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牛血清BVD/MD抗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牛血清BVD/MD抗体陈茂盛,寇改霞(西安动植物检疫局,陕西710068)牛病毒性腹泻一粘膜病(BVD/MD)是世界各养牛发达国家中危害养牛业的主要传染病。利用中和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是进行牛群BVD/MD流行病学调查的公认手段。琼脂扩...  相似文献   

2.
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对安徽、江苏和广西的12个县部分水牛群血清样品(n=343)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中和抗体进行检测。结果从10个县的血清中检出了BVD/MD抗体,其中安徽水牛血清(n=150)BVD/MD抗体平均阳性检出率为24.2%(范围10%~46.7%),江苏(n=143)BVD/MD平均阳性检出率为8.4%(0%~11.1%),广西(n=50)BVD/MD平均阳性检出率为10.0%(0%~15.4%)。本调查说明我国水牛群中BVD/MD流行在扩大。  相似文献   

3.
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八三年从四川某地区一牦牛分离到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病毒,定名为牦牛Ⅰ号毒株。该病毒可在牛肾或牛睾丸原代细胞上繁殖继代,但均不产生可见病变(CPE),用荧光抗体染色检查,可见到BVD/MD特异性荧光,其滴度在1O ̄(-3)-10 ̄(-5)之间。用细胞培养第15代病毒做系列试验表明,该病毒为RNA病毒,对乙醚敏感,不耐酸,对胰蛋白酶有一定抗力;回归黄牛,血清中和抗体呈BVD/MD阳性。  相似文献   

4.
犊牛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后体内血清抗体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犊牛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后体内血清抗体的变化○南京农业大学实验牧场(南京210095)徐魁梧戴杏庭吕广宙陈晓兰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在国内多有报道。为提高犊牛对BVD的免疫力,国内外曾有人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预防BVD,并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对...  相似文献   

5.
未哺初乳的犊牛(n-24),给以初乳、初乳代用品或代乳品,使其血清中被动获得病毒中和抗体。然后,用非致细胞病变牛病毒性腹泻强毒(BVDV-890)鼻内攻毒,监测犊牛体温,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腹泻情况,此外,用犊牛的鼻分泌物、细胞棕黄层和血清进行病毒分离和滴定,病毒中和效价为256或以下的犊牛出现体温升高和病毒的全身感染,病毒中和效价低于16的犊牛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即体温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减  相似文献   

6.
肌电图可测定犊牛白肌病B.Dickerson等著崔德风摘译王惠川校肌肉营养障碍,也称白肌病(WMD),是生长迅速的幼年家畜由于缺Se和/或缺VE易患的疾病。通过测定血清肌酸激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或天冬氨酸转移酶活性,以及血清或肝脏中Se含量,即可进...  相似文献   

7.
从4 个牧场选用2 ~5 月龄的犊牛,舍饲6 ~9 月龄时,检测腺病毒(BadV)1 ~8 和10 血清型抗体的流行情况。BAdV 血清抗体通过微量滴定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牛BAdV 血清型1 ~8 和10在美国广泛流行,其中已分离到1 ~4 、7 和10 血清型的BadV  相似文献   

8.
多价荧光抗体监测外源病毒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猪瘟病毒(HCV)、猪细小病毒(PPV),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伪狂犬病病毒(PrV),兰舌病病毒(BtV),羊口疮病毒(OV)等六种病毒,多次同时或先后强化免疫猪,制取六价高免血清;用狂犬病病毒(RV)免疫兔,制取RV单价高免血清,分别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制成荧光抗体(FA),并按二者最佳染色价配制成七价(多价)FA。由于各病毒在其宿主细胞中复制部位和与宿主细  相似文献   

9.
猪瘟细胞苗生产中犊牛血清BVDV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VDV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与猪瘟病毒同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因而BVDV中和抗体具有中和猪瘟病毒的作用。所以在猪瘟细胞苗的生产中如果使用了含有BVDV中和抗体的犊牛血清,将会严重干扰疫苗的正常生产,造成产品的报废和经济损失。为此,凡用于生产猪瘟细胞苗的犊牛血清都要事先检测有无BVDV中和抗体的存在。其检测方法通常用细胞中和试验。细胞中和试验又分常量法和微量法两种。常量法是先制备良好的细胞单层,然后在细胞单层上接种各血清-抗体中和物及血清毒性试验、阴性血清、阳性血清、病毒抗原等对照。经37℃…  相似文献   

10.
鸡法氏囊(IBD)饮水株病毒能在犊牛睾丸细胞(BTC)上复制,并产生明显病变(CPE)。所复制病毒ELD50/01ml最高可达1060以上,经鉴定特异性不变,并可用于试制疫苗。  相似文献   

