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索柞蚕蛹糖代谢与种茧耐贮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选育适宜的二化一放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1个一化性品种(辽8)和7个二化性品种(大9、凤久、抗大、辽蚕527、辽蚕582、墨玉和青黄1号)的种茧为试验材料,分阶段连续测定并比较分析在低温贮藏期种茧蛹体脂肪体糖原和血淋巴海藻糖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期,糖类含量变化趋势在各化性品种间表现较为一致,血淋巴海藻糖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变化,峰值出现时间及水平各化性品种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脂肪体糖原的变化状态与之呈现明显的此消彼长;相较于春制种出库期,二化一放制种出库期各化性品种种茧血淋巴海藻糖含量均发生显著下降,一化性品种下降后含量水平显著高于二化性品种,二化性品种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皮尔逊相关系数表明脂肪体糖原和血淋巴海藻糖含量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一化性品种呈极显著负相关,二化性品种呈显著性负相关,判定系数进一步表明二化性品种间二者相关的密切程度也具有差异,说明海藻糖含量及其在低温贮藏期与糖原含量的相关程度可作为衡量柞蚕种茧耐贮性的指标,以之为参考指标,测试的二化性品种中,大9、凤久、辽蚕527较为耐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蚕科所 (邮编 : 118000 电话 : 0415- 8122930)日前育成二化性春秋兼用多丝量桑蚕良种 " 辽凤×雪莹” . 该品种具有体质健壮、抗病力强、茧层率高、产茧量高、出丝量多、蚕丝优良等特点 .  相似文献   

3.
据资料报导:柞蚕一化性品种在苏联、朝鲜、亚热带的印度及在北部海拨高的地区均有培育柞蚕一化种.国内的山东、河南、贵州都已有柞蚕一化品种,并继续研究培育发展生产.二化性地区的辽宁、内蒙古也有柞蚕一化性材料,其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4.
一、目前几个常用桑蚕品种特性及桑蚕龄期经过 1春蕾×镇珠和青松×皓月这两对杂交品种各有何特点 春蕾×镇珠是一对中、日杂交的二化性四元杂交种,是一个优质的多丝量新品种,具有孵化整齐、高产优质、好养等特占.  相似文献   

5.
在春季良好环境下,有关家蚕体质性状与茧质性状的相关,将二化性中系品种与日系品种分别估算,迄今未见报导,为此于1990年和1991年两个春季,对体质与茧质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的系数,进行了调查、统计和估算。现将获得的结果简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材料:二化性中系品种有苏花、中_5、苏_5及CA等,二化性日系品种有春晖、安科二号、皓月、  相似文献   

