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南沿海养殖近江牡蛎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天凤 《南方水产》2006,2(6):72-75
近江牡蛎是我国贝类养殖的主要对象,在华南沿海养殖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根据肉的颜色,近江牡蛎通常被珠江三角洲蚝民称为“赤蚝”和“白蚝”,但它们的贝壳形态极其相似。近江牡蛎分类鉴定研究已被探讨多年,传统的形态学、解剖学等已不能完全解决近江牡蛎的分类问题。近年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近江牡蛎分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文章综述了近江牡蛎分类研究进展,综合有关研究报道认为华南沿海养殖的近江牡蛎可能是3个物种的混合体:“赤蚝”可能是一个新种,而“白蚝”含有香港巨牡蛎和有明巨牡蛎2个物种。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阳西县“程村蚝”享誉海内外,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养殖历史,养殖的主要品种为近江牡蛎。程村蚝场位于阳西洋边海海域内咸淡水交汇区,面积广阔,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水质优良,是理想的天然蚝场,被定为国家级近江牡蛎吊养标准化示范区,是广东省最大的桩架吊养牡蛎基地。  相似文献   

3.
广东深圳养殖的牡蛎(蚝),以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为主。沙井、南头至深圳海区是近江牡蛎生长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是广东最大养蚝场之一。沙井、南头海区所养殖的蚝,体大、肥嫩爽滑、味道鲜美。“罗湖桥”牌沙井蚝油,就是采用沙井、南头海区所养鲜蚝,取其汤汁浓缩提炼而成,  相似文献   

4.
一、广西近江牡蛎养殖资源和发展历史 (一)养殖资源 近江牡蛎,地方名大蚝、白蚝、海蛎子、蛎黄、蚵,以有淡水入海的河口生长最繁盛而得名.广西南临北部湾,海岸线总长1595公里,沿岸适宜水产养殖的滩涂面积100多万亩,20米等深线以内宜渔浅海水面10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5.
程村蚝养殖     
《海洋与渔业》2008,(3):35-36
广东阳西县程村镇的养殖户谢家贵从事牡蛎养殖已有10个年头,养殖的品种是近江牡蛎(俗名:蚝),从广西进苗,在广东吊养。广西的近江牡蛎生长速度快,蚝肉厚,肉质好,爽口清甜,这几年给他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6.
近江牡蛎(Crossostrea ariakensis Gould)俗称蚝,属低盐度河口滤食性贝类,营固着生活,以左壳固着于外物上,具有群聚习性,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沿海。近江牡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海产品.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其干品中蛋白质含量45%-57%.脂肪7%-11%.肝糖19%-38%,含碘量比牛奶和蛋黄高200倍: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和维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7.
蚝,学名牡蛎。全世界已发现有100多种,我国约有20种,主要养殖品种是近江牡蛎、褶牡蛎和长牡蛎3种。因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受到各国重视并大力发展。我国养蚝历史悠久,远在汉朝已有关于养蚝的记载,明朝郑鸿图著《业蚝考》中,对蚝的撬竹养殖法作过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8.
正钦州大蚝,学名近江牡蛎(C. hongkongensis),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干肉中含有蛋白质45%~57%,脂肪7%~11%,糖元20%~40%,被列为钦州"四大海产品"之首,素有"海中牛奶"之美称。目前,钦州大蚝养殖苗种基本依靠广西茅尾海天然采苗,但天然采苗存在季节性和不可控性。近年来,由于环境及气候变化,天然大蚝苗种采苗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
大蚝,是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近江牡蛎的俗称,其肉含蛋白质47%~55%,有“海中牛奶”的美誉,是老少皆宜的优质食品,是北部湾三大海产品之一。大蚝生活在海水比重低的半咸淡水河口浅海及滩涂,广西的主产地是茅尾海和大风江口浅海。在防城港市,主要产地是在茅岭乡大陶蛇岽江口至剖牛墩4km岸线的浅海,历史上防城江口、新六江口、榕树头也有少量分布。  相似文献   

10.
<正>晨洲村位于南海长沙湾南畔,广东汕尾市城区红草镇西北部。汕尾市海丰的黄江、龙津河、大液河这三条河流都是从长沙湾这里相汇入海。淡水入海的河口非常适合近江牡蛎的繁育和生长,丰沛的三江之水带来了丰富的浮游生物在广东,能生长出15厘米大蚝的地方已经难觅踪影,而大自然对晨洲村有着特殊的偏爱,得益于优良的自然环境和充足的天然饵料,在此生长的蚝个个都肥硕壮大。  相似文献   

