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晋南水地高产小麦品种的生态特性及育种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西南部小麦生产上近10年来推广种植的9个当家品种的分析,阐述了晋南水地高产小麦品种生态型的主要特性,考察了9个品种的系谱与遗传组成特点,并由此提出了选育本区生态型高产小麦品种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量类型小麦品种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氮高效且高产的小麦品种,于2016-2017年综合运用籽粒产量和氮素收获指数2项指标将河南省38个主推小麦品种划分为4种类型(高产高效型、高产低效型、低产高效型和低产低效型),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子、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的吸收转运特征。结果表明,高产水平下,氮高效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穗粒数都显著低于氮低效品种;低产水平下,氮高效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与氮低效品种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高产小麦品种花前干物质积累速率较低产(效)小麦高24.8%,花后干物质的转移量和转运效率最大,分别是低产低效型小麦的2.1倍和1.6倍。高产水平下,氮高效品种的干物质转移量较氮低效品种增加16.2%,但在干物质转移效率上与不同氮效率品种差异不显著;低产水平下,氮高效品种的氮素转移效率是氮低效品种的1.1倍。高产型小麦品种的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低产型小麦品种,小麦花后氮素积累速率最高,在该时期,同等产量水平下,HYHE型小麦氮素积累量速率较HYLE型高28.8%,LYHE型小麦的氮素积累速率较LYLE型高66.0%,且花后氮素积累速率与氮素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较高的花前干物质转移量和氮素积累量是小麦高产的基础,相同产量水平下,氮高效小麦品种的干物质转移量和氮素积累速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  相似文献   

3.
对高产小麦品种重要农艺质量与生产能力进行总结与分析,可为小麦高产超高产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对6个小麦高产品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产量超过600 kg/667 m~2的小麦品种,其穗数均大于30万/667 m~2,6个小麦高产品种平均穗粒数达47.5粒/穗,平均千粒质量达41.5 g;6个高产品种的株高变幅为70.2~93.4 cm,平均为79.9 cm;穗长、倒1节间长、倒2节间长、倒3节间长、倒4节间长、倒5节间长在株高组成中分别占11.4%、36.1%、23.1%、14.7%、9.4%、5.3%;同时发现,6个高产小麦品种同一植株的各项株高构成指数趋近于"黄金分割"值——0.618 0。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氮效率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给小麦分类栽培措施的确定提供依据,于2000~2002年在扬州选用5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通过不同类型小麦氮肥运筹调控试验,研究了小麦优质高产群体与普通群体的氮效率差异.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群体类型间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吸收效率表现为强筋和中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高于普通群体,而弱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略低于普通群体;氮素利用效率则表现为强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低于普通群体,中筋小麦两者之间相近,弱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高于普通群体;不同群体的氮收获指数差异表现为优质高产群体与普通群体相比互有高低;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的各氮效率指标与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广大农民对早熟、高产小麦品种的需求,烟台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用系谱法选育出集早熟、高产、抗病、优质、抗倒于一体的广适性优良小麦新品系——烟103,亲本组合为鲁麦14号//尉132/87初20。该品系早熟、高产、适应性广,在高、中、低肥水条件下均可种植,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小麦新品系。1 特征特性早:该品系极早熟,且熟相美观,植株呈金黄色,一般比目前推广品种鲁麦14号提早抽穗6~9d,早熟一周,可躲过北方广大麦区干热风危害和雨季霉烂损失,为目前极早熟品种之一。丰产:该品系冬性,幼苗半…  相似文献   

6.
九州农业试验场为了适应市场对早熟、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的迫切要求,在1975年育成濑户小麦(?)、竹纸小麦(?)、水田早熟小麦(?)、朝风小麦(?)、南方小麦(?)5个品种,并达到了普及.尤其是1978年育成的朝风小麦,极早熟、优质、高产,较农林61号抗条纹萎缩病和赤霉病,普及尤为迅速;1984年种植面积约8,000  相似文献   

7.
小麦品种普遍存在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现象,大部分优质小麦品种抗病性和丰产性表现较差,影响了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选育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四川气候特点与生态条件,回顾了小麦品种选育应用情况,并对现有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开发利用进展提出了初步看法。作者结合育种实践,针对“两高一优”农业对小麦品种的要求,提出了高产、优质、高效小麦育种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为给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两个半冬性高产小麦品种周麦22和豫农202为材料,研究了灌浆盛期小麦籽粒含水量、基部茎节和穗茎节伤流强度昼夜变化动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有效含水量白昼低,夜间高,呈“U”型变化趋势,强势粒有效含水量高于弱势粒;两个小麦品种茎节伤流强度的昼夜变化趋势大体相同,表现为白昼高、夜间低;基部茎节与穗茎节伤流强度差异显著,前者约是后者的1.83~4.84倍,且存在品种间差异.高产小麦灌浆盛期籽粒含水量、茎节伤流强度均表现出昼夜变化趋势和较高活力.  相似文献   

10.
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选育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四川气候特点与生态条件,回顾了小麦品种选育应用情况,并对现有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开发利用进展提出了初步看法。作者结合育种实践,针对“两高一优”农业对小麦品种的要求,提出了高产、优质、高效小麦育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高产高效的小麦品种,以陕西关中平原现行栽培以及新育成的15个主要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在两个施肥处理下(不施肥,推荐施肥),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氮磷效率差异及其内在生理机制.结果 表明,在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部分小麦品种间的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施肥条件下小麦产量为2 757.5~4 589.5...  相似文献   

