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洗炽彬  刘家照  叶星 《水产科技》1990,(4):20-22,32
麦瑞加拉鲮鱼(Cirrhinus mrigala)(下称:麦鲮)原系南亚次大陆国家的养殖鱼类。1982年引进我国。经几年的饲养观察,证实此鱼是杂食性底层鱼类,具有生长快、个体较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下称:土鲮)大,且易于养殖等优点,适当地与家鱼混养,可以提高池塘的鱼产量。  相似文献   

2.
黄尾鲻学名为鲮鱼(Mugil so—iuy),属鲻形目鲻科。鲻形目鱼类大多为食用鱼,我国常见的鲻科鱼类有鲻鱼和簸鱼,是我国沿海地区主要的养殖对象之一,近年已发展成为国际养殖对象。我国南方主要以养鲻鱼为主,而北方沿海主要养殖鲅鱼,故有“南鲻北鳆”之称。经养殖试验表明,与在北方养殖鲮鱼相比,鳆鱼在南方养殖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养殖成本低、不相互残杀、免疫力强、不易得病。而且,南方养殖的鳆鱼味道鲜美、金黄体色亮丽吉祥,比鲻鱼更受养殖户和消费者欢迎,也因此得到了“黄尾鲻”的俗称。  相似文献   

3.
鲢、鳙、草、青鱼(珠江流域以鲮鱼代替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从大自然水域野生鱼类筛选驯化养殖的。水产科  相似文献   

4.
鲮鱼混精授精的育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祖熊  黄文郁 《水产学报》1985,9(2):203-206
1979至1982年间,用瓦氏雅罗鱼、草鱼、鲢鱼、鲤鱼中的一种或多种精液同鲮鱼新鲜精液混合对鲮鱼成熟卵授精,使其发育成苗,并培育成鱼种。经养殖表明,有几组混精授精得到的鲮鱼,其抗寒性能比不?昆精授精的鲮鱼强;其中以四种混合精液授精以得混精鲮的耐寒能力最高。现将耐寒能力低达5.5℃的混精鲮鱼选出,供进一步选育用。最后,根据各组试验结果,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俗称土鲮、鲮公,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野鲮亚科(Labeoninae)鲮属(Cirrhinus),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鲮鱼为杂食性鱼类,摄食池塘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禽畜残饵、粪便等,在养殖中起到清底和增产增效作用。近年来,鲮鱼作为鳜鱼、笋壳鱼等养殖品种的优质饵料,需求量不断增长,已成为热门养殖品种之一。肇庆地区鱼猪养殖模式使得鲮鱼养殖具有节约成本优势,形成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笋壳鱼、鳜鱼等品种相对走俏,鲮鱼仔作为它们的饲料鱼,需求越来越大,使得鲮鱼这条一直不太被重视的鱼,成为了“热门”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7.
《淡水渔业》1977,(2):12-13
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开门办学,结合生产实践.把进一步应用LRH类似物对家鱼催情产卵试验作为毕业实践的选题之一。现将LRH类似物对华南地区特有的淡水养殖鱼类——鲮鱼的催情产卵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桂花1号"为多种地道草本植物提取而成,结合水产需要开发,对鳜鱼(大眼鳜、翘嘴鳜、斑鳜)、鲮鱼、"四大家鱼"等水产养殖动物使用安全,抑制和清除水体环境中有害微生物(细菌、病毒),改善水质。本品可用于鳜鱼饵料鱼养殖池塘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9.
一、养殖技能方面1.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有哪些品种?答:我国常见的"七大家鱼"青草鲢鳙鲤鲫鳊,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常规品种,同时也是市场供应的主体,养殖面积广,产量比重大。除去常规品种以外的养殖鱼类,我们称之为名特优品种,如罗非鱼、鳜鱼、加州鲈、黄鳝、泥鳅、淡水白鲳、翘嘴红鲌、黄颡鱼、鲮鱼、鲶鱼、斑点  相似文献   

10.
江苏吴江市自上世纪90年初试养鳜鱼成功,中期进入规模化生产,迎合了市场济经发展,又使传统低值鱼转化为高档品,产量从原来100千克/亩提高到500千克/亩,亩均(包括配套饵料鱼池)效益达3000元以上。主要以传统的鲫鱼、草鱼、鲢鱼、团头鲂作为开口饵料,同时又引进泰国露斯塔野鲮等,作为养殖鳜鱼成鱼的饵料鱼。养殖模式上有单养、套养、混养,在饵料鱼配套池,采取轮作的方式,鲫鱼、鲮鱼、青虾一池多用,多季养殖。  相似文献   

