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喷洒农药甲胺磷,浓度为0.2ppm(即每立方池水含药0.2克),病轻一次可愈,病重隔一天再用药一次。二、喷洒三氯异氰尿酸,浓度为0.2~0.3ppm,每天用药一次,连用两天.三、每50公斤鱼,日用90%晶体敌百虫50克、乐果乳剂或敌敌畏100克、大黄粉和小苏打各150克、漂白粉250克、食盐500克,拌1.5公斤面粉和1.5公斤米糠做成药饵,投入食台喂鱼.连喂  相似文献   

2.
2004年3~8月在山西五寨县进行中间锦鸡儿种子防治正交试验,使用了6种农药,分别在开花盛期和结荚盛期用2种浓度喷洒。结果表明,在影响害虫防治效果的因素中,喷洒时间的影响最大;农药种类次之,氰戊菊酯和40%辛硫磷乳油防治效果最好;浓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饲料与畜牧》2005,(5):33-34
害虫杀还杀不过来呢,还有养害虫的?在辽宁省海城市接文镇王家堡村的万余亩果树林里还真就有这事。为了让害虫和天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王家堡村村民害虫少了莽害虫,天敌少了繁殖天敌,这样一来,很多农药都用不上了,不但节省了成本,产出的南果梨也成了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4.
1饲养前期准备 肉鸡在雏鸡阶段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致病菌和病毒的攻击,所以必须对雏舍和周边环境彻底清洗、消毒。两批鸡次之间空舍间隔10天左右,其清洗、消毒程序是第0-2天彻底清理鸡粪或垫料,打扫墙壁、地面,用清洁剂浸湿设备;3-4天用高压水枪冲洗设备、鸡舍墙壁及地面,冲洗后通风干燥;第5天对鸡舍设施全面喷洒消毒,墙壁用20%石灰乳粉刷,地面用3%火碱消毒,10小时后,  相似文献   

5.
蜂蜜兑农药治棉铃虫有奇效我县英庄乡尹营村村民李新德曾发现用蜂蜜喂鸡能使蛋鸡多下蛋。前年他又发现用蜂蜜兑农药喷棉铃虫有奇特的效果。每桶喷雾器药水(约15公斤)兑入50克蜂蜜,每7天喷洒一次(花期不间断),不但能有效杀灭棉铃虫,而且能使棉花不落铃、不早衰...  相似文献   

6.
将自己养的蟾蜍出租给种植蔬菜的农户灭虫,这是蟾蜍养殖能手、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联村的青年农民蒋建月使出的致富奇招。近年来,一些菜农为防治蔬菜病虫害,而长期超量使用农药,致使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蔬菜品质下降。据了解蟾蜍灭虫本领高超,青蛙一年只能捕食千余只害虫,而蟾蜍一天就能捕食几百只害虫。利用蟾蜍灭虫的方法很简便,只需在菜地周围设一圈0.5米高的网,菜地中挖一条0.5米深的浅水沟,并保持一定的水源,在方便蔬菜排水、浇水的同时,养殖害虫的天敌———蟾蜍就可以进行捕虫工作了,这样既可少施或不施农药,节约开支,又能使蔬菜品…  相似文献   

7.
施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必须慎重选择适当的农药种类,和最安全的时间及方法。否则不仅浪费,而且可能大量杀伤蜜蜂,并杀灭某些害虫的天敌益虫,严重破坏害虫与天敌之间的自然平衡而导致害虫的大量发生为害。很多农药对蜜蜂和其它益虫的毒性极大,但也有若干毒性较小或相对无毒。除非  相似文献   

8.
周贤森 《蜜蜂杂志》2005,25(12):24-25
笔者对蜂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的了解只能算是略知皮毛,说不上精通,更不是高人,这决不是谦虚,而是实事求是。笔者现在就有思索已久而得不到答案的两个问题想求教于蜂学博士、教授、研究员等精英。问题一:为了防治病虫害,是否一定要在蜜源植物(譬如荔枝、龙眼、油菜等)花期喷洒农药?在临开花前(或始花期)喷洒农药能达到(或基本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吗?如果非要在花期(特别是盛花期)喷洒农药,那么是否有什么添加剂(或药物)加入农药使蜜蜂不会去采蜜或不会中毒?如果在花期临结束或结束后才喷洒农药,对比开花期喷洒农药,两者间的蜜源植物经济…  相似文献   

9.
大家畜农药中毒的诊治马有山(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镇兽医站133216)我镇是小麦产区,农民每年于4月底5月初给麦田喷洒2,4-滴丁酯农药、除草剂。由于对牲畜的管理不当,误食喷洒过农药的麦田及地草,造成农药中毒者时有发生。笔者每年5月份接治农药中毒的患畜...  相似文献   

