.14 h·10a-1;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达0.29 ℃·10a-1,近代气候光热条件的变化对喜热植物棉花是十分有利的。在不同生育阶段,棉花对光热条件的需求各异,如吐絮期的日照时数越多、气温越高,则越容易获得高产。根据早熟及抗病为主的品种对发育天数和光热条件的需求,结合当地气候,合理确定播种期,科学地利用气候因子对棉花各生育期的影响,是实现棉花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新疆农八师垦区棉花丰产栽培计划的制定及苗期终霜冻风险的预防提供技术支撑,选择1989-2018年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棉花物候观测资料及1961-2017年的气候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研究新疆农八师垦区不同播期棉花苗期的终霜冻风险。结果表明:1989—2018年农八师垦区棉花的播种期集中分布在4月,其中70%集中在中旬播种;1961—2018年农八师垦区稳定10℃初日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平均为4月12日;稳定12℃初日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平均为4月17日,较10℃初日晚5 d;终霜期结束平均为4月15日,日期较为分散;因气候变暖,农八师垦区10℃初日(P>0.05)、12℃(P>0.05)初日及终霜日(P<0.01)呈提前趋势,12℃初日80%保证率作为棉花播种的适宜温度,并将播种期后推至4月26日至5月5日,终霜冻风险可降至3.4%~8.6%。农八师垦区应提倡棉花适时晚播才能降低终霜冻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南疆棉区气象资料和棉花发育期资料,研究南疆棉区无霜期及≥10℃积温变化特征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特征,得出结论如下:南疆棉区近56 a来总体呈现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早,无霜期显著延长,10℃初日提早、终日推迟、积温增加的变化特征。热量条件的变化对棉花的影响以有利为主,棉花播种、出苗期显著提前、停止生长显著推迟,全生育期呈延长趋势,平均每10 a延长6.5 d,近年来的气候条件变化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总体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塔斯尔海气象观测站2002—2011年气象资料探讨了3月下旬至4月下旬棉花播种关键期的气候背景,对棉花播种影响较大的气象要素和异常天气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塔斯尔海垦区棉花播种关键时期,4月上旬气温偏低的概率较大;终霜冻异常偏晚,基本为3年一遇;每年的降水概率均很高;大风灾害少;据此可以确定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新疆南疆棉区播种季气候变化异常,为解决近年来南疆棉花苗期出现的死苗、僵苗、大小苗现象,本文就南疆棉花播种期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农资准备、精量播种、播后管理三个方面对南疆棉花播种技术存在的不足,以及取得的良好的结果,进行总结,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气象条件对棉花生产的影响和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哈密垦区棉花生长的气象条件明显好于常年,棉区光、热充足,各生育期内气候条件十分匹配,全生育期间无大范围重大气象灾害,是难得的优质丰产型气候年,对棉花生长十分有利。一、气象条件对棉花生产的影响1.播种出苗期2005年开春期在2月25日,较常年提早8天,开春后日平均气温持续偏高,与常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偏高1.2℃,降水偏少,终霜日在4月13日,比常年提前3天左右,期间≥10℃活动积温为281.9℃,日照时数246.1小时,大风、低温的天数比往年偏少,仅在4月6~7日出现一次强冷空气入侵影响,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南疆棉区播种季节气候变化异常,常出现死苗、僵苗、大小苗现象。针对此问题,本文从农资准备、精量播种、播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南疆棉花播种技术,以期为当地棉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新疆膜下滴灌棉田普遍采用干土播种、滴水出苗技术,将棉花传统漫灌栽培条件下需要兼顾土壤墒情和气温状况转变为仅关注播期温度条件。论文根据棉花播种出苗对气温的要求,选择不同时期不同温度条件下播种,观测膜下滴灌棉花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状况,分析播期温度变化对出苗率、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收获期产量的变化,为膜下滴灌棉花确定播种条件、实现一播全苗和培育壮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记载播种前气温及土壤温度的变化,以棉花种子发芽、出苗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最早播期,设置3—4个播期,调查不同播期下棉花出苗率,测定苗期株高、子叶节高度等形态指标和植株干物质累积量等,明确不同温度条件下播种对膜下滴灌棉花出苗和壮苗指标的影响。