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小麦营养价值高,品质好,是人民喜爱的细粮作物之一。据分析,小麦籽粒中含有淀粉60%~80%、蛋白质8%~15%、脂肪1.5%~2.0%、矿物质1.5%~2.0%,以及各种维生素。其中,蛋白质含量高于稻米,子粒中蛋白质和淀粉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上的需要,易于消化吸收。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1985~1989年,全国种植面积在0.29亿hm2(4.4亿亩)左右,约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4,产量为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5。我国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占小麦播种面积80%,春小麦占20%。冬小麦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山西、安徽、江苏、四川等省。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相似文献   

2.
蓟县小麦种植面积占天津市小麦面积的26.92%,占蓟县粮食作物面积41.03%。春小麦播种面积2012年以后快速发展,达到目前的0.7万hm2。分析原因,主要是春小麦收益比冬小麦增加20.2%。为此,提出春小麦种植技术,促进春小麦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春小麦是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北部高寒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历年种植 1 470 0万hm2 。河北省春小麦栽培区主要集中在张家口、承德 2个高寒干旱地区 ,同时也是我国春小麦主产区之一 ,历年种植面积达 30 0 0余万hm2 。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国家退耕还林战略的实施 ,该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是我区的主要种植粮食作物之一,在西藏种植冬小麦,不但提高了小麦的单产,改变了我区冬日土地大部分撂荒的局面,而且又改善了面粉的品质,是一种农田冬季栽培的好作物。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各个乡镇每年都有种植冬小麦的习惯,且面积也逐年扩大,但墨竹工卡县由于耕作粗放、品种更换缓慢、农田基础设施欠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等原因,限制了冬小麦的亩产量提高。对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该县冬小麦栽培技术要点,供墨竹工卡县冬小麦种植户参考,以进一步提高该县冬小麦的单位亩产量,提高小麦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宁南山区旱地春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南部山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春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当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4.4%,年种植面积已达10.67万hm^2.平均单产2.4t/hm^2,目前,该区旱地春小麦生产水平尚不高,急需改造。我们认为改变现有品种的生产性能应为首选,为此.对近年来培育成的品种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对入选品种(系)产量丰产性状及抗逆性能进行比较鉴定,  相似文献   

6.
蚕豆套种胡萝卜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豆是互助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植的蚕豆粒大、饱满、无虫蛀、品质好,是互助县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胡萝卜作为高产蔬菜,在互助县种植面积逐年增多,为了充分利用土地面积,近两年,在川水地区进行了蚕豆套种胡萝卜栽培,改变了过去单一种植模式,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经多处测产,单种蚕豆平均每亩产量为365kg;套种田,蚕豆平均每亩产量为360kg,胡萝卜为1565kg,  相似文献   

7.
春小麦是青海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2800m的范围内,每年种植150万亩左右。因此在我省不同区域内种植春小麦优良品种,建立春小麦优良品种良种繁育基地,扩大良种,繁殖系数,加快春小麦良种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正>前言:小麦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常年在1200万亩左右,近几年种植面积均在1600余万亩,占新疆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的50%以上。笔者文中对于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探讨,以供读者参考。1品种选择选择高产、抗逆性强、株型紧凑、叶片上挺、灌浆速度快的优良品种。如新春14号、新春11号等。1.1品种介绍1.1.1新春14号生育期为115-120天。株高70-80厘米,穗长6.5-7.0厘米,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总产预报系统将利用"3S"技术手段、结合地面调查和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进行四大粮食作物(大豆、玉米、水稻、春小麦)种植面积的提取,从而实现黑龙江当年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本底调查。第2年以后每年间,利用分层抽样理论,结合地面样方的实地测量,同时利用积温带对四大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进行划分,从而最终实现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总产预报系统。为黑龙江省建立现代农业空间统计技术体系和粮食安全与区域生态保障空间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方法,同时也为黑龙江省农业空间统计技术和宏观农业科学决策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0.
西藏小麦品质影响因素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产物之一,也是西藏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西藏是栽培面积仅次于青稞的粮食作物。西藏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本地育成的品种也大多是弱筋品种,外地引种的高品质小麦在西藏种植也会品质降低。本文综述了环境对小麦品质影响的规律,为今后西藏小麦育种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利用贵南县气象站2012-2018年春小麦观测记录,对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结构进行分析,结合发育期间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建立影响春小麦产量的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构因素的预报模型,对2012-2018年产量结构因素做评估检验。分析找到贵南春小麦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较低,高白度不高的气候原因:灌浆到成熟期,贵南地区正处汛期,雨热同期,日平均气温13.3℃,降水量过多和土壤含水量偏高不利于蛋白质生成,水分过多也致使面筋弹性降低,品质下降。虽然2012-2018年贵南春小麦产量有增加趋势,但播种面积逐年减少,作为半农半牧区群众主要食物的原材料,改良品种,培育优质高产适合河谷农业生产的品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以1949-2010年河北省谷子、小麦、玉米单产数据和2002年-2009年河北省138个县的谷子、小麦、玉米单产与面积数据为基础,比较分析了谷子单产的时空变化及与小麦、玉米单产的差距。结果表明,从时序上看,河北省谷子单产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一定的增长趋势,但增速减缓,与小麦、玉米单产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从空间看,2002-2009年各县的谷子单产总体呈增长态势,差异比较显著。单产较高的县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和低平原区,燕山山区和坝上高原区单产较低。谷子单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谷子由主粮作物变为了调剂粮食作物,播种区域逐步被挤压到丘陵旱地区域,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科技进步水平低、病虫草鸟危害严重等。提高谷子单产水平应加强谷子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谷子科技水平和深加工水平,大力引导小米消费,研制适宜各类消费人群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春小麦主栽品种产量潜力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择不同时期新疆春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和近期推广品种共5个,对它们产量潜力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显著提高,成熟期提前,株高明显降低,生物学产量和单位面积穗数基本保持稳定,每穗粒数有所增加,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大幅度提高;对品种来源分析表明,CIMMYT小麦种质在以往新疆春小麦品种改良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1993年至2013年甘肃省审定的60个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其14项农艺和品质指标地变化及相关性,为甘肃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甘肃省近年来审定春小麦品种(河西地区)产量逐渐上升,平均每年提高41.6kg·hm-2,产量三要素中小穗数和千粒质量变化不明显,相关系数低;穗粒数呈下降趋势。生育期和株高逐年下降,生育期平均每年缩短0.23d。品质指标中面粉沉降值、湿面筋质量分数、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逐年下降,而其蛋白质质量分数、体积质量和面团吸水率逐年上升。但东片和旱地品种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总体来看,甘肃省春小麦产量总体水平呈西片东片旱地,产量及农艺性状与品质指标呈负相关,但二者之间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协调的;小穗数多、粒大粒质量和株高中等更适合甘肃河西地区气候和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马铃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基于食物能量安全标准,以宁夏南部山区6区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海原县)为例,研究马铃薯主粮化对粮食安全和其他大宗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北旱作一年一熟制区马铃薯单产(鲜重)玉米小麦豆类,隆德县和泾源县马铃薯单产分别达到18.16 t/hm2和18.01 t/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有单产水平下,单位面积马铃薯生产虚拟水小于玉米、小麦和豆类;单位耕地面积马铃薯生产食物能量显著高于小麦和豆类,而低于玉米;马铃薯可实现增产潜力以彭阳县和海原县较大,分别为10.22 t/hm2和12.27 t/hm2,大于玉米和小麦可实现增产潜力;当一个地区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超过小麦的3.8倍、玉米的4.1倍、豆类的4.7倍时,单位面积马铃薯生产食物能量才能超过小麦、玉米和大豆。因此,黄土高原旱区发展马铃薯主粮化需谨慎,不同农业区域应根据农业结构、粮食单产及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的具体情况,确定马铃薯的主粮位置,以免造成耕地生产食物能量总量下降,威胁到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春小麦垄作栽培适宜种植密度及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甘肃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垄作栽培条件下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垄作春小麦产量均有重要影响,并且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互作效应。高肥条件有利于垄作春小麦穗粒数和产量的增加,并对种植密度有一定的调节和补偿作用;在增施肥料的同时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垄作春小麦产量水平,种植密度过大时,春小麦产量反而降低。在垄作栽培条件下,春小麦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75万~750万株/hm^2,适宜施肥量为纯氮180kg/hm^2五氧化二磷144kg/hm^2。  相似文献   

