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德明 《食用菌》2006,28(6):12-12
绿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主要发生在没有发菌的菌块或未经彻底消毒的培养料上,酸性和湿度较大的环境易孳生绿霉菌。其孢子在空中传播快,繁衍迅猛,如处理不及时,将损失惨重。一旦发生绿霉菌,可采用以下方法及时进行防治处理。  相似文献   

2.
吴振忠 《食用菌》2008,30(3):53-53
绿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主要发生在没有发菌的菌块或未经彻底消毒的培养料上,酸性及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容易孳生绿霉菌。其孢子在空中传播快,繁衍迅猛,处理如不及时,将损失惨重。一旦发生绿霉菌,可采用以下方法及时进行防治处理:①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大通风量,并用草木灰覆压霉菌处,防止霉菌孢子飞扬传播。②先用3%的来苏儿溶液或3%甲醛溶液室内喷熏,  相似文献   

3.
王德明 《食用菌》2008,30(3):53
绿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主要发生在没有发菌的菌块或未经彻底消毒的培养料上,酸性及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容易孳生绿霉菌.其孢子在空中传播快,繁衍迅猛,处理如不及时,将损失惨重.-旦发生绿霉菌,可采用以下方法及时进行防治处理:①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大通风量,并用草木灰覆压霉菌处,防止霉菌孢子飞扬传播.  相似文献   

4.
绿霉(木霉)是平菇栽培中的大敌。主要发生在没有发菌的培养料上、未经彻底消毒的培养料上和尚未清除的死菇上,  相似文献   

5.
<正>灵芝竞争性杂菌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防治。选择优良品种,规范生产操作程序,严把原料灭菌关、接种关、菌袋(段)培养关。1木霉发生与防治木霉又称绿霉,属菌物界、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木霉属。是灵芝栽培中第一大病原菌,常见种类有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1.1危害症状:菌段感染木霉后,菌落初期白色絮状,后变为暗绿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棚室生产经常发生多种病害,主要有石膏霉、鬼伞、单孢菌、猝倒病、绿霉菌和一些生理性病害等。现将其病害的具体特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蘑菇真菌病     
许多真菌都会危害蘑菇,而蘑菇也是一种真菌,很难用杀菌剂防治。特别是当培养料出现霉菌时,就更加难以对付。最重要的防治措施应是维护菇场卫生,其次是采取恰当的栽培方法,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杀菌剂。下面谈谈肉桂霉、真菌轮枝霉、疣孢霉、葡萄枝霉、腹菌和绿霉的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一)肉桂霉(Peziza ostracoderma) 症状:肉桂霉主要于覆土后即发生,也会在菌丝生长期出现于培养料表面。高于90~95%的相对  相似文献   

8.
江涛 《食用菌》2011,(1):58-58
绿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害,食用菌栽培要获得优质丰产,防除绿霉是关键。防除绿霉可用以下方法及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冷型草坪草病害发生种类及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庆椿  王东 《西南园艺》2005,33(3):15-17
在重庆市万州区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镜检,发现草坪草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是叶褐斑病和锈病,其次是德氏霉叶枯病(网斑病)和炭疽病,黑粉病、炭疽病、白粉病、镰刀枯萎病、腐霉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通过对褐斑病、锈病的室内药效试验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斑粉脱、力克菌、三唑酮、百·乙、星灿、苗菌敌、根腐灵、多菌灵、绿亨一号均具有明显抑菌及防治效果;抑防锈病以斑粉脱效果最好,抑防褐斑病以苗菌敌和绿亨一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经生产实践证明,苯菌灵防治绿霉有较好效果,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代料栽培时,用1∶500倍溶液拌料,亦可直接拌入料中,每百公斤干料加苯菌灵100—200克。 (2)栽培料袋或块出现绿霉等杂菌时,用1∶800倍溶液啧洒杂菌处。 (3)菇耳木出现绿霉等杂菌时,直接用苯菌灵300ppm或用1∶800倍浓度喷洒杂菌处。  相似文献   

11.
李正飞 《食用菌》2006,28(2):55-55
香菇上出现绿色斑点。很可能是感染了绿霉菌。袋料香菇感染了绿霉菌,很可能是环境温度高,湿度大。通风过不好造成的。另外,菌袋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频繁震动、绿霉孢子容易进入菌袋,加上菌丝受到伤害,抵抗力减弱,也容易被污染。  相似文献   