10.
菅长龙 《山东饲料》2005,(12):32-32
某村村委会雇用本村村民杨某等十余人为村里的果树喷洒农药,并为每人配发了口罩。但是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由于杨某没有按要求佩戴口罩,结果因吸入农药颗粒导致中毒,而同时干活的其他十余人则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1.
茶园覆盖纱网进行设施栽培 ,利用纱网隔虫 ,保护天敌 ,应用天敌和农艺措施控制茶树害虫 ,不用化学防治 ,维护茶园生态平衡 ,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研究结果表明 ,纱网茶园的害虫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 ,天敌种群数量增加尤其是蜘蛛 ,全年没有使用农药防治害虫 ,而露天茶园全年用农药防治害虫 5 7次 ,鲜叶产量增加2 4 13% ;另外 ,纱网还有改善茶园小气候的效果 ,冬季保温防冻和夏季降温抗旱 ,提高茶叶品质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在模拟天然除虫菊酯化学结构的基础上由人工合成的一类杀虫剂。该农药具有广谱、高效、对高等动物及鸟类毒性较低、使用比较安全,在自然界容易降解,较少污染等特点。它对抗药性昆虫有效,为近代杀虫剂的发展方向和新途径。本类农药除保留了天然除虫菊素固有低毒、低残留特点外,还具有强大的触杀、杀卵作用,并兼有胃毒作用的神经毒剂,脂溶性大,易于渗透昆虫表皮,对害虫作用快,有强大的杀虫力。它们防治植物害虫的有效成分用量,一般每亩只需几g,有的不到1g,故有“超高杀虫剂”之称。最初此类农药主要用于棉花、…  相似文献   

13.
2004年5月7日,武汉市蔡甸区芦苇场雇用飞机喷洒高效农药,防治芦苇植株上的害虫.来回几个架次的装药、洒药,造成消泗乡渔樵村、罗汉村的梁水清、刘行山、王新盛、王新国等11个养蜂专业户,共计863箱蜜蜂遭受人为药害,毒死蜜蜂合计约6000脾.  相似文献   

14.
叶丽娟 《中国蚕业》2005,26(1):36-37
建德市有桑园面积870hm^2,为害桑树的害虫有10余种。每年蚕农应用农药防治桑树害虫,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常常造成家蚕农药中毒,给蚕农带来损失,而且直接影响蚕农对蚕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变目前桑园因用农药防治害虫极易造成家蚕农药中毒的现实,于2004年春季引进了一种新的物理防治方法——频振式杀虫灯。通过1年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农药防治桑园害虫是综合防治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生产上却出现两种状况:一是务农者大多为老弱妇病者,缺少劳力治虫而不治虫,为桑园病虫提供了天然的避难所;二是一些蚕农过分依赖于农药而进行多次、大剂量的农药防治,在杀灭害虫的同时天敌也遭到大量杀伤,害虫抗药性大幅度地提高,导致桑园害虫再次猖獗、  相似文献   

16.
《农业新技术》2004,(1):13-13
将20~30g大蒜瓣捣成泥,加10kg水搅拌,取其滤液喷雾,对蚜虫、红蜘蛛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取新鲜大葱2~3k捣烂成泥,加15~17k水,提取溶液喷洒,可防治蚜虫和软体害虫。取20g葱头鲜茎,捣烂后加水1~1.5kg浸泡,24h后过滤,用滤液喷洒植株,对蚜虫、红蜘蛛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应芝 《广西蚕业》2008,45(2):61-61
农药合理混配,可以提高工效,扩大使用范围,兼治几种害虫,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减缓害虫对药剂产生抗性等。在混配农药时,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8.
冬季桑园管理是指桑树落叶后至翌年发芽前休眠期的管理。这一对期管理主要包括病虫防治、整理树型、施足冬肥和耕耘翻土,具体的措施与方法如下: 1 病虫防治:防治病虫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这里讲的主要是药杀和捕捉。药杀主要是喷洒一次长效性的农药,以杀掉枝干上和土壤表面的害虫。人工捕捉主要有刮卵,刺杀天牛和捕捉越冬害虫。还要将落叶与杂草清理出桑园,并集中烧毁。  相似文献   

19.
把害虫捣碎,先加一些水搅拌过滤,得出害虫体液,然后再加水稀释,喷施在有这种害虫的庄稼上,害虫就会纷纷死掉,用这种方法防治地考虎、粘虫、食叶虫等害虫收效显著。为什么害虫体液能防治同类害虫呢?据分析有以下原因:一是害虫身上都带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其体液喷洒接触到同类害虫后,病原体传播开,使害虫致病死亡。二是害虫体液的气味招引害虫的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甲胺磷在防治桑尺蠖等鳞翅目害虫方面,效果不是很好,为此,于去年晚秋,县桑保站在我场进行了速灭杀丁防治越冬桑园害虫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为8000倍20%速灭杀丁(日本产),以800倍50%甲胺磷(湖州菱湖产)与清水喷洒作对照。每处理设五个重复小区。每小区调查10株桑树。二、结果与讨论1.喷药后从三次调查结果来看,防治效果均以速灭杀丁为最高(如表),速灭杀丁区喷后3天调查,桑园鳞翅目害虫死亡率已达93.4%,而甲胺磷仅75.8%,说明速灭杀丁是一种高效快速农药;最后一次调查死亡率达99.9%,也比甲胺磷略高。2.从使用浓度计算农药成本,速灭杀丁一般使用浓度8000—10000倍,每公斤约25元(1987年价),可防治160—200亩桑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