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市区同兴村三组1头4岁的白色母猪。2005年10月因流产又突遇风寒,出现发热恶寒,精神不振等症状。经治疗后,热退2日,即又出现高热寒战,呕逆腹泻,胸腹满布红疹(色红而不鲜,状如针头大小)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用二甲硝咪唑灌服,每头1.5g(体重80kg 左右),每日1次,3天好转,6天可康复。  相似文献   

3.
4.
笔者探索了一种经抗生素等治疗无效的猪无名热性病例的中西药结合治疗措施,分4种类型介绍了治疗方法及效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县常发生状似猪瘟的猪病,其表现特征主要是持续高热,经用解热消炎药治疗,第一次有效,再用药或加大药量也无效,体温仍在40℃以上,并伴有寒战,嗜睡,喜喝冷水,便秘、腹泻交替发生,后期皮肤细嫩处显有紫红疹斑等症状,病程持续10多天甚至数月衰竭而死。群众称该病为猪无名热。笔者多年来采用白砒  相似文献   

6.
猪无名高热是一种原因不明,发病突然,以高热皮肤发红或发斑,粪干尿少为特征的发热综合症.该病一年四季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多发、用抗菌素、磺胺类和解热药治疗只能缓解一下当时的症状,停药后体温又照常升高,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来,笔者在大通县猪场和规模养殖户遇到猪高热病,患猪体温达41℃以上,病猪精神沉郁,鼻镜干燥,结膜充血,体热灼手,烦燥多渴;粪少干硬、小便短黄,舌苔黄燥,舌边、舌尖红,有芒剌;心跳加快,呼吸粗厉,喜卧湿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病名,而是一个症状。具有发病快、传播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在临床上又比较难诊断,尤其是猪瘟、猪链球菌病、蓝耳病等传染病,要根据临床症状来区分是很困难的,在几  相似文献   

8.
王岚 《兽医导刊》2020,(5):79-79
猪无名高热有发病快、传播快和病死率高的特点,这种疾病也比较难诊断,需要将其与多种疾病进行区别。抗生素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式,但是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不是很好,容易出现耐药性,因此本文主要对中草药治疗的方式进行分析,希望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的疾病,生长发育期的公猪和后备母猪比较容易感染,一旦感染此种疾病之后其发病率还有死亡率都非常的高,由于该疾病发病急、治愈难、传播速度快,所以也给很多的养殖户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重视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治疗,重视猪个体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文章也对于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治疗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爆发了一种以高热、厌食、全身发红、消瘦、尿黄、易复发为特征的疾病。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极高,死亡率高达30%以上。该病被称为猪无名高热综合症。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猪只混和感染。由于病因复杂,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往往用抗菌素、磺胺类和解热药治疗只能缓解一下当时的症状,停药后1~2h体温再次升高,这样反复多次难以治愈。作者通过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两类有效的治疗药物,为日后实践工作和研究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91年7月份以来,我处流行一种无名高热传染病。由于我兽医门诊部条件有限,无法进行细菌学检验,故不能确定病原菌的名称,笔者暂称之为“无名高热”或“Q热”。我在临床实践中做了大量实验性治疗,结果是:磺胺类药物效果不佳,故排除弓形体病;常用扰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效果不佳;呋喃类药效果更不好。经过多次筛选,氨苄青霉素最为敏感。为了尽快扑灭疫情,帮助养猪户及兽医同行诊治,现将具体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县养猪户,在仲夏季节里,生猪常出现高热,不食,稍有不慎,引起死亡,经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汇报如下,以供同行参考。一、临床统计2004年6~8月,治疗1585头,2005年7~8月1169头,2006年6~9月共诊治1868头,合计治疗4622头,治愈4352头,治愈率90%以上,为农户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二、典型症状生猪突然不食或少食,体温39.5℃~41.8℃呼吸困难,无精神,嗜睡,卧地懒起,或站在一隅,发抖,跛行,膝关节肿胀,耳朵或皮肤上有蓝紫色斑块,皮肤苍白或发红,大便多为干硬少数拉稀。咳嗽,流涕,时间稍长,则流出黄色浓涕,个别猪眼睑肿胀,尿…  相似文献   

13.
猪无名高热是我国常见的能够影响猪生存的疾病,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并且病因复杂多样,同时还伴随一定的死亡率。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兽医经过实践证明,中医治疗该病的疗效较好,且后遗症较少,所以被广泛的采纳使用。本文探讨了猪无名高热治疗的主要方式,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1年8月至今,每年8~9月份枣庄部分地区的生猪暴发一种以高热、厌食、全身发红、消瘦、尿黄、易复发为特征的疾病.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极高,死亡率高达30%以上,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该病进行防治,共治疗临床病猪1 928头,治愈1 754头,治愈率达91%,收到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县养猪户,在仲夏季节里,生猪常出现高热,不食,稍有不慎,引起死亡,经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汇报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猪无名热在我国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临床上将遇见的难度大、病因复杂的猪体疾病统称为无名热。无名热在不同年代有不同内容,20世纪60年代,人们将猪瘟称为无名热;70年代将猪附红细胞体病称为无名热;80年代将猪弓形体病称为无名热;90年代将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与猪嗜血杆菌病称为无名热。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单一病原的疾病很难见到,多病原混感已成为一种趋势,很难做出准确的诊  相似文献   

17.
猪无名高热病于2006年初期在我国南方爆发。东北地区从2007年春季在一些养殖户中发生,并逐步蔓延。该病在一个猪场从第一个病例发生,到最后一个病例发病,间隔时间最长达90天。该病很少在一个猪场,几天内所有猪同期发病,而是不同年龄段的猪,分阶段发病,70%始于肥猪、保育猪,30%始于母猪。  相似文献   

18.
对猪的无名高热,兽医界尚有争论,描述各异。笔者在山东省曲阜实习期间,曾遇到猪的一种热性病,高热不退,用抗生素和退热药均无疗效。经综合诊断,确定不是猪瘟、猪丹毒等传染病。于是暂名为“无名高热”,并试用中药治疗21例,治愈19例,好转1例,死亡1例,效果良好。 (一)主症与剖检体温在40.5~42℃之间,稽留3天以上;心率增快,一般90~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养猪成为发展畜牧业的主流项目之一,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养猪经验,导致许多猪频繁生病,疾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与预防,逐步繁衍进化成一些新型疾病,无名高热症就是其中的一种,不仅对猪的生命造成了致命威胁,使饲主遭遇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使病死猪流入市场影响他人健康。为了有效对应猪群无名高热症,本文将对猪群无名高热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养猪产业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莆田地区实践中发现此病,该病给广大养猪户造成较大损失。现将在诊疗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当一种猪病在临床上一时未被认识清楚,或尚未获得防治方法之前,加之其临床症状以高热为主要特征时,人们往往将其称为无名高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