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碣滩凤姣茶     
碣滩凤姣茶系唐代贡品,据《辰州府志》载:邑中出茶处多,尤以碣滩产者为最……碣滩凤姣茶产于沅陵县国家大型水电站五强溪库区,这里群山起伏,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茶的故乡。在悠久的历史中,我们祖先培育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茶叶品种。这些各具特色的名茶,世代相传,不断发展。有的则也因历史的原因,几经沦桑,或盛转衰,或又由衰变盛。最近,我和我的三位朋友从青岩山旅游下山后,便取道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向东沅陵县行乘,专程参观访问了古属辰州府的沅陵县碣滩古茶场。碣滩茶,产于唐,明清时代,称它为“辰州碣滩茶”。茶园座落在沅水中下游的北岸,巍巍武陵山脉的南端。它南临沅江水,北依起伏如涛的山峦。这里气候温和,大雾弥漫,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茶叶生长得天独厚。据清康熙二十四年始编《沅陵县志》木刻本《木茶》条记载:“唐·权德舆作陆贽《翰苑集》序:领新茶一串作此字,即今茶荈之茶”。“邑中出茶处,先以碣滩产者为最,后界亭茶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茶叶产业竞争日趋激烈,茶叶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以“碣滩茶”为代表的区域公用品牌获得了长足发展,品牌价值不断攀升。本文研究分析了“碣滩茶”品牌发展的现状,探讨改进“碣滩茶”品牌建设的对策与措施,旨在推动“碣滩茶”品牌发展,促进碣滩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一、碣滩茶品牌建设现状与优势1.品质特性造就品牌辨别力碣滩茶原产于沅陵县碣滩村,外形分卷曲型和银针型两种类型。卷曲型表现为条索紧秀匀齐略弯曲,银毫满披隐翠,汤色嫩绿明亮,嫩香高而持久,滋味鲜爽回甘,  相似文献   

4.
匡达人 《农业考古》2007,(2):135-137
在沅陵县从南向北横贯县境中部的沅江北岸,有座海拔480多米高的碣滩山,山腰有块千来亩似坡似坪的女儿坪。这里就是产名茶碣滩茶的茶场所在地。在茶场为纪念操劳恢复千多年前名茶碣滩茶的刘先和茶师,于1992年建了一座仙鹤亭,并立碑刻了《仙鹤亭记》,600字的碑文概说了建亭原委、  相似文献   

5.
<正>(续第9期第2 8页)沅陵碣滩茶历史悠久,在唐朝被列为贡茶而盛极一时,碣滩茶作为现代绿茶样品已入藏国家博物馆。经国家品牌价值评估中心评估,2018年碣滩茶品牌价值为18.96亿元。近年来,沅陵县委、县政府依托茶叶资源优势,从品牌建设、质量控制、加工转化、茶旅融合方面下功夫,推动碣滩茶产业发展。沅陵县碣滩茶现代农  相似文献   

6.
正碣滩茶,因产于湖南省沅陵县沅水北岸碣滩山坡而名,系我国云贵茶叶组系,源远流长。其得名于唐,明清时称之为辰州碣滩茶,距今已有1 300多年历史。碣滩茶为绿茶,其外形条索紧细,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鲜醇甘爽,独特的形、色、香、味,使其久负盛名。2008年沅陵县委县政府将碣滩茶产业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的"一号工程"来抓,近年来全县碣滩茶种植面积突破15  相似文献   

7.
碣滩茶     
正历史人文碣滩茶,因产于沅陵县沅水北岸碣滩山坡而得名,系云贵茶叶组系,得名于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竭滩茶为绿茶,其外形条索紧细,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鲜醇甘爽,独特的形、色、香、味使其久负盛名。碣滩茶在1991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茶;2010年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茶博会绿茶类特别金奖;2011年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5年获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2017年荣膺"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  相似文献   

8.
辰州碣滩茶     
碣滩茶,产于唐,明清时代称它为“辰州碣潍茶”。茶园座落在湖南省西部古属辰州府的沅陵县北溶乡境内。它南临奔腾不息的千里沅水,北依起伏如涛的武陵山峦。这里气候温和,大雾弥漫,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相传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盛唐时期,唐睿宗李旦的...  相似文献   

9.
王河  朱黎明 《农业考古》2005,(2):250-254,260
在中国茶文化研究中,茶政之研究一向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其实中国历代留下的茶政之书实在不少。尤以明代为最,如徐彦登《历朝茶马奏议》四卷、胡彦《茶马类考》六卷、谭宣《茶马志》、蔡方炳《历代榷茶志》、陈讲的《茶马志》等,但可惜大部分已经散佚。徐彦登《历代茶马奏议》,笔者仅在赵毅先生论文《明代茶马金牌停止时间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2期)见之一句.文云:“明王朝:争职管理汉藏茶马互市高级官员茶马御史徐彦登,汇集茶马衙门的档案,编辑而成《历朝茶马奏议》记载:‘自正统十四年之后,金牌事例不行,止是行人禁茶,'”因此,全书是否存世.尚不得而知。胡彦的《茶马类考》,《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存目类”但查新近出版的《四库全书存日丛书》和《四库未收书目丛书》,及《续修四库全书》均不见此书踪影,估汁已佚失。  相似文献   

