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大豆常年种植区,经常会出现大豆叶片发黄、植株矮缩等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大豆植株黄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就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大豆有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途径,而且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病虫害,往往会对大豆产量以及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目前,我国大豆种植业中病虫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比较显著的问题,就此展开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豆重茬减产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茬大豆植株生长迟缓、矮小 ,叶色发黄,易感染病虫害,大豆荚小、粒小,产量低,一般减产20%~30%,如果连续多年重茬将带来毁灭性灾害。但在大豆产区因土地有限,种大豆不重茬很困难,所以分析重茬减产原因,运用科学技术减轻重茬所产生的为害是惟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大豆秕荚是大豆植株在形成荚果的过程中,籽粒不能正常形成,或外壳不能正常鼓起,产生荚果空秕的现象。据调查,夏大豆有5%~25%的荚果因多种原因籽粒鼓不起来,形成秕荚。大豆秕荚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大豆持续高产、保持高品质的一大障碍。如何减少夏大豆秕荚,是当前大豆生产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淮地区夏大豆倒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国内对大豆的需求量很大。倒伏一直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倒伏时期和程度的不同可导致减产10%~50%不等,严重时达60%以上,甚至绝收。研究大豆倒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1主要症状 玉米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以叶片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发病为白色至黄色小斑,逐渐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成疱状,有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发病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最后叶片退绿发黄、干枯,严重者造成植株枯死。  相似文献   

7.
在夏玉米生产中,常常由于施入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病虫为害等原因,造成玉米苗生长迟缓、矮化、僵直,形成小老苗。现结合分析这些原因,介绍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1症状 大豆胞囊线虫主要为害根部,被害植株发育不良,矮小。苗期:当2~3片真叶形成后,由于根部受害,感病后子叶和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感病地上部矮化和黄萎,结荚少或不结荚,严重者全株枯死。病株根系不发达,侧根显著减少,细根增多,根瘤稀少。  相似文献   

9.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对我省大豆生产为害较重的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不合理轮作,大豆重茬面积增加,导致该病有加重和扩大的趋势。我省应从选育抗线品种、改善农艺措施等方面进行大豆孢囊线虫病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年份间、地点间、品种间及其互作效应下大豆产量差异,对2016-2017年黄淮海夏大豆产区的北片、中片和南片区试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北片年份×品种互作效应对大豆产量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各片的年份、地点、品种以及年份×地点、年份×品种、地点×品种、年份×地点×品种互作效应的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地点对黄淮海北片、中片和南片的产量差异贡献率最大,分别为57.92%、71.76%和46.91%,品种的贡献率分别为3.85%、4.67%和8.52%,年份的贡献率分别为2.85%、1.02%和0.71%。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北片、中片和南片中平均产量最高的河北宁晋、邯郸和山东菏泽比平均产量较低的河北石家庄、河南洛阳和安徽宿州分别高45.66%、71.67%和50.13%,差异达极显著。中黄78、中黄70和中黄301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相应对照品种,变异系数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大豆产量与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经、纬度无显著相关性。因此,在实现大豆高产的过程中,选择优质、高产、广适的大豆品种是首要条件,同时提高管理水平,发挥高产潜力,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我国的一种主要农产品,它能够提供人们正常的营养所需。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大豆的需求也更加旺盛,时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大豆高产逐渐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对气象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包括对温度、湿度及干度等的控制。主要探讨了对大豆高产产生较大影响的气象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菟丝子是一种黄色亚性寄生性植物,缠绕在大豆基杆上,借助吸根从大豆杆中吸取养分,使大豆植株生长停滞、短小、发黄,严重时植株成片枯死。防治方法:通过合理轮作,清除菟丝子种子。发病初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不少农民朋友反映他们种植的花生植株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有的甚至整株死亡。我站技术人员经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观察发现,引起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花生根腐病、茎腐病或根结线虫病发生加重,有的地块这两类病害混合发生,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后期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夏大豆不实症发生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省夏大豆面积居全国第一位。常年播种面积约66.7万hm2,是河南省的五大作物之一。1990年以来,豫中南部地区大豆不结实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1995年和1996年,不少地方连片出现严重的不结实。其表现为 :到了生长后期,营养生长旺盛,叶色浓绿,不断抽发新枝或次生分枝,花期长,结荚稀疏,且荚而不实,植株贪青晚熟。重发区单产仅收450kg/hm2 左右,有的甚至绝收,且子粒过小,商品性能差,给当地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深入重发区实地调查研究,经过几年的探索和试验分析,总结出了夏大豆不实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套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夏大豆植株氮、磷、钾含量与水肥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李永孝  崔如 《作物学报》1992,18(6):463-474
1986—1988年在本所防雨轨道网室内,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夏大豆植株各部器官在各生育时期N、P_2O_5、K_2O含量与水肥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肥用量增加,植株各器官在各个生育时期N、P_2O_5、K_2O含量(克)都增加。每次供水1.8公斤/株处理比0.9公斤/株处理绝对含量(克/株)增加1倍以上;施20克/株比10克/株复合肥处理N、P_2  相似文献   

16.
2011年7月份,招远市不少农民朋友反映夏玉米苗生长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玉米苗基部叶片发黄,叶尖和叶缘干枯,有的还出现心叶卷曲的现象。经过我站技术人员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发现上述症状是由以串珠镰刀菌为主的病原菌引起的玉米苗枯病,  相似文献   

17.
南方高梁黑条矮缩病(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自2010年首次在平塘县高梁作物上发现该病以来,通过3年来开展对传毒媒介白背飞虱的迁飞规律、发生动态监测,实行种子药剂处理和防治适期等技术研究,分析认为对南方高梁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应立足于预防为主,立足于对传毒虫媒白背飞虱的防控,药剂拌种是当前防治南方高梁黑条矮缩病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萍 《种子科技》2022,(10):70-7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关心林业的发展趋势。而林业资源一直是未来林业工作的关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表明了林业发展的必要性。林业病虫害会严重为害林业健康,为更好地保证林业健康发展,必须专注于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林业发展质量,保证绿色生态环境效应得以实现。文章对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具体阐述,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希望能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毒的病毒性病害,自2006年以来,该病在本地水稻上的发生逐年加重,水稻受害面积不断扩大,到2011年全市发病水稻面积达2.25万公顷,占水稻总面积的82.4%。6月底7月初受害水稻表现为叶色深绿,叶片粗短、僵硬,但矮缩不明显,7月中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期,此时病株显著矮缩,  相似文献   

20.
夏玉米秃尖缺粒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林 《种业导刊》2012,(2):21-22
豫东地区夏玉米近年因品种利用、病虫危害、栽培管理不当等原因,玉米秃尖缺粒现象较为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针对以上问题与生产实际,提出了选用优良品种、科学运筹肥水、提早播种、防治病虫害、加强管理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