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为探讨阿坝州藏鸡种蛋的蛋形指数、蛋重对孵化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对阿坝州藏鸡三个品系的种蛋(共1 937枚)按蛋形指数(纵径/横径)不同分为A(蛋形指数1.30)、B(蛋形指数1.30~1.35)、C(蛋形指数1.35)3组,并分别对3组的蛋形指数、蛋重、孵化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阿藏1系种蛋的蛋形指数均值为1.35,蛋重均值为54.64 g;阿藏2系种蛋的蛋形指数均值为1.34,蛋重均值为55.67 g;阿藏3系种蛋的蛋形指数均值为1.34,蛋重均值为54.94 g;阿藏1系、阿藏2系B组的受精蛋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4.48%、94.77%;阿藏3系C组的受精蛋孵化率最高,为90.48%。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复方中草药的提取率和利用率,增强药效和降低成本,考察不同益生菌发酵复方中草药对芦丁含量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干酪乳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不同组合对复方中草药进行发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中草药发酵后芦丁的含量。结果显示,复方中草药经益生菌发酵后芦丁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A组(解淀粉芽孢杆菌)芦丁含量均值为(1.33±0.05)mg/g, B组(解淀粉芽孢杆菌∶干酪乳酸菌=4∶1,V∶V)芦丁含量均值为(1.57±0.09)mg/g, C组(解淀粉芽孢杆菌∶干酪乳酸菌=1∶1,V∶V)芦丁含量均值为(2.01±0.05)mg/g, D组(解淀粉芽孢杆菌∶干酪乳酸菌=1∶4,V∶V)芦丁含量均值为(2.85±0.06)mg/g,而E组(对照组)芦丁含量均值为(1.24±0.07)mg/g。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经益生菌发酵后能够提高芦丁含量,且使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干酪乳酸菌组成1∶4体积比混合发酵复方中草药时,芦丁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王蕙  王辉  罗永忠  马维伟 《草业学报》2015,24(9):206-215
生物量是植物积累能量的主要体现,其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结果,反映了植物的生长策略。调查甘肃省景泰县绿洲边缘围封沙质草地常见的27种灌木和草本,采用全挖法研究了各植物盛花期时的个体和根、茎、花、叶等构件的生物量特征以及地下-地上生物量关系(根冠比,R/S)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7种植物中,花、叶、茎干重小于1.0 g的分别占到89%,70%,56%,27种植物的根冠比均小于1;2)随着封育措施和人工抚育措施的实施,4种灌木的根冠比(R/S):沙蒿(均值为0.32)、猫头刺(均值为0.78)、荒漠锦鸡儿(均值为0.24)和白刺(均值为0.10)在各样地中表现出显著差异性;3)大部分植物构件对地上生物量的贡献率为:茎>叶>花>根,植物构件对个体生物量的贡献率为:叶>茎>花>根;一年生草本地上(花、叶、茎)生物量与个体生物量的比率显著高于多年生草本和灌木(P<0.05),不同构件对生物量贡献率的差异有利于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种群扩散和繁衍。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解析影响优质苜蓿干草生产的关键环境因子,为我国北方地区生产优质苜蓿干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测定紫花苜蓿不同收获期(不同茬次、不同花期)的干燥速率、叶绿素含量、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相对饲用价值,RFV)等指标筛选苜蓿自然干燥的最佳环境条件,并通过各项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明确影响苜蓿自然晾晒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苜蓿自然晾晒中,影响苜蓿干燥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气温、空气湿度和风速;影响苜蓿叶绿素含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气温和风速;影响苜蓿CP、NDF、ADF及RFV等营养指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气温、空气湿度和风速,其中温度、风速对CP的影响极显著,空气湿度对NDF、ADF及RFV的影响极显著。综合衡量,影响苜蓿干燥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气温、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强度以及风速。2)通过对各收获期苜蓿干燥速率、叶绿素含量及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综合分析,在与试验地气候条件相似地区,苜蓿自然干燥的最佳环境条件是:温度日均值26.29~27.95℃,空气湿度日均值34.74%~36.71%,太阳辐射强度日均值268.36~422.33 W·m^(-2),风速日均值1.59~1.82 km·h^(-1)。