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e福两优F8”是用长穗颈不育系“福eS1”与优质恢复系“赣香一号”(F8)杂交选育而成的e型晚籼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e型杂交水稻晚籼组合eK优4480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K优4480系采用赣州农科所育成的高秆隐性(eui基因)籼型长穗颈不育系K17eA与从广东省农科院引进的R4480杂交选育而成。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米质优,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已分别通过广西和江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利用3个具有一定亲缘、性状差异的诱导系Stock6改良系、高诱1号和MT041组配成3个诱导系杂交组合:Stock6改良系×高诱1号、Stock6改良系×MT041和高诱1号×MT041,开展其植株生长势(株高)、综合抗性、散粉量、诱导率研究。结果表明,3个诱导系杂交组合在植株生长势(株高)、综合抗性和散粉量等方面均具有超亲的优势;诱导系杂交组合:Stock6改良系×高诱1号和高诱1号×MT041在单倍体诱导率上同样具有超亲的优势;进一步验证表明这二个诱导系杂交组合具有较为稳定的单倍体诱导能力,可作为大规模单倍体育种中诱导花粉源。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新组合eⅡ优315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Ⅱ优315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采用长穗颈不育系Ⅱ-32 eA与FR315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e-杂交稻组合。本文研究了eⅡ优315的分蘖动态、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eⅡ优315株高133.5 cm,全生育期为145 d;实割产量8350.5 kg.hm-2,比对照品种汕优63增产10.1%,达显著水平。本文还对eⅡ优315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e型杂交水稻育种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高杆隐性基因-eui基因由美国学者J.N.Rutger在1981年发现,介绍了通过将eui基因导入水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的途径来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设想与实践,以及杨仁通过直接辐射诱变方法育成高杆隐性(e型)恢复系和e型不育系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我国在水稻长穗颈不育系的选育、e型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及其制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e型杂交水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两系杂交稻扬两优6号高产源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高产的源库特征.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库容量大,填库能力强,光合生产能力强,物质积累量多且运转顺畅,具有源、库、流同步协渊增长的特征.扬两优6号特别具有颖花高结实和籽粒高充实的高产特征,是两系杂交籼稻结实性能的重大改良.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效果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引进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系RWS、Stock6、高诱1号以及用其杂交改良选育的诱导系,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诱导系Stock6为父本时,材料2005的诱导率最高为2.85%;以诱导系RWS、Stock6、高诱1号以及他们杂交改良选育的诱导系为诱导父本时,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差异明显,诱导系2061、2062、2058和2059诱导率相对较高,可以重点利用;选择诱导材料时要根据育种的目的组建不同的母本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引进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系RWS、Stock6、高诱1号以及用其杂交改良选育的诱导系,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诱导系Stock6为父本时,材料2005的诱导率最高为2.85%;以诱导系RWS、Stock6、高诱1号以及他们杂交改良选育的诱导系为诱导父本时,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差异明显,诱导系2061、2062、2058和2059诱导率相对较高,可以重点利用;选择诱导材料时要根据育种的目的组建不同的母本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9.
为解析冀花系列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系)的遗传构成并分析其遗传差异,对4个高油酸姊妹系及其亲本进行了农艺性状的调查、品质检测和SSR标记检测。结果表明:高油酸品种(系)在荚果产量、籽仁产量、百果重和百仁重等产量相关性状均与母本‘冀花6号’相当并优于父本‘开选01-6’,姊妹系获得了来源于‘开选01-6’的高油酸优良基因片段。其中,‘冀花13号’单株结果数最多,荚果较小,出仁率高。‘冀0607-5’植株相对矮小。SSR标记分析表明,双亲对4个高油酸姊妹系的遗传贡献为46.15%~53.84%。6个多态性标记中,分别有1~5个标记可用来进行两两品种(系)的区分。seq5D05-340和seq15C12-500为‘冀花13号’特异遗传位点;AS1RN9C02-c-386和IPAHM103-190分别为‘冀花16号’和‘冀0607-5’特异遗传位点。遗传距离分析表明,‘冀花19号’和‘冀0607-5’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冀花13号’与‘冀0607-5’遗传差异最大。以上结果为分析花生高油酸品种(系)的遗传构成及鉴别品种的真实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e型杂交水稻是高秆隐性杂交水稻的简称。20多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并致力于水稻高秆隐性(eui)基因的发现、研究与利用。现在将最近几年所取得实质性的明显进展与前景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Ⅱ优6号系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用异交率高的重穗型不育系Ⅱ-32A,与配合力好、恢复性强的恢复系菲恢6号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广、中抗稻瘟病、抗倒性强的大穗型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组培快繁重点杂交组合(陇薯8号×早大白)建立LZ脱毒群体,组培扩繁基因型144份,平均每份基因型生产原原种196粒,共生产28 178粒。经鉴定试验筛选出LZ群体表现优异的基因型19份,田间表现薯形美观、芽眼浅,小区产量平均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高67.9%,淀粉含量平均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低5.5%。品系LZ111在16份入选品系中表现优异,薯形椭圆,薯皮白色、薯肉白色,表皮光滑、芽眼浅;小区产量居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高65.65%;薯块淀粉含量居参试品种(系)的第8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高11.6%;薯块炸片评分居参试品种(系)的第6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低16.7%。  相似文献   

