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Z-2型多用钵苗移栽机是根据国内玉米、棉花和甜菜等作物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设计而成的一种多用途、全悬挂式旱地栽植农机具,主要用于栽植玉米、棉花和蔬菜等营养钵育苗以及其它无钵秧苗。该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可靠、适应性强等特点,既可垄作也可平作。株距调整时,只须更换1级传动键轮的链盘,就可满足您的使用要求,该机于1996年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专家鉴定。目前,该机已批量生产。1.作业要求:(1)整地符合玉米等作物育苗栽植的农艺要求。(2)土壤含水率20%~26%(3)钵苗全高12~28cm2.主要技术指标:株距:…  相似文献   

2.
移栽机自动分钵式栽植器机构分析与运动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移栽机自动分钵式栽植器,并对分钵原理、栽植器的机构以及钵苗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栽植器两机械手配合准确、运行稳定,可实现自动连续分钵.田间试验测得,栽植角度为88.08°~88.34°,其变异系数为2.37%~2.92%;栽植株距为350.67~351.17mm,其变异系数为1.42%~1.60%.结果表明该栽植器运行稳定,不受前进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日本久保田公司推出的KTP-4I)型手扶半自动蔬菜移栽机,有如下特征:①配备有栽植深度〔1动控制装置,当移栽机在高低不平的田问边走边裁时,可使栽植深度保持一定;③配备有机体水平控制装置,当移栽机在坡地行走时,可保持机体水平不使倾翻;③株距调节范围宽,可随作物生长需要调节适当的株距;④一次可装载6盘菜苗,适合大面积栽植;⑤叮)““泛适用于土块苗、钵苗或窝眼式排种苗的移植;③栽植后,压上轮可将苗的周围上壤轻轻压实,确保苗株成活。外形尺寸:长2.17米.宽1.26米,高1.23-1.60米;重200公斤(平衡块除外);发…  相似文献   

4.
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是国家“九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已通过部级鉴定。该机是将体体水稻秧苗实现有序化钱款的新型机械,具有不伤秧、立苗率高、促进憎产的特点。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配套动力:170F型柴油机行距:240、300mm可调栽插深度:5~20mm立苗率:>70%纯工作小时生产率:0.2~0.33hm2/h2ZU-6型水稻播秧机@周良墉  相似文献   

5.
目前旱地移栽机为了满足栽植株距的要求,常需要保证速比不变同时调节栽植频率和机具前进速度,否则栽植轨迹将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栽植质量,为此,提出一种八连杆栽植机构。在分析八连杆栽植机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八连杆栽植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关键连杆长度对吊杯挂接点K的y向位移、轨迹、速度、加速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对极位夹角、摇杆摆角的影响规律;建立MATLAB GUI仿真优化界面,采用逐次逼近的方法,得到一组满足设计目标的杆件长度: l_(1)=39mm, l_(2)=42mm, l_(3)=152.04mm, l_(4)=153.6mm, l_(5)=40mm, l_(6)=30mm, l_(7)=100mm, l_(8)=154mm。使用人工制作的辣椒苗模型,以总合格率、优良率为评价指标,对优化得到的栽植机构进行栽植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前进速度和两种栽植频率下栽植优良率达94%以上,总合格率达96%以上,且株距变异系数可达3.25%,所设计的八连杆栽植机构具有良好的栽植性能,能满足移栽作业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移栽机械化领域存在的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开发了本半自动钵苗移栽机。该机通过凸轮驱动,拨杆分出钵苗并喂入分苗盘,结合由双曲柄四杆机构控制的鸭嘴实现打孔、栽植,栽植深度在80~105mm之间,其作业质量符合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7.
水稻钵苗有序移栽机投苗装置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稻钵苗有序移栽机投苗装置内部负压变化规律以及钵苗下落时间和位移关系,确定吸气活门、投苗活门的最佳开启和关闭时间。结果表明,吸苗管距吸苗口0~50mm区段是负压产生吸力,使钵苗脱离钵盘并加速的区段;空气室内部负压分布均匀,起到防止钵苗被吸入吸气口的作用;吸苗管断面尺寸小于导苗管断面尺寸的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负压。吸气活门由开到闭时间最佳为0.288s,最长不能超过0.320s,合适范围0.288~0.312s;投苗活门最佳开启时刻为吸气活门打开后0.288s,最迟开启时刻为0.312s。  相似文献   