12.
正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中,链孢霉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灾害。笔者现根据生产实践和多年经验介绍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希望能对生产者有所帮助。1病原链孢霉亦叫脉孢霉、粗糙脉孢霉、红面包霉,俗称红霉菌、红娥子,常见的有粗糙脉孢菌和间型脉孢菌。在分类学上属子囊菌亚门、粪壳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覆土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 《食用菌》2008,30(5):43-44
杏鲍菇栽培中的常规覆土方法是将菌袋脱去再覆土出菇。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脱袋覆土出菇时,每丛菇丛过大,单个菇体较大,个别单个菇体超过1100g,市场销售较困难,因国内市场以单个菇体重量150-300g最受欢迎。并且脱袋覆土全部脱去菌袋,一旦有个别菌棒发生绿霉感染,不易控制其蔓延。笔者在各地进行技术指导时,总结出一种新的覆土方法。新法覆土一能有效地控制菇体过大,菇体大小较均匀,商品率高;二能有效控制绿霉成片大面积发生,即使某个菌棒感染绿霉,易于及时处理,控制其蔓延。现将其介绍如下,以供同仁参考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食用菌毛霉病为试材,采用在室内进行抑菌毒力试验和菇棚化学防治试验的方法,研究高效绿霉净、黄斑消、克霉先锋、99.5%水杨酸晶体和菌宝等药剂对食用菌毛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WP 1 500倍液高效绿霉净防效最优,其次是WP 1 000倍液克霉先锋.建议在生产上优先使用WP 1 500倍液高效绿霉净和WP 1 000倍液克霉先锋.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链抱霉病绿色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链孢霉为试材,采用在室内进行抑菌毒力试验和室外菇棚化学防治试验的方法,研究100%克霉先锋等6种药剂对链孢霉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食用菌链孢霉都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同时施用于香菇菌丝,香菇菌丝也能正常生长;进一步于菇棚进行防治试验,校正防效都达到93%以上。说明6种药剂都可在生产上用于防治香菇链孢霉病,其中菌绝杀、克霉先锋、高效绿霉净和水杨酸效果较好,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袁久耀 《食用菌》2005,27(3):58-58
自《食用菌》杂志 2 0 0 5年第 1期刊登“答读者问”以来 ,我们答复了一些读者的提问 ,现选其中部分内容供食用菌生产者参考。1 “菇安消毒剂”对绿霉菌是否有效 “菇安”在防治绿霉菌上有效 ,使用方法可视发病的严重程度将配制成的原液稀释5 0~ 10 0倍后喷洒 ,在 1h内即可全部灭绝。如果作预防施用则更理想。据湖南省桃源县李姓农户反馈 :使用“菇安”后 ,“菇产量高 ,品质好 ,很好卖。同行们都刮目相看 ,都向我打听 ,你棚内这么高的湿度不长绿霉 ,不霉包子口 ,用什么消毒剂” ;“菇安对菌包口子上的绿霉很有效 ,一旦发现出口上有绿霉 ,…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每年霉菌平均发病率在8%,损失率40%~50%,高的可达80%乃至绝收。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绿色木霉。香菇发菌期一旦感染绿色木霉,很快便会导致整个菌袋的报废。传统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在培养料中拌入杀菌剂。而对发菌期感染了绿色木霉的菌袋生产上一般采用回炉处理的方法。但这会造成极大的浪费。针对以上问题,试验选用对香菇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小、对绿色木霉的抑制效果好的克霉灵作为抑菌剂。采用注射的方法,对在发菌期被绿色木霉污染的菌袋进行注射处理。以期减少生产的上损失。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泽涛 《食用菌》2012,(2):31-32
绿霉又称木霉,是食用菌栽培中极为常见、致病力强、为害最严重的竞争性杂菌,主要是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生长空间并分泌出毒素毒害菌丝及子实体。几乎所有的食用菌在不同生产阶段都会受到绿霉侵染,每年都有大量的培养料和食用菌子实体因受到侵害而损失。下面介绍它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瑞璧 《食用菌》2001,23(1):37
花菇菌简越夏防止烧菌烂袋,是关系到低海拔地区花菇栽培成功的关键,甚至是困扰整个南方花菇栽培的重大课题,轻者使菌筒局部腐烂,影响花菇产量和品质,严重的菌袋退菌软化菌丝自溶解体,只菇无收。笔者根据近年指导低海拔地区花菇栽培的经验,对烂菌原因及防治方法提出浅见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 发生症状 从接种穴及原基周围首先发生,原基软化腐烂分泌黄水多,黄水逐渐增多变成黑褐色至酱油色.使烂口扩大、变深;迅速蔓延,表层变成棕黑色泥浆状.里层产生坚硬的皮层,表面易着生青霉、绿霉,且随着黄水的流动,蔓延极…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运城地区化工设计研究所试验厂研制的杀菌新药“克霉灵”,对绿霉菌的治愈率达100%。绿霉菌又称木菌,是食用菌生产中的常见病,也是危害最大的病害。一旦发生,往往造成毁灭性后果,轻则大幅度减产,重则完全绝收。由于危害严重且无药可防治,所以此病一直被视食用菌生产中的“癌症”。运城地区化工设计研究所组织科技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