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珠江首次禁渔西江段鱼类资源声学跟踪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珠江开始实行禁渔期制度。该研究采用 Simrad EY60鱼探仪,分别于2010年5月19日和2011年5月22日对珠江西江段进行了走航式探测。结果显示,珠江禁渔期期间西江段鱼类资源密度增加,2010年和2011年鱼类平均密度分别为0.0513尾·m -3和0.1068尾·m -3,根据渔获物调查数据,推算增幅分别为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47.85%、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18.54%、鲮(Cirrhina moitorella)10.87%和鳊(Parabra-mis pekinensis)6.25%;两年西江段深水区域鱼类密度均较大,尤其是水底结构为凹形区域,鱼类有明显的聚集现象;浅水区域且底部较平整的水域,鱼类分布分散且密度较低;垂直分布方面,鱼类主要分布4--10 m 中下层水层。珠江禁渔期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鱼类的产卵亲体繁殖,对鱼类资源数量的补充起到了增殖作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护养了鱼类的自然生长,起到了资源增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3.
一、研究和保护鱼类种质资源的意义和迫切性 (一)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谈起 为什么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原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如今变成了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的黄土高原?为什么原来郁郁葱葱、生意盎然的北非大森林如今变成了偶尔只闻驼铃声的撒哈拉大沙漠?为什么历史上盛产脍炙人口的大白鱼(翘嘴红鲌)的太湖如今变成了肉少刺多的毛鲚鱼的天下?这些都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4.
5.
为了解十年禁渔背景下大宁河鱼类早期资源变化状况,2020和2021年5-7月在大宁河龙溪断面开展了鱼类早期资源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龙溪江段产浮性卵鱼类1种、漂流性卵鱼类4种、粘沉性卵鱼类19种;中华纹胸鮡(Glyptothorax sinensis)和大眼鳜(Siniperca kneri)的产卵规模相对较大,其卵占比分别达48%和30%以上;2020年的鱼类卵苗资源量和种类都少于2021年。RDA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纹胸鮡(Glyptothorax sinensis)、张氏?(Hemiculter tchangi)鱼卵漂流密度与水温变化呈现一定相关性,适宜水温促使中华纹胸鮡(Glyptothorax sinensis)、张氏?(Hemiculter tchangi)产卵;随着流速和流量增加,多鳞白甲鱼(Scaphesthes macrolepis)和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卵漂流密度均相应增加;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和峨眉后平鳅(Metahomaloptera omeiensis)产卵期间江水酸碱度相对较低。十年禁渔的实施对大宁河鱼类资源的恢复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刀鲚(Coilia ectenes Jordan et Seale)是一种溯河性小型经济鱼类。据上海市崇明县渔政站施德龙先生报道,1999年崇明刀鲚产量80t,到了2005年只有30t,下降了50%。不难看出长江刀鲚资源已严重衰退,必须采取保护措施。有识志士建议提出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7.
<专刊>= <栏目>=综述 <图片>= <表格>= <连载>= <来源>= <中图分类号>= <主题分类>= <行业分类>= <本刊专题>= <本刊编号>= <基金项目>= <注释>=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备注1>= <备注2>= <备注3>= <正文>= < 相似文献
8.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其增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鱼类资源无论其种数或渔获量均位于国内各主要江河之首,我国发展淡水渔业的鱼类种质90%来源于长江水系。因此,长江鱼类资源的兴衰不仅直接左右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而且与生物多样性和淡水生态系统保护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关系社会经济与生态的综合性课题。一、长江鱼类资源现状根据渔获量变动分析,长江鱼类资源衰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养殖,而对于鱼类自然资源增殖与保护相对地重视不够,加之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的困扰,长江(包括其它天然水域)鱼类资源衰退不可避免,这是发展经济所付出的环境代…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在鱼类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生物技术最前沿的角度,对同工酶与蛋白质电泳分析技术、mtDNA RFLP 技术、RAPD 技术和DEP 技术在鱼类种质资源研究中应用的各自特长及可能性进行了理论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人工生态综合库的技术管理葛光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已经注意到占我国淡水养殖鱼类产量90%以上的青鱼、草鱼、鲢、鳙、鲤、鲫、团头等主要经济鱼类,在长期人工控制下繁殖所获得的后代,与在自然条件下所获得的苗... 相似文献
11.