6.
“辽凤×雪莹”是由辽宁省蚕业研究所直接利用中日两个基础品种杂交育成的春秋兼用多丝量桑蚕新品种 ,具有体质健壮、抗病力强、茧层率高、产茧量高、出丝量多和蚕丝优良等多种特点。该品种经省内外同行专家鉴定认为尚属国内首创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业已获得1999年度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主要特征“辽凤”为中国系统二化性品种 ,蚁蚕黑色 ,五龄蚕体白色 ,茧白色 ,圆形。“雪莹”为日本系统二化性品种 ,蚁蚕浅黄色 ,五龄蚕有斑纹 ,茧白色 ,浅束腰形。“辽凤×雪莹”为一代杂交种 ,五龄蚕全是花蚕 ,茧层厚 ,手感硬 ,蚕茧呈长椭圆形。二、主要特性“辽凤×雪莹”为二化性中日一代杂交种 ,四眠五龄 ,春秋蚕龄期经过分别为25天22小时和23天13小时。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 :1 茧层率高。春秋蚕平均茧层率26 31 % ,比对照品种高出2 82个百分点。2 产茧量高。每张种春秋蚕平均产茧量高达49 62公斤 ,万头蚁蚕产丝量多达4 98公斤 ,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8 64 %和14 48 %。3 蚕丝优良。出丝率比对照品种提高7 % ,茧丝长度1360米 ,比对照品种增加133米。解舒率79 35 % ,比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7.
我国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有自然的夏秋蚕品种,就性状而言,大都是体质强健,丝质良好,缺点是茧小丝少,产量不高.约在1924年前后,才出现了经人工孵化的改良夏秋蚕种.最初用二化性中系纯粹种,不久改用了中日一代杂种.抗日战争前为求蚕作安定,曾一度由广东引进了"广寒""广麻"两个多化性品种,丝色洁白,茧层量中等,分别和华六杂交,制成夏用种(多化×二化) 和秋用种(二化×多化),抗日战争开始后即停止生产.抗战胜利后直至六十年代初,夏秋用品种主要用华十×沄文.后来因为法文品种死卵和再出卵多,体质有下降的倾向,于是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术界对蚕业起源及中国蚕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正在方兴未艾。其中较著名的如东京大学吉武成美教授,他曾征集包括有日本一化性种、日本二化性种、中国一化性种、中国二化性种、印度多化性种和欧洲一化性种共250个家蚕品种,根据同功酶的研究,从其酶型来调查其类缘性。吉武根据实验所得结果,并以瓦维洛夫的群体遗传学理论,提出了家蚕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一化性种;现在全世界家蚕的各种地理品种都是由中国一化性种分化出来的,它南下适应了高温环境而成为中国二化性种,中国的二化性种一方面南下形成印度多化性种,另一方面分化出日本二化性种北上后形成了日本一化性种;又从中国一化性种分化出欧洲一化性种和朝鲜一化性种。但吉武成美这一论点被我国学者蒋猷龙(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副研究员)所否定,蒋氏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撰写了“家蚕的起源和分化”一文,该文针对吉武的实验论点提出的相反看法是:野蚕到家蚕的驯化是在不同地带各自形成,他推断认为有三个地区,其一中国温带多化性种,其二中国热带多化性种,其三南亚热带多化性种;这三个起源地的多化性种,以后逐渐分化(进化)成二化性、一化性。他否定了吉武的“一元论”而主张“多元论”。由此对吉武引用的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论也给予了批评。蒋文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蚕业学术界人士较强的反应。在国内,安徽农学院蚕桑系段佑云教授撰写了“家蚕起源于黄河中游中华民族发祥地”(刊《蚕业科学》83年一期)一文,阐述了他自己的观点;在国外,不久前日本蚕史研究会第七次会议上,吉武成美和布目顺郎二教授又针对蒋猷龙先生的文章提出了反批评。为了活跃学术气氛、开展学术争鸣,现将吉武成美和布目顺郎教授的文章译载如下。欢迎蒋猷龙先生和其他学者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多份资源品种进行了不同采卵方式,不同产卵时期、不同浸场时间等试验,调查了不同类型品种的孤雌生殖发生力。结果表明,自然产卵的着色卵率高于剖腹卵,二化性品种浸汤,20分钟的着色卵率明显高于浸汤2分钟和5分钟的,多化性品种浸汤5分钟的效果则已接近20分钟;不同产卵时期对着色卵率的影响幅度不大,但有早产卵孤雌生殖力较强的倾向;品种类型孤雌生殖力则表现二化性品种强于多化性品种,有滞育性品种强于无滞育性  相似文献   

10.
正和山1号2014年通过了浙江省桑蚕新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为高产、优质、好养的多丝量四元杂交蚕品种,二化性四眠。正交越年卵青灰色,卵壳淡黄色;反交越年卵灰紫色,卵壳白色。催青经过10~11天,孵化齐一,孵化率98.9%。蚁蚕体色黑褐  相似文献   

11.
一、总论家蚕化性,历史资料很多,但对家蚕化性类型都没有说得明白。关于家蚕化性原理,也无适当文献。本世纪二十年代末,日本东大渡边勘次教授用二化性品种蚕做材料研究得出:产“不滞育”卵的环境条件,产“滞育”卵的环境条件,以及“不滞育”卵与“滞  相似文献   

12.
家蚕是以卵滞育的昆虫,越年性和不越年性除受家蚕化性的影响外,还与家蚕整个世代所处的温度、湿度、光照、饲料等环境条件有关.云南现行家蚕品种主要是二化性品种,为提高丝茧质量,便于饲养时期的调节,目前都以生产越年种为目的.为此,在蚕种生产中应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和减少不越年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浙江农业科学》2010,(4):727-727
<正>蚕品种华东×春晨(浙审蚕2010001)系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特征特性:华东×春晨是一对二化性四元杂交多丝量品种,四眠。正交每克良卵数1 750粒左右,卵色灰绿,卵壳淡黄;蚁蚕黑褐色,克蚁2 150头左右;稚蚕趋光、趋密性强,普斑。  相似文献   