8.
由李太云同志设计、延吉市农机推广培训中心(电话:0433-2813982) 研制的2ZB-96型水稻简塑盘钵苗插秧机,于2005年11月通过省级农机新产品鉴定。在我国推广使用的水稻钵育苗容器是符合“国情”的简易塑料钵苗盘, 由于简塑盘的强度低、易变形、不耐机械运作,给钵苗栽植机械的研制设置了难关。通常,人们试图采用钳夹式分插机构来攻破简塑盘钵苗机械栽植难关,但这种机构对秧苗的损伤、工作不稳定等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不适应于高速作业的机动栽植机具。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水稻种植技术包括以下几种:水旱直播、旱育秧人力栽植、软(硬)盘育秧人力或机械栽植、无土肥水育秧机械栽植等。水旱直播存在对本田平整度要求高、耕整地难度大,种子用量大,株行无序通风透光差,除草、施药、施肥难度大,耗用人力多、生产费用高,粮食产量低等缺陷;人力栽植存在耗用人力多、劳动强度大,秧根人土深浅不均、倒苗、漂苗、缺穴导致栽植质量难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茄子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苗机构的设计及试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对茄子穴盘苗形态及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快速、准确地测定茄子穴盘苗的形态特性,采用机器视觉系统对适移栽茄子穴盘苗的苗高、茎秆直径、苗冠直径、叶片长度及叶片位置参数进行测定,得出茄子穴盘苗的苗高范围为134.33~150.20mm,茎秆直径范围为1.83~3.06mm,自然状态下苗冠直径范围为128.57~155.77mm。采用MatLab2018b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知茎秆直径与苗高正相关;自动取苗机构取苗后,在不改变运动方向的情况下,运动距穴盘至少160mm后,才能进行翻转动作;取苗机构开合距离取10mm;为防止穴盘苗移栽过程中叶片损伤及挂苗现象的发生,需设计防叶片张开机构。力学特性测定试验表明:茄子穴盘苗基质含水率范围为30%~40%,机械手取苗力为3.0N,基质损失率为7%,移栽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1.
组合振动导苗筒式移栽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2ZB型组合振动导苗筒式移栽机总体结构、送苗机构及田间试验情况。移栽机采用水平旋转式送苗机构和装配式苗杯,操作方便,效率高,提高了不同规格钵苗的适应性。试验表明,设计的2ZB型组合振动导苗筒式移栽机栽直率大于95%,漏栽率小于1%,栽植深度均匀,覆土稳定,满足纸筒钵苗移栽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2.
1.要全面检查栽植臂轴承的旷动量 每组栽植臂上装有200型轴承5个,如果轴承松旷,会使栽植臂运转不稳定,不能保证分离针与秧门之间有1.25~1.75mm的侧隙,不仅造成取秧量不正确,还会损坏机件,造成故障。我们的经验是:当分离针尖的双向自由摆动量大于3mm时,就要更换轴承。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了满足朝阳地区农业生产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小麦播种机,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和覆土作业,经田间试验测试,播种深度40mm,行距120mm,苗带宽度70mm,效率0.43hm2/h;其创新点是链轮通过链轮定位板限位,在后横梁上交错设置后开沟器架和前开沟器架;优势是苗带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  相似文献   

14.
为使移栽机具备较好的栽植性能,提出一种凸轮摆杆式栽植机构,为保证良好的栽植直立度、均匀性以及栽植深度合格率,需要对栽植机构连杆部分的长度及位置进行分析,在该栽植机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得到相应的设计变量、约束函数以及栽植点的目标轨迹函数,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fgoalattain求解移栽机栽植机构复杂的多目标非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得到一组较为完善的设计变量参数组合[L1、L2、L3、L4、L5、L6、θ2、θ3、γ]的优化数据,经过迭代计算最优参数组合为[128 mm;52 mm;150 mm;120 mm;336 mm;60 mm;256π/180;316π/180;8π/180],进而可以得到栽植点的轨迹曲线、摆角曲线、速度曲线以及加速度曲线,以株距变异系数、直立度、栽植深度合格率为评价指标,记录相应的移栽数据,当速度为300、400、500 mm/s时,移栽合格率及优良率分别达到90%、80%以上,相较于优化前可以更好满足移栽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所需机械。我国水稻占总种植面积的30%,占粮食产量的40%。目前攻关项目有:①工厂化育秧(小苗带土、钵苗),常规稻、杂交稻的精播(1~3粒/穴达到85%以上);②栽植机械有深施化肥、摆秧、插秧机(精密抛秧);③收获机械有稻麦联合收割机、割前脱粒联合收割机(双季稻地区小型水稻收割机要求有高通过性能)。(2)旱作农业和节水灌溉农业技术。攻关项目有:平移式喷灌机,悬挂式远射程喷灌机,水源不足地区采用移动式管道喷灌、滴灌和渗灌技术等;在没有灌溉条件地区推广机械化旱作业技术,以秸秆还田、深耕、机械播种、…  相似文献   