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北京地区荷斯坦牛泌乳早期牛奶体细胞数(SCC)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测定了北京某牧场2018年6~7月份产犊的124头母牛产后0~7天内每天的SCC,利用SAS软件GLM过程分析泌乳早期SCC的影响因素,并用REG过程分析泌乳早期体细胞评分(SCS)与后期测定日SCS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泌乳早期SCC(均值为(860±1 287)千个·mL~(-1))高于产后8~133天的测定日SCC。胎次、泌乳天数、环境温湿度均对泌乳早期SCS有显著的影响(P0.05)。泌乳早期SCS与产后39~68天的测定日SCS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P0.01),回归系数为0.40。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产后0~7 d)SCC均值高于泌乳期内其他阶段的SCC均值,且荷斯坦牛泌乳早期SCC对母牛的不同生理状态及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敏感。本研究为泌乳早期SCC的遗传分析奠定了基础,为牧场在母牛产后根据泌乳早期SCC对乳房炎进行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优质鸡MEF2A基因SNPs与屠体性状的相关性,以240只大恒优质肉鸡为材料,应用12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对肌细胞特异性增强子因子2A(MEF2A)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在该研究群体中检测到MEF2A基因的3个SNPs位点46 023 nt(C→T,SNP1)、72 626 nt(G→A,SNP2)和89 232 nt(G→T,sNP3).关联分析结果表明,MEF2A基因3个SNPs位点及其双倍型对部分屠体性状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SNP1中,基因型A2A2个体的活体质量、屠体质量、胸肌质量和腹脂质量最小二乘均值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大于A1A1个体;SNP2中,基因型B1B1个体的活体质量、屠体质量、胸肌质量、腿肌质量和腹脂质量的最小二乘均值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大于B282个体;SNP3中的基因型C1C1个体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基因型C2C2个体(P<0.05).双倍型H1H2组合的活体质量、屠体质量、胸肌质量和腿肌质量的最小二乘均值均高于其他双倍型组合.H5H5双倍型的活体质量、屠体质量和胸肌质量的最小二乘均值均为最低.初步推断MEF2A基因可以作为影响鸡屠体性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表现、微生物区系和小肠黏膜绒毛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7kg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112头,按体重、性别、窝别分至如下7个处理组(1)对照组(不添加益生菌);(2)200×10-6肠球菌制剂组;(3)1 000×10-6肠球菌制剂组;(4)200×10-6乳杆菌制剂组;(5)1 000×10-6乳杆菌制剂组;(6)200×10-6肠球菌与乳杆菌的混合菌制剂组;(7)1 000×10-6肠球菌与乳杆菌的混合菌制剂组.每处理2个重复(栏),每重复8头猪.测定断奶后两周和试验全期仔猪的生长表现,以及断奶两周末仔猪胃内容物pH、回肠内容物微生物区系、小肠黏膜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结果表明,1)在断奶后两周内,益生菌极显著增加仔猪日采食量与料重比,各试验组均值分别较对照组高14%和10%(P<0.01),益生菌有提高仔猪日增重的趋势(P=0.090 1),其中,1 000×1-6乳杆菌制剂组仔猪日增重较对照组增加20.6%(P<0.05);在试验全期(7~19kg),益生菌降低仔猪采食量(P<0.05),而对日增重与料重比没有影响(P>0.05).2)益生菌对断奶后两周末仔猪胃内容物pH(P=0.841 8)、回肠大肠杆菌(P=0.503 9)及乳酸杆菌数量(P=0.139 7)均无显著影响.3)益生菌对仔猪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影响显著,各试验组均值较对照组增加17.7%(P=0.023 8),并有增加小肠黏膜绒毛高度的趋势,试验组小肠黏膜绒毛高度均值较对照组高12.8%P=0.053 8),但对仔猪小肠黏膜隐窝深度没有影响(P>0.05).以上结果提示,益生菌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表现,改善小肠黏膜结构,不失为抗断奶应激添加剂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猪脾转移因子(TF)对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ALV—A/B)抗体阳性鸡群免疫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以新城疫(ND)HI试验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别检测ND HI抗体效价(log2x)和刺激指数(SI)作为指示参数,采集特佳、罗曼、海兰和伊莎共4个品种蛋鸡血样,并从中选出各60羽份(ALV-A/B抗体阳性、阴性鸡各半,ALV p27抗原均为阴性),将4个品种的ALV-A/B抗体阳性蛋鸡均分为实验组(联合接种TF 0.02 mL+NDV La Sota疫苗1羽份/羽,TF多肽含量为3.5 mg/mL,核糖含量为72.0μg/mL,脱E受体法效力检验活力为15%)和对照组(单独接种NDV La Sota疫苗1羽份/羽),于接种后21 d采血检测。