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虫是最具潜力的动物性蛋白饲料资源,其繁殖快、数量大,蛋白质含量高,且大多数种类的昆虫都可以作为畜禽的饲料利用,开发昆虫用作饲料资源,对促进我国畜牧业及饲料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据资料报道,昆虫是最具开发潜力的动物性蛋白饲料资源,大多数种类的昆虫,如蝇蛆、蝗虫、蚕、蛾、蜂、蚁等都可以作为畜禽的饲料利用,而且有些昆虫繁殖快、数量大、蛋白质含量较高,易于饲养.因此,开发昆虫用作饲料资源,对促进我国畜牧业及饲料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饲用昆虫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玺 《饲料博览》2000,(1):45-45
昆虫是最具开发潜力的动物蛋白饲料资源。大多数种类的昆虫,如袋蛾类、螟蛾类、天蛾类、蟋蟀类、螽斯类、蝶类、龙虱类等都可以作为畜禽的饲料。昆虫繁殖快,数量大,是优质的动物蛋白饲料资源。1昆虫的营养价值分析表明,大部分昆虫的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40%以上,是优质的蛋白饲料资源。表1列出了部分昆虫的营养成分。2饲用昆虫的饲喂效果据姚福根(1981)报道,用10%蝇蛆粉与10%的鱼粉作对比试验饲喂蛋鸡,饲喂蛆粉组较饲喂鱼粉组产蛋率提高了203%,饲料报酬提高了158%,每只鸡增收723%。叶沪生(1981)在饲料中用3%的…  相似文献   

4.
昆虫是最具潜力的动物性蛋白饲料资源,其繁殖快、数量大,蛋白质含量高,且大多数种类的昆虫都可以作为畜禽的饲料利用,开发昆虫用作饲料资源,对促进我国畜牧业及饲料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昆虫蛋白资源的利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昆虫蛋白的营养保健价值、食用安全性、昆虫蛋白的提取及其在食品、饲料等方面的开发应用综述了昆虫蛋白资源的利用研究概况,指出昆虫蛋白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提出蛋白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开发新的昆虫蛋白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高产蛋鸡日粮蛋白质的质和量直接影响产蛋量的高低,因此蛋白质饲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已得到普遍重视。为将昆山生物化工厂生产井岗霉素的发酵底物,开发作为蛋鸡蛋白质补充饲料,我们从饲料营养角度进行了营养成分测定和评定,並在蛋鸡口粮中作了配用饲养试验。 材料与方法 (一)菌体蛋白粉营养成分测定  相似文献   

7.
昆虫是一种新型食物资源.该文从食用昆虫的历史、营养价值及其产业化开发等方面介绍食用昆虫资源开发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在食品工业、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结合近年国内研究进展,对昆虫的开发利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饲料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饲料缺乏,严重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为解决动物蛋白质饲料缺乏的问题,尝试用昆虫粉作为动物蛋白质饲料的替代品。昆虫种类多、数量大,且蛋白质含量高,若适当加工,可作为动物蛋白质饲料解决当今蛋白质资源的危机。文章综述了昆虫粉开发的意义、目前我国蛋白质饲料的现状以及如何开发和利用昆虫粉,并对几种主要的昆虫种类进行介绍分析,同时指出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还对其应用前景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9.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素有“动物蛋白饲料之王”的美誉,作为对人类有益的一种资源昆虫,它在饲料、食品、医疗及保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蛋白质含量要高于羊肉、猪肉等,富含17种氨基酸,其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也很高。实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昆虫饲料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昆虫饲料的开发与利用席景会,张艳彬(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62)(哈尔滨三棵树配合饲料加工厂)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饲料资源尤其是高蛋白动物性饲料资源在饲料工业中的位置显得越来越重妄,但由于蛋白质资源缺乏和利用率低,也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利用昆虫...  相似文献   

11.
基因蝇蛆蛋白饲料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饲料是一切畜、禽、鱼等动物类的食品,所以说饲料品质之优劣对动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品质、健康、疾病等关系重大。而饲料品质的好与坏,重点在于蛋白质的含量。因此,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开发的蝇蛆蛋白饲料不仅可以解决动物性蛋白的来源问题,而且也可能降低饲料成本。同时,还具有抗病毒、改变动物品质等独到功效。1 变害为利,开辟饲料资源的新途径家蝇具有独特的免疫能力及高效的繁殖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如果以一种逆向思维来考虑,利用其特性来开发利用便可变害为利。因为,家蝇具有生长繁殖快、生活周期短、产卵…  相似文献   