17.
选用春小麦品种宁春50号为试验材料,通过3个节水处理研究灌水次数对春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1水的W1处理可显著增加0~120cm同层土壤贮水的利用,尤其增加60~100cm深层同层土壤贮水的利用;而随着灌水的增加,春小麦深层同层土壤贮水及0~120cm同层土壤贮水的利用率随之降低。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总的耗水量增加,春小麦拔节至开花期的耗水量降低,但春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增加。春小麦灌水次数过少的W1处理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旗叶叶绿素含量、旗叶叶面积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春小麦开花以后的叶面积系数、旗叶叶绿素含量、旗叶叶面积随灌水次数增加明显增加;生育后期灌水有利于提高抽穗后的干物质积累量,灌水次数过少的W1处理不利于春小麦开花后的干物质积累。增加灌水次数,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比例,降低土壤贮水的利用比例,增加春小麦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但春小麦灌水利用效率明显降低;灌水次数较多的处理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降低,生育后期物质向籽粒转移量增加,灌水次数过少的W1处理春小麦穗数、穗粒数明显降低。综合考虑春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利用效率、物质生产等因子,确定灌二棱水+拔节水2水的处理是春小麦获得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   

18.
短期地膜覆盖以幸干旱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以旱地春小麦进行短期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明显提高小麦生长前期的土壤温度,有效防止春季低温对作物的伤害,促进分蘖成穗,并显著提高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从而达到增产目的。播种后1-30d左右为旱地春小麦最佳覆膜时间。覆膜时间增长,增温效果减弱,产量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冬播春性小麦产量相关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明确春小麦产量相关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以CIMMYT提供的28份春小麦品系为试材,在雨养及灌溉条件下,对主穗小穗数、穗粒数、不孕小穗数、千粒重、收获指数和小区产量等性状进行考察,分析春小麦主要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力,评价春小麦品系的抗旱性,用GGE双标图对产量相关性状与抗旱性的遗传相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小麦的抗旱性与多种产量性状相关;2种水分条件下主穗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小区产量的遗传力较大(42.79%~78.87%)。不同水分条件下主要产量相关性状与抗旱性的遗传相关程度存在差异。通过对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及遗传力进行联合分析,可以看出在雨养条件下主穗小穗数、穗粒数和小区产量对春小麦抗旱性的选择效率较高,在春小麦抗旱育种中应当注重对这些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考察及选择。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1989年以来粮食生产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山西省1989年以来的粮食生产情况,诸如粮食播种面积、复种指数、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进行了调研,认为山西省粮食生产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粮食生产年度之间的波动性大,二是玉米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三是小麦和谷子的面积、单位面积产量都在下降。粮食丰产下的隐忧表现为:一是细粮供不应求,二是人均粮食占有量没有提高,三是耕地尤其是水浇地减少较多,四是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出路:一是政策扶持粮食生产尤其是小麦生产,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三是保护耕地尤其要反思退耕还林和通道绿化政策,四是重新构建与种植结构相适应的饮食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