结果显示,ALV-A/B抗体阳性鸡群(120羽份)的ND HI抗体效价均值(6.1±1.3)与阴性鸡群(120羽份)均值(6.2±1.3)差异不显著,但其SI均值(1.20±0.10)显著低于阴性鸡群(1.35±0.10)(p0.05);实验组(60羽份)的ND HI抗体效价和SI均值(9.0±1.3,1.73±0.15)显著高于对照组(60羽份)均值(7.8±1.2,1.39±0.16)(p0.05)。研究结果表明,ALV-A/B抗体阳性与鸡ND HI抗体效价相关性不大,而对SI具有抑制作用;TF具有增强ALV-A/B抗体阳性鸡群免疫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啤酒糟对瘤胃发酵参数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选取4只(40.0±2.5)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崂山奶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啤酒糟;试验1、2和3组啤酒糟的添加水平分别为基础饲粮干物质的10%、15%和20%。测定24 h内瘤胃液pH、氨态氮(NH3-N)浓度、微生物蛋白产量、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微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结果表明:1)各组瘤胃液pH及NH3-N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试验2组微生物蛋白产量均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试验2组乙酸浓度均值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3)在纤维素酶活性方面,试验2组4种酶活性的均值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啤酒糟添加水平为15%最有利于瘤胃发酵且能有效提高纤维素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探究膜相关RING-CH型蛋白1(membrane-associated Ring-CH Protein 1,MARCH1)基因多态能否显著影响内蒙古白绒山羊的生长性状。通过现代分子遗传学技术检测460只内蒙古白绒山羊MARCH1基因启动子区7-bp位点InDel(insertion/deletion)多态性,并利用SPSS 23.0分析软件探究它们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育成羊MARCH1基因启动子7-bp(NC_030813:g.1858696insTAATACG)突变位点DD基因型个体体高均值显著大于ID和II基因型个体(P=0.010),ID基因型个体体长均值显著大于II基因型个体(P=0.036);成年羊该突变位点ID基因型个体管围均值显著大于II基因型个体(P=0.040)。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内蒙古白绒山羊体高、体长和管围与体重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MARCH1基因启动子区7-bp位点可作为内蒙古白绒山羊体尺性状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392只南江黄羊和49只波尔山羊GHR基因5′-调控区多态性,并与体重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HR基因5′-调控区存在(G)10、(G)11与(G)14多态和(TG)13、(TG)14与(TG)17多态。经最小二乘分析,在2个山羊群体中基因型效应对初生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周岁体重影响显著,基因型BB所对应周岁体重的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基因型DD所对应的最小二乘均值(P<0.05)。  相似文献   

12.
植被物候是反映环境条件和气候变化最客观、最敏感的指示器,研究新疆草地物候变化对于深入理解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土地覆盖动态产品(MCD12Q2)物候数据对新疆地区2001-2014年间草地物候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草地植被物候多年均值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呈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海拔每升高1000m,返青期推迟13d,枯黄期提前7d,生长季长度缩短20d;2)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返青期在第100~136天,枯黄期在第256~291天,生长季长度为122~190d;3)新疆草地返青期整体呈提前趋势,提前速率为0.11d·yr~(-1),草地枯黄期呈推迟趋势,推迟速率为0.14d·yr~(-1),生长季长度呈延长趋势,延长速率为0.25d·yr~(-1)。  相似文献   

13.