12.
探讨昆虫蛋白饲料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世界蛋白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探讨开发利用好昆虫,特别是害虫作为蛋白饲料的资源。阐述了几种常见昆虫的营养价值、饲养与繁殖以及动物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13.
几种蛋白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常规应用的蛋白质饲料如鱼粉、大豆、饼粕等日趋紧张,蛋白质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开发利用蛋白质新资源,以有效解决蛋白质饲料的供需紧张局面。这对于积极开发非常规蛋白质饲料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 新疆有着发展畜牧业的优越条件,除牧区有辽阔的草原外,广大农区、半农半牧区蕴藏着巨大的饲料资源。目前农区牲畜头数和生产能力已超过牧区。合理开发利用新疆丰富的饲料资源,新疆畜牧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一、能量饲料资源 能量饲料主要包括谷物如玉米、高梁、大麦、谷子及块根、块茎类。 谷物作为饲料,具有淀粉含量高、易消化、适口性好的特点。在新疆,谷物饲料基本上可以自给。1990年玉米产量为209.42×10~4t,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30%,高梁、大麦、谷子的总产量为19.39×10~4t。玉米被誉为饲料之王,新疆几乎所有地区都能种植。谷物饲料是用于配混合饲料的主要成分,广泛用于集约化养殖业和牛羊肥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发或利用大宗非粮型单细胞蛋白饲料资源。[方法]利用鸡粪发酵物、发酵配合饲料,按不同比例分别与常规配合饲料和自配无抗配合饲料混合,同时利用10%酿酒酵母培养物和90%常规配合饲料混合,进行育肥猪饲喂试验。通过比较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饲喂效果,探讨鸡粪发酵物和发酵自配无抗配合饲料的最佳添加比例,分析酿酒酵母培养物的饲喂效果。[结果]添加自配无抗配合饲料的试验料肉比均低于对照组;鸡粪发酵物添加试验组中,用15%鸡粪发酵物替代常规配合饲料的试验组A3料肉比最低;发酵配合饲料添加试验组中,添加20%发酵自配无抗配合饲料+80%自配无抗配合饲料的试验组B2的料肉比最低;使用10%酿酒酵母培养物替代常规配合饲料试验组C1的料肉比低于对照组。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添加鸡粪发酵物的试验组中A2组毛利润最高,添加发酵配合饲料的试验组中B2组毛利润最高。[结论]研究可为新饲料原料的开发、原料发酵处理等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实现农牧废弃资源的高效和增值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资源昆虫资源昆虫是指昆虫产物(分泌物、排泄物、内含物等)或昆虫体本身可作为人类可利用资源,具有重大经济价值。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物种,已知约180万种,全球昆虫种类估计在1000万种以上。人们通常看到的是昆虫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然而昆虫是宝贵的资源库,科学开发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资源昆虫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可为人类提供蚕丝、蜂蜜、紫胶、白蜡、五倍子等药用、食用、饲料、天敌、环保、观赏价值。——松香我国松树资源非常丰富,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松树经过采割可以收集松脂。主要的采脂树种如马尾松、云南松、南亚松、…  相似文献   

17.
目前饲料资源缺乏日趋严重.昆虫体内营养结构合理、含量丰富,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生物量巨大的类群,具有高效的生长繁殖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繁殖世代短、繁殖指数高、饲养成本低、有机物转化率高、容易饲养等特点,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昆虫产品.虫源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研制,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昆虫体内含量较大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甲壳素/壳聚糖和脂肪酸三类,维生素、矿物质成分和微量元素含量也较丰富.  相似文献   

18.
大力开发蝇蛆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是解决畜牧养殖业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紧缺的有效途径。人工繁育蝇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一年四季均可繁育,既可工厂化开发,又适宜农户饲养。  相似文献   

19.
松毛虫作为新饲料蛋白资源的开发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松毛虫饲用研究的进展,并对其作为新饲料蛋白资源的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立 《饲料博览》2004,(10):35-37
近几年,由于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迅速发展,世界饲料加工技术发生了许多改变。拥有专利权的数量及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市场竞争力、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自1985年我国实施专利制度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接受饲料类发明专利申请共1002项,其中蛋白类饲料发明专利86项;其中美国、荷兰、韩国、日本等国公司申请蛋白类饲料发明专利6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申请蛋白类饲料发明专利14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