11.
AEVVanRoekel鸡胚适应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鸡胚神经胶质细胞(CEB)传代,用盲传至第6代的CEF、CEB制成荧光标本。建立了AEV荧光抗体检测方法,确定了待检血清稀释度1∶10和荧光抗体FITC羊抗鸡IgG的稀释度1∶10的工作浓度。通过对NDV、MDV、IBDV、AIV、Reo等标准阳性血清的交叉试验,证实该法特异性强,且简单、方便、经济,适合于鸡群AEV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抗IBDV独特型抗体疫苗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提取纯化的抗IBDVIgG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PEG作用下融合,应用ELISA法检测筛选,经有限稀释法克隆2次,获得2株(2B6株,5F4株)分泌抗IBDV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能诱生BALB/c小鼠产生高效价的含抗IBDV独特型抗体的腹水。用此独特型抗体分别与福氏完全佐剂、福氏不完全佐剂按1∶1比例乳化制备成抗IBDV独特型抗体疫苗,免疫接种SPF鸡和普通京白公鸡,然后用IBDV野毒株经点眼和滴鼻方式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8、14/14,从而证实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用酶标记抗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建立夹心阻断ELISA,检测IBDV鸡血清抗体。用D78细胞毒免疫24日龄的雏鸡,每周采血一次,共4次,用夹心阻断ELISA、微量细胞中和试验(VN)、琼脂扩散试验(NGP)检测鸡血清抗体,结果表明:夹心阻断ELISA同VN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126),与AGP的相关性较低(r=0X.7575)。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一种监测鸡群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早期感染的微量PCR方法,根据血清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基因组BamHI-L片段的核酸序列设计了1对寡核苷酸引物,用含0.3UTaq酶的10μL反应体系分别扩增了MDV1型(京-1株、MD11/75c株)、MDV2型(SB-1株)和HVT(FC-126株)的核酸,并用京-1株感染细胞DNA作了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引物对MDV1型病毒特异,京-1株和MD11/75c株都扩增到425bp的核酸条带,而SB-1株、FC-126株和正常CEF细胞的DNA都没有得到任何条带;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微量PCR能够检测到0.1pg的京-1株感染细胞DNA;对京-1株感染鸡,在接种后第5天就能在血液细胞中检测到MDVDNA。微量PCR可望成为监测鸡群MDV早期感染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光密度分析相结合口蹄疫病毒(FMDV)在单层BHK21细胞中扩增后,其中FMDV 140 S抗原浓度,并同时分析了经BEI(二乙烯亚胺)灭活后,这种抗原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O型FMDV在单层BHK21细胞中增殖后,其FMDV 140 S抗原浓度降至0.9μg/ml。  相似文献   

16.
用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法(IIP),对非细胞致病性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病毒持续感染的42头牛血清经牛胎儿肌细胞培养检出了BVD-MD病毒抗原,100头外观健康牛的血清,经牛胎儿肌细胞培养未检出BVD-MD病毒抗原,该结果与用干扰法获得的结果一致。而且用IIP在血沉标黄层涂片中也检出了BVD-MD病毒抗原,用亲和系-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方法在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切片中也检出了BVD-M  相似文献   

17.
通过琼扩试验(AGP)和病毒中和试验(VN)检测IBDV单抗M12和D291,其中和效价分别为1:12^14×100和1:2^19×100,琼扩抗体价分别为1:1280和1:160,常规免疫血清分别为1:2^10×10(VN)和1:32(AGP)。将M12和D291应用于临床治疗,M12(200只/ml)保护率为93%;D291(450只/ml)为94%;血清(4只/ml)为92%,对照组成活率为  相似文献   

18.
一般均用血清中和(SN)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11F)试验检测牛血清中的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体,本文用SN和11F敏感性相当的ELISA检测BVDV抗体,共测定472份牛血清,有79.2%为阳性。ESISA与SN呈正相关,表明ELISA可用于BVDV的常规诊断。  相似文献   

19.
应用提取纯化的抗IBDV IgG免疫Balb/c小鼠,其脾细胞与SP2/O细胞在PEG作用下融合,应用ELISA法检测筛选,经有限稀释法克隆2次,获得了2株(2B6株、5F4株)分泌抗IBDV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能诱生Balb/c小鼠产生高效价的含抗IBDV独型抗体腹水。  相似文献   

20.
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中和株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组织毒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病毒中和试验检测分泌抗体,获得了6株稳定分泌抗IBDV单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NIB-1,NIB-2,NIB-3,NIB-4,NIB-5,NIB-6;6株MCAb均具ELISA特性和免疫沉淀特性,亚类鉴定表明,前4株属于IgG2a,后2株属于IgG1。杂交瘤细胞冻存6个月后复苏,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