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奎屯垦区棉花早衰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棉花的早衰问题一直是影响奎屯垦区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并已严重影响到团场及职工经济效益,因此,分析棉花的早衰原因,解决好棉花早衰问题是棉花生产的重要工作。现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棉花早衰程度诊断数码图像数字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应用计算机数字图像技术研究了诊断棉花早衰程度的方法。在光照条件下采集了棉田群体图像,然后分别提取了红绿蓝(RGB)三色分量和色度、饱和度和亮度指标(HSI)。在RGB和HSI颜色模型下分析了各分量与棉花早衰程度的相关特性。然后得出诊断棉花早衰程度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颜色分量G/(R B)和色度H分量与棉花早衰程度线性相关,可用作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快速诊断作物长势的指标,而其它分量与棉花早衰程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诊断模型G/(R B)分量比色度H分量有更好的拟合优度。  相似文献   

3.
早衰是棉花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试验选用2个棉花品种冀优01和国欣3号,研究蕾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棉花早衰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蕾期干旱显著提高了棉花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早衰指数,降低了棉花干物质积累和籽棉产量,是棉花早衰的主要诱因,而蕾期浇水能够明显缓解棉花早衰;棉花早衰始于根系,是蕾期干旱条件下根系向叶片中输送的ABA含量的增加及CTK含量减少引起的,推测叶片中ABA/CTK比值的提前升高是启动棉花早衰的激素信号。  相似文献   

4.
棉花叶片衰老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转基因棉花的大面积推广,棉花早衰发生加重,已经成为制约棉花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早衰的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棉花叶片衰老生理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衰老过程中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以及防止棉花叶片衰老的各种调控措施。文中概述了一些常用的棉花叶片衰老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蛋白质、丙二醛(MDA)、活性氧清除系统(SOD、POD、CAT)、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多胺)等。大量研究表明在棉花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而MDA含量快速上升,活性氧清除系统酶活性产生相应的变化,各内源激素的含量也具有各自变化特点。针对棉花早衰的生理过程,通过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氮、钾、钙3种肥料,以及水分、光照、温度、气体等环境因子的调节措施来预防叶片早衰以及对出现叶片早衰后的稳产措施。最后对棉花叶片早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棉花早衰、红叶茎枯病与棉花轮纹斑病间关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统分析了棉花早衰、红叶茎枯病与棉花轮纹斑病间的关系。棉花早衰依据其成因差异可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生理性早衰、病理性早衰及生理病理复合性早衰。近些年来生理病理复合性早衰在我国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系统分析了生理病理复合性早衰的成因及有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我国棉花生产、以“选种、壮苗、补钾、抗逆、防病”等技术为核心的棉花早衰控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早衰就是指在棉花开花结铃最好时期,因生育不良、营养失调、病情为害,棉叶过早脱落,导致铃轻、籽秕、纤维成熟差而大幅度减产的一种现象。根据调查,近几年冀北地区棉花早衰面积越来越大,对产量和品质的损害也越来越大,减产幅度达到20%~30%,重衰地达到40%,严重田块绝收。本文就冀北地区棉花早衰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棉花红叶早衰常造成棉花减产,品质下降。连续降雨和灌水后遇低温易引起病害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引起棉花红叶早衰的主要原因,为以后棉花防治红叶早衰,找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棉花早衰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对棉花早衰问题的研究,探讨了逆境、土壤、栽培措施等因素对棉花发生早衰的影响,分析了早衰棉株体内的生理生化变化,尝试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培育抗早衰棉花新种质,提出了一系列合理、有效的防早衰栽培技术措施。通过对众多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归纳,旨在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对棉花早衰问题的攻克仍需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棉花红叶早衰在北疆棉区发生逐渐加重,棉株黄瘦铃小,纤维短,吐絮不畅,重则植株提前枯死,棉铃不能成熟,严重影响了植棉效益。因此,红叶早衰已成为当前北疆棉花生产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北疆棉区进行调查研究,为  相似文献   