采用SDS-PAGE法分析9个山羊群体乳中上皮黏蛋白MUC1遗传多态性,并通过构建的线性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乳MUC1位点遗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个山羊群体中,乳MUC1在SDS-PAGE上均呈现出了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表现为1条或2条迁移率不同的区带,317个个体共检测到7个不同分子质量的MUC1区带,分别代表A、B、C、D、E、F、G7个等位基因,共有17种基因型。(2)乳MUC1位点对山羊产羔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基因型为CC、EE和FF的个体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显著大于基因型为BB、BD和CF的个体最小二乘均值(P<0.05)。因此,说明山羊乳MUC1遗传多态性有望作为产羔数的有效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测定和比较9种饲喂生长猪的脱脂米糠(DFRB)样品中粗蛋白和氨基酸的有效能,回肠表观能量消化率(AID)和回肠标准能量消化率(SID),进而建立基于化学分析的消化能以及代谢能的预测方程。在试验1中,60只杂交生长猪(杜洛克×长白×约克郡;40.7±3.5 kg BW)分别随机饲喂10种试验日粮来评定脱脂米糠的有效能值,其中基础日粮采用玉米-豆粕型,剩下9种日粮通过使用29.16%的脱脂米糠(9个样品)来替代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在试验2中,采用6×6的拉丁方设计,将6只回肠瘘管的生长猪(初始BW=28.5±2.8 kg)分6个阶段饲喂6种处理日粮,其中1种为玉米淀粉-蔗糖型无氮日粮,另外5种试验日粮使用60%脱脂米糠作为唯一氨基酸来源,并使用0.3%的三氧化二铬作为难消化标记物。9个脱脂米糠样品中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淀粉、钙和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33%(0.50%~4.14%),14.54%(9.78%~23.85%),28.62%(20.19%~38.85%),14.22%(9.32%~23.99%),38.80%(30.62%~47.55%),0.16%(0.09%~0.24%)和1.96%(1.11%~2.28%);其消化能和代谢能的均值为2643和2476kcal/kg DM,其各自的范围分别为2039~3157 kcal/kg DM和1931~2978 kcal/kg DM。在试验2中,粗蛋白及大多数氨基酸(组氨酸,酪氨酸和蛋氨酸除外)的AID和SID具有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的AID和SID均值分别为67.75%和76.37%;蛋氨酸的消化率最高,其AID和SID的均值分别为86.15%和90.08%;赖氨酸的AID和SID范围(均值)分别为51.88%~71.43%(平均值=63.27%)和61.93%~79.98%(平均值=72.97%)。本试验结果表明,在DFRB样品中化学成分、能值及粗蛋白和大多数氨基酸的SID和AID值均有较大的差异。此外,DFRB的消化能和代谢能都与其NDF和淀粉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一种通过小肠感染,引起猪呕吐、腹泻、脱水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0年起在我国迅速暴发,对仔猪的致死率高达80%~100%。PEDV可分为G1 (G1a、G1b)与G2 (G2a、G2b)基因亚型,各亚型病毒纤突(S)蛋白基因序列存在缺失、插入和大量点突变。为进一步研究S蛋白序列的差异是否造成病毒抗原性的差异,本试验采集猪流行性腹泻流行毒感染猪只肛拭子进行PEDV-S蛋白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并对感染康复猪只采集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研究PEDV流行毒株血清抗体与不同基因亚型毒株中和反应情况。结果显示,流行毒(G2a)感染猪只血清抗体中和PEDV不同亚型病毒株,中和能力存在显着差异。对PEDV-A (G2a)毒株的中和能力最强,均值为1:60,对PEDV-B(G2b)株中和能力次之,均值为1:20,对CV777 (G1a)毒株无中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2015年3-10月在黑龙江省8个市、县的超市、屠宰场、农贸市场随机采集的245份猪肉中3种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的残留水平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猪肉产品中四环素类药物的残留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黑龙江省8个市县抽检的245份猪肉样本中未检出四霉素和土霉素的残留,金霉素的检出率为2.85%,金霉素残留范围为12.80μg/kg~24.50μg/kg,均值为18.48μg/kg,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100μg/kg);金霉素是该批次抽检的猪肉样品中残留的主要四环素类药物;黑龙江省猪肉产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的食品安全指数均值为10.22×10~(-3),最小值为7.11×10~(-3),最大值为13.61×10~(-3),远远低于1,表明黑龙江省猪肉产品中四环素类药物的残留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水平是可以接受的,不会对人群产生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旨在分析血清激素含量与超排效果的相关性。