14.
为改良二化地区一化性柞蚕品种并取代现有的二化一放品种,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以883中选留千粒茧质量高的蛾区中的较大雌雄个体,对号交留根,历时11年育成了二化地区一化性柞蚕新品种辽8。新品种属青黄蚕血统,一化性,4眠,春养辽8的平均单蛾产卵量、收蚁结茧率、千粒茧质量、克卵收茧量分别比对照高12.39%、20.32%、9.15%和33.11%,孵化率略高于对照种,龄期经过比对照种长2 d,一化率与对照种相当。早秋养辽8的平均单蛾产卵量、孵化率、收蚁结茧率、千粒茧质量、克卵收茧量分别比对照高16.17%、4.77%、21.62%、9.93%和41.53%,龄期经过比对照种长2d21h,一化率与对照种相当。在缫丝试验中,辽8茧丝长比对照883长113.63 m,解舒率比对照高8.33%,解舒丝长比对照长86.48 m,生丝公量比对照高4.08 g,回收率比对照高4.22个百分点,出丝率比对照高1.44个百分点。在新品种繁育试验中,辽8单蛾收茧数3年平均增产19.02%,千粒茧质量比对照高10.83%。综上所述,辽8具有化性稳定、强健性好、高产、稳产等优点,是适合于二化地区放养的一化性柞蚕品种。  相似文献   

15.
1.我国柞蚕生产,从山东的费县(35°25′)经河南的嵩县(34°05′)甘肃的天水(34°05′),东北西南的一条线,是自然产生一化性地区的最北界,简称一化线。从山东的泰安(36°09′)经河南的林县(36°03)至甘肃的平涼(35°25)也是东北西南的一条线,是自然产生二化性地区的最南界,简称二化线。2.滞育蛹的产生能否,靠蚕兒时期营养积累的多少,营养积累多蛹体滞育,;反之营养积累少,蛹体不滞育。营养积累的多少,全靠蚕兒摄食时间的长短,饲料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影响摄食长短的因子很多,主要的是气温、体温和饲料。气温和体温超过或不到摄食温度范围(13—27.5℃),则停止摄食。影响气温和体温高低的因子很多,主要的是日照长短和强弱;其次是纬度、降水、云量、湿度、植被、风、地势、方位、坡度、饲料和人为因素……等等。老硬的饲料,蚕兒不喜食,生活在上面停食的时间多;柔嫩的饲料,蚕兒喜食,摄食的时间多。影响饲料老嫩的因子也很多,如:日照、气温、降水、湿度、风、地势、土质、肥分……等等。这些因子对蚕兒的作用是有机的相互连系、相互制约着的统一整体,它们不仅影响蚕兒的化性类型同时形成蚕兒适应地区、季节条件的不同体型、体色和辉点等。3.本试验证明:二化性品种在春季羽化产卵后,高温催青,高温饲育催蚕,低温饲育壮蚕,全龄饲料柔嫩,营养充足,是促使蛹体滞育的主要条件。根据二化性品种化性遗传性与环境条件关系。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第一世代从早春低温环境条件下开始,接触渐升温度完成产生不滞育蛹,第二世代由夏季开始,在高温后期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条件下完成产生滞育蛹。这种特性是自然环境条件长期影响下和人工选择形成的,化性遗传动摇性依地区品种特点而有不同。化性遗传动摇的品种易受放养环境影响发生化性变化。本试验得到控制产生滞育蛹的方法,同已经在东北使用的“二化一放”道理相同,都是利用二化性品种第二世代化性遗传的环境条件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无滞育多化性家蚕品种‘MF'体外注射滞育激素(DH)后不能产下滞育卵这一现象是否与DH诱导的下游信号通路受阻有关,丰富鳞翅目昆虫的滞育发生机理,本研究从滞育激素信号接受器——滞育激素受体(DHR)人手,从该家蚕‘MF'品种中克隆了DHR基因的全长cDNA,结构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其他家蚕品种存在差异。运用半定量RT-PCR及qRT-PCR技术检测滞育激素受体基因在不同家蚕品种蛹期的血液和卵巢以及同一家蚕品种‘MF'5龄幼虫的不同组织(血液、头部、脂肪体、丝腺、中肠及卵巢)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DHR在家蚕‘MF'品种幼虫的5个组织中都有表达,在血液和卵巢组织中表达较高;另外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化性家蚕品种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为无滞育多化性的2个品种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在‘MF'品种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尼斯塔里'。推测滞育激素受体的表达量不足可能与‘MF'品种蛹期注射滞育激素不能产生滞育卵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用家蚕二化性品种苏8及多化性品种137号为材料,研究茧层重蛹体重等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观察到部分性连锁现象。这和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是他们忽视了同一品种雌体数量性状总是比雄体较大的普遍事实。本文便对前人的理论解释提出补充意见。假设雌蚕W染色体上有限性数量基因,且常染色体数量基因杂合型显示超显性效应,从而拟了新的理论值估算方法,按沈敦辉法,铃木法及本文新法算得的新理论值,分别和实测值比较,证明新估计法即使不完全符合实测值,也比前人的两法精确得多。  相似文献   

