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实现塘堰的稳产高产,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轮捕轮放。当前,用来实行轮捕轮放的渔具主要是传统的地曳网(大拉网、大巴网)和竹片筛网(上海、北京等)。鉴于这二种网具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恶化水质,聚集达不到起水规格的小鱼而影响留存鱼类的生长速度。尤其是选用网目不合理的地曳网,将大小鱼全部捕获后,因挑选大鱼的时间长,鱼群的相互挤压和摩擦,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实行堰塘养鱼的稳产高产,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轮捕轮放。目前,用来实现轮捕轮放的渔具主要是传统的地曳网(大拉网)和竹片筛网。然而,传统地曳网因网目大小、浮沉力配备等设计参数不合理,突出的缺点是需要人工挑大留小、恶化水质和擦伤鱼体,以致引起留存鱼类死亡,竹片筛网制作麻烦,费时费工,操作不便,也需人工挑大留小,恶化水质和擦伤鱼体。  相似文献   

3.
轮捕轮放     
轮捕轮放是指鱼种“一次放足,分期捕捞,捕大留小,捕大补小”。一、轮捕轮放的优点(1)有利于活鱼均匀上市,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采用轮捕轮放可改变以往市场淡水鱼“春缺、夏少、秋挤”的局面,做到四季有鱼,不仅满足社会需要,而且也提高了经济效益。(2)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的数量,为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一般轮捕轮放上市鱼的收入可达到总收入的50%左右。(3)有利于鱼类生长在饲养前期,因鱼体小、活动空间大,年初多放一些鱼种,可充分利用水体。随着鱼体的长大,采用轮捕轮放方法,及时减少鱼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顾宏兵 《水产科学》1995,14(6):20-20
池塘轮捕轮放注意事项顾宏兵(江苏省如皋市水产技术指导站226500)关键词:池塘,轮捕轮放,品种轮捕轮放,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轮捕轮放不仅可以提高鱼产量、加速养鱼生产资金周转,还可以为来年套养部分大规格鱼种。此外,通过夏秋适时轮捕,又能起到...  相似文献   

5.
<正> 轮捕轮放是塘堰养鱼综合高产技术措施——“八字精养法”之一。但是,由于轮捕轮放的传统地曳网(大拉网、大巴网)设计不合理,阻碍了其推广应用,只有少数具备冲水、增氧设备等条件的生产、教学和科研单位采用。为此,1985年我们在校水产试验站和畜牧站的5亩、9亩、11亩、40亩和60亩的成鱼塘中,用改革后的地曳网作轮捕轮放试验,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鲢,鳙、草鱼是我国塘堰养殖的主要对象,其成鱼的捕捞,从古至今不外乎有2种方式:一是用地曳网(地拉网、大巴网)将鱼捕获上市;二是干池起鱼。随着塘堰科学养鱼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五十年代初期,我国在塘堰养殖鲢、鳙、草鱼中推广实行轮捕轮放,以达到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时间,合理利用水体饵料生物和鲜鱼分批上市提供消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塘堰鲢、鳙、草鱼的体形系数研究得出:鲢、鳙、草鱼的体长系数K_1分别为0.166,0.168和0.145;肥瘦系数K_2分别为6.36,6.40和5.50。直接采用体重公式α=K_2·G~(1/3)的计算结果来设计网具的网目大小。对所研究的三层拖刺网和革新地曳网经1984、1985两年的8个不同塘堰面积,近100网次的试验,证明它们是塘堰轮捕轮放的新型网具。  相似文献   

