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鸭饲喂霉烂稻谷导致的中毒是农村秋、冬季节的常见病之一。此时农村新收稻谷要进仓,而陈年霉坏、变质的稻谷则大量低价出库流入市场充当饲料,而鸭农们则多用来饲喂肉鸭育肥,赶年节上市元旦、春节。由于鸭农们对霉烂、变质稻谷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常导致所养肉鸭大批中毒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一、发病原因造成稻谷霉烂、变质的原因很多。当稻谷在贮藏、加工、调制过程中发生变质,特别是多年陈积在谷仓底部、边角的陈谷最会受到黄曲霉菌的污染而发生霉烂和变质。鸭农们图其价廉用来喂鸭,从而发生中毒现象。二、临诊症状与病变肉…  相似文献   

2.
1发病症状雏鸡、雏鸭中毒多发生在2-6周龄。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不良,衰弱,贫血,冠苍白,排出白色稀粪,腿麻痹,常缩脖闭眼呆立,幼鸭脱毛,时时发出哀叫声,常躺卧地上,头呈角弓反张状,最后痉挛而死。成禽的耐受力较强,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食欲减少,消瘦,贫血。产蛋禽则产蛋率下  相似文献   

3.
1雏鸡雏鸭雏鸡雏鸭中毒多发生在2~6周龄。病雏食欲不振,生长不良,衰弱,贫血,冠苍白,排出白色稀粪,腿麻痹,常缩脖闭眼呆立,幼鸭脱毛,时时发出哀叫声,常躺卧地上,头呈角弓反张,后痉挛而死。成禽的耐受力强,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仅食欲减少,消瘦,贫血。中毒久者发生肝癌,产蛋禽则产蛋率下降,孵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2015年9月10日,河北省香河县养殖户张某养的6000只21日龄樱桃谷肉鸭发病,发病率约为15%。曾用环丙沙星、氟哌酸、电解多维等药物饮水,并以土霉素拌料进行治疗。但病情没有得到控制,每天死亡率仍达3%。2临床症状病鸭不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或症状不明显,少数鸭离群呆立或挤堆。病鸭羽毛蓬乱,食欲降低甚至少数病鸭食欲废绝,喜饮水,排黄白色或白色粪便,  相似文献   

5.
1畜禽发生霉玉米中毒的发病症状 1.1鸡、鸭发生霉玉米中毒的发病症状 雏鸡雏鸭多发生在2~6周龄。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不良,衰弱,贫血,冠苍白,排出白色稀粪,腿麻痹,常缩脖、闭眼、呆立,幼鸭脱毛,时时发出哀叫声,常躺卧地上,头呈角弓反张,后痉挛而死。成禽的耐受力强,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仅表现食欲减少,消瘦,贫血。  相似文献   

6.
我省某养殖公司的肉鸭饲养场 ,于2002年9月发生了一起11日龄幼鸭以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解剖病变观察及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幼鸭传染性浆膜炎。1发病情况调查该养殖公司的肉鸭饲养场 ,于2002年9月5日从省外某种鸭场购进1000只9日龄商品北京填鸭 ,饲养在30平方米的铁丝网上 ,7日上午发现个别幼鸭精神沉郁 ,腿软弱 ,不愿走动 ,采食量减少 ,下午死亡5只 ;8日上午精神不振的幼鸭增加到10 % ,死亡20只 ,下午死亡50只 ;在这种情况下 ,该场于8日下午前来我处就诊 ,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即巴氏杆菌感染。经采用0…  相似文献   

7.
蔡来长 《中国家禽》2007,29(18):40-41
在肉鸭饲养生产过程中,肉鸭育雏的技术措施要求相对较高,总结多年来的饲养管理经验,育雏鸭常见突发性大批死亡多是育雏不当,导致雏鸭脱水、埋堆、湿毛和有害气体中毒等临床症状,给鸭场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郑州市郊某肉鸭饲养户,购入北京肉鸭2000只,18日龄时突然发病并死亡31只,以后9日内共死亡422只,死亡率为21.1%,经综合诊断,确诊为鸭疫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一、临诊症状病鸭嗜眠、缩颈、腿软,不愿走动,食欲减少,眼有粘液性分泌物,粪便...  相似文献   

9.
王双同  华仲田 《中国家禽》2001,23(23):34-34
1发病情况2000年12月份,我县养殖户孙某饲养的2000只樱桃谷商品肉雏鸭,21日龄时发病,发病率约为20%,死亡28只。曾采取在饮水中加入环丙沙星、氟哌酸、电解多维,并以氯霉素、痢特灵等药物拌料进行治疗。但病情没有得到控制,每天仍维持4%的死亡率。2临诊症状病雏鸭不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或症状不明显,少数鸭离群呆立或挤堆。病鸭羽毛蓬乱,食欲降低甚至少部分鸭只食欲废绝,眼、鼻有分泌物。排黄白色或白色粪便,肛门周围的羽毛粘着白色粪便。3病理变化病死肉鸭消瘦,解剖病死肉鸭可见在心包膜,心内膜,肝和气囊表…  相似文献   

10.
嘉祥县某肉鸭养殖户饲养的3周龄肉鸭出现食欲废绝、缩颈、嗜睡、绿色水样便、角弓反张等症状,2 d内出现大批量死亡。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确诊为鸭浆膜炎感染。  相似文献   