11.
彭红庄  詹敏 《水产科学》1989,8(1):11-14
前言鲮鱼(Cirrhina molitorelle)是我国珠江流域南部的重要养殖鱼类,种苗要求量很大,靠脑下垂体催产远远不足供应。另外,优良鱼种的培育也很重要。因此,希望能通过基因工程新技术,构建带有鲮鱼生长激素基因和促性腺激素基因的工程菌,以便人工生产激素,还可以籍以培养生长较快、鱼体较大的鱼种。而构建鲮鱼cDNA文  相似文献   

12.
《广西水产科技》1978,(1):33-34
鲮鱼是两广和闽南一带渔民所喜欢养殖的鱼类。它在每年4月上旬至7月下旬,水温22-29℃时进行繁殖,但它的抗寒能力差,水温在14℃以下,鲮鱼就群聚在深水处,少活动,当水温降到7℃以下时就被冻死,因此推广鲮鱼养殖,在地区上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正>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俗称土鲮、鲮公,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鲮鱼为杂食性鱼类,摄食池塘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残饵粪便等,在养殖中起到"清道夫"和增产增效作用。鲮鱼作为鳜鱼、笋壳鱼的优质饵料,需求量不断增大,已成为热门养殖品种之一。近年随着草鱼的价格低迷,鲮鱼价格坚挺,  相似文献   

14.
<正>鲮鱼属鲤科、野鲮亚科、鲮属,是一种生活在气候温暖地带的鱼类,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岛、台湾、闽江、澜沧江和沅江。在江苏养殖鲮鱼主要作为鳜鱼的饵料鱼。目前对鲮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补偿生长、  相似文献   

15.
在毛主席革命科研路线指引下,我国青、草、鲢、鳙和鲮鱼等家鱼人工繁殖已于1958年先后获得成功。从此摆脱了数千年来“靠天然供苗”的被动局面,为我国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新途径。十几年来,家鱼人工繁殖的成绩是巨大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当前家鱼人工繁殖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正> 露斯塔野鲮Labeo rohita习性近似我国的鲮鱼,是印度淡水鱼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东南亚国家引进后,发展较快,也成了淡水养殖主要鱼类,在这些国家淡水养殖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1978年8月从泰国引进一批鱼苗,全长5~6厘米,分养于我所和广东省新兴县鱼苗场。我所经三年的饲养和初步观察,露斯塔野鲮具有食性广,近似我国鲮鱼,耐低氧性较强以及比鲮鱼生长快等优点。在三年疏养条件下,每尾体重达3公斤,并在池养情况下性腺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7.
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cetv)分布在亚热带,是我国南方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两广和福建等省池塘养殖的主要养殖对象,在淡水鱼产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这种鱼以着生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耐低氧,个体虽然不太大,群体产量却很高,且肉嫩味美,素有“甜鱼”之际,颇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它不耐低温,使其分布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赵晋山  王迪  金灿秀 《河北渔业》2007,(10):30-31,37
近年来,随着黄颡鱼养殖的不断发展,黄颡鱼苗种的供应日趋紧张.为了解决和突破这一制约黄颡鱼养殖的"瓶颈"问题,生产更多更优质的黄颡鱼苗种,保证黄颡鱼养殖稳步而快速的发展,对黄颡鱼的人工催产繁殖各地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鲮鱼是广东省水库的主要养殖品种,它个体小,具有喜流水、喜钻穴、分散活动、栖息底层等特性。水库大多地形复杂,库底坑坑洼洼,多树木、断垣残壁等障碍物,给捕捞鲮鱼带来困难,目前尚无一种能大批捕捞的有效方法,一直靠传统的单层刺网捕捞,产量低而不稳,成本偏高。改革刺网结构及研究其网衣最佳技术参数,对提高水库鲮鱼捕捞效果,促进鲮鱼养殖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全雄黄颡鱼和普通黄颡鱼的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设计了15.00、18.75、22.50万尾·hm-23个放养密度,在6口面积均为0.733 hm2的池塘中进行养殖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的提高,黄颡鱼的养殖产量、饲料系数、养殖成本和利润相应增加,而出塘规格、产出投入比相应下降。在同一养殖密度下,全雄黄颡鱼的养殖产量、平均规格和养殖效益均大幅高于普通黄颡鱼,养殖成本和饲料系数较普通黄颡鱼略低;而在养成的商品鱼中,规格小于50 g的个体,普通黄颡鱼占7.92%~13.53%,全雄黄颡鱼占0.97%~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