8.
陕西沿黄池塘不同轮捕轮放模式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玲  李引娣 《水产科学》2006,25(9):463-467
轮捕轮放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渔业生产实践总结的增产措施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技工作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淡水养鱼基本经验,提出并制定了“水、种、饵、密、混、轮、防、管”的池塘养鱼“八字”方针,为大面积高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其中的“轮”系指“轮捕轮放”技术。笔者就陕西渭南沿黄地区生产实践中实施的几种不同轮捕轮放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池塘养鱼高产高效应具备“水、种、饵、氧、密、混、轮、防、管”等条件和技术。南阳市白桐干渠养殖带是我市高标准开发的连片精养池塘,经过多年的完善、发展,早已具备高产高效的条件和技术。其中轮捕轮放是白桐干渠精养池塘多年来获得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平均每亩水面养鱼净产量在1吨以上。现将池塘轮捕轮放要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们习惯利用刺网或大型抄网轮捕池塘养殖的罗非鱼。虽然两者之捕捞效果均不错,但是,刺捕摘鱼相当麻烦费时,容易伤及其他养殖鱼类,而且渔获物不易暂养;抄捕则嫌网产不高,单位渔获物耗时多。为此,笔者把江河小型渔具——罾应用于池塘轮捕罗非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总结了群众的先进经验,将池塘养鱼综合技术概括为“水、种、饵、密、混、轮、防、管”的八字精养法,其中“轮”即轮捕,就是“一次放足,分期扦捕,捕大留小”。轮捕(一年中分数批将达到食用规格的成体捕出)技术的应用,是水产养殖提高产量和效益的一条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伟光 《内陆水产》2005,30(9):18-19
10口鱼池,总面积10hm^2,在常规养鱼的基础上,放养150~300g,只的幼鳖120只/667m^2,轮捕轮放,年净产鳖25kg/667m^2,总净产鳖3750kg.纯收18万元,投产比1:1.5。  相似文献   

13.
龚世园 《水产科学》1986,5(4):22-24
轮捕轮放是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运用它,不仅可以提高池塘和湖泊的单位面积产量,而且能够解决群众平时吃鱼难的问题。因而具有较好的效益。下面作者结合近几年的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谈谈池塘和湖泊的轮捕轮放问题。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肖桥村渔场有养殖水面650亩,其中精养成鱼池450亩。近几年来,该场采取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促进了成鱼增产和经济效益提高。1993年产成鱼36万kg,其中轮捕19.5万kg。由于常年轮捕,使花白鲢的均价达到3.0元/kg、优质鱼5.0元/kg。他们的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5.
陈傧 《内陆水产》1985,(2):35-35
有人说:“三年不打网,鱼在塘中长”其实不然,在密养高产的池塘鱼到一定的时候不打网起鱼,成鱼不但不长反而会瘦下去。这是因为人工养殖鱼塘的生态环境条件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对鱼类耳石日轮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对鱼类耳石日轮的研究开始于七十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多种海水、淡水鱼类的耳石日轮进行了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其中包括耳石日轮的结构,日轮的形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日轮研究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该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小水体(塘堰、小型水库和小型湖泊)养鱼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小水体水面约占淡水养殖水面的15%,产量约占淡水养殖的58%,平均亩产只有96斤。要想提高单产,在各种科学技术措施中,有一个重要措施是轮捕轮放。  相似文献   

18.
水产养殖生产中,通常采用搠网起捕或冬季干塘起捕两种方法捕鱼。一些利用低洼地、盐碱地等改造的大水面浅水池塘(围滩),有许多单口面积在6.7-13.3hm^2(100-200亩)之间,水深多在1.5-1.8m。采取上述两种捕捞方法,存在不少弊端,养殖过程中要进行轮捕也较困难,为解决大水面轮捕困难这一课题,笔者设计了一种集鱼池捕捞法,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宋长太 《水产养殖》2009,30(9):21-22
盐城市亭湖区袁河村13组村民袁同大,从事水产养殖十多年来,善于钻研,不断创新,养殖效益既高又稳,成为当地闻名的养殖状元。4年前他承包12×667m^2低洼地挖池养虾,采取了轮捕轮放健康养殖新模式,667m^2产量稳定在350kg左右,667m^2纯效益达5000元上下,而且从不使用化学药物,所生产的商品虾经检验达到“绿色食品”标准。附近养殖户纷纷学习他的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养殖条件、苗种放养与分塘、轮捕轮放养殖模式以及饵料投喂、日常管理和成鱼适时上市等综合方面总结了大规格罗非鱼养殖的新模式和经验,为罗非鱼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