11.
我市某养殖户鸭群发生以肝肿大和出血性斑点为特征的疾病,经临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DVH),随即紧急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简介如下。二、发病情况和症状2001年7月,我市某养殖户4日龄的200只肉鸭发病,发病率为27%,死亡率为62%。初期,病鸭离群,衰弱,行动迟缓,不久即不能走动;食欲废绝,眼半闭呈昏睡状态,有的鸭发生腹泻,排黄色或黄绿色稀粪;随后即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双脚呈游泳划动,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状,翅下垂,呼吸困难,腿伸直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9月 ,郑州市郊区古荥镇一肉鸭养殖户鸭群发病。病初少量死亡 ,2 0 %左右的鸭出现食欲减少及呼吸道症状 ,8天内 1 2 0多羽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及病理变化等项检查 ,诊断为曲霉菌病。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9月 5日 ,一养鸭专业户一批肉鸭共 2 0 0 0羽 ,起初成活率较高 ,但在 2 0日龄左右有 2 0 %的鸭出现食欲减少和呼吸道症状 ,第 2天有少量死亡 ,以后逐日递增 ,投土霉素、痢特灵等药物疗效不佳。经我们及时防治 ,病情得到缓解和控制。2 临床观察该肉鸭养殖户利用旧窑洞养殖 ,周围设有运动场 ,窑洞内及运动…  相似文献   

13.
1、雏鸡雏鸭中毒,多发生在2-6周龄。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不良,衰弱,贫血,冠苍白,排出白色稀粪,腿麻痹,常缩脖闭眼呆立,幼鸭脱毛,时时发出哀叫声,常躺卧地上,头呈角弓反张,后痉挛而死。成禽的耐受力强,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仅表现食欲减少,消瘦,贫血。中毒久者发生肝癌,产蛋禽则产蛋率下降,孵化率降低。剖检肝脏有特殊性损坏。急性中毒,肝肿大,色淡而苍白,有出血斑,肾肿大、出血,十二指肠有出血性炎症;慢性中毒,肝脏呈淡黄褐色,并有多处出血和不规则白色坏死。肝脂肪含量增加,病程长者,可见肝癌结节。  相似文献   

14.
近一段时间,在一些地区蛋鸡、肉鸡、蛋鸭、肉鸭等发生疾病,死亡率较高。产蛋鸡主要表现为产蛋下降并伴有部分死亡,产蛋率下降从5%~90%不等,死亡率则从2%~40%不等;肉鸡表现为生长变慢和死亡增加,一是饲料报酬明显下降,二是死亡从2%~30%不等;产蛋蛋鸭表现多为降蛋并伴有零星死亡,肉鸭和蛋雏鸭、青年鸭则表现为急性死亡(俗称“翻个儿死”),死亡率从5%~75%不等。病情具有散发性、地方流行性等不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2010年5月10日,某肉鸭养殖户购进苗鸭3000只,平养地面垫料育雏在同一舍内,15日龄发病,从出现症状开始,每天都有病鸭死亡。病鸭食欲废绝,排黄色或黄绿色稀粪,呼吸困难,两翅下垂,共济失调,临死之前,头颈背向,呈角弓反张姿态。至5月28日到站求诊共死亡1000多只。笔者前往诊治,经病理变化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采用皮下注射高免卵黄液抢救,死亡率有所下降,逐步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霉玉米对禽、猪、牛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各种畜禽霉玉米中毒的症状及症变1.1家禽霉玉米中毒的症状及病变1.1.1临床症状一周龄之内的幼鸭、幼鸡一般为急性中毒,食入霉玉米饲料后1~3天就出现死亡,往往看不到临床症状。一般多发生在2~6周龄的幼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食欲减退,羽毛蓬乱,双翅下  相似文献   

17.
<正>痢菌净作为一种廉价广谱抗菌药,在治疗家禽肠道疾病,球虫和气囊炎方面有很好疗效,因此近年来在养殖业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县肉鸭养殖户痢菌净中毒病例时有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现将临床中诊疗经验与大家分享。1临床症状1.1急性中毒由于一次投药剂量过大造成中毒,多呈现急性死亡,死亡率可达100%,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鸭  相似文献   

18.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潍坊市某养殖专业户,散养肉鸭2 000羽.在16日龄发病,从出现症状起,每天都有鸭死亡,病程历时3 d,已死亡一半.病鸭突然发病,食欲废绝,以头触地,两翅下垂,共济失调,身体向一侧倾倒,两脚痉挛踢动,排黄色或黄绿色稀粪,死前头向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张姿态.采用皮下注射高免卵黄液2 ml,死亡率有所下降.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病原的实验室分离培养,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先将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黄曲霉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易在玉米、花生、稻谷、麦类、豆饼、麦麸皮、米糠等饲料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动物采食了这类含毒素的饲料则可中毒。现将一例肥脂型Z型北京鸭黄曲霉毒素中毒病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1.1发病情况2018年6月18日,河北省某肉鸭场引进一批肥脂型Z型北京鸭5000只(地面平养),25日龄发病。鸭  相似文献   

20.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病常因鸭食入了被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是急性中毒性疾病.每年夏秋季是畜禽疫病高发季节,少数农户将生病死亡的鸭不进行无害化处理,随便抛弃在沟塘河渠里,农村放牧的鸭群采食这些腐败尸体产生的蛆虫和污水很容易发生肉毒梭菌中毒.该病特征性症状为患病动物肌肉麻痹,头颈下垂,软弱无力,共济失调.临床上常见于畜禽采食了某些腐败的死鱼、畜禽、饲料等,以鸭、鹅多发.本县溪口镇枧头村养殖户杨某饲养的1 000多只肉鸭于2012年8月中旬发生以"软颈"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初步诊断为肉毒梭菌毒素中毒,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