11.
近江牡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称近江牡蛎(Ostrea riuularis Gould),属软体幼物门、瓣鳃纲、异柱目、牡蛎科、牡蛎属。两广一带称蚝,福建叫做蚵、江浙一带称蛎黄,北方俗称海蛎子。是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中经济价值较大的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12.
牡蛎人工杂交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蛎又称蚝或海蛎子,是我国海滨最常见、经济价值很高的贝类。我们于1987年在连云港市水产研究所,用日本牡蛎和近江牡蛎(0sfrea rivnlaris)进行人工杂交育苗试验获得成功,在室内14m^2水体中培育出稚贝192358只。现将操作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探讨广西钦州大蚝春季死亡规律,为预防春季钦州大蚝规模性死亡提供依据。利用水质检测、病害分析、病死率统计等方法,对2017年5月及2019年3—4月钦州大蚝大规模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钦州大蚝发生春季大规模死亡时,海水中的pH值、溶解氧、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等指标均在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范围内;死亡牡蛎体内携带细菌在正常范围且无寄生虫病原感染。2017年5月钦州港及大风江发生大蚝大规模死亡时,海区盐度分别在18~25、20~30,大风江的盐度高于正常年份,钦州港与大风江分别有36%、81%蚝排的大蚝病死率高于60%;抽查点盐度越高病死率越高。2019年3—4月钦州港、大风江及三墩岛海域发生大蚝大规模死亡时,最靠近河口的大风江持续16 d盐度高于25,钦州港、大风江及三墩岛分别有19%、41%、96%蚝排的大蚝病死率高于60%;同一海域不同抽查点的死亡率不同,盐度越高病死率越高。由此可以推断,广西钦州大蚝春季大规模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蚝长期受到高盐胁迫。  相似文献   

14.
正赤岸蚝学名为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俗称"大蚝",已有150多年的人工养殖历史,因其养殖所在地为惠东县铁涌镇考洲洋海边一个叫"赤岸村"的渔村,故名"赤岸蚝"。赤岸蚝蚝肉个体肥满鲜美、爽脆无渣,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名优特产,已注册"赤岸"商标,是惠州市"名优产品"。2014年赤岸蚝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获批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区仅考洲洋养蚝区就有6000多亩。本文从标准化角度详述赤岸蚝育肥养成技术。一、养殖方式的选择牡蛎养殖方式较常见的有插竹养殖、底播养殖、条石和立  相似文献   

15.
近江牡蛎     
名称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属软体幼物门、瓣鳃纲、异柱目、牡蛎科、牡蛎属。两广一带称蚝,福建叫做蚵、江浙一带称蛎黄,北方俗称海蛎子。是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中经济价值较大的种类之一。形态特征软体外表披两枚坚厚的贝  相似文献   

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部门积极扶持牡蛎(大蚝)生产,位于钦州湾要冲的康熙岭乡被确定为牡蛎和海水鱼虾的养殖基地。1986年组建的康熙岭水产养殖公司,利用地处近江牡蛎采苗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牡蛎自然苗的采集生产,改过去单支插植为15支一丛的“枪架式”插植法,大大提高了附苗量,成为全区的牡蛎采苗基地之一。目前这批苗  相似文献   

17.
蚝学名牡蛎(Ostrea),在我国沿海分布很广,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海产贝类。蚝在我国沿海有天然生长的,也有人工进行养殖的,广东省是我国著名的蚝产地,尤其是宝安县对蚝的人工养殖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对蚝的养殖和蚝制品的加工工艺都有较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近江牡蛎深水桩式吊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江牡蛎(广东、广西称大蚝,以下称大蚝)是一种浅海滩涂养殖的重要经济贝类。其味美肉细,营养丰富。鲜蚝汤素有海中牛奶之称,浓缩后称“蚝油”,肉可鲜食,也可制成干品或罐头。大蚝不仅广销国内市场,而且也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大蚝的常规养殖方法主要分为滩涂插植、筏式垂下养殖、棚架式养殖等类型。而广西合浦县廉州镇近两年来兴起了一种大蚝深水桩式吊养方法,1999年全镇引进资金600万元,大蚝深水桩式吊养面积620亩,养殖户46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廉州镇马安村养殖户林芝坚吊养6500支木桩,盈利10多万元。为了适应…  相似文献   

19.
劳赞 《水产科技》2005,(1):15-18
近江牡蛎在阳西县俗称为“蠔”、“蚝”,其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有“海上牛奶”之称。据分析,牡蛎干肉含蛋白质45%~57%、脂肪5%~11%、肝糖19%~3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含碘量比牛奶或蛋黄高200倍。蚝是阳西的主要养殖的经济贝类,养殖方式以桩架式吊养为主。  相似文献   

20.
蚝学名牡蛎(Ostrea),在我国沿海分布很广,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海产贝类。蚝在我国沿海有天然生长的,也有人工进行养殖的,广东省是我国著名的蚝产地,尤其是宝安县对蚝的人工养殖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对蚝的养殖和蚝制品的加工工艺都有较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