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2.
3.
垄膜沟播机械化技术是利用机械的作用,一次完成开沟,起垄、铺膜、化肥深施、膜际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采取地膜种植与沟播技术巧妙结合的一项较好的旱作农业栽培措施。互助县从 1999年开始引进试验,在浅山和脑山的油菜种植上增产特别显著,在连续两年旱情较严峻的情况下,浅山地区油菜单产达到 2070kg/hm2,较露地平播增产 913.5kg,增产幅度达 78.9%;脑山地区(即海拔在 3000m左右)的甘蓝型油菜可正常成熟,单产达到 2373kg/hm2,较对照增产 825kg。机械化垄膜沟播技术之所以能大幅度在旱作农业区提高产量,是因为它改变了油菜…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湟中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春油菜的生产经常受到春旱、低温和霜冻等自然灾害的侵袭,造成了出苗不全、青秕不熟、产量低、品质差与收入少的状况.为此,湟中县试验推广了高原春油菜机械化沟植新技术,实践总结出了农艺与农机技术相结合的实施要点,取得了蓄水保墒、抗旱增温和节本增效的良好效果,探索出了高原春油菜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软管涌流灌在大田垄膜沟种作物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2年的试验研究,提出软管涌流灌溉配套垄膜沟种耕作方式的节水灌溉综合技术模式,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解决了微灌技术成本高和操作难度大等难题,探讨了微灌设施用于大田作物灌溉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地处内陆腹地,是我国主要的黄土高原区之一,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气候干燥,雨量稀少,水资源贫乏的特点。全区域1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农作物受旱面积平均每年都在1500万亩以上。受旱地区由于植被稀少,自然降水不足,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靠天吃饭的旱作农业区。自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使我省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缺,使原来的部分水浇地,逐步变为旱地。严重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膜侧沟播技术的应用为解决长期困扰甘肃农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旱作膜侧机械化沟播技术,是针对甘肃省严重的干旱问题采取的一项节水、增产有效措施。甘肃省农作物受旱面积平均每年都在100万hm~2以上,受旱地区由于植被稀少,自然降水不足,水土流失严重,成为靠天吃饭的旱作农业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省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缺,使原来的部分水浇地,逐渐变为旱地,严重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面沟播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生产过程中的选茬、施肥、整地、覆膜、选种及种薯处理、播种、密度、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技术运用,对于提高马铃薯种植水平和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技术适用于干旱和山区广大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种植马铃薯使用. 相似文献
9.
旱作农业中,在不进行秋整地的情况下,作物利用原茬垄播种的方法,称为原垄"卡种"技术。其特点是:既可节能降耗,又可保墒保苗,保持良好的土壤物理性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由于原茬垄"卡种"技术更加符合旱作农业耕作技术的要求,因而在发展垦区粮食生产中,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接受。特别是近年来,垦区运用综合科学技术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0.
涌泉灌溉用于大田作物主要问题是流量小、沟、畦横断面大,水流在田间很难向前推进。为此将其与垄膜沟种技术组装,缩小过水横断面,减小或杜绝侧渗,提高水流推进能力。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灌水器(稳流器)数量,改善灌水质量,提高田间土壤水分的均匀度,进而为涌泉灌溉用于大田作物提供了可能性。采用涌泉灌溉配套垄膜沟种耕作方式,提高了降水的有效利用率,减少了灌水量与灌水次数,减少了棵间土壤蒸发,农田耗水比一般大田灌溉节省28%~30%。由于灌水量小灌溉定额比一般地面灌溉节约50%左右。农作物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12.
起垄覆膜沟播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9~2010年在陕西杨凌进行了冬小麦覆膜沟播和传统平作播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沟播较平播极显著增产,其成穗率较平播高3.8%,水分利用效率高5.06%。在拔节期前沟播的小麦群体分蘖数较平播少.在挑旗期至成熟期沟播群体高于平播,干物质积累量返青期较平播低,返青拔节后干物质积累量迅速上升,且较平播高。用曲管地温表观测了地膜覆盖和传统平作不同深度(0、5、l0、15、20和25cm)的土壤温度,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对地温影响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传统平作的地温变化比较快,地温的日振幅比较大,昼夜温差大。而地膜覆盖增温快,保温效果好,并且温度变化趋向平缓。 相似文献
13.