13.
在庄浪县盘安镇颉崖村对6个胡麻新品种(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陇亚杂3号、陇亚13号、陇亚14号、陇亚杂2号4个品种(系)产量高,生长特性适宜在庄浪县干旱山区种植,可作为接班品种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2008~2011年南安市引进中籼两系杂交稻组合扬两优6号进行试种、示范和推广,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该文总结扬两优6号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超级杂交水稻扬两优6号结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代表性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超级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的结实特性.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的产量较两优培九和汕优63分别提高15.05%和16.63%;与汕优63相比,扬两优6号的总颖花量高19.11%;与两优培九相比,扬两优6号的结实率和千粒重高7.86%和3.27%.扬两优6号与两优培九相比,起始灌浆势大,灌浆速率快,到达最大粒重的时间短,米粒背、中、腹部的淀粉粒排列紧密.不同年份不同地点间扬两优6号平均受精率比两优培九高5.86%~9.51%,结实率高9.63%~15.55%,充实度高8.21%~16.63%.上述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不仅具有高产量潜力,而且具有高结实特性,结实率高而稳定,籽粒充实度高,有利于发挥超高产优势.  相似文献   

16.
用华南、长江流域和华北的6个白叶枯病菌系测试32个籼稻和42个粳稻主栽品种的抗性。籼稻中有78%全感6个菌系。其中青华矮、二九丰、910、929、威优6号及对照IR20高抗全部菌株。粳稻品种中,40%抗6个菌株,约占56%抗其中的3-5个菌系。秀水48、城特232、邳早15、垦系2号、早生爱国3号及对照品种银河表现突出。本文试分析其系谱渊源,这些籼稻品种的亲缘大多不抗白叶枯病,而这些粳稻品种的培育计划中有意或无意地广泛采用了抗病亲本。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重点杂交组合F群体组培高效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组培快繁重点杂交组合(L9712-2×L0202-2)建立F脱毒群体,组培扩繁基因型126份,平均每份基因型生产原原种123粒,共生产15 490粒。经鉴定试验筛选F群体表现优异的基因型20份,田间表现薯形美观、芽眼浅,小区产量平均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高44.4%,淀粉含量平均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高2.6%。品系F80在2016年甘肃省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的16份参试品种(系)中表现优异,薯块性状表现良好,薯形椭圆,薯皮黄色、薯肉黄色,表皮光滑、芽眼浅;小区产量居1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增产25.4%;薯块淀粉含量居1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增加48.0%;薯块炸片评分居1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CK)高14.3%。  相似文献   

18.
胡麻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从兰州农校和甘肃省农科院景泰生产试验点引进的6个胡麻新品种(系)进行了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93059、陇亚9号和天亚8号3个品种(系)经济性状好、产量高,分别比ck增产14.8%、13.18%和12.3%。建议将93059、陇亚9号和天亚8号3个品种(系)作为接班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幼树生长、早果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苹果矮化砧木的评价、筛选和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建议。【方法】以2009年春季定植的3年根1年干的矮化中间苹果成品苗(宫藤富士/SH1、SH3、SH6、SH9和SH40/平邑甜茶)为试材,株行距为1.5 m×5.0 m,细纺锤整形修剪,栽植第2年开始,连续6年调查分析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SH6树体最小,树体干周粗度显著小于其他系号,SH3和SH40的干周粗度显著大于其他系号;SH6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在栽植7年内均最低,SH3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先高后低;各系号总枝量无明显差异,但枝类组成差异较大,SH6树体树势中庸,树体短枝比例最高(63.81%),长枝比例最小(7.80%)。栽植第4年各系号树体开始有产量,SH3、SH6、SH9和SH40四个系号树体3年累计单株产量超过75 kg,4个系号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SH1系号树体;SH6产量连续稳定性最好,SH9产量稳定性最差;SH6树体果实产量在树冠不同部位的分布最均匀,表现突出;各系号果实大果率(单果重200 g的果实占总产量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SH40SH6SH3SH9SH1。各系号树体果实的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差异;SH6树体果实的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果实果形一致性最好;SH6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显著优于其他4种中间砧。【结论】SH6作为中间砧嫁接宫藤富士与其他系号相比,具有树体小、新梢平均长度小、短枝比例高、枝类组成合理、产量稳定、果实品质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从无理数概念的建立入手,分别介绍了数学中两个重要的超越数:π和e的产生与发展,并通过具体资料说明了π和e的实际意义是从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的大量实际问题中问题中抽象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