12.
在18种环境条件下测定了30个四倍体硬粒小麦品种和30个普通小麦品种的抽穗期、分蘖数、株高和千粒重的稳定性,所有被测性状的稳定性都有明显的品种差异,高产品种比低产品种对改良的环境条件有更大的反映(b>1.0)。就有关分离群体和苗圃选择中如何减轻不能预测的基因型×年份互作对选择效应负作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讨论。利用适用特性的可塑性之稳定性和各性状的最适平均数,可以增加供进一步检验的升级材料的机会,并且可以培育在可变环境下一致高产的品种。其中最稳定的性状是千粒重,最不稳定的是分蘖数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3.
河南黄泛区农场引进夏棉新品种中棉所50,大力推广麦垄套种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麦棉争地的矛盾,取得了每公顷小麦6465kg、子棉3463.5kg的高产纪录,实现了小麦不减产、夏棉更高产的双丰收。1选用优良品种小麦品种选用矮秆、抗倒、大穗、大粒型高产、早熟品种,以减轻麦棉共生期小麦对棉花苗期生长的不利影响。棉花品种选用中棉所50高产优质夏棉新品种。该品种结铃性好,上桃集中,早熟、易釆摘、抗虫抗病,早播增产潜力大,是麦垄套种较为理想的品种。2适时适墒套种5月15—25日是夏棉套种的最佳播期。套种原则是足墒播种,应结合小麦灌浆水或麦前最…  相似文献   

14.
小麦品种(系)在白粉病圃中抗病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3~1999年,作者在小麦白粉病菌非自然越夏区陕西杨凌建立的模拟鉴定病圃中,对9个已知抗病基因鉴别材料和5个小麦常规品种苗期、成株期抗病性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病圃中小麦白粉病混合菌系组分复杂,年度间寄主反应有所变化。5个小麦品种中,淮阴894、阿勃、陕225等3个品种抗、感病性相对稳定,是较理想的参照品种。对如何延长抗病品种使用年限及抗病选育方法提出了商榷建议。  相似文献   

15.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6~1997年度山东省高肥区域试验11个参试小麦品种(系)的高产性与稳产性,将所得结果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b)只与产量的稳定性有关,而与产量的高低无关;只有高稳系数(HSC)才能综合地表示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是分析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许多研究小麦高产品种模式的专家们认为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 ,穗粒重成为影响产量重要因素。要提高穗粒重必须粒重和粒数并重。同时 ,籽粒的大小和饱满度 ,是一个品种源、流、库是否协调的指标 ,也是品种生态适应性的综合指标。在过去的育种中 ,泉州所小麦品种形成了壮秆大穗的特色探索其形成机理 ,对于发扬泉州所小麦育种特点 ,育成新的高产品种 ,具有重大意义。本试验旨在研究小麦灌浆过程与粒重关系及小麦花后营养体干重的消长状态与灌浆特性的关系 ,为今后小麦育种提供一些较可行的选择指标。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品种 包括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服务三农,给生产上推荐优秀、高产、广适的小麦品种,以金禾9123、AK58、周麦16、周麦18、周麦22、济麦22、漯麦9号、郑育麦9987等8个品种做大区对比试验。现将试验观察结果汇报如下,供各地在小麦生产用种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95年为摸索白皮、大粒小麦新品种绵阳25号的高产潜力,按1994年该品种田间回归设计试验优选的667m2产500kg综合栽培模式并结合供试土壤养分化验结果和小麦需肥特点,在一般栽培条件下,着重增加肥料的平衡投入,并改进施肥方法,在691.7m2面积上,印证了模式的可行性,每667m2产量达503.5kg,籽粒粗蛋白含量13.49%,其肥料投入产出比为1:9.68,667m2获纯利903.6元,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该模式可供该品种在相似生态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稻麦两熟区超高产小麦株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稻茬超高产小麦的株型特征,对黄淮麦区24个稻茬小麦品种进行了株型和产量性状的观察分析.通过产量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成超高产,高产、中产、低产4种类型.超高产类型占20.8%,低产类型占12.5%,高产和中产类型占66.7%.高产和超高产小麦品种穗短,穗数多,植株较高,基部节间短,穗下节间长,旗叶小且挺,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能力和较高的收获指数.提出了黄淮麦区高产和超高产(>9.0 t/ha)小麦品种的株型和产量构成指标:全生育期235 d左右,株高75 cm左右,穗下节间长28 cm以上,株高构成指数(IL)>0.61;穗长7.5~8.0 cm,每穗结实小穗数14~15个;旗叶长15~17 cm,宽1.3 cm左右,高效叶面积55~60 cm2,旗叶基角<25°;有效穗数>620×104/ha,每穗实粒数>33粒,千粒重>42 g,收获指数>0.45.  相似文献   

20.
福清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7~18万亩,近几年来因受市场经济影响,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现种植面积只在10万亩左右,亩产徘徊在150kg。小麦高产地区生产实践证明,小麦不是低产作物,在福清市气候条件下,只要采取合适的栽培技术措施,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夺取小麦高产是可能的。现就福清市主栽品种晋麦2148进行调查分析。一、小麦高产的几种类型小麦的亩产量是由每亩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构成的。这三个因素乘积的大小反映了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实践证明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是协调好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使穗数、粒数和粒重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