18.
九七香1号是增城市农科所继优质品种香丝苗2号后选育的又一个优质、抗病、高效的香软型水稻新品种。 1 选育过程 1.1 系统选育 从香丝苗的突变群体中选出优异单株,其同功酶色带与香丝苗色带较为相似。 1.2 后代选育 1991年晚造选出单株后,从F2、F3代分离的材料中分别选出中矮秆、株粒型与香丝苗相似的各类型单穗,然后进行多代选繁和作单株品系对比试验。1994年晚造选出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而胶稠度相对较高的品系。1995年选育出3个株高不同、粒型相似、香软性、产量高的品系进行试验,最后选定一个较矮秆、综合性状和品质比亲本更理想的香软丝苗型品系。经1996、1997年试种,结果显示该品系稻米外观品质靓、具香软丝苗型特色、有市场竞争性,定名为九七香1号。  相似文献   

19.
1.地区气温年周期性变化规律,是家蚕化性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湿度、光照等为辅助条件。 2.有休眠期各类化性的家蚕,发育生长和休眠现象是在气温年周期性变化规律中一定程度的高温和低温交替的生存条件下形成的。 3.“一化性”家蛋的化性遗传性,为一年一个世代,但依品种不同,化性遗传保守性有强弱之分,一般说,生活在冬季愈冷地区的“一化性”种,其化性遗传保守性愈强,以其感受低温程度深,容易得到休眠的相对高温。 4.高温感光催青法,符合“二化性”家蚕化性遗传规律第二世代的温度条件和光照程度的要求,是为人工移用其第二世代的环境条件,故产生越年性卵。 5.温带的“二化性家蚕”,若长年累代的人工移用其第二世代环境条件(指主要的高温感光催青法)即易形成第二世代产越年性卵的化性遗传保守性,在春季将其越冬卵用15℃低温避光催青,仍产生多数越年性卵(瀛文是二化性遗传保守性强的品种,故产越年性卵率小)。如欲同复其一年两个世代的化性遗传性,可实行低温催青选育之。 6.“二化性”家蚕种,如用20℃所谓“中间温度”催青的,其化性动摇于第一与第二世代之间,故混生越年性卵及不越年性卵。 7.广东家蚕“有休眠期多化性”种,在广东地区越年性卵感受低温程度,是介乎热带和温带地区的“中间温度”,其化性遗传也表现了中间类型,有混生越年性卵及不越年性卵的现象,是化性遗传动摇的家蛋品种。 8.广东家蚕“有休眠期多化性”种引进温带地区,越年性卵感受各季严寒的低温后,可以减少年内世代回数。 9.广东家蚕“有休眠期多化性”种,夏秋各世代混生越年性卵及不越年性卵,秋末,春初各世代几全部产不越年性卵,若在年内每月均有桑叶供应的环境里,可利用其不越年性卵通过各世代轮转全年。 10.广东家蚕“有休眠期多化性”种各世代的不越年性卵若用高温催青低温饲育则越年性卵出现多,高温催青更高温度饲育反之;低温催青低温饲育全部产不越年性卵,低温催青,高温饲育亦然。 11.越南家蚕“无休眠期多化性”种,因越南地区气温年周期性变化规律中缺少15℃以下的低温条件,故其世代绵延,发育、生长、繁殖不已。 12.用温度、湿度、光线影响家蚕化性的现象,是化性遗传性的表现,若用“抑制质”;“化性决定”;“抗接触酶之质量,二重因素关系说”,都未能得到全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高浓度氧处理法(高氧法)与传统HCl处理法(HCl法)阻断蚕卵滞育效果的差异,探讨高氧法阻断滞育在家蚕Bombyx mori转基因技术体系上的应用。【方法】采用高氧法和HCl法在产后20 h处理二化性蚕品种‘大造’,比较孵化率、孵化时间,调查高氧法的最佳处理条件;将高氧法应用于一化性蚕品种‘土耳其’和转基因二化性蚕品种‘大造’,调查其对一化性蚕品种蚕卵阻断滞育效果及转基因二化性蚕品种显微注射后蚕卵阻断滞育效果。【结果】高氧法对二化性蚕卵在孵化率、孵化时间上都与HCl法有相近的阻断滞育的效果,其最佳条件为产卵后20 h用体积分数为70%的O2处理40 h;该方法也能成功阻断一化性蚕品种,孵化率达(71±20)%;高氧法处理的显微注射转基因家蚕卵孵化率达到了(49±9)%,而对照组的孵化率为0。【结论】高氧法为今后生产上替代HCl法,采用安全环保的蚕卵阻断滞育技术,解决转基因蚕卵阻断滞育和提高转基因家蚕育种进度的关键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