【结果】播前3 d膜下5 cm土壤温度18.7℃条件下棉花出苗速度快且出苗率最高;与温度较低条件下的早播相比,膜下5 cm土壤温度达24.7℃的晚播棉花出苗期至3叶期植株株高提高3.52%—8.64%、子叶节高度提高8.82%—20.59%、总根长增长1.79%—6.59%、比根长提高14.84%—25.93%;播前3 d膜下5 cm土壤温度9.5℃早播条件下,根干物质累积量较高、根冠比较大。【结论】棉花播前3 d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8℃—15.7℃,播后1周气温在16℃—18℃,出苗率可达90%以上;但平均气温在6.7℃—14.1℃、膜下5 cm平均地温9.5℃—17.6℃条件下播种,出苗至3叶期平均气温在18.5℃—19.5℃、有效积温在110℃—120℃,棉花幼苗单位株高干物质累积量较高,根系生长量大,幼苗健壮,单株结铃多,铃重较高。因此,适温早播为棉花产量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2010年南疆棉花生产概况2010年南疆气候明显异常,春季持续低温,严重影响棉花播种出苗和苗期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低温加重了棉蓟马的危害程度,棉花幼蕾较正常年份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正棉花是我市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目前,又到了棉花地膜覆盖播种的时期,棉花是喜温作物,又是双子叶植物,种子发芽顶土能力很弱,要达到一播全苗的要求,难度很大。棉花播种后是否能达到苗全、苗匀、苗壮,是棉花高产、稳产的关键。现把棉花备播与播种技术要点概括介绍如下,希望能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参考:一、备播要点1、浇足底墒水。由于冬春降水偏少,气候干燥,备播棉田土壤墒情普遍较差。浇足底墒水是保证棉花适时播种、一播全苗、促壮苗早发的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资》2017,(棉花前)
正针对今年春季气候特点和不同棉花产区实际情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部棉花专家指导组研究制定了《2017年棉花前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各产区应有针对性地做好棉花前期生产技术指导工作。西北内陆:加强苗期管理西北内陆棉区4月初开始,从南到北陆续进入播种期,至4月底基本结束播种,重点是提高播种质量,加强播后苗期管理。播种。要求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每穴一粒、亩播种量1.5-2.0千克。播种深度2-3厘  相似文献   

16.
<正>针对今年春季气候特点和不同棉花产区实际情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部棉花专家指导组研究制定了《2017年棉花前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各产区应有针对性地做好棉花前期生产技术指导工作。西北内陆:加强苗期管理西北内陆棉区4月初开始,从南到北陆续进入播种期,至4月底基本结束播种,重点是提高播种质量,加强播后苗期管理。播种。要求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每穴一粒、亩播种量1.5-2.0千克。播种深度2-3厘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杂交棉套种是冀南棉区进行棉田套种的主要模式之一,在棉花稳产高产的前提下,每666.7 m2收小麦200~350 kg,是全幅播种麦田产量的1/2~2/3,对解决粮棉争地、培肥地力、农民增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该区是春棉区,年≥10℃积温4000、4600℃,连续天数195~220天,存在着棉花腾茬与小麦适期播种、棉花适期播种与小麦遮荫争光以及小麦田间管理的技术措施与棉花田间管理的技术措施同期目标相背离的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一、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适时播种棉花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2℃,最适温度为28℃~30℃,出苗温度需要16℃以上,随着温度的升高,出苗速度也随之加快.在南乐县.麦棉套最佳播种期以4月20日~25日播种为宜.夏播棉一般在5月20日~6月5日播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新疆的气候特点,从播种、种植、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具体思考新疆地区的棉花栽培技术应用及发展情况,旨在更好地促进新疆地区棉花栽培种植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下野地垦区各团场出现长期低温寡照气候,对棉花棉籽发育和纤维形成影响较大,致使棉花单铃重下降,无效铃增多,最终导致产量下降。一、减产因素分析1.受气候影响①温度影响2013年开春较早,棉花播种及滴出苗水工作开展顺利,然而从出苗期开始直至吐絮期,受长时间低温气候影响,各阶段生育期都较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