16.
1.水稻生产机械化所需机械 水稻种植面积占我国总种植面积的30%,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目前攻关项目有:①工厂化育秧(小苗带土、钵苗),常规稻、杂交稻的精播,1~3粒/穴达到85%以上;②栽植机械有深施化肥、插秧机(精密抛秧);③收获机械有稻麦联合收割机、割前脱粒联合收割机(双季稻地区小型水稻收割机要求有高通过性能)。 2.旱作农业和节水灌溉农业技术 攻关项目有:平移式喷灌机、悬挂式远射程喷灌机,水源不足地区采用移动式管道喷灌技术、滴灌和渗灌等。在没有灌溉条件地区推广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以秸秆…  相似文献   

17.
大株距行星轮系蔬菜钵苗栽植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能适应大株距栽植的行星轮系蔬菜钵苗栽植机构,通过该机构栽植嘴能将蔬菜钵苗植入土中。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非圆齿轮传动比函数,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学模型,推导了栽植嘴尖点的(角)位移、(角)速度方程。基于Visual Basic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分析了非圆齿轮中心距a、角位移系数k1和k2、行星架初始安装角φ0、栽植嘴初始安装角α0、中间齿轮初始安装角γ0以及栽植嘴顶端到行星轮中心的距离S等重要参数对栽植轨迹的影响,通过人机交互方式优化出一组能够满足蔬菜钵苗栽植工作要求的机构参数(a=53 mm、k1=0.23、k2=0.03、φ0=-58°、α0=-144°、γ0=144°、S=175 mm)。根据优化所得参数建立栽植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同时制作了栽植机构的样机进行田间植苗试验。试验了栽植嘴在不同时刻开启和闭合对西兰花钵苗栽植时直立度和成功率的影响,得出栽植嘴在其运动轨迹最低点上方10 mm处张开为最佳开启位置,钵苗直立度优良率达85%,栽植效率可达100株/(min·行),栽植株距达到450 mm,证明该机构适用于蔬菜钵苗的大株距栽植。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因喂苗机构与栽植器时空位置匹配不佳造成的栽植效率低下的问题,在2ZB-2型移栽机的基础上研制了带有链排式喂苗机构的试验台,分析喂苗机构与栽植器时空匹配关系,确定影响投苗率的因素,并使用ADAMS软件进行单因素仿真试验得出各因素的水平范围,通过高速摄影进行验证。使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方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进行响应曲面分析,以投苗率作为响应值得出:在理想条件下,秧苗水平线速度为0.202m/s(移栽机前进速度2.2km/h)、喂苗机构垂直高度120mm、水平距离10mm时,实现了喂苗机构与栽植器的最优时空匹配关系,人工劳动强度适宜,喂苗机构的投苗率达到100%,且基质损坏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移栽机曲柄滑槽式栽植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膜上移栽机的钵苗栽植直立度并减少破膜程度,提出了一种曲柄滑槽式栽植机构,阐述了移栽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并建立了机构的运动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写了栽植机构的仿真分析与优化程序,分析了主要参数对机构运动轨迹特性的影响规律;以钵苗栽植直立度较高且破膜程度较低为优化指标(即鸭嘴栽植点出、入土轨迹尽量垂直垄面,且出、入垄面点和栽植点间距尽量小),利用程序优选出了一组最优的机构参数组合:在移栽机组作业速度v=500 mm/s时,L_1=150 mm、L_3=120 mm、L_4=310 mm、L=680 mm、θ_1=10°、θ_3=15°、θ=20°;在此组合下栽植器鸭嘴端的绝对运动轨迹在出入垄面时呈显著"γ"型轮廓,利于钵苗直立与穴口较小撕膜。提出了一种破膜程度检测方法,以烟草钵苗为对象进行了整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钵苗栽植直立度较高,优良率超过93%,较现有七杆式栽植机构提高10个百分点;栽植器鸭嘴的破膜程度有效减小,最低可降至8%。  相似文献   

20.
油菜钵苗开沟槽水平推苗栽植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油菜钵苗移栽效率与质量,设计了一种适合厢面开沟槽水平推苗移栽的栽植机构。为了分析和优化该机构的结构参数,建立了数学模型和运动学方程,并编写了基于Matlab的人机交互式程序。结合油菜钵苗水平推苗移栽的农艺要求,探讨了栽植机构运动轨迹与幼苗移栽直立度合格率的关系。研究了水平推苗移栽的运动机理,优选了栽植机构杆件长度、安装位置和初始角度等参数,并根据该参数设计了油菜钵苗幼苗移栽试验装置。进行了栽植机构运动静、动轨迹验证试验和栽苗试验,轨迹验证试验表明,样机实际运动规律符合仿真设计要求,栽苗试验表明,在行驶速度0. 4~0. 6 m/s、栽植机构循环频率在1~1. 5 Hz之间,移栽株距0. 2~0. 3 m,移栽深度0. 04~0. 06 m时,水平推苗栽植合格率不低于90%,说明水平推苗移栽满足油菜钵苗移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