10.
茶与婚礼     
茶与婚礼南昌大学万建中茶与婚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此,古人有确当的解释。明朝许次纾在《茶流考本》中言:“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也。”同时代的郎瑛亦有类似说法:“种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太子受聘谓之吃茶。...  相似文献   

11.
茶,是中国的重要饮料之一,现在传遍全世界,成为世界三大重要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但是,远古时代的彝族先民,却把香椿芽当茶喝,谁知道?一、茶的传说彝族先民在距今9000年前左右的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时代就发明了巫术文字——古彝文,从而记录了许许多多远古时代的历史资料,使我们今天能够窥见那时的社会生活习俗与文化。《物始纪略》就是其中一部专门记载各种事物的来龙去脉的巨著。类似于汉族的《物原》。《山海经》、《事物原会》、《博物志》。在《物始纪略》中,有一篇“茶的由来”,专门叙述了关于茶的来源的神话:…  相似文献   

12.
沅陵自古盛产名茶,"碣滩贡茶"、"官庄毛尖"久负盛名。近年来沅陵县委、县政府坚持"政府引导,大户引领,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的指导思想,全县茶叶开发呈现出勃勃生机,目前全县茶园面积4000公顷,可采摘面积1533公顷,2010年产茶1000吨,产值逾亿元。  相似文献   

13.
正鼓韵潇湘,春意盎然,神农茶都,茶香四溢。"2016中华茶祖节开幕式暨潇湘·沅陵碣滩茶品评推介会"在长沙市神农茶都隆重举行,各级领导、特邀嘉宾和来自全国茶叶经销商1000多人出席了这一年一度的茶界盛典,拉开了"2016中华茶祖节品茗思祖活动月"的序幕。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省人大党组成员徐明华,省政协副主席刘晓,中国工程院院士、民革湖南省主委、中南大学副校长田红旗等出席了此次活动。2016中华茶祖节组委会、省委农村工作办  相似文献   

14.
茶与志林     
茶与志林江西泰和县政协聂志刚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的发现,茶叶之被利用,已经几千年了。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秦人取蜀之后,我国饮茶的习惯和茶业慢慢传播开来,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并且在以后朝代绵延不绝,深入到...  相似文献   

15.
正沅陵县所产碣滩茶,外形条索紧细圆曲,嫩香持久,滋味鲜爽。为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助力产业扶贫,沅陵县人民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茶叶奖补政策,对有意愿、有能力、能够带动贫困户的茶叶企业和个人予以资金上的扶持。主要采取扶贫资金直接补助的方式鼓励贫困户自主开发,按每667平方米茶园新造补1200元、茶树低改补500元的标准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香茗”记载,我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1)在这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首先把其当成饮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人们在饮茶过程中讲求的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  相似文献   

17.
沈冬梅 《农业考古》2005,(2):159-162
陆羽《茶经》是中国古代茶叶文化史上一部划时代的百科全书式巨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在茶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茶经》在《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通志》艺文略食货类、《郡斋读书志》农家类、《直斋书录解题》杂艺类、《宋史》艺文志农家类等书中,都有记载。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为纪念陆羽《茶经》问世1220周年,澳门茶艺界在今年4月15至24日,于 于花城公园举办了一系列茶文化活动。其内容包括: 《茶经、茶书、茶具展》:展出《茶经》各种版本、陆羽生平简介、各种茶文化书刊、历代茶具。时间从4月15日至4月24日。 “茶缘茶会”暨茶艺示范:来自澳门、台湾、香港、广州、珠海五地的茶艺爱好者,举行露天茶会。时间为4月15日下午3时开始。 陆羽《茶经》专题讲座:由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和香港茶艺专家叶惠民两位教授主讲“《茶经》对中国及世界茶文化的影响”、“《茶经》对中国茶…  相似文献   

19.
茶诗话(续)     
茶诗话(续)《深圳商报》侯军雪水茶时进陵冬,天降瑞雪,我们的“茶诗话”也该聊聊冬令茶事了。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在前两篇谈论《金瓶梅》与《红楼梦》的茶诗话中,我有意绕开了两段重要的茶事情节:一是《金瓶梅》第二十回的“吴月娘扫雪烹茶”,二是《红楼梦》...  相似文献   

20.
毛文锡《茶谱》辑考复旦大学陈尚君上编《茶谱》辑存1、[荆州]当阳县青溪山,仙人掌茶。李白有诗。(《事类赋注》卷一七)按:《太平寰宇记》卷八三引《茶谱》云:“绵州尤安县生松岭关者,与荆州同。”2、峡州:碧涧、明月。(《全芳备祖后集》卷二八)有小江园、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