试验采集了60只萨福克供体母羊超排前1 d的外周血,应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和抗缪勒管激素,分析其与超排效果(包括黄体数、回收胚胎数、可用胚胎数、可用胚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和抗缪勒管激素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7.91±2.62)U/L、(1.47±0.63)ng/L、(8.13±0.93)ng/mL,与黄体数、回收胚胎数、可用胚胎数均呈正相关关系。3种激素对回收胚胎数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50.041+5.732X_1+1.030X_2-3.110X_3。试验为利用血清激素水平预测回收胚胎数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改善超排效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6,(2):40-44
为研究自然发情和诱导发情的母犬发情期体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4)的分泌规律,将25只母犬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为自然发情组,试验组为诱导发情组。对6只自然发情母犬和5只诱导发情母犬采血制备血浆,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FSH、LH、E2、P4的含量,采血时间为出现发情表征的第1、3、5、6、7、8、9、10、11、13、17、24天。对照组母犬FSH、LH和E2最低含量均值分别为(4.35±1.98)ng/m L、(4.95±2.22)ng/m L和(1.33±1.04)pg/m L,FSH、LH和E2峰值均值分别为(134.44±20.97)ng/m L、(117.56±17.49)ng/m L和(6.22±2.16)pg/m L,P4含量均值变化范围是(0.24±03)~(12.51±1.76)ng/m L;试验组母犬FSH、LH和E2最低含量均值分别为(4.19±2.12)ng/m L、(5.64±3.84)ng/m L和(1.57±0.76)pg/m L,FSH、LH和E2峰值均值分别为(172.98±56.40)ng/m L、(159.12±35.87)ng/m L和(6.08±1.16)pg/m L,P4含量均值变化范围是(0.24±0.06)~(12.51±3.95)ng/m L。结果表明:自然发情和诱导发情的母犬体内LH、FSH、E2和P4变化比较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循;E2对FSH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4的含量变化在LH峰后的显著变化,P4稳定性和规律性更强;外源性PG-CI和FSH激素诱导发情的母犬的方法显著性提高了整个发情周期LH和FSH水平(P0.05),而对发情周期内E2和P4分泌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弗莱维赫牛和蒙贝利亚牛POU1F1-exon6多态性与体重、体尺等生长性状指标的相关性,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其多态性,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各标记基因型与部分生长性状指标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个群体POU1F1-exon6基因存在2个等位基因A/G,基因频率分别为0.175 9/0.824 1,0.096 8/0.903 2;在该位点上,弗莱维赫牛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蒙贝利亚牛处于不平衡状态(P0.05);2个群体中AA基因型体重均值高于AG、GG基因型均值(P0.05),GG和AG基因型个体腹围均值高于AA基因型个体均值(P0.05),但在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4个性状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POU1F1基因的A15636G位点可以作为牛的体重和腹围指标的候选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表现、微生物区系和小肠黏膜绒毛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7kg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112头,按体重、性别、窝别分至如下7个处理组:(1)对照组(不添加益生菌);(2)200×10-6肠球菌制剂组;(3)1000×10-6肠球菌制剂组;(4)200×10-6乳杆菌制剂组;(5)1000×10-6乳杆菌制剂组;(6)200×10-6肠球菌与乳杆菌的混合菌制剂组;(7)1000×10-6肠球菌与乳杆菌的混合菌制剂组。每处理2个重复(栏),每重复8头猪。测定断奶后两周和试验全期仔猪的生长表现,以及断奶两周末仔猪胃内容物pH、回肠内容物微生物区系、小肠黏膜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结果表明,1)在断奶后两周内,益生菌极显著增加仔猪日采食量与料重比,各试验组均值分别较对照组高14%和10%(P<0.01),益生菌有提高仔猪日增重的趋势(P=0.0901),其中,1000×10-6乳杆菌制剂组仔猪日增重较对照组增加20.6%(P<0.05);在试验全期(7~19kg),益生菌降低仔猪采食量(P<0.05),而对日增重与料重比没有影响(P>0.05)。2)益生菌对断奶后两周末仔猪胃内容物pH(P=0.8418)、回肠大肠杆菌(P=0.5039)及乳酸杆菌数量(P=0.1397)均无显著影响。3)益生菌对仔猪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影响显著,各试验组均值较对照组增加17.7%(P=0.0238),并有增加小肠黏膜绒毛高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