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农村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和谐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农村的和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改革开放30a来,虽然中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城市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的期望仍有很大差距。初步阐述了和谐农村的内涵以及构建和谐农村的理论依据,并从物质基础、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培育新型农民以及制度创新5个方面阐述了构建和谐农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农村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是和谐农村构建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农村将使农民的政治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这个13亿人口中有三分之二是在农村的地地道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来说,和谐乡村社会的构建,是全民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殷实富足,是构建和谐乡村社会的物质前提.二、农民素质的提升,是构建和谐乡村社会的关键.三、农民人际关系的整合与重构,是构建和谐乡村社会的基础.四、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和谐乡村社会构建的艰难一环.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更是离不开农民。面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缺失,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不完善。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等问题,应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从而达到“以农村的发展来推进我国的建设。以我国的建设来带动农村繁荣”的目的,这是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潘云华 《农业考古》2006,(6):120-122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和谐的社会,其核心是新农民.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影响农村的各项建设,决定农村社会的和谐程度.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王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500-9502
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和谐增收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农民和谐增收的内涵与意义,对农民和谐增收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和保障农民和谐增收的对策即创新制度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新形势下,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农村各类问题,对于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崔利 《吉林农业》2011,(1):19-19
农村中小企业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也是稳定经济运行、实现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的问题,农村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很多比较敏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以及和谐农村的构建。因此,文章针对目前农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用以更好的推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农村"三资"管理,即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的管理,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建设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主导力量,认真分析和审视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及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的因素,提出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并加以正确引导,才能更好的创造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法治化。  相似文献   

11.
陈司谨 《农业考古》2006,(3):134-13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农村生产力与农业生态、农民生活与健康、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村经济等全面的建设.在建设新农村时,不能仅仅靠物质上资金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实施农民教育,把科技文化卫生的成果传播给农民,把农民培养成科学型知识型健康型道德型经营型的新型农民,从而构建和谐新农村,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辉南县紧跟发展形势,紧扣时代脉搏,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以此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实现了农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提升了农村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公共物品是观察和判断社会公正程度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判断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严重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再生产的扩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及农民在国家再分配秩序中获得福利的水平和农民市民化的实现,这更加拉大了城乡差距,使城乡关系更不能和谐发展。因而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必须提高农村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但是在农村仍然存在大量的法律纠纷,由于农民经济贫困无力聘请法律专业人士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他们铤而走险,甚至用暴力手段来解决,这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在农村开展法律援助,可以帮助和鼓励农民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没有农村的和谐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探讨了马恩经典作家关于农民及其转变的理论,指出这一理论为我们今天研究如何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35-238
新常态下,我国农村是城市建设的坚强后盾,只有城乡的共同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富强的中国梦。立足于当下的社会热点——"三农"问题,从和谐农村的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型农民的培育这三大方面去探索我国新农村的发展道路。其中,和谐农村的建设涉及农村经济、农村文化、农村政治、农村社保等方面。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推广农业物联网。新型农民的培育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农村法治建设。"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将直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离不开农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体育运动不仅能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减少疾病,而且对和谐农村的构建能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统计、综合分析等方法,从整体上探析了江西省农村体育的发展,分析其中出现的相应的问题,以期找到江西农村体育健康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柳琦  曹慧丽 《农业考古》2012,(4):337-33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村环境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农村环境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民既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亦是农村环境保护的最终受益者。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同时,很容易忽视农民权利的存在,混淆环境保护的真正主体,因此,厘清农民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权利模式、权利范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是关键.实践农村和谐社会最重要是农民现代素质的培育,其中的一个关键方面就是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培育,没有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就没有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更谈不上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秩序.  相似文献   

20.
<正>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建设和谐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建设任务来抓。不仅要开展农业职业技术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