红水河是我国第三大河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由于近10年红水河10个梯级电站的陆续建成,整条红水河河道基本被渠化,2006年10月开始蓄水的龙滩电站是10个梯级电站中发电量和库容最大,淹没面积和移民人数也最多的电站。龙滩电站和其余9个大坝完全阻断了鱼类产卵及洄游索饵的通道。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南盘江鱼类资源现状,保护和恢复南盘江鱼类多样性,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对云南省境内南盘江鱼类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和历年相关记录,分析南盘江鱼类种质资源现状。结果表明,云南境内南盘江及其附属湖泊共有鱼类8目、20科、71属、160种;其中,土著种137种,特有种93种,外来种23种。鲤科鱼类最多,有94种,占鱼类总数的58.8%,其次为条鳅科32种,占总数的20.0%,爬鳅科7种,占总数的4.4%。南盘江鱼类种类众多,但由于人为影响,河流污染比较严重,目前已有24种鱼类被列为濒危种类。分析南盘江近两年的鱼类种质资源现状,发现土著种类的数量大幅下降,这与南盘江河流环境恶化和水电开发力度增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鲟、鳇鱼是黑龙江省自然繁殖生长的名贵、特产淡水鱼类。1983年以前,鲟、鳇鱼是国家二类商品,由国家计划调节,省计委按季度下达收购、上调、出口计划,由水产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省水产供销公司安排派购、调运和加工,供应出口。鲟、鳇鱼一般年生产量在50吨左右。1984年以来对鲟、鳇鱼及籽也全部划为3类产品,一律取消派购,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近年来,由于购销政策放宽,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评价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在金沙江下游水库的初步实施效果,实验于2020年11月和2022年5月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和水声学调查,并分析了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渔获物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11月共采集到鱼类2科9种,其中䱗、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2022年5月共采集到鱼类5科14种,其中蛇、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间、不同区域、不同水层间的鱼类目标强度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022年5月的鱼类密度 (0.60 尾/1 000 m3)高于2020年11月 (0.46 尾/1 000 m3),鱼类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不均匀性;不同调查时期的鱼群密集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2020年11月大部分区域之间差异不显著,2022年5月则差异显著;2022年5月的上层鱼类密度 (0.44±0.83 尾/1 000 m3)显著大于2020年11月 (0.06±0.15 尾/1 000 m3);不同水层的鱼类分布差异显著,2次调查均表现为下层大于中、上层;估算得到向家坝水库鱼类资源尾数分别为3.22×106 尾 (2020年11月) 和3.53×106 尾 (2022年5月)。综上所述,水声学调查方法适用于金沙江下游水库的鱼类资源监测工作,十年禁渔实施后向家坝库区鱼类资源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RAPD技术是建立在PCR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鱼类种质资源现状,系统地介绍了RAPD技术的原理、优势及不足,并且归纳和总结了RAPD技术在鱼类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云南境内南盘江水系鱼类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南盘江鱼类资源现状,保护和恢复南盘江鱼类多样性,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对云南省境内南盘江鱼类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和历年相关记录,分析南盘江鱼类种质资源现状。结果表明,云南境内南盘江及其附属湖泊共有鱼类8目、20科、71属、160种;其中,土著种137种,特有种93种,外来种23种。鲤科鱼类最多,有94种,占鱼类总数的58.8%,其次为条鳅科32种,占总数的20.0%,爬鳅科7种,占总数的4.4%。南盘江鱼类种类众多,但由于人为影响,河流污染比较严重,目前已有24种鱼类被列为濒危种类。分析南盘江近两年的鱼类种质资源现状,发现土著种类的数量大幅下降,这与南盘江河流环境恶化和水电开发力度增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4月1日,2012年珠江禁渔工作拉开大幕。在4月1日12时至6月1日12时,珠江的干流、重要支流和通江湖泊将禁止所有捕捞作业。为增加禁渔成效,珠江流域渔业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珠渔委")鼓励流域各省(区)扩大禁渔范围或延长禁渔时间,全面推进禁渔期制度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为世界上12个生物多样性的国家之一,各类物种特别丰实,其中现有淡水鱼类800多种,进行人工养殖开发的有80余种。另外,还从国外引进了100多种,其中已经在生产上推广的有60余种。由于水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水生生物多样性显得更为脆弱。 相似文献
19.
东莞淡水和河口鱼类资源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1月至2009年8月,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标本的方法,调查记录了东莞鱼类共计98种,分别隶属于14目34科。其中鲤形目最多,共3科43种,占总数的43.88%;其次为鲈形目和鲇形目,分别占27.55%和9.18%。调查发现,东莞鱼类分布的特点主要为鲌亚科、雅罗鱼亚科、鲿科和鲇科等河道性鱼类主要分布于东江干流;平鳍鳅科、鳅科、野鲮亚科和亚科鱼类等喜流水性鱼类则主要分布于东莞东部及东南部的溪流中;而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七丝鲚(Coilia grayi)、凤鲚(C.mystus)、花(C lupanodon thrissa)等咸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珠江口至石龙一带。调查还显示,东莞的鱼类资源出现了衰退,主要表现为名贵、特色鱼类的减少及鱼类小型化的出现。文章还对东莞鱼类资源衰退的原因及保护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