10.
刘忠强 《科学种养》2011,(10):17-17
棉花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叶片提前枯黄脱落的现象谓之早衰。早衰主要是棉花在中后期根系老化,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下降,植株所输送的养分和水分不能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造成的。早衰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发生越早,影响越大,一般减产10%~40%。因此,根据棉花的生长条件和长势长相,进行分析预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预防棉花早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棉花叶片早衰的诊断及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利用活体叶片快速、无损害诊断棉花叶片早衰的SPAD差值法和绿色叶面积分级诊断方法,并分析了棉花叶片早衰的数量遗传行为。选用不同叶形和早衰类型的9个棉花品种(系),比较开花当天倒4叶及以后每5 d一次的SPAD值表明, 早衰棉花品种在开花35 d后SPAD值明显降低,因此,将开花后35 d和开花当天倒4叶的SPAD的差值作为诊断棉花叶片早衰的指标。构建持绿亲本33B和早衰亲本CJ463的6个世代(P1、F1、P2、F2、BC1和BC2),用联合尺度检验法对其叶片早衰的数据进行世代均值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叶片早衰主要受加性遗传效应控制,至少是一对加性效应的主基因控制陆地棉叶片早衰遗传,且遗传力较高,说明对持绿材料的早代选择是有效的。总之,用SPAD差值和绿色叶面积分级两种诊断叶片早衰的方法来分析叶片早衰遗传及其与叶面积关系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棉花早衰是指由于自身或外部原因使棉株在有效的生长季节内,局部或整体提早结束生命,从而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现象。早衰有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皆表现为棉株局部或整体过早衰败,经济性状受损。棉花生理性早衰既有品种原因,也与气候条件、土壤地力、肥水管理等外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防治棉花早衰要以防为主,从源头做起,从基础抓起,综合防治,不要等到出现早衰症状再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棉花早衰的表现及其机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随着转Bt基因棉花的大面积推广,棉花早衰现象日趋严重,成为限制棉花单产的重要因素。棉花早衰可通过外部形态、经济性状和生理生化等指标来判断,它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库源关系、根冠关系、碳氮代谢和激素平衡等有密切的联系,受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和土壤肥力等因素的影响或诱发。深入研究早衰与库源关系、根冠关系、碳氮代谢和激素平衡以及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等的联系,有利于全面、深入地揭示棉花早衰的机理,并最终解决早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棉花生理性早衰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18,他引:50  
由于自身或外部原因使棉株在有效的生长季节内局部或整体提早结束生命而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现象即为早衰。早衰有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皆表现为棉株体局部或整体过早衰败,经济性状受损。棉花生理性早衰既有品种原因,也与气候条件、土壤地力、肥水管理等外部因素等有关。结合现有研究,总结提出了生理性早衰成因的矿质营养失调说、库源失调说、激素失衡说和外源基因耗能说4种解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棉花早衰成了老棉区广大棉农头疼的问题。由于导致早衰发生较为普遍且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两多",一是诱发棉花早衰的因素多,且各个因素相互独立又相互交错。二是较多的棉农科技素质偏低,在防治措施上存在的误区较多,过于迷信和盲从,试图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棉花产量,从开花期促长相保产量、花铃期保肥水防早衰、吐絮期保根叶促产量等几个方面提出棉田中后期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棉花种子发芽试验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涉及农业和纺织工业两大产业.棉花在河南省的种植面积近年来稳中有升,每年棉花产量均在37万t以上.同时,随着棉花种植精准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对棉花种子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发芽率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做好棉花种子的发芽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昌吉地区滴灌棉花早衰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昌吉地区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部分棉田早衰现象有加重趋势,导致棉花植株矮小,蕾、铃脱落严重,铃重减轻、纤维品质下降。据调查,早衰棉田的果枝比正常棉田少35%左右,总铃数比正常棉田少25%以上,减产幅度在20%-35%之间。现针对该区近年来棉花种植情况,探索棉花早衰原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沿海棉区的主产区主要集中于盐城和南通的部分县(市),此区常年植棉面积超过13.3万hm^2,皮棉产量正常年份保持在1125~1350kg/hm^2的水平。近几年,大面积棉花早衰已严重影响着该区棉花产量,一般可造成15%~20%的减产。因而,搞清该区棉花早衰的成因,对提高棉花产量、调动棉农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