介绍水稻旱直播覆膜技术的发展,总结盘锦地区不同时期水稻旱直播试验情况,分析制约盘锦地区水稻旱直播推广的主要因素是无霜期短、春季气温低、草害以及无序撒播,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对现有的水稻直播机械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储水灌溉及覆膜对土壤水分及小麦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储水灌溉定额和覆膜时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储水灌溉可增加0~120cm土层土壤贮水量,适度降低储水灌溉定额,对播种期和出苗期0~1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影响不明显,头水期0~40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与对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春小麦出苗率提高;及早覆膜,有利于提高播种期和出苗期0~10cm土层、头水期0~40cm土层土壤含水率,以及播种至三叶期0~25cm土层地温。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的适宜储水灌溉定额为600m3/hm2,覆膜时期为储水灌溉前覆膜,与对照相比,播种期及出苗期0~1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7.36%和8.29%,头水期0~40cm土层土壤含水率提高2.78%,基本苗及出苗率分别增加26.34万株/hm2和5.44%,节水900m3/hm2。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免储水灌全膜覆盖穴播与保水剂配合节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河西地区春小麦免储水灌全膜覆盖穴播与保水剂配合节水技术的试验研究,测定了春小麦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小麦耗水规律及产量效应,分析配套施用保水剂对春小麦地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河西地区,小麦采用免储水灌全膜覆盖施用保水剂穴播技术能有效地减少农田在休闲期的土壤蒸发量,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可减少首次灌水量30mm,全生育期耗水量减少80.0mm,节水16.60%,增产4.3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1.70%。 相似文献
16.
《灌溉排水学报》2019,(10)
【目的】探讨垄沟宽度对垄膜沟播胡麻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为提高垄膜沟播胡麻经济效益提供依据。【方法】对25 cm垄沟宽垄膜沟播(R25)、35 cm垄沟宽垄膜沟播(R35)、45 cm垄沟宽垄膜沟播(R45)和露地条播(CK)4个栽培条件下胡麻田土壤水分、胡麻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覆膜处理可缩短胡麻生育期2 d,不同处理间出苗率差异较大。胡麻种植区、覆膜区土壤水分垂直变化总体随土层增加呈增加趋势。R25、R35处理的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先上升后降低,鲜质量和干质量均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R45处理和CK的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鲜质量在开花期最高,干质量在成熟期最高。R25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R25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CK提高了32.81%,产量较CK提高了16.67%。【结论】垄沟宽度是影响垄膜沟播胡麻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重要因素,较小的垄沟宽度(25 cm)有利于提高胡麻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17.
18.
19.
覆膜和种植密度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和蒸散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究黄土高原旱作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开展了玉米露地与覆膜6个种植密度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加速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表现在株高和叶面积指数的增加,生育期的提前,如抽穗期(即最大高度出现时)比露地种植提前了11 d。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露地玉米株高具有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而覆膜玉米则无显著差异。无论是覆膜还是露地种植,玉米叶面积指数都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玉米的蒸散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覆膜种植降低了玉米对水分的消耗,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因种植密度增加而导致的蒸散量增加与降水不足之间的矛盾。覆膜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种植分别提高52.79%和60.55%。露地与覆膜种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获得最高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对应的种植密度不同:露地种植在密度为52 500株/hm~2(D2)时获得最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而覆膜种植增大了单位面积土地可支撑的群体,最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在密度为82 500株/hm~2(D4)和67 500株/hm~2(D3)时获得,但D3与D4下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所以在试验气候年型下,黄土高原东部露地和覆膜种植的春玉米适宜密度分别为52 500株/hm~2和82 500株/h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